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贞儿(明宪宗万贵妃)

流言之始

按清朝一代至今的说法,万贵妃心地恶毒,她强迫其它怀有明宪宗骨肉的嫔妃宫女堕胎,毒杀明孝宗之母纪妃,虽然这种讲法相传甚广,但与事实相去颇远,用史料来源追循,不难还万贵妃清白之身。

真实背景

万贵妃四岁进宫,在明宣宗孙皇后宫中作宫女。明宪宗朱见深生于1447年,明宪宗两岁时,逢“土木堡之变”宪宗父亲被被俘。瓦剌人兵临城下,孙太后立英宗皇帝同父异母弟弟,朱祁钰为皇帝,立年仅两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时年十九岁的万贞儿即在此时开始照料皇太子。北京保卫战明军胜,瓦剌军撤。次年,瓦剌人将被俘英宗送回明廷。此时,景泰皇帝已无意将皇位归还哥哥。英宗一到北京即遭囚禁。1452年,朱见深五岁时,叔叔景泰帝废其皇太子位,贬为沂王,从此万贞儿同朱见深的的处境与囚徒无异。五年后,景泰帝重病,发生“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二十七岁的万贞儿,带着已十岁,恢复皇太子地位的少主回到宫中。之后的六年间,不知何时,皇太子和万贞儿和之间产生男女之情。1464年,英宗去世,十六岁的太子即位,是为宪宗,皇后吴氏。宪宗情之所在仍为万贞儿。一日吴皇后借故杖击万贞儿。宪宗听闻大怒,将其皇后位废。成化二年,年三十六的万贞儿为宪宗诞下他第一个儿子,宪宗封贞儿为贵妃,皇子十个月大时夭折。此后万贞儿再无生育。宪宗在位二十一年,同各位嫔妃共生子女二十多人,但他始终未同贞儿以外的其他哪个产生感情。1476年,宪宗封贞儿为皇贵妃,地位在诸妃之上,那年贞儿已四十六岁。1487年,万贞儿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贞儿过世消息传来,宪宗难过得半响竟讲不出话。最后吐出一句:贞儿已去,我也不久矣。数月后,明宪宗因忧伤过度,竟随贞儿去了。

史书实情

宪宗去世后,孝宗即位。史料上最早有关万贵妃官方记载,是明朝的官方史籍《宪宗实录》。官史《明实录》是由后朝修前朝,即宪宗成化朝之后,儿子孝宗弘治朝开始修《宪宗实录》,最早不利于万贞儿历史记录即出自于《宪宗实录》。为何如此呢?

原来孝宗自幼就目睹父亲宪宗对其生母不理不睬,却对万贵妃那个老女子关怀备至,自其六岁被立为太子,到即皇帝位共十二年,愤愤不平之心由来已久,借为前朝修史之机,不好意思骂父亲,骂万贵妃几句,为他母亲出气,乃人情之常。

  此外,除了孝宗外,内廷外朝其他人对万贵妃的印象也不见得好。宫中宪宗的那些嫔妃、二十多个子女及他(她)的生母、还有宪宗的亲生母亲周氏,对宪宗专宠万贵妃数十年,无不又妒又恨;还有的就是那些迂腐的文官,即便是哪个地方地震,或地质发生变化,也将此归咎于万贵妃。

《宪宗实录》中指责万贵妃部分有四项,我引用如下,并简作评论:

  1.《宪宗实录》中说万贞儿“专宠”。宪宗专宠万贞儿数十年是公认的历史事实,但这实在不能说是万贞儿的错,道理很简单:中国封建王朝“朕即国家”,皇帝愿意喜欢何人,其实无人能管,即便万贵妃曾对他有恩,他若是不理她,万贵妃又能怎样?专宠者是宪宗,万贞儿不过是被宠者而已。

  2.“服用器物穷极僭儗,四方进奉奇技异物皆归之”,这是说万贵妃穿着、日用品皆奢华,同皇上有都得一比,各地献给皇上的奇珍异宝也被她所享用。我相信这也不能说是她的错,宪宗对他情深意笃,千方百计给她好东西让她欢喜,那是宪宗的事。博取深爱之人的欢心,乃是人情之常,更不用说当事人宪宗是大明皇帝。

  3.“一门父兄弟侄皆授以都督都指挥千百户等官”,是说万贞儿娘家人都因裙带关系被封了官职。其实,明实录如此写,并不厚道,按明朝规矩,妃子的家人都封赐给都督、都指挥、千百户这类职位,对万氏并未特殊。史上公认,有明一代,有意识地控制外戚势力,外戚从未形成干政的力量。以万贵妃在宪宗心中分量,她想为娘家人谋求何种利益不能达到?此事,反倒万贵妃显得有节制。

  4.“佞幸出外镇守内备供奉者,如钱能、覃勤、汪直、梁方、韦兴...假以贡献买办科歛民财

  ...擅作威福戕害善良弄兵构祸”:这是说万贵妃罩着一班宫内宫外的坏人,这些人在外面搜刮民财,作威作福,残害忠良,这些人还在边疆寻衅滋事。这种说法,和当代乱扣帽子差不多,万贵妃不过是一深宫女子,外朝发生的那些怎能扣在她身上?而且如此说根本也没有任何证据。我们再看他列举的这几个所谓坏人,明朝是典型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人到孝宗时代大多已失势,踩他们两脚没什么大不了的。再看这些人最后的结局,没有一个被问斩的,坐监的也只是一个半个。明朝官员之间乱打棍子,乱扣帽子,相互倾轧、弹劾成风,没蹲过几天大狱,你都不好意思张口跟人说自个儿是在明朝当官儿。

小结以上,可以看到,在明朝自己修的官方正史里,确实对万贵妃颇有微言,但即便如此,用现代话来说,抨击她的那些事儿,都还真够不成什么原则问题。最终将万贵妃打造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坏女人,是由清朝人所修的《明史》完成。有人说,二十四史有别于其它野史,属于正史,书写学术文章时引用,可以作为支持自己观点的有力证据。其实,如果你用“查出处”的方法去考证二十四史,你会发现,其中信手胡抄,道听途说,颠倒黑白之处屡见不鲜,万贞儿不幸就成为我国这种历史治学传统的牺牲品。

比对清朝人所写《明史》和《明实录》中关于万贵妃的记载,清朝《明史万贵妃传》中的内容是从我前面所说的,明朝《明实录中的宪宗实录》中抄来的,文字基本上都一致。

但是,清朝人在《明史万贵妃传》里头增加了两项对她非常严重的指控:第一、“掖廷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孝宗之生,顶寸许无发,或曰药所中也”。意思是说,万贵妃一旦发现被宪宗宠幸过宫中女子有身孕,就立即用药令她们强行堕胎,许多怀了宪宗龙种的嫔妃宫女,都未能幸免,就连后来的孝宗出生时,头顶秃了一块,也是因他母亲怀他时中毒而起。第二、“纪淑妃之死,实妃为之”。是说孝宗生母纪妃也是万贵妃毒死的。第二项关于纪妃和孝宗身世的指控,同时详尽地写在《明史纪太后传》中。

仔细分析

这就怪了事了,为什么明朝当年自己写自己的正史《宪宗实录》中并没有对万贵妃作这种杀人指控,反倒200多年后,清朝人为前朝人修的《明史》里面却冒了出来呢?咱们看看这些指控的来源出处就会一清二楚。

明末有个学者叫“毛奇龄”,他曾写了本名为《胜朝彤史拾遗记》的明朝野史,这两项指控都在里边,连文字都几乎一样。原来,清朝初年开始修《明史》时,请了毛先生出来做编修的工作,他就将自己先前野史的内容,不管真假,顺手抄了进去。

那毛先生的指控又从何而来呢,那就再往前看。明朝万历年间有位叫于慎行的学者写了本名为《谷山笔尘》的野史,这两个指控,包括孝宗戏剧性身世,皆源于此书。不过,于慎行深知自己将成为恶毒诽谤万贵妃的创始人,在指控完毕时,大概怕别人说他造谣惑众,又加了一句“万历十二年一老中官为于道说如此”,告诉大家:诸位看官听好,诽谤万贞儿不干我事,这事儿都是鄙人于1584那年自一个老太监那儿道听途说听来的。

和于慎行同时代(万历年间)还有位叫沈德符的学者,在他的著作中,他对同行于慎行的这种做法非常不以为然,他写道:“...自谓得其说于今上初年老中官。不知宦寺传官讹舛,更甚于齐东,子每闻此辈谈朝家故事,十无一实者,最可笑。”他是说:于慎行自称这些事儿是从当代的一个老太监那儿听来的,其实这些阉人所传的,关于前朝的那些宫廷事完全不靠谱,十句话里有九句都是假的,真可笑!

人家万贵妃的名誉,原本是件很严肃的事,从一个老太监口中流传出来的胡诌八扯,竟然使她一世名声毁于一旦。1584年距成化初年,已过了一百多年,试问,有多少史料价值让于慎行将这位老太监的话堂堂正正写进正史?这样做未免也太有辱斯文,丧失学术原则了吧!可后来各种野史、正史可就真是跟着于慎行这么写了下去!看来,毁坏它人名声的事,从我们的祖辈起,咱们中国人干得超酷。

如果我们用于慎行从老太监那里听来,诽谤万贵妃的原文,比照清朝人编写的《明史》中关于万贵妃的原文,不难看出,根本是如出一辙。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古人竟然如此不辨真伪地抄法,真叫你大开眼界,看来,今天学术界抄袭剽窃成风,不过是在继承传统而已。

如果我们细读一下《明史纪太后传》,你会发现,其中净是胡扯。比如文中说:“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意思是,(成化六年)孝宗出生,(万贵妃)命令太监张敏将婴儿淹死,张敏吃惊地说‘皇帝还没有儿子呢,怎能这样做!?

这分明是瞎掰,因为成化六年时,宪宗第二个儿子朱佑极可正活得好着呢,人家张敏怎么可能说宪宗没儿子?接着《明史纪太后传》继续编造说:张敏后来偷偷将孝宗藏起来养大,六年后(成化十一年)将这事告诉了宪宗,张敏觉着自己六年前违背了万贵妃将孩子淹死的命令,现在事情讲出来了,万贵妃必定会追斩他,就吓得吞金自杀了(亦吞金死),其实人家张敏这一直受宠于宪宗,活到成化二十一年才因病去世,哪儿有什么吞金自杀的事儿。明史中这个关于纪妃的传奇段子虽然假得不能再假,但遗憾的是,它在当代却被当作历史,广泛地出现在关于明朝成化年间的著作、影视、文艺作品中。

综上看来,万贵妃无端端变成杀人狂的历史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万贵妃死后,历经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四朝都还算风平浪静,而到了万历年间出事了,有位后宫的无名氏老太监,讲出一段不知从何而来的,100多年前发生在成化初年,万贵妃在宫中草菅人命的传闻,正巧,有位名为于慎行的学者听到,就将老太监所说的传闻,录入他写的野史里,虽然于先生的作法被其它万历同行呲之以鼻,可没想到,后来写明史的学者都抱着“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态度,将这段传闻,堂而皇之地当作了历史。到了清朝,这段不着边儿的传闻,更上一层楼,被采纳进中国殿堂级史料《明史》之中。至于到了当代,深受广大文艺青年喜爱的文学历史作品《明朝那些事儿》再将万贵妃的劣迹,发扬光大到空前的高度。

考据考证

上边儿考证了对万贵妃杀人指控的来源出处,下面我想从情理及逻辑上证明万贵妃杀人论不成立。先说所谓万贵妃用药强行堕胎的事儿。

  1.如果万贵妃这样做,明摆着是在做掉大明王朝继承人,这对封建王朝来说,绝对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就算宪宗有多宠她,对这种事儿也不会容忍,况且宫内还有钱太后和周太后在,有明一代,皇太后在后宫地位相当崇高。钱太后成化四年去世,宪宗母亲周太后比宪宗活得还长,就算她们其它事不管,这种有关国本的大事不可能袖手旁观,更何况周太后一向就厌恶万贞儿。

  2.明朝文官势力大,管得宽,就连宪宗对万贵妃太过亲密这种事儿都会上奏制止。在中国封建王朝制度下,对他们来说,建立皇储,是确立一国之本的大事,关系到全国臣民心之寄托。万贵妃要是敢干谋杀皇储的勾当,那些大臣还饶得了她?早就群起在奉天殿前长跪不起,大哭大闹(这种事儿,在明朝一点儿都不稀奇),要求诛她九族了。

  3.通常史上说万贵妃强行她人堕胎之事是指成化初年,第一、因为这段时间宪宗所生子女不太多,后来越生越多,他们没法说了。第二、可能是觉着万妃还有生育能力,她不让别人生,是为着等自己再生一个做皇位继承人。自成化二年十月,万妃生的第一个儿子夭折,到宪宗的柏妃在成化五年四月生第二个儿子,这中间确实有长达两年多的时间宪宗一个孩儿也未生出来。假设都是让万妃强迫堕胎了,可能性有多大?等于零!为什么,因为王皇后是生不着的,在这段时间内谁第一个生出儿子来,儿子就是太子,母将凭子大贵,假设你好不容易有了,这时候万妃忽然带帮人来让你堕胎,你能干吗?你不会去向皇帝或太后寻求保护吗?将整个后宫说成万贵妃可以为所欲为,想让谁堕胎谁就得堕,两位皇太后、内宫管理系统形同虚设,宪宗对自己子女被杀不闻不问,真用脑想想,有多大可能?

  4.会不会万妃干得干净利索,宪宗、太后、宫外大臣都被蒙在鼓里?太不可能了!明史不是号称“饮药伤坠者无数”吗?无数就是许多的意思了,咱们保守地说,假定万妃只强行令30位嫔妃堕过胎,连上这些当事人身边的服侍人员,再加上万妃自己带去实施人员,直接知情者就已经超过百人之上,有如此庞大数量的目击证人,此事能瞒得过宫内外的其它人吗?

  5.从作案手段上看,如果集体堕胎之事属实,那也太抬举咱们中医药文化了。莫说那500多年前,就算是中医药已然繁荣昌明的今天,哪位伟大的老中医敢站出来说,他能用中草药来堕胎?这是一件技术手段达不到的事情,就算她万妃有这心,她用中药也是无法做到的,切勿将甄嬛传中的堕胎情节当做科学。

  6.万妃作案动机也成问题。你说万妃不让嫔妃们生孩子,是怕宪宗宠爱有孩子的嫔妃吗?不会呀!人家宪宗自成化五年就有了第二个儿子了,成化六年有了第三个儿子,再往后一口气生了二十来个,但是,直到成化二十三年万妃去世,除了万妃她自己,也未曾见到宪宗另外去宠爱过那个生有子女的嫔妃。你说万妃是想等自己再生,由自己的孩子继承皇位吧,也不通,因为成化二年她的儿子夭折后,她就已经38岁了,在那个时代,这种年纪生育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之后成化五年,年轻的柏妃就生子了,之后还被立为太子。都已明知自己不可能再有孩子继承皇位了,反正宪宗需有人继承皇位,不是这个就是那个,那她万贵妃还阻止别人生育的意义何在呢?

归纳总结

下面我从史料角度上,分析对万妃的第二大指控:所谓毒死孝宗之母纪妃的事儿。首先说几点公认的史实。第一、孝宗没出生在宫内,而是出生在宫外的“安乐堂”(位于现北京养蜂夹道),在北安门(现地安门)街西,明朝时被称为“西内”的地方。第二、成化十一年前,孝宗六岁前,都同母亲住在宫外,外朝大臣并不知道宪宗有这么一个儿子。现在的说法是,孝宗身份公开之后,万妃大怒,给孝宗母亲喝了一杯毒酒,没过两天,纪妃就死了。

我按可信的史料将此事重整,以说明纪妃之死同万贵妃不可能有关系。《宪宗实录》中说“因乾清宫门灾,上欲显示於众”,意思是说因为宫内的乾清门发生的火灾,使宪宗觉得上天提示他什么,于是他想将他已有一位六岁大的皇子(后来的孝宗)的事公布于众。宪宗同内阁大臣商定,五月十九日以请大臣为这个孩子取名字的方式,将此事公布。没过两天,皇子就在文华门和大臣们见面了。我查了一下乾清门火灾的时间是成化十一年四月壬辰夜,可以看出,最迟在四月,六岁的孝宗已经进到宫内了,而他母亲纪氏还留在安乐堂。在孝宗进宫之后,他和谁住呢?其实,他和万贵妃住在一起。正在此时,三代名臣,宪宗最信任的商辂和其它大臣上了一份奏章,这篇东西很重要,我全文引述:“臣等仰惟皇上至仁大孝,通于天地,光于祖宗,诞生皇子,聪明岐嶷,国本攸系,天下归心。重以贵妃殿下躬亲抚育,保护之勤,恩爱之厚,逾于己出。凡内外群臣以及都城士庶之门闻之,莫不交口称赞,以为贵妃之贤,近代无比,此诚宗社无疆之福也。但外间皆谓,皇子之母因病另居,久不得见,揆之人情事体诚为未顺。伏望皇上勅令就近居住,皇子仍烦贵妃抚育,俾朝夕之间便于接见,庶得以遂母子之至情,惬众人之公论,不胜幸甚。”意思是说:...皇上您有了聪慧皇子,大明江山国本更加稳固。令人欣慰的是,自皇子进宫,万众尊敬的万贵妃亲自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生活,比对她自己亲生儿子都要好。外朝内廷群臣,及平民百姓无不对万贵妃之仁爱之心交口称道,她的贤良近代没人得以比肩,有贵妃乃我大明的福分!不过外头有人议论,皇子母亲(纪妃)因病仍居安乐堂,如此他们母子一个宫内,一个宫外,不得相见,以母子亲情,希望圣上考虑外界意见,将皇子母亲接进宫,使他们经常可以见面,而皇子仍劳烦万贵妃代为照顾为好。商辂的意见的到宪宗的批准,纪妃正式搬进了永寿宫,时间是五月。纪妃去世的时间是六月二十八日。自商辂等人的奏章,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其一、纪妃根本不是像人们所说的骤然去世,至少在四月乾清门火灾时已是卧病在床了。其二、皇子在万妃身边生活过一段不短的时间(自皇子四月进宫,到十一月正式立为太子,之后才开始和宪宗的亲生母亲周太后生活“孝宗既立为皇太子,时孝肃皇太后居仁寿宫,语帝曰:以儿付我。太子遂居仁寿。”),至少有七个月之久。其三、万妃对皇子还不错。我想说的是,如果万贵妃真的想伤害她们母子,去害日夜都在身边,年仅六岁,什么都还不懂的皇子岂不更方便,若做掉皇子,那就是斩草除根,没仇报。为何舍近求远,去害在宪宗眼里即没地位,身体又坏的一塌糊涂的纪妃,你说对吗?

此外,指控说万贵妃毒死了孝宗之母纪妃,也违反常识。试想,万妃有什么理由这样做?人家是太子,将来会继承皇位,你去毒杀皇位继承人之母,不是找死是什么?虽然万妃年纪比宪宗大许多,也未必因此宪宗一定不会死在她前边,谁不知道明朝皇帝一个两个,都是英年早逝。就算现在宪宗宠你,万一宪宗死在你前头,那新皇帝孝宗跟你可就有杀母之仇要报啊!万贞儿为何愚蠢地去做对己只有坏处无任何好处的事?

500余年来,作为第一个为万贞儿鸣冤的人,常常自忖:为何万贞儿这样一位良善女子,最后落得如此声名狼藉呢?就连我这等业余历史研究水准的人,都轻易可以看出,强加在她身上的,实属不实之词,为何却从来没有专业历史研究人员,站出来为她说句公道话呢?良思许久,可能是与以下有关:

  1.中国传统的“红颜祸水”的史学观。宪宗几十年如一日对她的专宠,不仅使她得罪了所有宫内人士,及后来继承皇位的明孝宗,他(她)们嫉恨万妃的心态不难理解;更重要的是,这种专宠也使她得罪了宫外庞大的封建士大夫集团,他们对宪宗皇帝的一切错,甚至出现天灾,都可轻易地归咎于宪宗的专宠,这原本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特征之一,总爱在找宫中一些不顺眼的女性,将她们当作祸国的根源,在这种思维之下,那些受宠的女子就首当其冲的被当作靶子。可以这样说,中国历朝历代,那些受宠于皇帝的女子,很难得以美名传世,不往她们身上泼点儿脏水,大家心里就不会舒服。

  2.还有,我们中国人古往今来,从骨子里对女性就不尊重。我们不大会欣赏女性,不太会歌颂男女之间真挚情感。凡看万贞儿与宪宗的关系,必先看年龄差异,必去私下思想万贞儿有何种性的秘诀,使得宪宗对她终身迷恋不已,想不出来的,加上变态二字也就一了百了。因此,简而言之,五百多年来,当我们碰到万贞儿这么一位历史人物时,我们主观上,潜意识中,骨子里根本就不愿意把她往好里想!试问,若天下人皆此心态,她能好得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90后皇帝的奇葩事
明朝的皇帝们
明宪宗与万贵妃刻骨铭心的不伦之恋
历史上的今天——1505年6月8日,明孝宗朱祐樘逝世
揭秘明宪宗的宠妃万贵妃是“堕胎狂魔”?
大明贵妃万贞儿(中篇小说) 娄炳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