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始皇陵已被找到,探明是故宫的80倍,为什么专家迟迟不肯开挖?



秦始皇陵墓被称为“世界第一大陵墓”,此陵墓依山傍水,风水极佳。陵墓的建造规模宏大,结构独特,设计巧妙。陵墓占地较大,其面积相当于近80倍的故宫。

如此雄伟的陵墓,里面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品,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但是,尽管这样,中国考古界的专家们迟迟没有开挖秦始皇陵墓,这到底是为什么?

国家政策不允许



新中国官方允许开发的帝王陵墓,目前只有明万历皇帝的定陵,当时是1955年,郭沫若、吴晗等人联名上书开挖定陵,最后获得了国家同意。1956-1957年对定陵进行了开发,但开发很失败,里面的文物、丝绸等,由于开挖技术和保护技术的不成熟,氧化严重,大量损坏。

鉴于此,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郑振择和副所长夏鼐先生上书国务院,建议禁止挖掘帝王陵,周总理同意了建议。从此以后,不挖掘帝王陵成了考古界的一个定规。

但,已经开发的定陵是不幸的,在后来那十年动荡的年间,万历皇帝和皇后的尸骨被拉出去游行示众,最后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同时,陵墓的金丝楠木的棺木被扔到了原野,陵墓里面破坏及其严重。

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当年参与定陵考古勘探的王仲殊说:

“定陵发掘之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帝王陵不能随便挖。从这之后就定下了规矩,坚决不动帝王陵。”

所以说,从政策上讲,所有帝王陵墓不得开挖,当然包括秦始皇陵。

里面机关重重,水银毒气不得不防



目前,秦始皇陵墓已经被动发掘的主要是外城(各种秦俑和大多数陪葬坑都是在这里),还发掘了内城与外城之间的部分区域。

至于内城和地宫并没有深度挖掘,只是进行了大致的遥感技术探测和物理性探测。

探测发现,地宫内确实有大量的水银存在,并且在不断地循环流动。简单来说,里面有几条水银小河,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流动。这和《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相符合。

水银毒性很大,0度以上就可逐渐挥发,温度越高,挥发越快。一旦里面的大量水银毒气泄露,40公里范围内的生物都会受影响,死伤一片。

目前,没有一个专家能够保证,也没有一项技术完全保证,这些水银毒气不会泄露。所以,谁都不敢冒着风险去发掘。



除此之外,地宫内还有不少的机关,建了三十多年的陵墓没设机关,打死都不会相信。

据说,秦始皇陵墓的入口有“沙海”形成第一道防御,防止盗墓者进入。

比沙海更能确定的是,里面确实有暗弩,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中设有暗弩,当盗贼进入秦陵触动机关时,就会被强弩射死。与暗弩配合的机关还有陷阱等等。盗墓者即使不被射死,也会掉入陷阱中摔死。

总之,秦始皇陵墓地宫里面,凶险无比,沙海、弓弩、陷阱、水银,总有一个会让来者无法返回。

技术还是不成熟



定陵的开发失败,说明了技术得不成熟。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但还是有所欠缺。已经被动开发(施工、盗墓、自然因素)的很多部分,研究和认识都有很多不足,对于文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去强行挖掘,有可能造成和定陵一样的失败,对相关文物造成巨大损失。

如果把握性不大,那么还不如让陵墓完整地留着。

民间:秦始皇陵墓的风水之说



秦始皇陵墓,一面靠山,三面环水,南依骊山,北邻渭水,地势较高,风景优美,拿风水大师的话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甚至,很多人认为,秦始皇陵墓是建立在中华龙脉之上的,一旦发掘,一旦破坏,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所以,很多的民众不愿意支持发掘秦始皇陵墓,不愿意龙脉被破坏。

现在社会,民意的力量,也是不能忽视的,这也是专家们不肯挖秦始皇陵的原因之一。



秦始皇陵墓迟迟不发掘,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不允许,技术不太够,机关很危险,民众不同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秦始皇陵不开挖?
秦始皇陵占地56平方公里,里面有多少水银?说了可能不信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选址的风水玄机
秦始皇陵墓是什么样子的 秦始皇的陵墓有什么秘密
秦始皇陵里面有多可怕?即使能活着走出来,也活不过两年
秦始皇陵为何暂停挖掘了?是发现什么了吗?看看周围植物就明白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