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欲望才会成为真正的软肋|读通鉴

《唐文粹·猩猩铭·序》记载,一群猩猩特别爱喝酒,喜欢穿木底鞋。猎人掌握了这个习性,就在树林间摆上美酒和鞋“恭候”猩猩。远远望见,猩猩大骂:“诱我也。”思之再三,相互劝慰:“曷少尝之?慎毋多饮矣。”可喝上美酒就欲罢不能,个个酩酊大醉,穿上木底鞋又走不稳,结果是“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压在一起被猎人捆住。战国时代的商鞅看不到这则故事,但不妨碍用它做个引子。

1/商鞅,姬姓,是《封神演义》中周武王姬发的后后后代,出生于周朝的卫星国之一卫国,也可称他卫鞅。从小,商鞅就是有志青年,特别喜欢钻研刑法,盼望有一天能在政治舞台上施展拳脚。可惜他不是直系皇亲,属于根红苗不正,在嫡庶有别的时代,想靠身份出人头地势必登天。加上卫国经常发生国君被杀、流亡的血案,周围大国经常干涉内政,不仅国际地位逐渐下降,领土也变得越来越小,商鞅在这里根本看不到前途。“凡人之情,穷则思变。”为了理想和抱负,商鞅最终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出国。

2/战国时代,人才流动相当频繁,为了壮大自己,各国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留住和使用人才,绝对没有“非必要”不求才一说。商鞅顺势打算吃吃政策的红利,兴冲冲去投奔魏国。当时魏国是诸侯国中第一个称王的,魏惠王鼻孔朝天,感觉自己带着现有班子就能让魏国始终伟大,商鞅并没有第一时间进入他的视野,而是在相国公叔痤手下当差。由于才能出众,“痤知其贤”,给他一个中庶子的官,在准备向最高层推荐时自己却病入膏肓。乘着惠王探望之机,公叔痤推荐商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见惠王爱搭不理,他又建议“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惠王第一感觉是这个人脑袋烧短路了,又用又杀自相矛盾,胡乱应了一声走了。随后,公叔痤找来商鞅,实情相告,让他赶紧逃命。商鞅却告诉他,肯定没事。

3/这个判断,基于一个认知:君主不能听从相国的推荐任用他,又怎么会采纳相国的建议杀掉他。果然,直到公叔痤去世,商鞅安然无恙,连自由都没有受限制,可以四处向商旅购买列国最新情报,回来认真分析,寻找出路。终于,秦孝公的求贤令深深吸引了他:“有能出奇计强秦者,授以尊官,封之大邑。”当时秦国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西部,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电视剧《芈月传》中芈姝和芈月两姐妹共同认为那里属于蛮荒之地,代表的是中原人普遍的看法。因此,中原国家搞什么活动,很少带秦国玩,让秦国感觉到被排斥的危险,加上秦孝公有称霸天下的雄心,商鞅透过千山万水,捕捉到了飞黄腾达的机会,毅然决然奔赴那片热土。

4/但商鞅不是秦国人,又不是自带流量的名气王,想要见到国君,只能另辟蹊径。权衡利弊,他走了领导身边人路线,用重金敲开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大门。商鞅深知“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这里是空画大饼还是要真抓实干,必须弄清楚,不能做无用功。于是,在景监引荐三次与秦孝公会面时,他分别畅谈帝道、王道和霸道进行试探,见秦孝公只对霸道感兴趣,明白国君想要速成——类似于今天报名后天就可以拿到硕士博士文凭,立刻祭出大招:提出一揽子富民强国的策略,途径是实行变法。这次,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与重视。

5/改革就是利益调整,而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都难。尽管有国君背书,商鞅的变法主张仍然遭到贵族、大臣的发对。面对质疑与刁难,商鞅战斗力爆棚,舌战群小,大获全胜,慷慨发言中的许多名句留传至今并影响深远,例如“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清代名臣曾国藩八戒之一“谋可寡而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即脱胎如此。随后,商鞅被委任为左庶长,先后推出了变法1.0、2.0方案,从定都(首都迁到咸阳)、建县(整合村镇成立31个县)、辟土(鼓励开荒种田)、定赋(按土地亩数交租)、劝战(以军功定官爵有无,以敌人人头定官爵大小)、禁奸(相互监督,大搞连坐)、重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方面,颠覆式规划了秦国的依法治国之路。

6/为了顺利推进变法,商鞅做了两件事:有人把三丈长的木头从咸阳城南门挪到北门,兑现承诺奖励其五十金;将妄议新法的百姓发配边疆、大臣降职处理,连太子犯法都严肃惩处了他的傅师公子虔(割鼻)、公孙贾(脸上刺记号)。前者立信,后者树威,新法迅速得到落实,“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如同饱暖思淫欲一样,商鞅并不满足于现有成绩,乘着齐魏之战孙膑杀死庞涓魏国战败之机,鼓动秦孝公落井下石攻打魏国,自己当了领军的大良造。迎战的魏军由公子卬(同昂)带队,他自认与商鞅是朋友,想谈和。商鞅利用了这一点耍开心机,安排部分人假意退兵,再诓骗公子卬过来喝酒签约,借机扣下他,然后攻破魏军,长驱直入兵临魏国国都安邑。被逼无奈,魏惠王答应割让河西土地换取和平,并把都城迁到大梁。凯旋后,“秦封卫鞅商於十五邑,号曰商君”,这也就是商鞅之“商”的由来。

7/无名小辈逆袭,本来容易造人嫉恨,况且又极大剥夺别人的权力和利益。此时,平民百姓怨怒商鞅,宗室贵戚痛恨商鞅,欲除之而后快。秦孝公显然看到这步棋,安排大臣赵良去劝谏商鞅交封地交权力,找地方种田养老安度余生。但商鞅贪图富贵寸步不让,把“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警告当成耳边风。秦孝公死后,受处分八年不敢出门的公子虔等告商鞅谋反,继位的太子赢驷还想给商鞅留些体面,只夺了官印赶他回封地。这时候商鞅还不忘摆架子,百官倾巢出动,仪仗队伍威武,大有超越天子的架势,又被抓住把柄告他谋反。危机关头,商鞅选择逃亡。但在出关投宿时,因为没有介绍信,旅馆老板告诉他“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没有身份证明留下你,我得吃锅烙掉脑袋。他又去投奔魏国,可惜“做人未留一线,日后不好相见”,魏国拒绝了他。走投无路,商鞅返回商於组织力量发动兵变,很快被通过变法锤炼成虎狼之师的秦军镇压,商鞅被押到咸阳,五马分尸,灭族。

8/两千多年过去了,如今在陕西省东南部的商洛市建有商鞅广场,广场中心的商鞅雕塑高9米,“商鞅”左手持简,身佩宝剑,刚毅果决,庄严威峻,雕塑背后是一堵总长33.8米的浮雕文化墙,主要讲述商鞅变法前后的历史风云。或许,还应该刻上《增广贤文》中有句古训:“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鞅之死
大秦帝国剧情介绍
秦国崛起,离不开这三位君王的励精图治,奠定了秦国强大的根基
商君卫鞅
秦惠王杀商鞅为什么不废其法
为什么说秦惠文王远不如其父秦孝公伟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