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改土归流”是怎么回事?

“改土归流”的 “流”指的是政府委派的官员,因为这些官员可以由朝廷任免、升迁、调遣,所以称为“流官”。

“土”指的是“土司制度”,在西南地处边陲,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的首领充任地方官员自行管理的制度就是土司制度。

这些土司割据一方,皆为世袭,代代相传。名义上是朝廷的地方官员,其实就是这些地区的“土皇帝”。土司的势力越来越大,终于成了“尾大不掉”之势,他们不听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还屡有举兵叛乱的事情发生。

清朝为了加强朝廷对地方的统治,开始推行“改土归流”,实际上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由朝廷派遣“流官”对地方进行管理。

“改土归流”,这项改革始于康熙,盛于雍正,终于乾隆。

由于改革触及了地方土司的利益,因此并不是十分的顺利,甚至发生了武力进剿的手段,人民被屠杀,生产被破坏。

而且这项改革并没有彻底推行开,即使是在推行的地区,许多流官贪婪腐败,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害。

但是作为西南地区政权体制上的改革,改土归流也起到了维护统一,消除割据、调整生产关系,促进民族融合、提高生产技术等积极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朝为何摒弃羁縻治策,土官土司制度又为何影响元明清三朝
明廷的土司承袭管理难题,对“米鲁之变”的爆发有何影响?
明朝中央制度和土司制度:双方实力与战略需要发展变化的结果
清代的土司制度,在卯峒的变化与终结是什么样的
明朝,官们怎么穿?
土司制度的兴亡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