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李清照这首元宵词,开篇便是大手笔

元宵是古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汉代便深受重视,唐宋时期更是盛极一时。

无数文人墨客都曾在元宵夜写下或热闹,或浪漫,或唯美之作。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风消焰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

今天要讲的这首词是李清照在元宵节所写,道尽家国之思,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词究竟写于哪一年的元宵,已无从考证,但根据词中所写的内容,抒发的情感来看,应是晚年所赋。

那时的李清照寓居临安,萦绕在词人心中的是山河破碎的仇恨,丈夫病亡的悲痛,漂泊异乡的愁苦。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是元宵这样盛大的节日?

而更令词人感到悲凉的是,南宋朝廷似乎早已忘了靖康之耻,偏安一隅,甚至重新过上了醉生梦死的日子。

这首词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写,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人浓重的家国之思,令人不忍卒读。

词的上半阕,开头两句便是大手笔,“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短短8字,便将傍晚的绚丽之景活活画出。

落日的余晖,赤红璀璨,宛如一块熔开的金子;天边的云彩,渐渐连成一片,就像一块块合成的璧玉。

这两句气象开阔,色彩鲜明,一下子便将读者摄入一种壮丽的暮色中。

但是,接着笔锋一转,“人在何处”,似迷惘叹息,似自扪自问,又似在向人倾吐她漂泊异乡的惆怅。

接着的“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翠绿的杨柳在烟雾的熏染下,颜色更显浓郁;本就是梅花凋零的时节,又传来《梅花落》的笛声,词人忍不住发问“春意知几许”。

原本春光应该是很明媚的,但是词人笔下的春景,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显得很朦胧凄迷,也正如词人此时的心境。

接下来的“元宵佳节,融和天气”,点明了节令气候,又是佳节,天气又是如此和煦,不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吗?

但是词人偏偏又突作转折,“次第岂无风雨”,即使现在日暖风和,但谁能保证等会儿不会来一场凄风苦雨呢?

这里的风雨有两层含义,第一自然是指自然界的天气现象,第二是指现实中的风风雨雨。

虽然有些煞风景,但是联想到词人这些年的颠沛流离,也就能理解她为何会如此忧愁风雨。

最后的歇拍三句是叙事,通过描写词人拒绝友人邀请这一事件,进一步突出词人内心的愁苦落寞。

“香车宝马”说明邀请她的人应是权贵,然而她却谢绝了。

而她谢绝的原因,除了历经世事沧桑,无心赏玩外,还有对南宋权贵苟且偷安的不满。

上半阕从“落日熔金”的景色描写,到最后的“谢他酒朋诗侣”,跌宕起伏中,流露出了词人漂泊异乡的孤寂悲凉之情。

再来看下半阕,画面一转,词人开始追忆昔年在汴京度过的元宵佳节。

换头一句“中州盛日”,总领下阕回忆内容,中州便是指北宋都城汴京,而“盛”字足以概括昔日汴京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

“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这一句突出了元宵节对当时闺中妇人的重要意义。

根据史书记载“宣和间,上元张灯,许士女纵观,各赐酒一杯”,对于礼教森严的封建社会来说,女子能够在拥挤的人海中纵情游览,真的是十分难得,所以才会偏重三五。

接着的“铺翠冠儿”三句是对这一盛日的具体描写。

那日,她们头上都戴着用翠羽装饰的帽子,帽子上还插着金线撵成的雪柳,打扮得整整齐齐,簇拥着上街游乐。

这里词人着重描写女子的穿戴,一方面是为了突出闺中女子的轻松欢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

可惜这样的日子,一去不返,昔日有多欢乐,如今回想起来便有多心碎。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词人从回忆中转回现实。

山河破碎,丈夫病故,饱经世事沧桑的词人,早已不是昔日无忧无虑的少女,也不是生活优渥的贵妇,此时的她形容憔悴,头蓬鬓霜,就连心也早已苍老,所以无心打扮,更无心出门赏玩。

这三句既解释了上半阕“谢他酒朋诗侣”,又与回忆中的“簇带争济楚”形成对比,可见词人谋篇布局之精妙。

最后的结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将词人的情感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林语堂曾说“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品味孤独的时候,你会站在尘世喧嚣外,多少热闹,都与你无关”,此时的李清照便是这样的状态,他人越是欢乐,便越能反衬词人的独单凄凉。

整首词通过描写临安和汴京的元宵场景,在今昔对比中,道尽了浓厚的家国之思,千百年来感动无数人。

后来的辛弃疾和刘辰翁都曾专门写过和词,尤其是刘辰翁,在《永遇乐·璧月初晴》的小序中写道“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可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有多强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词《永遇乐》赏析
【经典赏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元宵节最有名的三首宋词,李清照悲愁,辛弃疾寂寞,欧阳修太婉约
5首最经典的元宵诗词,邂逅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笔下的元夕之夜
故国之思 亡国之痛——两首《永遇乐》之比较
历史上最著名的两首元宵词(涨知识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