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案例详情

诊断思路:原发于颅内的生殖细胞肿瘤根据WHO的分类,包括6类,分别为生殖细胞瘤、胚胎癌、内胚窦癌、绒毛膜上皮癌、畸胎瘤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其中2/3为生殖细胞瘤。占颅内肿瘤的0.5-5%,占儿童颅内肿瘤的0.3-15%,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为2-3.2 :1。多发生在间脑中线部位,如松果体区和鞍上区,分别占51%和30%,10.5%在其他部位,如底节、丘脑、侧脑室等。8.5%为多发。肿瘤除成熟畸胎瘤外,均易于脑脊液转移。 由于生殖细胞瘤对放疗敏感,实验性放射治疗有效是诊断生殖细胞瘤的一个有力证据。

影像表现: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与肿瘤部位相关:

1、松果体区型,大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较清楚,肿瘤较大时可呈分叶状,边界也可不清楚,T1WI多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无或轻度水肿及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多明显强化,CT呈等或稍高密度影,松果体钙化增大且被包埋于肿块是此瘤的特征性表现。出血、坏死、囊变较少见,增强后均匀显著强化;

2、鞍区型,多位于鞍上,侵占整个鞍上池或其前方大部分,MRI表现与松果体区型类似,但囊变较松果体区型多见,无钙化,常沿脑脊液播撒,如果同时出现鞍上及松果体区肿块,应首先考虑生殖细胞瘤可能,对于较大肿瘤,由于血供不均匀,增强不均匀明显强化,CT表现为稍高密度影,且没有明显钙化;

3、基底节区型。大多发生于一侧,常可累及丘脑,圆形或类圆形,亦可不规则,边缘一般较清晰,常有囊变、坏死,肿块体积大,但占位效应一般不是很明显,少数病例可以不同程度的瘤周水肿。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 脑膜瘤:松果体区脑膜瘤通常来源于邻近的小脑幕尖,T1WI 肿瘤信号稍低于脑皮质, T2WI信号大约一半是等信号,一半是高信号,增强后出现均匀明显强化。

2、 胶质瘤: 肿瘤多起自邻近松果体的脑组织, 少数起源于松果体内的神经胶质细胞,多为星形细胞瘤,也可见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细胞瘤等。大多增强前后为混杂信号且伴有幕上脑室扩张,与邻近脑组织,尤其是丘脑关系密切。

3、松果体瘤:年龄分布较广,均匀实质性肿块,多为类圆形或浅分叶状,强化均匀。

4、松果体母细胞瘤:多见儿童,多呈明显分叶状,形态不规则,内可见囊变、出血,强化不均匀。

参考文献:闫林,段惠新,孟俊桃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中国实用医刊2011

【病理结果】

病理: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卵黄囊瘤占主要成份,少部分为畸胎瘤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础知识】颅内生殖细胞瘤经典总结
【读书笔记】颅内常见2种生殖细胞肿瘤
[颅脑肿瘤] “畸胎瘤”的诊断要点、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读片时间】第0674期:畸胎瘤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影像诊断要点
松果体区及鞍上区肿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