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新觉罗·溥侗
在《奇双会》中,他以饰赵宠为主,但李桂枝、李奇也同样能演好;在《短桥》一剧,一直演白蛇,到晚年,自谈“岁月如流”,不再扮演白蛇。当时满清近支金光平先生(蒙古大学教授,女真文国际知名学者金启琮之父)说:“虽不能饰白蛇,饰法海仍为人之所不及”。曾与梅兰芳合演过《奇双会》等。戏曲界一致称其“昆乱不挡,六场通透”的“票界大王”。梅兰芳、徐凌云、吴梅、王季烈、韩世昌、袁寒云、刘梦起、言菊朋等都常与之交往。1930年曾任北京清华大学曲学导师,同时又在北京女子文理学院、北京艺术学院等处任教昆曲,先后培养学生百余人,有清华大学的杨文辉(杨忞之父)、汪健君、陈竹隐(朱自清的夫人)等,北大学生廖书筠,昆曲爱好者袁敏萱、马伯夷、张澎声(顾铁华之师),北方昆剧院教师叶仰曦等。并在北京成立“言乐社”,地址在西单牌楼旧刑部的“意园别墅”,每周集会一次。杨小楼、余叔岩、曹新泉、焦菊隐、王瑶卿、谭小培、姚增禄(昆曲教师)、唐明春(梅兰芳先生昆曲教师)、韩世昌、姜妙香、言菊朋、马连良、侯喜瑞、韩雨田(梅兰芳夫人福芝芳教师)、尚小云等都经常前往。甘贡三老先生之长子甘南轩等,也曾跟其学习过昆、京艺术。世人皆尊称为“侗五爷”。溥侗先生对于治学更为严谨,学生学唱昆曲要求必须拍三十至五十遍方能上笛;要唱、念十分熟练,并能背出,方能说身段;认为演员台上的衣着,体现着角色的地位、风格、气质,什么角色穿什么衣服,宁可穿破,不可穿错。溥侗先生对于戏剧除了经常演唱、研究之外还亲自手抄了曲谱和京剧剧本数十本,并专制了自用的“红豆馆词曲用笺”。1933年应南京国民政蒙藏委员会之聘,从北京来南京任委员之职。并在业余时间联系了一些昆曲业余爱好者在南京先后组织“成乐社”,“阳春社”、“公余联欢社”等业余曲社,其中以:“公余联欢社”活动内容最为丰富。“公余联欢社”,戏剧组由溥侗先生负责,下设昆曲、京剧、话剧三个小组。昆曲小组组长是甘贡三,参加活动的有甘南轩、刘梦起、马伯夷、张树声、徐炎之、张善乡、陶善庭等数十人。溥侗先生1952年6月病故于上海,并在上海乐园殡仪馆开了追悼会,前来吊唁者大多数是生前弟子、曲友及文艺界人士百余人。梅兰芳先生冒雨赶来,此时棺椁已上盖,后应梅先生恳切要求,开棺让梅先生与溥侗先生见了最后一面;梅先生悲痛万分,含泪与其悼别。后家人遵其遗嘱,安葬在昆曲发源地苏州的灵岩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剧忆旧】回忆家父红豆馆主的京昆艺事
民国四公子[张伯驹、张学良等人的合称]
光绪皇帝同桌的你
溥侗书法
溥心园请陈巨来刻“妙吉羊龛”四圆朱文印
清末宗室与松风画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