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廖海涛(革命烈士抗日英雄)

廖海涛,清宣统三年五月生于福建上杭胜运里(今溪口乡大岭下村)。童年在邻乡白砂上学,早出晚归,从不间断。11岁时,父亲病故,家庭经济日见困难,母亲见其求知若渴,含辛茹苦供他读完小学。上中学时,因生活困难而辍学。除耕田外,还在纸寮当学徒,由于虚心肯学,不久便掌握了制作土纸的全部技术。

1929年9月20日,红四军攻克上杭城。29日,在红军帮助下,廖海涛领导大岭下农民举行暴动,建立乡苏维埃政府,当选为乡苏维埃主席。不久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区、县党政领导职务。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廖海涛任杭(上杭)、代(代英)县委书记及县军政委员领导职务,面对严峻形势,把被国民党军队打散的赤卫团和县、区、乡人员集拢起来以双髻山为根据地,同国民党军队及地方民团展开殊死斗争。

1935年4月10日,在永定西溪赤寨召开的闽西南地区党、政、军领导人会议上,廖海涛当选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随后返回双髻山继续坚持游击斗争。同年的一天深夜,廖海涛率领杭代县游击队奇袭大洋坝民团炮楼,缴获几十支枪、几担子弹,处决了反共民团头目。此事震惊了省垣,国民党便派省保安团长李佩琼抓廖海涛之母、妻和幼子作人质,借此逼他投降,当接到“劝降”书时,廖海涛当即挥笔写下:“只有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没有屈膝投降的布尔什维克!”作为答复。李佩琼接信后恼羞成怒,竟丧心病狂地杀害其母,焚毁其住房,妻子惨死他乡,刚满周岁的幼子被抛入黄潭河活活淹死。在家毁人亡的痛苦面前,廖海涛毫不动摇,以更加坚强的意志坚持双髻山游击斗争。

1937年2月12日,国民党粤军一五七师在师长黄涛指挥下向双髻山进犯时,廖海涛与黄火星一起沉着领导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第七支队和四、五支队的200多人,与数倍于己的黄涛部激战。战斗打响之后,粤军遭到惨败,急速用卡车从龙岩派部增援,围攻双髻山,接连10余次向山头冲锋,山头驻地仍岿然不动,一直坚持到傍晚,而进犯粤军仍向山顶围拢。廖海涛见此情势,便亲自扛起1挺轻机枪,带着2名战士,绕到粤军侧背,以树木、山石作掩蔽,不断转移位置向进犯粤军猛烈扫射。在此突如其来的打击下,粤军不得不丢下100多具尸体和许多枪支弹药,仓皇撤退。不久,粤军被迫同意和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邓子恢谈判,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

1938年1月,在闽西南红军游击队集中到龙岩白土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时,廖海涛被任命为二支队四团政治部主任,于3月间随部队开赴皖南。入夏,廖海涛升任四团政委。7月,二支队挺进到日军占领的苏南敌后与陈毅率领的一支队汇合,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一年以后,廖海涛升任二支队副司令员。

1940年5月间,日军南甫旅团冈本联队从南京开到常熟镇驻扎,企图建立据点。为粉碎日军阴谋,廖海涛率领二支队司令部和特务连进驻与日军相距不远的戴家边。一天清晨,一队日军从常熟镇出来,向赤山顶一座破庙开炮,以试探新四军虚实。听到炮声,廖海涛立即带领参谋登上赤山西北的山坡观察,发现100多名日军正沿赤山方向移动,即下令阻击,以强大的火力压住日军。日军见赤山新四军有准备,便溜到窦家边拱桥底下,企图负隅顽抗,又遭到新四军的追击。这次战斗,击伤并俘获2名桥下日军,其余日军全部被歼灭,缴获炮1门和枪数十支。一天下午,廖海涛率领部队在溧水附近的周家棚子活动时,被一路日军跟踪,发现此情况,即命令部队转入茂密森林与之周旋激战,消灭日军骑兵40多人,余下的不得不退出森林。天黑,日军又发起总攻,廖海涛率部以夜幕为掩护,从其火力薄弱的空隙,带领部队分两路冲出重围,胜利地与兄弟部队在郑村汇合。战斗结束后,二支队受到陈毅、粟裕电令嘉奖。7月,在陈毅、粟裕率领主力部队挺进苏中、苏北建立苏北指挥部后,廖海涛任江南指挥部政委,与指挥罗忠毅共同挑起坚持茅山地区抗日斗争的重任。

1941年1月下旬到2月底,在日伪军出动1万多人进犯茅山根据地时,奉命撤离茅山,转到太(湖)、滆(湖)地区活动。3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和江南人民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合编为新四军第六师,廖海涛任六师十六旅政委兼苏南抗日根据地军政委员会主席,罗忠毅任旅长。5月间,廖海涛与罗忠毅奉命恢复茅山根据地,率领四十六团、四十七团与日伪顽强血战数十次,终于恢复和巩固了茅山根据地。同年11月28日,在溧阳县塘马村召集苏南根据地各县党政负责干部会议,日伪军3000多人马突然袭击塘马村。时值寒冬,浓雾笼罩,尽管能见度极低,廖海涛在查哨时,仍从望远镜里发现日军骑兵这一动向。不巧,四十六团、四十七团均在别处执行任务,只剩下直属连队,加上地方武装仅1000人枪,不及日伪兵力的三分之一。在处境险恶的情况下,廖海涛当机立断,沉着指挥,命令旅侦察连等直属部队,抢占村前、村侧有利地形,进行阻击;命令参谋长兼四十八团团长王胜带领四十八团为撤退人员开路;命令旅组织科长王直率领地方干部迅速转移。廖海涛与罗忠毅一起指挥旅直属部队阻击进犯的日伪军,掩护地方干部和机关人员撤退,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下午,重机枪手中弹阵亡,廖海涛立即接过烈士的机枪,对准日伪军猛烈扫射。日伪军遭到阻击,便集中所有火力,向重机枪阵地轰击,廖海涛与罗忠毅相继中弹,英勇牺牲,廖海涛时年31岁。1954年10月,被追认为烈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四年抗战,人民军队有多少将领殉国?超过300人
开国将军王胜革命故事
“装备虽差,新四军敢打日寇”
抗战中,新四军师长谭震林正看一份来自茅山的电报,忽然脸色大变,不
对!就是这个被造谣的“老虎团”,他们来自何方?
茅山:壮丽凯歌唱响7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