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诵千古美文 促人格提升

诵千古美文  促人格提升

——蒋玉玲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重要的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领导着时代的潮流。而经典就是我们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经典诵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经典,了解古文化的丰厚博大,对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修养是大有裨益的。

经典诵读蕴涵着巨大的人文价值、精神财富。如“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为先”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等。

中华传统文化为学校德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宝贵经验。内容上,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良的伦理传统,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时,许多经典篇章都是以小见大、循循善诱的德育教材。方法上,中国传统德育中的内省法、行为养成、强调修养自觉等都是很有特色的东西。这些经典思想对青少年这种伦理素养、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基础、道德信念、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的培养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让学生除了在知识储备等方面的收获外,我们着力思考在道德层面上如何打造学生的精神底色。灵魂的塑造必须从小抓起。让未成年人在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熟读、牢记中华经典,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记忆潜能的开发,基础知识的积累,语言表达的训练,识字量、词汇量的增加等,更重要的是从童蒙时代就培养了孩子对本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厚感情,让孩子从小就点点滴滴地习染和感悟本民族特有的性格、精神、情趣,用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精髓,占领和滋润未成年人纯净或比较洁净的心灵,是造就一代又一代新的国民,提高全民族素质,使党和国家的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使中华民族永远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传统文化是现时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的智慧之泉
孔子为人类做出“十大贡献”
打造高品位德育文化创设特色化德性校园
德育为先
学生的素质始终难以提升,问题在哪儿呢?——人格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以德治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