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古人是怎样看待惯性的
userphoto

2022.07.01 辽宁

关注

原创 苑令 终南淳物 2020-12-04 21:30

昨天,我写文章的时候习惯性的摸了摸下巴,发现胡子长了,顺手拉开抽屉,想把刮胡刀找出来刮一下。抽屉里没有,我这人较真,又去翻了床头柜、床底、桌底,屋里各个地方都翻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我心想,可能是丢了,随着这个念头的出现,有些一样、不舒服的感觉,随之而来的是不想做事,失望,感觉身体缺了一些东西。

是的,东西不值钱,却陪伴了我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我经常看到它,使用它,早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如果深究的话,会发现这件东西的场和我们身体的场早已经融和纠缠到一起,变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老子的《道德经》中,把这种情况称为常,人有得失,得之日久,化之为常的意思是事物本身的运行规律。而在人来说,一件东西陪伴自己良久,则成为我们的生活日常,不值钱,却很重要。

比如,一支用顺手了的笔,价值一元钱,丢了却让人很难受,不是因为值不值钱,是因为用的顺手。优秀的厨师,有自己的专门的刀具,不是因为刀有多好,是因为用的习惯。开车开久了,眼睛不用看就知道车距多少,挡位怎么挂,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

常,为事物本身的运行规律,它不分好坏,不分善恶。只要东西陪伴我们时间足够久,只要事情重复的频率足够高,它就会变为常态——得之日久,化之为常。

佛家则把常态称之为习气。习气,也叫“惯习力”,“串习力”,是我们平时做事形成的惯性力。古人对习气有个形象的比喻:一个瓶里装满了酒,现在把酒倒干净,还要把瓶子擦干,你再闻一闻,还有没有酒味?酒味还是有的。这个味道就叫做习气。

那么,常态可消,刮胡刀的丢失,我安慰自己自己,第二天就好了。习气可散,酒瓶子放一段时间,酒的味道自然就会消散。而业力不可改。

无论是道家说的“常”,还是佛家说的“习气”,本质上都与一个人的言、行、意相关,是一个人长期特定状态下的言行意的引发的一种惯性力量,这种力量,如同洪水裹挟泥沙而下,其势不可挡。洪水会冲毁村庄,也会冲击出新的平原沃土,它无关好坏善恶,但肯定会有结果出现。

佛家则将这种结果称之为——业力,一个人过去、现在、未来的行为(言行意)所引发的结果。比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比如狗改不了。。。

那么,好的业力是我们需要的,不好的业力是我们都不愿接受的。而人的劣根性,贪婪、懒惰、好色等,注定了向下坠落更容易,向上前行的艰难。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不努力却一定会很轻松。

所以,为了避免向下的力量牵引我们不断退步,为了克制人的劣根性,为了美好的生活,为了更好的进步修行,是时候开始持戒了!

业力为果,若能消常态,断习气,则其果不为害,其法有二,一曰知止,一曰持戒,心知所止,行持有戒。

因常而得的相关论述:事实上,每个人一生都在围绕这两个字生活——得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拉开人的层次的,不过是一件事
于鸿坤 | 良知良能 一片光明(一)
你以为折磨你的 是世间的人事,其实真正折磨你的 是你的习气和惯性
习气的反复
纵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
行者老师讲中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