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小巷出品之医疗器械行业深度分析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从大医疗行业中寻找机会子行业包括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药商业、中药。
查看原图
依据上面的数据表现,我们发现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行业在收入增长率和扣非净利润率方面维持较高水平,可见这两个子行业的规模目前发展迅速,适合于寻找我们所需要的成长股标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提高、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居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医疗技术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EvaluateMedTech预测,2011-2018 年,全球医疗技术市场的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4.4%,超过药品市场+2.5%,达到4400亿美元;而2006-2018 年间,只有2年药品销售额的增长率超过了医疗技术领域。2013年,我国医疗器械收入规模约1889亿元,是2000年的21倍,但仍处于快速成长期,相当多子行业还处于导入期,例如:体外诊断(IVD)、高端植入耗材等。

下图可以看到,我们目前中国器械与医药的比例严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与全球平均水平,这组数据从侧面印证了器械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查看原图
同时我们关注了医疗器械服务行业场内的表现,该行业在经过长期的上涨之后,2014年一直处于高位调整,但是从基本面数据可以发现,该行业收入规模在14年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查看原图由于基本面的高速增长与股价大幅回调形成背离所以我们决定深入研究医疗器械行业。
查看原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医疗器械行业中的细分领域众多,在技术或者渠道方面有优势的公司,很容易做到某一细分领域的龙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3年,2000万元及以上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仅涵盖了995家企业(收入规模1889亿元)。
根据中国药监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年末,我国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928家,90%的企业收入规模在1000-2000万元。A股上市公司中主营业务以医疗器械为主的不到30家,2013年医疗器械板块(申万)收入规模仅为155亿元。其中龙头迈瑞(此公司在美国上市)的收入规模也仅为12亿美元,与国际龙头差距巨大。
查看原图
2013年,19家公司收入合计仅155亿元,占医疗器械行业收入 (规模以上)1889亿元比例仅为8%,与过万亿的药品行业规模相比则为1%(前面我们看到了药品行业在发达国家中占比已达到1:1)。如果未来医疗器械占比(医药)能提高至全球平均水平(约40%),甚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约50%),则目前国内几家已经起步的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布局早),这也是医疗器械板块在二级市场上持续活跃并享受高估值的长期逻辑所在。
查看原图
医疗器械品种繁多,技术综合,由此衍生出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以项目性公司为主,收入规模小,所以如果公司想要向更大的规模发展,并购之路不可避免。2013年,全球医疗器械平台公司依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并购,并且交易价值非常大,近3年来,近80%的A股器械公司参与了并购,从2014年至今,有进一步加快的趋势。

下图为美国专业医疗器械龙头公司美敦力的并购历程: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可以看出A股中的医疗器械公司,还都处于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即使经历过数比并购的新华医疗仅122 亿市值,以家用医疗器械为主龙头企业的鱼跃医疗销售额十四亿,市值 130亿。

所以对于A股的医疗器械公司,我们要从财务基本面和并购双重角度去进行考量。

首先,在不考虑并购的情况下,基于医疗器械行业处于早期的市场特性,主要从营业收入增长率,去考察公司抢占市场规模的能力;从毛利率(售价和成本)的角度考察公司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营业利润率在毛利率的基础上,增加了费用的影响,考察公司的盈利能力。当然在行业的发展的初期,公司需要大量的销售费用进行市场推广,或者是大量的管理费用来进行研发,所以营业利润率只是我们考察的一个比较次要的指标。

高端耗材(植入与护理)领域,A股的三家上市公司$乐普医疗(SZ300003)$ 、$凯利泰(SZ300326)$ 、$冠昊生物(SZ300238)$ 中,凯利泰营业收入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9.23%,14年1季度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8.66%。乐普医疗营业收入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9.17%,冠昊生物营业收入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7.98%。所以,我们将重点关注凯利泰。毛利率方面,冠昊生物>凯利泰>乐普医疗,而营业利润率则是凯利泰>乐普医疗>冠昊生物。

家庭护理领域,主要的四家上市公司为$鱼跃医疗(SZ002223)$ 、$三诺生物(SZ300298)$ 、蒙发利(SZ002614)$、九安医疗(SZ002432),其近三年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4.24%、40.99%、6.8%、10.91%,所以我们将重点关注鱼跃医疗和三诺生物的表现。毛利率方面,三诺生物>鱼跃医疗>九安医疗>蒙发利,营业利润率方面,三诺生物>鱼跃医疗>九安医疗>=蒙发利。

医用装备领域,主要的上市公司有$新华医疗(SH600587)$ 和华润万东(SH600055),新华医疗由于大幅的并购,已成为体量最大的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扩张速度最为快速的医疗器械公司),13年营业收入为41.94亿元,近三年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为46.19%。华润万东之前在华润集团不受重视,今年即将被被鱼跃科技(鱼跃医疗的大股东)收购,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华润万东被收购后的表现。新华医疗的毛利率在23%左右,而营业利润率在10%以下。从目前并购速度和扩张速度来看,我们将重点关注新华医疗。(有了大的体量和平台化战略,更容易在未来高速成长过程中享受到胜利的果实)

医用诊断和监护治疗领域,主要的上市公司有宝莱特(SZ300246),$理邦仪器(SZ300206)$ ,$和佳股份(SZ300273)$ ,戴维医疗(SZ300314),其近三年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7.81%、12.34%、30.38%、6.93%,毛利率方面,和佳股份>戴维医疗>=理邦仪器>宝莱特,营业利润率方面,戴维医疗>=和佳股份>宝莱特>理邦仪器,所以我们将重点关注和佳股份。

制药装备、医院装备领域,除了上面提到的新华医疗、和佳股份外,主要的上市公司还有东富龙、楚天科技、千山药机、尚荣医疗,其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8.56%、30.92%、29.72%、39.36%,毛利率方面,千山药机>=东富龙>=楚天科技>尚荣医疗,营业利润率方面,东富龙>千山药机>=楚天科技>尚荣医疗。该领域内的公司,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都较高,我们将持续关注。

检测诊断领域,主要A股上市公司有阳普医疗、科华生物、利德曼、达安基因、博晖创新,其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3.74%、12.57%、22.79%、32.18%、10.88%,可以见得,阳普医疗和达安基因的增长率较高。毛利率方面,博晖创新>利德曼>达安基因>=科华生物>阳普医疗,营业利润率方面,博晖创新>利德曼>科华生物>达安基因>阳普医疗。我们发现博晖创新的收入规模增长最慢,但是其获利能力较强。而阳普医疗和达安基因的收入规模最长较快,就牺牲了短期的盈利。我们将重点关注这三家公司。

最终,我们通过细分化的指标考量,对医疗器械行业内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初步筛选。

随后几天,我们还将通过并购与概念的研究,同时考虑估值的因素,深度筛选出更佳的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标恒瑞医药Big Pharma,复星医药的发展潜力怎么看?
爱尔眼科,A股连续10年增速超15%的5家企业之一!
预计到2023年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05亿元 十四五骨科植入器材市场前景预测
上半年中国医械行业收入1080.92亿!
爱尔眼科:在规模领先的基础上 追求品牌和医疗能力的顶尖水平
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运营现状-基于波特五力模型视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