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修生 | 母亲是幸福的牵挂


母亲是幸福的牵挂
|余修生


四月十七日,是我母亲的生日。我用文字的方式记述母亲的生活点滴,感恩母亲,敬仰母亲,崇拜母亲,跪谢母亲,大恩大德,永志难忘。
伟大的母亲十月怀胎给我们生命,给我们关爱,给我们一个健康的体魄,给我们一个温暖幸福的家,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未来……        
——题记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漫步在公司小院,来回踱着步,遥望着远方。口中不时地吟诵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那深挚的母爱,不由得令我想起我那慈爱的母亲,今生今世给了我们姊妹三人,打造一个温暖幸福的家。作为子女,母亲是幸福的牵挂。
我是在母亲的怀抱里长大;我是在母亲的脊背上成长,趴在母亲脖子上淘气;我是在母亲的关怀下成长;我是在母亲的呵护下长大;一直到我相亲结婚成家,都是在母亲的张罗下,我才步入婚姻,和邻村姑娘结为秦晋之好。
我上小学的时候,是在大余营西。我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基本上能够完成。但是,因为偏科的缘故,我不愿意上数学课,即使上了,也总是心不在焉。
母亲没有上过学。听说她进了半天教室,被我二舅硬是给拽回了家。因为当时经济紧张姊妹又多,在那个大集体挣工分分粮食的时代。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供我母亲和三舅读书。
我的母亲时常抱怨,命运不公平。她深知没有上过学,是个睁眼瞎。我听了母亲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母亲给我们姊妹三人,现身说教,埋怨不公。意在警醒我们,提示我们,在该学习的时候,努力学习,在该工作的时候,积极工作。这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也是应该遵循的规矩。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我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和知识的重要性,我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生活。
难忘的中学时代,我是在邓州市穰东镇下翟学校度过的。在这里学到了更多的知识,熟悉了当地的民风习俗,遇到了良师益友,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
积极阳光上进的我,每到星期天,我回到家,推开院门,开口第一句就喊:“妈,我回来了!妈,我回来了。”我妈听到了我的声音,急忙走出来,笑盈盈的点点头,开心的笑着,准备给我们做好吃的。
有时候,我放学回来,看见父亲,习惯性的问一句:“爹,我妈哩”。时间一长,就养成了习惯,母亲,就是孩子唯一的牵挂。
我的弟弟,在大余营西学里上学,记得王凤阁老师、郭岑有老师都教过我的弟弟。
因为家贫的原因,弟弟小学毕业后,说什么也不愿意留级再读。母亲良言相劝让他多上点学,没坏处。父亲生气了,当农民就是种地打坷垃太阳晒。弟弟给父母下了保证,发了弘誓大愿:“太阳就是把我晒化了,我也不后悔。”
弟弟主意已定,一句话不算多,却疼在了父母亲的心上。割草喂牛,帮父亲干活,炎炎烈日,是弟弟被太阳晒黑的脸和脊梁。
我的妹妹也曾在大余营西学就读,和其他同龄一样,勤奋好学,好不容易升入初中,就是因为学费偏高的问题,索性就辍学回了家。
妹子回到家,帮助母亲做些家务,减轻母亲因家务繁重的劳累。有了外出打工的机会,妹子也跟随村人去了广州。隔三差五打电话,问候父母安康,惦记父母的生活,还有地里的庄稼。
我们姊妹三人长大成人,都成家立业,有了孩子。父母亲还是放不下心,还是和平时一样,细心的说教,耐心的指导,我们年轻人,有点听不进去,心情有点烦,母亲的唠叨是没完没了。那种感觉,好像我们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宝宝。
我们出门在外,隔三差五的给父母打电话,是母亲反问我们的工作生活,吃什么喝什么,不要舍不得,压力不要太大,慢慢熬,熬过这一段困难的日子,苦尽甘来,后面就是好的生活。
母亲年轻时,也是一位漂亮的女孩。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把自己打磨成一个农村妇女一个黄脸婆。当初的容颜,已被岁月磨砺至尽,如今,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我不想看到母亲的衰老,我希望母亲还是我小时候的模样。我深情的看着母亲,心酸和崇敬,打乱了我的心情。时光啊,你慢一点吧,让我的母亲继续年轻,还像当年一样朴素端庄。
培训课上,老师问,父亲的生日?母亲的生日?谁知道的请举手?班上五十个学生,举手的却寥寥无几。我低着头,红着脸,默不作声。因为我和大多数学生一样,对父母只有索取,没有回报。只有要求,少有感恩。甚至不知道父母年龄,羞愧之心,惭愧之心,涌上我的大脑。此生此时,我感觉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二老。
有一年,我问父亲五十几了?父亲吃惊的说:“娃啊,你是不是发烧糊涂了。我都六十六了啊,牙都松动,咬不动东西了。”
随着岁月更迭,父亲已不再年轻,母亲也花容失色。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我出门打拼生活,竟然不知父母年龄几何?愧怍人子之人,乃不孝子弟者也。碌碌无为中,不知不觉,父母已到了花甲年龄古稀之年。平平庸庸的我还在悠哉悠哉的,过着父母亲疼爱的日子。
几年前,我们回家和父母团聚,弟弟弟媳妹夫妹子,围在一桌,热热闹闹家宴小酌,看着老人幸福的样子,我们姊妹几个也很开心。因为这是我常年在外,第一次合家团聚,也是我不够顾家,对家照顾不周的缘故,让父亲伤心落泪,让母亲操碎了心。
作为儿子,为振兴家园摆脱贫困,常年河北谋生。父母为我操心费神,我感激不尽。人生起起伏伏,飘忽不定,我的心在滴血,父母之恩,无以为报。此生相欠,来世再报。
在我记忆里,母亲大嗓门,爱热闹,爱叽叽喳喳。母亲性格豪爽,开朗大方,不拘小节,会过日子,能勤俭持家,是典型的农家妇女。
母亲的能干是村里面出了名的。我骄傲母亲的智慧。
母亲的贤惠是家族里数的着的。我自豪母亲善良的心。
母亲并没有因为人们夸奖赞扬,飘飘然不知所以。相反的,她更加勤快更加细心,精心照顾着全家人的生活。
自己有自己的活法,有自己的处世哲学为人之道。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2019年,我们回家探望父母,爱人多次提议回家给母亲庆贺生日。也是我不太用心的原因,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是尽孝的一种方法。从而荒废了时光,虚度了岁月,等我们明白开始惭愧之时,父母还是慈祥的父母,他们从来没有怪罪我们的无礼,从来没有责备我们的无知。
我清楚的记得,父亲的生日是十一月初五日。母亲的生日是四月十七日。二老的生日,是我无意间记下的,仿佛永远刻在了我的心里。  
爱人马华,是个娴熟睿智深明大义的姑娘,深知父母的养育之恩,养儿育女付出了巨大的艰辛,花费父母太多的心思和大量的心血,作为子女,对父母孝顺尊崇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在穰东镇服装市场,我们给母亲买件衣服以表寸心,在菜市场,我们割肉买菜,高高兴兴回家,给母亲祝贺生日。
冬日里冬月天,我们开车回到老家,以看望家乡发展之名,我们姊妹三人给我父亲悄悄过了个生日。
2020年,我们打工失意,回家和父母团聚。这个时候,我们回到父母身边,深深地感到家的温暖,家的力量。那种无助伤神的感觉,那种失落悲观的情绪,瞬间被父母的关爱化为乌有烟消云散。
我依然清晰的记得,母亲的生日时四月十七日,那一天,弟弟弟妹拿着蛋糕带着孩子回来了,妹夫妹子带着蛋糕领着孩子也回来了,母亲高兴的做了一桌子菜,让孩子们吃个够。我的外甥女吕笑怡羞涩的站起来,给外婆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2021年,我们远在外地谋生,妹夫妹子也远在辽宁,弟弟弟妹在县城,忙于室内门窗装潢加工,活源接续,生意兴隆。
打拼生活无奈中,遥望家乡麦浪景;父母喜耕四亩田,三夏大忙一季情。来来生活有前程,各自加油往前冲。本来幸福靠打拼,勤奋努力不放松。
说起麦收,父亲说:“现在方便的很,联合收割机快的很,减轻了劳力。”母亲说:“不用我们起五更爬黄昏的割麦了,现在人们真享福啊。”
说起生日,父亲说:“啥生日不生日的,现在生活好了,想吃啥买啥,喜欢吃啥就做啥。”母亲说:“有你们的电话,我天天都像过生一样。”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爱可以扛起一座大山,母爱可以承载汪洋大海。感恩父母的语言,有千千万万。感激二老的方式,有万万千千。
父亲的爱,是扛在肩上的担当;母亲的爱,是笑在脸上的慈祥。心里想着,嘴里念着,这就是幸福的感觉。时常惦记着、想念着、唠叨着、批评着、改进着、工作着、生活着。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在,温暖常在。父母在,幸福就在。
在丰收的季节里,我们感恩父亲!
在收获的日子里,我们感恩母亲!
父亲是家庭的脊梁,母亲是幸福的牵挂。
附作者母亲杨名申女士照片:
    

-End--
审稿: 空空  图:网络  美编:May


作者简介:余修生,男,70后,汉族,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大余营人。曾致力于写作二十余年,以散文、诗词,中篇报道,纪实文学,家乡史记为主。
始终热爱家乡,感恩父母,挖掘村史,铭记家史,砥砺前行,牢记使命。
用敬畏之心,敬重语言文学,用文字诉说生活,用善心真情,描绘原本的生活。
倾力挖掘民间原汁原味的素材,书写地地道道的本土文化和乡土气息,热情赞美讴歌人民发展福祉,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多次在河北一家大型企业,内部报刊上发表作品,特约通讯员。
有多篇作品发表于《作家》《当代文艺家》《花洲文学》《西南文学》《今日作家》《九州作家》《泰山青未了诗社》《涅阳文学》《世界经典文学荟萃》等特刊专栏上。
电子作品《岁月情深》已经完稿,编审当中。
电子作品《史记--大余营失寨系列传》上部已近截稿。
电子作品《史记--大余营失寨系列传》中部正进行中。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技工业园
作者往期作品回顾:
余修生  |  母亲
余修生  |  最美的歌谣
余修生  |  又到清明雨纷纷
余修生  |  家乡的石榴熟了
余修生  |  家和万事兴
余修生  |  家乡的井龙王
余修生  |  闪闪发光的车轴
余修生  |  我的姑妈余瑞莲
余修生  |  刺柏树下杨公家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秀丽:我的父亲母亲
孙俪曾恨透父亲,最后为什么原谅:与父母较劲,痛苦的是自己
给弟弟的一封信
我的母亲
致逝去的三十三年 / 张团结
父母之歌征文21号:不一样的母亲节/魏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