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哪些考古发现颠覆了人们以前的认知?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事件,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真相,甚至很多还写进了教科书。然而,考古界在考古探究的过程中,一次次颠覆了这些认知!(欢迎关注:夜伴趣谈,趣历史随时看!)

1、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几乎人尽皆知。

指西周时期的周幽王,为了搏美人(褒姒)一笑,点燃了示警的烽火台,将急匆匆、浩浩荡荡赶来救驾的八方诸侯,给戏弄了一番。冷美人褒姒看了,果然笑弯了杨柳细腰。

后来犬戎真的来了,周幽王再点烽火没人信了,诸侯以为周天子又在玩“过家家”,没一人前来勤王救驾,犬戎大军攻破周王都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2012年初,北京清华大学在整理一批战国竹简时,该竹简却明确记载:周幽王因为主动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戎族,组成联军,打败了周王,西周因而灭亡。而且竹简上没有关于“烽火戏诸侯”的任何记载,那就更不会仅因为一美女而亡国了。

由此看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纯属一个乌龙。

2、上古“禅让制”

司马迁《史记》记载:中国上古时期,帝位传承是“禅让制”,即一个君主会将帝位禅让给德行好的人。

尧和舜之间非亲非故,因为舜的德行极好,而尧传位舜,是为禅让制,是一种美德。所以,古人崇尚上古社会,古人在赞美人时经常会说一句话:“足下有古君子之风”。

而后来,从战国时期魏襄王墓中出土的《竹简纪年》记载:舜是篡夺了尧的帝位。尧晚年丧失德行,舜反叛,把尧囚禁,为了得到帝位还把尧的儿子丹朱给流放了。

《竹简纪年》原文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战国时期的书简,比后来的西汉司马迁《史记》要早很多年,那个时代更接近上古时期。

何况竹简刻字有限,颇为珍贵,比后来纸诞生后用纸写字要费劲的多,而且墓主人魏襄王身为一代君王身份尊贵,不至于把“造假的竹简”视为珍宝,连死也要带进墓中。

3、孙膑和孙武是同一人

长期以来,历史界曾普遍有一种认知倾向:认为孙膑和孙武可能是同一个人,《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只是同书异名。

因为都说孙膑多么牛逼,可却一直从未见过有孙膑的兵法著作流传于世,所以认为孙膑并不存在,或者孙膑就是孙武。

直到1972年,临沂银雀山两座汉墓的竹简出土,居然同时惊现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部著作,证实了孙武和孙膑并非同一人,而是两个人,两部著作各有千秋。

有人说,孙膑本来就是苏武的后裔啊,这我知道啊,要知道那是竹简出土以后,后来人们才弄清楚了二人关系。

4、苏秦、张仪“合纵连横”对抗

据《史记》记载:苏秦、张仪都是鬼谷子的高徒,张仪是苏秦的师弟,两人以“连横、合纵”相对抗,各自使出平生才学,以天下为棋盘,斗智斗勇,左右天下格局。(关注:夜伴趣谈,后续更多趣历史!)

战国时期,各国互相攻伐,时友时敌,谁也不相信谁,各自打着对方领土的歪主意。

苏秦主张“合纵之策”,即主张六国合纵,六国抱团则势力远远大于秦,则可以从各个方向压缩强秦的扩张空间,唯有如此才能六国皆存。

而张仪则站在秦国一边,主张“连横之策”,即主张做强秦的盟友,受秦国保护,既能让别国不敢再攻打你国,还可带着盟友国你一起分肉,秦大你也会跟着大。否则,秦老大揍你勿怪。

战国七雄局势图

但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却表明:

苏秦的年辈比张仪要晚,张仪在秦国混到相国时,苏秦小子尚未踏入政坛。而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苏秦的主要活动时间,均在张仪死了之后。

既然张仪都死了,又何来两人“合纵连横”同场对抗一说呢?

5、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

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里面牵扯到一点秦朝的律法。对于服役的人,失期,按律当斩。这也是起义的根本原因。接着说了一段很经典的话:“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都是死,为什么不起义呢?”

当时看了,一是热血沸腾,佩服陈胜吴广,两人是真汉子;二是认为秦法未免太过苛刻了吧,“天下苦秦”也不无道理。

但在1975年出土的1155枚云梦竹简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失期不是重罪,因客观原因造成的失期,是可以免去处罚的。而且对于不同的失期还有具体的规定,失期4天左右只是遭到斥责,过了6天才开始罚钱,如果不去,也是可以交钱的。

史记记载和考古文物资料明显矛盾,但想到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顿时也释怀,历朝历代编写前朝史书,也都是这么干的。那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呢?是否也是黑秦始皇的呢?

当然,也不排除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司马迁了解的东西已经“变味”或者说司马迁被迫这样写;

二是秦二世上台,改了秦律;

三是陈胜吴广的别有用心。在贾谊的过秦论之中,有“以愚黔首”四个字,也就是统治者希望自己所统治的国民无知,这样下面的人才会老老实实服从统治管理。为什么“士农工商”排名?商人狡猾奸诈,不从管理呗。而陈胜吴广恰恰利用这一点,制造舆论,带着节奏,揭竿而起。

实际上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执行者出了问题,但云梦竹简的主人也不是不懂法呀,二世皇帝改法更是不可能。我认为,很有可能是陈胜吴广的别有用心。

后来的“鱼腹藏书”、“篝火狐鸣”也是印证了这一点。司马迁这样写,也不难解释,当时的大势是从秦朝灭亡吸取教训,不乏贬秦。

最后,你怎么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考古发现,颠覆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烽火戏诸侯、火烧阿房宫都是假的?我好像学了假历史!
考古发现颠覆的那些历史,以前学的难道的假历史?
被考古推翻的历史“史实”——陈胜吴广歪曲秦律
总听人常说的鬼谷子,鬼谷子到底是谁?
战略鼻祖鬼谷子,出生充满传奇色彩,后世有多少徒弟建功立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