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个凿壁偷光的孩子 长大后出息了吗

《西京杂记》记载了“凿壁偷光”的典故:“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属山东枣庄)人,西汉著名经学家。匡衡出身农民家庭,世代务农,自幼家贫,却又非常喜欢读书。

匡衡白天没时间读书,要给别人打工换一些钱买书,夜里凿开墙壁,借着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匡衡如此刻苦勤奋,都在看哪些书呢?他拜博士为师,精通《诗经》,对《诗经》理解得尤为透彻,人们听他讲《诗经》,简直是一种享受,心情非常舒畅。

当时汉朝官方规定:博士弟子精通六经中的一种,就可以通过考试做官。匡衡很努力,却连续考了九次,勉强考中丙科,属于第三等考生。

考取甲科的考生可以任郎官,乙科考生可以做太子舍人,丙科考生只能做个补文学掌故的小文官。匡衡被派往太原郡,补文学卒史。

匡衡讲《诗经》非常有名,当时还是太子的汉元帝刘奭对匡衡颇有好感。

汉元帝即位之后,提拔匡衡为郎中,后升任博士、给事中、丞相,受封安乐侯。

京城长安发生日食、地震期间,匡衡引用《诗经》,说明上行下效的道理,劝谏汉元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

汉元帝非常赞赏匡衡的意见,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以匡衡继承相位。

汉成帝在位的时候,匡衡多次上书弹劾结党营私的宦官石显,最终遭到排挤。

匡衡晚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其侯国的封地原本为三千一百顷,他以郡图有误,为自己扩大了封地,非法占地四百顷,遭致同僚的弹劾,汉成帝以“专地盗土”罪名将其废为庶人,没收了封国土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个凿壁偷光的小男孩,长大后陷害忠良,晚年凄惨
匡衡家境贫寒凿壁偷光,终成一代名臣,为什么还要贪污?
小时候“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以后究竟怎么样了
“凿壁偷光”那孩子长大后,干了件什么坏事...
除了凿壁偷光,还有哪些事让匡衡青史留名、泽被后世?
凿壁偷光的少年, 长大后怎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