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献解读|沟通与非沟通导致的某些对立面的研究(一)

沟通与非沟通导致的某些对立面的研究(一)

Communicating and Not Communicating Leading to a Study of Certain Opposites

原著:温尼科特

翻译:唐婷婷

审校:赵丞智 魏晨曦

主讲:赵丞智 

整理:朱悦 陈珺 董丽娜 安南 荆蔚

编辑:杨琦

文献简介:


主持人:这一期的温尼科特文献研讨会研读的是《成熟过程与促进性环境》这本书中的第十七章《沟通与非沟通导致的某些对立面的研究》。


本期邀请到北京温尼科特学习与研究小组的顾问赵丞智老师进行讲解。赵老师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和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对于这篇文献,他结合着案例材料和自己的思考,准备了非常细致的内容和大家分享。


这篇文献的意义非常重要,它是温尼科特对精神分析理论的独创贡献之一,主要讨论了沟通与非沟通以及其他与沟通相关的对立面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的研究。


所谓对立面也就是像反义词一样,沟通如果是一面,那沟通的另一面是什么?这正是温尼科特想在这篇文献中研究的问题。这篇文献里面涉及的很多内容和我们的临床工作都有关系,尤其是对理解小婴儿的沟通方式,人类早期的沟通方式,以及在咨询和治疗中怎样去理解精神病性病人的沟通方式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由于这篇文献的理论性较强,可展开的内容很多,本期研讨会首先集中讨论了文中“客体-关联”这一节,对主观性世界、主观性客体、客观知觉性客体、恰当的满足等温尼科特式的概念有充分展开。余下内容则留待下期研讨会继续探讨。


这篇文献解读是在逐字稿誊录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的,在此也要感谢几位逐字稿记录者投入的热情与付出的劳动!


下面咱们就进入正题——




文献研讨与解读——


赵丞智老师:


1

概要

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献,可能是《成熟过程与促进性环境》这本书里面,理论性比较强的,而且又能代表温尼科特原创性思想,以及早期的情绪成熟过程理论的一篇文献。这本文献集《成熟过程与促进性环境》于1965年出版,而我们参与翻译的本书的中文版去年11月也已经出版了,大家可以买来看。


这篇文献说的是沟通与非沟通,但其实从正面讲怎么沟通的内容并不多。我们知道,现在有许多心理治疗理论讲的是怎样进行沟通,主要是指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但是,温尼科特的这篇文章其实不是为了讲这种沟通,而是要讲沟通的对立面,即“非沟通”。他通过理解人类非沟通这件事来研究人类的“沟通”的形成和建立,进而重申他的早期情绪成熟过程理论。所以这一点大家在看文献时要注意,可以理解为:作者是要在通过对非沟通的研究来重提他的早期情绪成熟过程理论。


那什么是“早期情绪成熟过程理论”呢?大家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精神病的发病理论,或者是人类个体在婴儿早期的情绪及人格的发展理论。如果把个体早期的人格发展和情绪成熟过程这件事搞清楚了,那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精神病人的内在世界和他们的病理状态。温尼科特认为,精神病的发病根源其实是在人类生命开始发展的早期,也就是绝对依赖期。由此,我准备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分述这篇文献的内容,而它们几乎都不是直接谈沟通的:

    1、客体-关联

    2、沟通理论

    3、主观性客体

    4、客观知觉性客体

    5、沟通对立面:非沟通

    6、个体永远是孤立者

    7、沟通的总结

文章首先从“客体-关联”的角度入手,一开始很详细地讲了小婴儿是怎么和客体关联起来的。我们对“客体的使用”这个概念可能非常熟悉了,而“客体-关联”这个概念是温尼科特提出来的。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婴儿如果要和母亲沟通,首先要能跟母亲关联,换句话说,如果婴儿想要使用母亲的话,首先得和母亲关联上。可是,婴儿一开始没有能力主动和母亲关联,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母亲怎样能给婴儿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婴儿能够和自己关联上?这就是人类生命一开始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和任务。然而我们在婴儿观察中会看到,好多的母亲其实无法让婴儿和自己还有环境关联上。


讲完客体-关联以后,文章接着又讲了一下沟通的理论。之后,温尼科特又回过头描述婴儿在客体-关联之前,也就是在与真实的母亲关联上之前是个什么状态。针对这个状态,温尼科特提出了“主观性客体”的概念。婴儿在跟真实的母亲关联上之前,首先要跟自己内心里面的主观性客体——主观性母亲相关联。这里就要注意两个概念。一方面,“客体-关联”指的是婴儿与客观知觉性客体的关联,也就是跟客体母亲的关联;另一方面,在这种关联能力的发展初期,婴儿首先要能与主观性客体发生关联,也就是跟环境母亲的关联。只是一开始,由于主观性客体仍处于婴儿的主观世界之中,因此对婴儿来讲,很难说他与主观性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关联”,不过从母亲的角度来说,因为她近乎绝对地适应了婴儿的需要,由此又可以说实现了婴儿的这种“关联”。所以谈到客体-关联,实际上是一个从关联到主观性客体,再发展至关联到客观知觉性客体的过程。


再形象一点说,小婴儿一出生时,在他的内在世界当中,在那个个体里面,他觉得所有的一切,不论外界还是母亲,其实都是他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可以说,在婴儿出生之后,一直到六个月之前都是没有外在世界,也就是没有那个“非我”,只有一个主客观还没有分开,正在形成着“我”的这么个个体存在。所有观察者看到的外界,对小婴儿来说实际上都属于他的主观性世界,里面只有他的主观性客体。随着养育和发展的顺利进行,婴儿的主观性世界逐渐跟现实接触,逐渐就发现母亲好像不是他主观世界里的,而是在那之外的,好像是一个跟他不一样的存在。那么,这个时候婴儿就逐渐地发展出了非我的部分,逐渐地发展出了客观知觉性世界的部分。所以说,这是一个从主观性世界到客观知觉性世界的转变过程,是从主观性客体到客观知觉性客体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而且是需要母亲或环境的促进性帮助的。


由此,文章中就谈到了两种沟通:一种是个体与主观性客体(世界)的沟通,一种是和客观知觉性客体的沟通。再接下来,温尼科特又研究了沟通的对立面,也就是非沟通。然后,他点明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每一个个体,无论他是成熟的还是不成熟的,他永远是一个孤立者。这句话意思就是,每一个个体,在他人格的核心有一个孤岛,这个孤岛是永远不能与外界、外人进行沟通的;可是这个孤岛它可以跟自己进行非沟通。最后,温尼科特总结了一下他在这篇文章中所讲的沟通的理论和概念。


我们今天有必要讲得详细一点,不仅结合这篇文献,也结合临床材料,因为单纯讲理论部分可能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特别是对于不太熟悉温尼科特情绪成熟过程理论的听众,或是没有温尼科特临床治疗经验的人,理解起来可能更困难。所以我们边讲理论,边穿插一些临床上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欢迎学员和听众有什么疑惑的地方,有什么想说的,咱们随时可以停下来讨论。

2

引出主题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从开篇第一句话就不好懂。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温尼科特引用了一位英国天才诗人的一句诗。这位诗人叫做Keats,翻译成济慈。我原来不太知道这个人,结果一查发现这个人很厉害!他非常有天赋,但好像只活了24岁,是英国非常出名的一位诗人。温尼科特也是很有诗性的一个人,他很喜欢这位诗人。他一上来就引用了济慈的一句话,我就琢磨为什么他要用这句话来开头。这句话说:“思想的每一个要点都是理智世界的中心”,这是济慈观察世界而得出的结论。


那么,温尼科特想借此传递什么信息呢?我想他是说,这篇文章要讲的是一个思想;这个思想是情绪成熟过程理论里的一个要点;这个要点就是理智世界的中心。所以,他真正想谈的不是情绪世界,而是理论,是一种构想,至于是对是错呢,好像他并不太关心。他强调的是,他要提出一个思想或一个观点,而且这个观点是他理论的中心。


温尼科特接着说:“我这个观点是相当明确的一个观点。”当我读到这儿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觉得温尼科特挺“霸道”的。很多人说温尼科特是一个暖男,其实我不太同意,他特别地有力量,他在阐述观点时的那种坚定性、坚决性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让我们看一下,他说他要提出一个相当明确的观点,还说要用讨论“沟通”的这个机会,来重提他对人类婴儿情绪发展过程中早期阶段的构想。所以温尼科特一上来就说明了这篇文章的目的:大家不要以为我要讲沟通啊!本文思想的要点,那个理智世界的中心,依然是对婴儿情绪发展早期阶段的构想!由此我们就体会到,在当年英国有多少精神分析师是反对他的;特别是克莱茵学派的分析师,对他的思想、观点恐怕不屑一顾,所以他才说出了这么狠的话。


温尼科特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呢?在文章中间有一段话,我们可以把它提前到这儿,来看一看这篇论文的主题。温尼科特认为,“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具有一个人格核心”,这个核心“相当于分裂人格中真自体的那个部分”。那么我们对照温尼科特的“分裂人格图示”来看一看:

这就是人格的基本分裂图。左下这个实线圆表示个体,当环境不太适应的时候,个体就会产生出顺从性的假自体——右下角那个虚线圆。这时,那个真正的人格核心——“真自体”就被隐藏起来了(左上角虚线圆)。同时,真自体和环境及假自体之间就被隔离开了,就像中间形成了一堵墙(左右中间弯曲的实线)。这之后,个体再与这个世界接触时,他就会靠顺从的假自体、讨好的假自体来生活,然后真自体就被保护和掩藏起来不见了。


温尼科特说,每一个正常人的内心之中,都有这个分裂人格中的真自体的那个部分,但也是秘密的部分,通俗一点我们可以叫它“自留地”。他接着说,这个核心部分 “从来不与知觉性客体世界发生沟通”。所谓“知觉性客体世界”,就是那个外界的环境。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内在核心真自体,就是那块“自留地”,它永远不能与外界沟通,而且是一定不能和外界沟通,或者说不能被外界所影响。所以温尼科特说,这是“我的主要观点,也是理智世界的中心,也是我文章的核心。”


我们再简单理解一下这个主题。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面,包括健康的人和不健康的人,都有一个人格核心。这个核心是真自体的一部分。真自体是不与外界的客观世界和知觉性客体沟通的,而且从来不会被影响。所以每个人内心里面的那块自留地其实都是一座孤岛,是孤独的。这就是人类生命原始的孤独性。这实际上是在说,人与人之间是不可能完全彻底地理解的。即使彼此理解得再深,走到最后每个人的孤岛那里也是不能沟通的。这就成了一个悖论:越是不能沟通的人,越有沟通的需求。所以理解别人,跟别人和这个世界沟通,就变成了这个世界上人类生命的一个主要使命。这就是人类生命的悖论:我们渴望沟通,但是在人类内在世界里有一部分,是不能沟通的,人类本质上是孤独的。


不过,对于正常人来说,即使不能沟通,我们还有办法让自己处在一个独处的位置上,而且不会感到恐惧。可是,对于病人来说,如果不能沟通,那就很恐惧了,因为他也无法独处(独处能力没有发展出来)。那么,病人的这个恐惧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早年的外界环境总是不断地有好多好多的刺激和打扰。比方说,有的妈妈就会不断地侵入到孩子的那个孤岛,那个真自体的部分(自留地)。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开始构建原始性防御,来防御来自外在(母亲)的侵入和干扰。这样的孩子从小到大就会一直处在一个应对和反应的过程中。所以这个孩子的生命就不是一个能够安静下来独处的幸福过程,而是一个时时刻刻要反应、警觉、应对威胁和害怕孤独的过程。


以上就是温尼科特在这篇文献中要提出的主题思想——他想讲清楚每个人的人格核心里面都有一个不能与外界沟通的孤岛。围绕这个主题,他讲健康人的孤岛是什么样子的,精神病人的孤岛又是什么样子的。本文的立论就在于此。

3

关于主题的思考

我们就这个观点,不禁要问:你是怎么知道人的内心是一个孤独的,不跟外界沟通的孤岛呢?我们接着看温尼科特对此的思考。


温尼科特之所以写这篇文章,目的是为了去美国做一个演讲,他说:“我在准备这篇文章的时候,从一些不固定的位置,很快地想到了这一点。而且让人惊奇的是,我要声称:我的主张是正确的,而不是要与大家沟通和交流。”读到这力度时候,我就觉得温尼科特很坚决,他也点出了“非沟通”的概念。照他的说法,他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沟通,也不是为了交流,而是他与读者(听众)要有一个非沟通的关系,他的那个人格的核心要说一些话。


所以我就边读,边问了他一句:“为什么你不沟通?而且还这么坚决呢?”


大家往后看就会明白,这就好比在我的主观性世界里,我在和温尼科特进行一种静默的非沟通。温尼科特就回答我说:这是他内心深处——也就是那个人格核心的孤岛——对那种被无休止剥削的恐惧性幻想的一种抗议。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真自体的部分都有一个幻想,幻想着会被无休止地剥削着,那是一种非常恐惧的感觉。这就让我们很好的理解了,为什么有的母亲,她产下一个婴儿,然后对这个婴儿却特别的恐惧,特别的害怕。我们在婴儿观察里见到了这样的情形:保姆对妈妈说:“该喂婴儿奶了。”妈妈说:“等等,我先上趟卫生间。”结果她去卫生间里面待了20分钟,出来后,却是把母乳挤到奶瓶里跟保姆说:“你去喂他吧。”


温尼科特可能怕我听不懂,就又换了一句话说,这是一种“有关被吃掉和被吞没的幻想”。其实那个妈妈是在幻想着、害怕着那个婴儿把她给吃掉、吞噬掉。温尼科特说人类的这两种幻想——被剥削和被吃掉——实际上是一种被发现了的幻想,就是被看见了。所以我们就能理解,当人类的祖先们从第一次从树上下到地面上的那一刻,在开始直立行走的那一刻,他们最恐惧的是什么呢?是被发现,被看见。被谁看见了?被豺狼虎豹,被风雨雷电看见,被看见就等于被吃掉了,不是吗?这就是根藏在人类人格核心当中最原始的恐惧:被发现,被看见,被吃掉,被吞噬,被无休止的剥削的恐惧。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我们一直不被发现的话,人会怎么样啊?他还得哭着喊着说:“你要看见我!你要关注我!”这又是生命最根源处的另一个悖论,我们又想被看见,可是又恐惧被发现。来,原始人进化了,发展了,这种被发现的恐惧也演变了,发展成了对暴露的羞耻感。比如,人类从不穿衣服到穿起衣服,而暴露和被发现让人有了羞耻感,羞耻感也是一种恐惧。你会注意到,现代人的衣服也总在将露与不露的地方变来变去。由此我们就能理解,温尼科特之所以这么坚决,是因为他的观点就是来自于其人格内在核心的声明。


这种被无休止剥削和使用的恐惧感,在某些严重的精神病人和人格分裂的病人身上是能被看到的。如果你没有机会看见精神病人,那么在特别年迈的老人身上也可以看见。人,在他特别老的时候,那个婴儿核心的恐惧感就表现出来了。他怕什么呀?怕死吗?不是,他怕有人去他家偷东西。特别是那些老年痴呆的病人,在发病早期特别怕被偷东西。


所以我们看到,人类的真自体渴望被发现,但同时害怕被看见后的剥削、吃掉和吞没。这就是一个生命早期的两难处境。随之出现的是两种对应的沟通和交流现象。如果我想不被发现,从树上下来的时候怎么办?别出声!如果想要被发现,那怎么办啊?打招呼,发声音,这就叫沟通。


人类永远在这两种沟通状态之间产生对立:沉默和说话。这就开启了温尼科特对沟通的对立面的研究。在精神分析的治疗性情景中,经常出现的也是两种状况:要么彼此不说话,两个人都睡觉,病人睡觉,治疗师也睡觉,病人沉默,治疗师也沉默;要么两人就说话、沟通。大家不要以为沉默就不是在沟通,也不要以为两个人说话的时候就是在沟通。


在精神分析治疗性情景中,沉(静)默其实常常起着沟通和交流的作用,而两个人说话的时候反倒是不沟通。这种情形在生活中就很常见,比如我在商场里会经常看见这样的情形,两个女人在那里聊得不亦乐乎,你一句我一句!可是我仔细听了,她俩说的不是一回事,根本没有在沟通。类似地,在治疗中病人不断地说话,或者在情感体验学习小组里有一个人不断地说话,往往也不是在沟通。这就是最根源的东西:沉默和沟通。

4

客体-关联

有了对文章主题的了解,我们再回头来谈“客体-关联”。客体-关联是温尼科特提出来的概念,要想沟通就先得具备关联到客体的能力,而客体-关联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是情绪成熟过程中一项复杂的任务。所以这就自然而然地要谈到情绪的成熟过程。


情绪成熟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出客体-关联能力,这也是需要母亲和环境的帮助才能达成的任务。成熟过程如果要开启的话,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婴儿需要高质量的促进性环境,这是必须有的条件;另一个是要有足够好的养育性照护。如果解释一下这两个条件,就是说,在养育过程中,至少在生命的第一年,养育情境中既没有贫困,也没有剥夺占据优势的现象。养育环境当然可以有一些不足,有一些贫乏或者剥削,但是它们不能占据优势,不能形成养育模式。如果养育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么婴儿就可以向着成熟的方向变化和发展了。婴儿在他的个体当中会出现一种客体性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从主观性客体向客观知觉性客体的转变。


我之前提到,在婴儿出生之后一直是处于主观性世界中的。所有的外在事物,包括家里的桌椅板凳、气味、光线的明暗,包括妈妈、爸爸,都是他的主观性客体。此时,他也需要把这个环境变成他的主观性客体。随着养育的发展,随着高质量促进性环境的提供,婴儿逐渐就发现,桌椅板凳、母亲的乳房、母亲这个人其实并不是我主观上的东西,它们还有一些客观现实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现实的许多元素就开始进入到婴儿的内在世界中。随着主观性客体逐渐向客观知觉性客体发展,这个时候婴儿的知觉也发展出来了,而且有了知觉的意义。温尼科特说,这个转变的过程需要时间;如果这个过程没有被扭曲的话,那么在达成对剥夺和贫困的适应能力之前,这个过程需要几个月或几年。这就说明,婴儿在达成对剥夺和贫困的适应能力之前要有一段时间,在这个时期中婴儿是不能应对任何的贫困和剥夺的。温尼科特传递出的意思是,婴儿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他才有能力处理在养育和生活中的贫困和剥夺。这段时间大概就是0-6个月。在6个月之前,婴儿没有能力适应任何来自于环境的贫困和剥夺,到了6个月之后,婴儿才逐渐开始有了这个适应能力。而在这段时间里恰恰也是主观性客体向客观知觉性客体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正常人大部分6个月就完成了,可是有的人会用好几年。甚至说,有的人到了30、40岁,或者更的年龄,都还没有完全转变好。这样的人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仍然会是一种很主观、很自我中心的主导态度。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如果主观性世界向客观性世界转变的前提是客体-关联的发展不被扭曲,那么怎么养育、怎么帮助婴儿能跟客体关联上呢?


我们看温尼科特是这样说的,他说在生命的早期阶段——我们自然而然把它理解为六个月之前——促进性的环境要不断地给婴儿无所不能的体验。例如,婴儿正在床上躺着,当他双手一张希望妈妈抱他的时候,母亲要即刻能理解到婴儿的这个需求,并能及时地把他抱起来,这样婴儿就有了一种无所不能(全能)的体验。可是,在婴儿观察中发现,有时婴儿在床上躺着,但是他的眼睛追着妈妈走,想让她抱,这时奶奶都看不过去了,提醒妈妈说:“你抱抱孩子吧。”妈妈却说:“不能抱,不要老抱他!等不行的时候再抱他。”我就问观察员,啥叫“在不行的时候再抱他”?观察员也不知道。我们不知道那个妈妈为什么不去抱自己的孩子,有的妈妈还会说:“我要训练他,我要锻炼他独立自主的能力”。然而,在这种时候,婴儿无所不能的体验就不能被满足。

4.1

无所不能(全能)体验的要素

再具体点说,无所不能的体验包含两个要素,其一就是魔法性的控制体验。好比婴儿一张手,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就像婴儿施了魔法一样把母亲控制住了。再比如,婴儿一饿了,那个乳头就及时进到婴儿嘴里了,这也让婴儿有了魔法性控制体验。但是光有这个要素还不行,因为这样只关联到了主观性客体上,这种关联称为本我关联。本我关联是与本能的欲望关联上,其效果是获得本能满足。可是,单一地满足本能是不够的,就像好多的母亲只管孩子吃,以为喂饱了、不饿了就行,喂饱就觉得没问题了,可这样是不够的。


无所不能的体验还需要另一个要素,那就是有创造性的性质。婴儿不仅需要体验到他控制了母亲,还需要感受到,母亲的乳房是他创造出来的。如果,母亲把乳房使劲往婴儿嘴里塞,催他吃吃吃,再吃点,因为母亲要出门很久才回来——这就无法给婴儿提供创造性体验,这实际是侵入。要想帮助婴儿有创造性的感觉,母亲的乳房就需要在那等着,等待着被发现。只有母亲等着被发现,婴儿才能创造。换句话说,当婴儿想要的时候,母亲就恰好出现,而婴儿不想要的时候,母亲就不出现,但她还在那儿等着。这确实让母亲很难做了,她得时时刻刻在那候着,但只有这样,必须是这样,婴儿才既能满足其魔法性控制体验的需求,同时还能满足其创造性的需求。正是这种创造性,让婴儿关联到了客观知觉性客体上。这种关联就不再是本我关联了,而是一种自我关联。所以说,婴儿吃奶是本能的满足,而他发现东西、创造东西,则是自我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说,人类光吃饱是不够的,人类还要创造和发现。

学员

我一直不是很理解文献中这句话,“在健康状态下,婴儿创造出了那些实际上闲散地在周围等待被发现的东西。所以在健康的状态下,客体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的”。为什么强调婴儿的客观世界是被他创造出来的?这和被发现是什么关系?

“创造”和“发现”是从不同角度来说的,从母亲这边讲就是被婴儿发现,从婴儿这边讲就是被自己创造。可以说,对于小婴儿来说一切都是幻象,可是婴儿相信了世界是他创造出来的;这又是由于妈妈在旁边等着被发现所促成的。所以温尼科特说,客体必须要散落在婴儿的周围,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旁边的玩具,旁边的东西,旁边的母亲都不能离婴儿远了,也不能近了,这样在婴儿想要的时候就能要到,这叫可及性;同时,母亲还不能有意图让婴儿发现什么,让婴儿不必知道外面存在着有意图的人,这样,婴儿就能施展他的创造性。只不过事实上,环境中的母亲都是在那准备好了的,只不过婴儿不知道,或者还没有能力知道。所以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上来看就是创造和发现。


重点在于,如果母亲提供了让创造性出现的机会,那么婴儿就能关联到客观知觉性客体上,进而就满足了自我关联的需求,就发展出了灵魂和内在世界,就促进了自我的功能和自体的发展。


如果单一地关注本能满足的话,那只能促使发展婴儿的肉体。最可怕的是,随着婴儿肉体的发展,不管自我功能有没有被发展,另一个来源于遗传的东西都会跟着发展,那就是智力。婴儿吃东西,大脑和神经系统也在生长,智力是遗传来的,跟自我关联没多大关系,可要是自我功能发展不够时,这个时候智力和理智就会被解离性过度发展,相当于智力的过渡性发展脱离了精神-躯体性自我的掌控。这部分被解离出去而过度发展的智力,就加入了假自体的构建当中,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个高智商、高智力的人,但是在自我功能、在情感控制功能、在人际亲密关系功能上却很脆弱,而一旦挫折来临,自我功能无法应对时,假自体就会崩溃。这个时候真正危险才到来。这类人往往靠过度发展的智力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财富积累、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可是一旦假自体崩溃,他们甚至只能寻求自杀来解决问题。

赵老师

4.2

无所不能的体验与现实性原则

温尼科特针对无所不能的体验,还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他说,“在某个领域之内,也就是在与主观性客体的关系领域之内,对现实性原则的适应就自然地产生于这种无所不能的体验”。


如果在主观性世界的领域内,个体无所不能的体验曾经被满足过,那么他才能适应现实;无所不能的体验满足得越好,他应对现实挫折的能力就越好。所以我们希望刚才例子中的那位母亲,不要光站在那里等孩子不行的时候,而是既是地去抱抱孩子,不要等到孩子不行了才抱他,那就晚了。我对此也做了个评论:对现实原则的适应,实际指的就是关联到了客体。


关联到了客体,是指关联到了客观知觉性客体;发展到这个时候,客体开始具有了外部现实性元素和性质。这时候,婴儿再看见母亲的时候,就不单单是脑子里边那个理想化的样子了,母亲实际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开始被婴儿感知到了。在这个发展过程,有段时间客体既不是主观性的,也不是完完全全现实中的,而是处于一种中间的状态。这个中间状态下的客体既带有一些个体主观性的意象,也有一些本身客观性的元素,这就是所谓的“中间区域”,或者叫“共享现实”。而我们刚才也强调过,温尼科特说,每个人总有一部分是永远无法被了解到的。所以说,我们去理解一个人,其实是主观性的感觉和客观知觉性的感觉合起来的理解。也可以说,哪怕是跟你最亲密的人,都不是“真”的那个人,而是你理想中的他和现实中的他合起来的中间状态的那个人。因此你要是爱一个人,那就要给他留有足够的空间,让他可以不洗脸,不梳头,在那待一会儿。等他收拾好了之后,再以你喜欢的样子出来。


这就是生活的艺术。


而对于你呢,也不会在你所爱的人面前彻底把自己暴露了,把你人格孤岛的那部分都露出来,因为那里边是疯狂啊!根本认不出是你,而健康人的“核心真自体部分”是不能示于他人的。所以,我们每个人要有能力守住自己的一方自留天地,那里有我们秘密自体的核心。当我们寂寞的时候,休息的时候,会去那休息一会儿,会跟这部分自体好好地沟通一下,然后出来再跟生活中的共享现实区域的人和同事一起生活和工作。这就是真正的生活和工作现实。

4.3

无所不能的体验与快乐原则

温尼科特在这儿引述并批评了一个人的观点,她是Margaret Ribble(1943)。实际上,她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这个领域,她看到了婴儿(人类早期)有一段时间需要全能的体验。但是,Margaret只看到了这种全能体验的魔法性要素,没看到其创造性面向,而温尼科特通过对她进行评论,巧妙地重申了自己的观点。


我们前面说过,魔法性控制体验是进行本我关联,是本能满足的过程。弗洛伊德早已发现了这一点,并把它叫作“快乐原则”——当力比多驱力,找到了力比多客体,满足了欲望之后,个体就达到了快乐。可是,现实中有很多东西阻碍着快乐原则的实现,对此有的人能够升华和应对,有的人就发展成了神经症。


Margaret Ribble遵循着弗洛伊德的这一思路,认为“人类婴儿生命的第一年,不应当经历挫折或贫困,(赵:这正如温尼科特说,在六个月前婴儿需要绝对依赖)因为这些因素会直接导致婴儿过度紧张,并且刺激到婴儿的潜在防御性活动。如果这些体验的效应(赵:指的就是被激起的防御性活动)没有被巧妙地中和的话,就可能会导致行为障碍”。但是,她接着还是回到了快乐原则上继续说,“对于婴儿来说,快乐原则肯定处于支配地位,而我们可以安全工作的部分,就是让他的种种功能达到平衡,并且变得容易”。这是什么意思呢?她说,我们要减少一些挫折或贫困,目的是让婴儿的快乐原则得到满足和平衡!


不难看出,Margaret论述的立足点还是在快乐原则,也就是进行与主观性客体的关联和本能满足。最后她还有一句话说,“只有当婴儿达到了相当的成熟度之后,我们才能训练婴儿,适应我们作为成人所知的现实原则”。我对这部分的评论和理解就是,快乐原则实际只关注了本能满足,或者说力比多满足、性欲满足、食欲满足等等,但仅仅如此还不能叫“原初母性贯注”按照Margaret 的描述,并没有体现出母亲需要贯注和认同她的婴儿,而是只要满足快乐原则,让婴儿有奶吃就行,吃饱了,别饿死!这也是为什么好多母亲感到很委屈,觉得自己从来就没有饿过孩子,没冻着过孩子,要多少钱给多少钱,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他怎么就病了呢?我就经常跟这些母亲说,你这样养养宠物还行,但是养人不行。换句话说,养人只有本能满足是不行的,还得有自我关联的满足,得看见并且促进婴儿自我功能发展方面的需求,促进其统一体的形成,这就需要“原初母性贯注”这个能力。


在满足婴儿无所不能的体验方面,对母亲的一个要求就是要有原初母性贯注的能力。而我们观察发现,每个母亲的原初母性贯注的力度和质量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她有没有被她自己的母亲贯注过。简要描述一下原初母性贯注就是,一个女人从怀孕的时候起,逐渐地会发现自己全身心的注意力都定向适应于那个孩子了,其他的都不重要了,老公也不重要了,甚至性活动都不重要了,只有那个孩子是最重要的。所以当有人要侵犯她的孩子,孩子有危险的时候,她可以拼命去保护她的孩子。也可以这样说,原初母性贯注就不是为本能满足而服务的,而是为婴儿创造客体服务的。婴儿要想创造出客体来,必须得有母亲对他高质量的全神贯注,必须得有母亲对他高度的原始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让婴儿的自我关联得到满足。

4.4

对临床工作的启发

现在我们明白了,自我关联主要是为了关联到客观知觉性客体,本我关联主要是为了关联到主观性客体,那么在治疗中,治疗师是满足病人的性欲、食欲、对主观性客体或本能的需求呢,还是要满足病人对客观知觉性客体、自我功能或意义的需求呢?


如果是治疗有早期问题的病人,我们还得先满足一下他对主观性客体的需求,然后逐渐过渡到满足他对客观知觉性客体的需求,这就是“客体关联能力的发展”对治疗的指导。这样的话,随着病人的发展步调,客体关联的位置也就发生了变化。就像婴儿从早期关联到主观性客体的位置,转换到了关联到客观知觉性客体,也就是从从本我关联发展到了自我关联,从本能满足转换到了意义满足,而这个时候便产生出了共享现实区域。


温尼科特说,“在促进性环境的保护下,能够体验到无所不能感受的婴儿,便可以创造并再创造客体,同时这个过程逐渐在内部建立起来,并且聚集为一种记忆的背景”。无所不能的感受是创造性的基础,创造客体的过程逐渐聚集后,内在世界就建立起来了。在客体从主观性状态转变到客观知觉性状态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一个中间区域,而在这个区域里边就有“真实感”出现。也就是说,一开始在主观性世界里边,如果母亲能满足婴儿的无所不能体验的需求,婴儿就会感觉到“真(在)”;同时在现实世界中,母亲又是能被婴儿关联到的一种客观性客体,这就是一个现实中的“实(在)”。从“真”到“实”的过渡与整合就发生在这个中间区域中,所以这个区域就是一个既真实又现实,既主观又客观的共享现实区域。


那么病理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呢?情绪成熟性病理学讲,当母亲过分地去满足婴儿主观现实方面的客体关联,可是客观知觉性客体方面始终关联不上,那么这个时候理智化、智力的部分就被过度发展起来了。你会发现,这类病人有对“真”的体验,但没有对“现实”的体验,所以他们缺乏“真实感”。他们可能不缺吃喝,甚至物质满足很好,可是现实意义方面却很欠缺。所以这些人会觉得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是不真实的,是无聊空虚的,活着就是吃喝睡觉,甚至连性关系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他们的智力(IQ)往往又是很高的,借此能达到很高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可就算他们什么都吃过了,都玩过了,他们还是找不着意义在哪里,还是那么的无聊和缺乏真实感,其实这就是跟客观知觉性客体没有关联上的缘故所致。所以说,只有关联上客观知觉性客体,产生了中间区域,生活在了中间意义区域,人类的生命才有了真实感和意义。如果一个人有了真实感,他就会觉得这个生命是值得过活的,生命才有了意义!


于是,温尼科特接说,“最终反映为智力测验结果的那部分东西,确实会影响个体从适应性环境范围内的相对失败中幸存的能力”。这就是说,过分强调和发展孩子的智力的话,确实就影响了他适应现实和在现实世界中幸存的能力。咱们有很多很多的家长恰恰是在孩子的智力方面关注和投资太多,以至于很多很多孩子特别会考取高分,但是在适应环境的相对失败的时候,他们是不能幸存的。这是需要我们去分析和加以思考的问题。

5

关于文章主旨部分的提问与讨论

主持人:在前半部分的文献解读中,赵老师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点出了这篇文章的主旨,并重点谈到了主观性客体到客观知觉性客体的过渡和发展。以下内容是现场学员对主旨部分集中的提问和就此展开的讨论,赵老师以及现场的北京温尼科特学习与研究小组组长刘阳老师,副组长魏晨曦老师等一起参与了讨论和解答,从更多细节方面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梳理和理解。

Q
A
&

5.1

“婴儿的主动”与“母亲的贯注”

学员

赵老师,我想跟您讨论一下,您讲到“婴儿无法主动与环境先发生关联”,然后我想,也许婴儿其实是主动发出过一些关联信号的,只是那个母亲或环境无法那么准确和及时识别到它,于是婴儿才变得被动了,是吗?

赵老师:


对,是的,尽管婴儿会主动发出信号,可他还没有能力去主动进行关联,他需要母亲在那里有所准备,提供一个机会,在他发出信号并需要关联的时候等待着提供关联,所以也可以说,是母亲帮婴儿实现了主动关联。

学员

另一个是您讲到原初母性贯注时,强调是为了满足婴儿创造客体的需要,然后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原初母性贯注不仅仅是为了本我满足,更重要的应该是为婴儿创造客体而服务,也就是这种贯注中包含了本我满足的部分,但更重要的是让婴儿能创造客体的那部分,是吗?

赵老师:


对,也可以这样理解。


就是说本我关联和自我关联,或说本能满足和自我需求的满足,它们实际上是分不开的,我们只是在理论上分开论述。即使再不够好的母亲,她在喂奶的时候,其实也会有一部分贯注,只不过这部分贯注的质量和程度不够。但是当我们想把这个事说清楚,我们就得站在一个角度上说,这时难免会显得我们就有一点分裂或是极端。然而,并不是说原初母性贯注就完全不是为了本我关联,其实很少会有哪个母亲、养母拿着奶瓶直接就那样喂婴儿,或多或少也都会把他抱起来喂喂,这里边就有一些贯注的成分。这种贯注也许不是出于原初母性贯注,但是还是有一些人性的怜悯啊,慈悲的,以及爱的成分在里面。重点是,我们要看到婴儿在本能满足之外,更重要的是还有自我关联的需求,这是我们想突出表达的地方。


魏晨曦(北京温尼科特学研小组副组长兼秘书长):


我对这一部分也有个理解,就是在引用Margaret Ribble的话时,其中到最后有句话说,“只有当婴儿达到了相当的成熟度之后……”,这个说法是温尼科特经常批评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的地方,因为在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往往把从不成熟到成熟这段时间,当做一个理所当然发展好了的过程,好像是婴儿自己就跨过去了。包括这句话也是,并没有说婴儿如何能达到这种“相当的成熟度”。


温尼科特通过提出原初母性贯注这件事,就是在强调:婴儿达到相当成熟度之前,母亲作为环境与婴儿融合在一起,这时母亲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他要把经典理论中缺失的这个面向补充进来,为的是说明除了婴儿自己的自然发展过程,自己的成熟倾向之外,这个原初母性贯注和环境养育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是促进成熟的倾向能够发展的。而没有了原初母性贯注的话,可能婴儿成熟的倾向也很难成为一个现实。换句话说,当婴儿只有那些“主观性的真在”,没有了“客观性的实在”之时,那么他可能只体验到了“真”,却没有“实”,落不到实地上面。很多后来被过度开发了智力的孩子,他们在学习时就关注一个学习成绩,但是他始终找不到学习的意义和兴趣,他只有知识和理性层面的东西,却没有一个结合精神-躯体的实际落脚点。最后,学习就变成了死记住那些知识、真理、公理都是真的,但对于这个孩子个人来说,它们并没有实在的意义,跟他的生命关联不起来,于是就变成了一种被纯粹解离出去的理性那部分。就像刚才赵老师展示的“基本分裂”图中,那两个圈是分开的,没有一个过渡和中间区域,生命就缺少了真实的感觉。

赵老师:


包括克莱因,包括Margaret Ribble,他们谈的都是婴儿达到了相当成熟度之后的事情,尽管克莱因把考察的范围推到了前俄期,但是她仍然还是想当然地认为,婴儿一开始就是可以投射的,婴儿的内在、外在世界也已经形成了。所以,温尼科特要说更早期的事,当婴儿还没有形成内部和外部世界,当他只是一个个体,只有个人化的内在世界,甚至他跟母亲环境还是一体的时候,那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按照今天我们讲的内容说,那就是客体关联能力的发展时期。

5.2

解离性发展的智力

学员

解离性发展了理智,或者智力发展特别高的人,是指特殊的一群人吗?是不是他们先天的智力就非常高?我是想到,前一阵谈论的“空心病”——一些大学生,智力发展非常高,但是在情感上觉得没有意义。是不是这类人有特殊的先天素质,还是说人会本能的发展智力?

魏晨曦:


我是这么理解的。文献里边有这样一段话:“毋庸置疑,最终那些变成理智(the intellect)的部分,确实会影响着未成熟个体完成这种非常困难的转变的能力。”在温尼科特看来,这些理智的部分、心智的部分、智力的发展,是属于精神(psyche)的一个特殊功能,而且也是人要发展出来的一个正常的功能。这个功能的作用在于辅助婴儿去处理和应对那个“困难的转变”——由主观性客体到客观知觉性客体的转变,还有应对那种贫困、匮乏,或者环境中的一些剥夺和挫折。智力部分可以帮助个体进行应对,当婴儿发现外在现实跟自己的主观现实有一些区别的时候,他需要去处理和消化这些东西,这个时候智力部分的发展就起了作用,可以帮婴儿应付这些区别。


但是,智力的应对如果被被过度的刺激、过早开发的话,就可能变成病理性的发展。如果一个孩子天生素质还比较好的话,像是天才儿童,他可能就容易早熟;当孩子被很早地发现了这一素质,很可能就被养育者过早地开发了,这就可能让他的智力过早发展,过早被利用,使得他需要被看到的主观性关联的部分就被忽视掉了。随着这样的孩子长大,他的智力会越来越高超、越来越发达,可是他真自体的那一部分却越来越退缩、越来越被隐藏起来,他就形成了一个完全理智化的假自体再跟外界接触,而越发失去那种真实感。然后,他学业成绩上就越来越厉害,甚至在学术上达到很高的地位,但是他的生命却越来越没有了意义,等到最终到达一个再也高不上去的程度时,这个人也就失去了再继续发展下去的理由,也许就只能走向终结——精神崩溃。


赵老师:


在养育过程中,如果母亲环境失败了,不能促进婴儿的情绪成熟发展的时候,也就是不能促进他向客体关联的位置转换的时候,那么智力的这种解离发展就会突显出来,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突显出来的智力,仍然会尝试进行主观性的客体满足,不过是在理智化的层面上去满足,这样反过来也更加阻碍了他向客体关联位置的转换,只能停留在主观性客体的满足上,这就影响了他的成熟能力。这实际是一个双重的影响:环境越失败,智力的发展越突显;智力发展越突显,这个时候当环境、家庭看到这个孩子智力发展很好的时候,又会加大对智力的投资和开发,反过来又更影响孩子继续成熟。


此外,如果母亲本身不能提供情绪成熟发展的环境和供养,而是更专注孩子智力的发展,那么智力的发展就会缺少情绪成熟的支撑,就会变成一个有害的东西,发展出假自体的防御。

5.3

心理治疗中,怎么满足病人的主观性需求

学员

心理治疗中怎么满足病人对主观性客体的需求,是给吃、给喝吗?

赵老师:


没有过温尼科特精神分析治疗经验的人,很难理解在治疗中怎么满足病人主观性客体的需求。早期的病人有一个很重要的需求必须得到满足——治疗师要成为他的主观性客体。所以温尼科特会说,你要成为他想要的那个主观性客体,但同时,因为你是治疗师,你还必须要脚踏实地,不能跟现实世界脱离了关系。


怎么满足呢?


很多时候,病人的主观性客体需求在治疗中不都是以吃、喝表现出来的;有些病人是,但还有更多的病人,在我们的经验中,是以性的需求、色情的要求表现出来的。比如病人会说:“你要做我的男朋友。”这实际是她的一个主观性客体的需求,她在主观性世界里面,需求你成为她的男朋友。这个时候治疗师就要识别,在她的主观性世界里边,这个“男朋友”是什么意思。她说要“男朋友”在多大程度上是发自于假自体的需求,又在多大程度上是对主观性客体的一个需求,一种无所不能体验的需求。治疗师首先得去识别,然后才能去满足。


如果是她的假自体的需求,那治疗师还不能去满足,因为满足的话反而会增加她的假自体防御。如果是她主观性世界中无所不能的需求的话,那治疗师可以去满足。问题是怎么满足?那就是在治疗中做她的男朋友,但同时还得保持自己的现实性。再具体说就是,要搞清楚她表面要你做她男朋友的背后,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实她真正想要的是关心、关怀、重视、被看见、照顾,那么治疗师就要去照顾她、关心她、关怀她好了。


温尼科特在另一篇文献中说过这样的话:


“你要接纳被来访者在其生命中作为一个主观性客体的位置,与此同时,你仍然要保持脚踏实地(保持你的现实性)。你要接纳爱,甚至是陷入爱的状态中,你不能退缩,也不能把你的内在反应付诸行动。你要接纳恨,并且用自我力量而不是报复来满足来访者对恨的需求。”

刘阳(北京温尼科特学研小组组长):


病人刚开始进入治疗的时候,他首先有对治疗师理想化的部分,那部分可能就是他的主观性客体需求需要被满足,当你符合了他理想化的那一部分,跟他的想象相匹配的时候,就符合了他的主观性客体,他的需要就被满足了,这时他就会让这个治疗关系继续下去。然后,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作为真实客体的一部分开始出现,或者说一些客体关联的部分、现实的部分慢慢的出来,慢慢的呈现出治疗师的个人特点,而这又是随着病人由主观性客体到客观知觉性客体逐步转换的过程。因此,治疗前期可能就是跟病人理想化的治疗师的部分进行工作,就像赵老师举的那个例子那样,工作的重点是要搞清病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5.4

温尼科特与自体心理学

学员

“主观性客体”跟自体心理学中说的“自体-客体”是一回事吗?

赵老师:


我认为不是一回事。科胡特讲的“自体-客体”,尽管在中间加了一个横杠“-”,但他的前设仍然是自体已经成形了,所以是自体的客体。温尼科特说的则是还没有出现自体时候的主观性客体,也就是环境(比如说散落在周边等待被发现的那些东西),强调的是婴儿无所不能的体验和需求。所以科胡特的说法有和温尼科特有一点相似的要素在里边,但与温尼科特还是不一样的。

学员

刚才刘老师说,病人也在寻找理想化的东西,这是指“理想化客体”吗?

赵老师:


“理想化客体”仍然是科胡特的概念,科胡特说的是孩子需要理想化的父母,但在温尼科特理论中,他说的是比这更早的需要,就是婴儿需要无所不能的父母(环境)。

刘老师:


还要注意,这两个概念是在两个不同的理论范式下提出的。理想化的客体,是科胡特依据其自体心理学所提出的;主观性客体,是温尼特科基于情绪成熟过程理论来提出的。他们的角度和理解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赵老师:


这两个概念彼此并不是对应的。理想化父母其实是在达到一定成熟度的婴儿脑子里边才出现的,但是这已经跟更早期那种无所不能的体验不一样了。那时的婴儿还不知道外边有母亲和父亲,所以他不可能有理想化的父母;但是他有一个需求:我吃奶的时候,我想要的那个东西,我能创造出来。温尼科特称之为“无所不能幻象”的需求。

刘老师:


在刚开始建立治疗关系的时候,如何达到病人对主观性客体的期望呢?比如,当病人首次来治疗的时候,他会期待这个治疗师能理解他。如果你能理解到病人的这种期待,感觉到他因为不被理解而痛苦,按照他希望的那样去理解他,这个时候就满足了他对主观性客体的需求。从温尼科特理论的角度来说,可能治疗师和病人在现实层面并没有在沟通,但真正的沟通是发生在病人主观性层面上的,即非沟通。

初虹老师(北京温尼科特学研小组副秘书长):


我想分享一下我治疗中的一个经历,我在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和今天讲的内容有关系。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病人的父母,在他小的时候对他不怎么关注,是比较忽视的,看不到他的需求。然后在一次治疗中,我们有这样的片段:


    病人:“初老师,我吃块糖行吗?”(说明:治疗室本就放好了糖)

    治疗师:“可以啊。”

    病人:“给你也吃一块吧。”

    治疗师当时一下就愣在那了,然后说:“你吃吧。”


后来隔了几分钟,治疗师觉得好像觉得自己也想吃那块糖,就自己拿了一块糖吃了,那感觉就像病人需要他的妈妈跟他一起吃糖。但是在病人刚提出时,治疗师愣了一下,没有接住(识别出)他的这个需求。


当治疗结束时,病人走到门口。


    病人:“初老师,我想要加你的微信。”

    治疗师先是拒绝,说:“有什么事,你跟咨询助理联系就行。”

    病人:“我只是想要你一个微信,我不打扰你。”

    治疗师: “好吧。”


然后治疗师就加了他的微信,但除了加他的那次发了一个笑脸,之后再没有联系,他从来也没有发过微信。


我分享这个过程,想请赵老师再从这个理论的角度来解释一下。

赵老师:


病人当时提出的这些需求,实际上是要满足一个“被允许”的体验,就是我被你允许了,允许我能暂时控制你,满足了我全能幻象的体验。这就是对主观性客体的需求。所以这时治疗师要去做这个主观性客体,他需要你跟他一块吃糖、允许他吃糖、能给他微信,通过这些,治疗师就变成了他的主观性客体。如果这时治疗师不做这个主观性客体,他就可能体验到被侵入了、被打断了、被伤害了。


所以温尼科特式的治疗师认为,病人让我吃糖,可以啊,为什么不能吃?吃掉。此时治疗师要理解,病人真正需要的不是吃糖,而是看治疗师能不能允许他有这样的需求,能不能让他控制住你。这时,糖已经不再是糖了,微信也不是微信了,而是一种“关系”。这个关系,可以说是病人在治疗师帮助下他自己创造出来的关系,这就是他的创造性。允许他吃糖、也跟他一块吃糖,给他微信,就满足了他很早期的无所不能的需求。如果去调查他在早年想吃奶,或者想控制妈妈时的情况,你会发现他是得不到这种体验的。


那么,治疗师究竟是通过什么来满足他这部分需要的呢?是通过吃糖和给微信来满足的。


这里要注意,在满足或成为病人主观性客体的时候,我们使用了某种类似本能满足的方式,但这并不是为了满足本能。比方说,我对病人说:“我可以做你的男朋友,像男朋友那样来关心你,照顾你,爱护你,理解你。”病人要的是男朋友吗?并不是,而且治疗师也做不了她的男朋友;在理智上,病人自己也知道治疗师不可能做她的男朋友。只是当病人退行到了那个位置的时候,她的主观性全能需求就会表达出来了。


好多母亲不了解这一点。比如,小孩子打游戏打了四个小时了,妈妈说“不能再打了”,小孩说“那我不打了,我明天打行不行啊”。设想有两个母亲,第一个母亲说“明天也不能打了,今天打的太多了”——完了,第二天这个孩子要干嘛呢,一定要打;第二个母亲,一个豁达的和宽容的母亲说:“好,明天再打”——第二天这个孩子就把打游戏这个事情忘了。这个就是能否满足孩子主观性需要的原型。


再比如,孩子跟爸爸在那里玩儿,天上飞过一架飞机,孩子高兴了,兴奋地说,“爸爸看!大飞机,我想要大飞机,明天也买一个给我!”。这是孩子的主观性表现,他不考虑客观现实。设想有两个爸爸,第一个爸爸,瞅了一眼说:“痴心妄想,我一个月才挣多少钱,打死我也买不起”;第二个爸爸说:“好,咱们努力挣钱,买上一个飞机,明天买,让你飞得高高的!”。第二天,孩子把飞机忘了。孩子其实不是让爸爸买那个飞机,而是看爸爸能不能理解他的兴奋,他对于“又大、又高、又远,还能飞”的憧憬。


这些东西,在没有体验的情况下确实很难去理解。在治疗中,治疗师进入病人主观行世界的位置时是很恐惧的,好多恐惧的念头就出来了:“我做你的男朋友,那我女朋友怎么办,我老婆怎么办,你跟了我回家怎么办……”;或者那个爸爸:“买飞机,我得挣多少钱呐,把我卖了也买不起这个飞机……”。那些足够好的爸爸、妈妈和治疗师都具有在中间区域和孩子互动和游戏的能力,他们能够满足孩子和病人的需求。

5.5

关于“犯错误”

学员

我理解您刚才说的意思了,病人的需要不是简单地他要什么就满足什么,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满足。


我的问题是,像刚才初虹老师举的那个例子,当病人要微信时,可能治疗师还没有理解病人为什么要微信,那这时是先满足他,回去再慢慢理解呢,还是回去理解一下,再考虑要不要满足他?

赵老师:


都可以,一般先不满足,可以不犯这个错误,也可以犯这个错误,两种做法都可以。

初老师:


当我说让他联系咨询助理的时候,是下意识的做法(比较符合经典精神分析的做法),有作为治疗师的节制。后来我突然想起吃糖的事,又回过神来了,觉得应该给微信。包括之前他让我吃糖,我没有吃,后来的几分钟我感觉非常的痛苦,觉得我没有跟他在一起,之后我自己再拿糖吃有种往回弥补的感觉。不过我吃了那块糖以后,觉得整个场就暖了,张力也下来了,然后我们特别自如的谈话,那种感觉也跟着变了。

赵老师:


在治疗中,治疗师可以犯错误,关键是你能不能觉察到自己在犯错误。我们都知道,从来没有不犯错误的母亲,但就是有某些母亲反复地犯同一个错误,这就形成模式了。创伤是错误模式造成的,不是错误造成的。

5.6

进一步澄清主观性与客观现实性

学员

赵老师,我仍然对客观知觉性客体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有点混乱。以初老师的例子来说,如果病人自己要吃糖,我会理解为他在寻求主观性客体,如果他要控制治疗师吃糖,我理解为他是在寻找客观知觉性的客体。因为听完前面讲的概念,我的理解是,与客观知觉性客体关联时,有一种个体的意志在里面,就是乳房在那里等我,我创造了乳房,而乳房、母亲或者其他东西是没有意图的,全世界只有我有意图,没有其他任何意图在,我以为这是一种关联到客观知觉性客体的体验。所以,在初老师这个例子中,当您讲病人要控制治疗师去吃糖,也是关联到了主观性客体时,这点我就开始有点乱了,跟我自己理解的不一样,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发现对于理解“客观知觉性客体”的时候,我没有找到“客观”这两个字的位置;即使讲婴儿的创造性,婴儿创造了乳房,也是说母亲的乳房在等着,婴儿让她出现她就出现,好像是婴儿的意志在控制,感觉也是主观性的东西,那“客观现实”的客观在哪儿呀?

赵老师:


对于婴儿来说,生命一开始并没有客观现实的存在,全部都是主观性客体。

刘老师:


这里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一个母亲提供适应性的环境,而且谈这件事时的角度不一样。比如我们说主观性客体的时候,是站在婴儿的角度上去看,前提是要有一个好的环境、或者是一个好的母亲,婴儿才能够主观地去想象、去创造,这时他还没有现实感。现实在哪?在后期,当母亲会失败,会不那么恰当地满足婴儿时,这样婴儿就会区分开“我”和“非我”,开始出现客观现实。

学员

所以之前讲到的主观性体验、魔法性的控制、创造性面向,讲创造性面向时还提到了关联知觉性体验,但它们不是客观知觉性体验是吗?只是客观知觉性体验之前的准备吗?我很难理解“创造性面向——关联到了客观知觉性客体”这一点,因为创造性这种东西,包括意志的东西,“我要你在你就在,你必须按我的需求做”,从中我感觉不到客观的、现实的意味存在,创造性面向怎么就跟客观知觉性客体关联上了?

刘老师:


文献后面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除非客体是被婴儿创造出来的,否则好的客体对婴儿来说就没什么益处。恰恰是由于需要,婴儿才创造出了客体,我可以这么说吗?然而,为了创造出客体,客体必须被婴儿发现。这是一个不得不被接受的悖论,而且仍未在这次似乎是想消除悖论的重新陈述中得以解决,尽管这次重述有其聪慧之处。”


这像是一个悖论而提出来,让我突然想到 “薛定谔的猫”那个例子,你看到那只猫或还没有看到它,在观察角度和状态不同时,那一瞬间它既是死的也是活的。这就好像主观性客体与客观性客体中间的那个状态,它好像同时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

学员

那可以理解为,这种创造性面向是为了感觉到客观现实做准备吗?

赵老师:


应该说它本身也是一个需要、一种前提条件,不是一个准备。如果婴儿要感觉到客观知觉性客体的元素,他必须要先体验到创造性,这是一个条件,而这个条件是环境母亲提供的。创造性面向不等于客观知觉性客体,魔法性控制也不等于本我满足;魔法性控制会导致本我满足,创造性面向会导致关联到客观知觉性客体——它们之间是手段和结果的关系。

刘老师:


我认为创造出来的那一刻,也是主观性的。所谓关联到客观知觉性客体,首先得是婴儿自己主观性创造出来,然后遭遇失败,才关联到客观现实,才逐渐意识到这个创造出来的东西不是我创造的,而是客观的。

学员

那关联到客观上一定是受到拒绝或受挫,才关联到客观上吗?

赵老师:


对,但是在这里拒绝和受挫不是经典精神分析的概念,是温尼科特的概念,是从婴儿角度说的,即去适应的概念,这才是真正的现实原则。所以我们看到,现实原则并不是像弗洛伊德或者Margaret Ribble 说的那样,是到了一定的成熟度之后婴儿才有现实感。其实从生命一开始,一直就有现实原则,只不过那个现实原则能够被婴儿适应,能够被婴儿承受住;之所以能承受住,温尼科特说,是因为母亲把这个世界一点一滴地介绍给婴儿。那么母亲介绍给婴儿的这个世界就是客观现实的世界,而母亲有能力让婴儿逐渐的跟这个客观现实世界关联上,而且关联的时候并不是对婴儿的一种入侵,而是让他有主动创造性的关系。最后,这种关系形成了一个中间区域,其中就出现了“客观知觉性客体”,而不是“现实客体”。


你看到的这个桌子,是你知觉到的桌子,不是真的桌子,它真正是个什么也许我们都不知道;你看到的我,也是你知觉到的我,但我又不真是你主观世界中的那个样子。这一点确实是理论上的理解难点。

6

客体位置的转变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客体关联位置转变的过程。


所谓客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其实是说客体还是那个客体,母亲还是那个母亲,可是在婴儿内心里面,随着成熟过程的发展,此一时的母亲和彼一时的母亲是不一样的。作为母亲,有时需要去判断她是在孩子的主观世界里面?还是在孩子的客观知觉性世界里面?如果她在孩子的主观性世界里边,她就要绝对满足孩子;如果她在孩子的客观知觉性世界里面,她就可以对孩子有一些剥夺或“去适应”。这个判断很重要,它是根据婴儿放置客体的位置不同而发生的变化,也是因为婴儿的发展阶段在发生变化。这种位置的变化,不是一刀切或快速转换的,它是一个缓慢而平稳的过程。此外,它也不同于经典精神分析所认为的“挫折”,而是婴儿成熟过程中的一种需求,如果非要用“挫折”这个词形容,那就叫“适宜的挫折”,也就是婴儿需要他自己能够禁得住的挫折。理论上,当母亲从绝对适应婴儿,逐渐平稳发展到了“去适应”状态时,恰好也是婴儿心中客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


怎么才能有效促进这个“去适应”的过程呢?


相对来讲,“不满足婴儿的情境要比满足的情境对这个过程有效得多”。所以不能够、实际也不可能彻底满足婴儿。温尼科特画过一个图示意乳房和婴儿:

婴儿对母亲有一个需求,母亲去满足婴儿,你会发现母婴之间那两个箭头没有重合,有一点点距离。这就是客观现实性造成的,就是实际上母亲不可能及时地、无缝对接地满足婴儿,总有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是不满足,但是这个差距不能超过婴儿的耐受性。另一个极端是,如果母亲不能提供创造性的话,往往她还会过度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现实中就是过度的照顾,比如给孩子吃很多东西。


换成温尼科特的话说,“就客体-关联的建立这个方面而言,源自于喂养的满足,可以说相比较于客体在满足婴儿的途中而言,后者的效应价值更大”。也就是说,婴儿从跟主观性客体建立关联转变到与客观知觉性客体建立关联,在这件事上,源自于喂养、吃东西的本能满足的结果其实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客体在满足婴儿的途中,客体到婴儿的嘴边有一个过程,这个“在途中”的意义和价值更大。我自己的说法就是“不满足情境要远远大于满足情境”。客体不能马上到来,客体必须要在到来的途中,而且要让婴儿知道客体正在过来。比如一个好母亲在厨房里面做饭,孩子哭了,孩子要吃东西,那个母亲就说“好的,我来啦!我来啦!”,其实她还在厨房呢,正准备过来。这个过程很重要。


那引申一下,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的差别在哪里?


奶瓶上的奶嘴那个出奶水的孔太大了,远远大于母亲乳头的那个孔隙。这是用奶瓶喂养时要注意的地方。有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吃得快点,还专门把奶嘴的孔弄大,那么相比之下,奶瓶喂养和母乳喂养,在客体从途中到来的时间上就不一样。奶瓶吃奶更快,吃起来更舒服,本能满足的舒服;吃母乳不舒服,可当本能欲望不能被完全满足时,反而对自我功能的发展更有意义。婴儿在不完全被满足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就开始了构建。可是他吃奶瓶的时候,他内心世界的构建就要晚很多。所以奶瓶喂养和母乳喂养的真正差别在这里。在这个基础上再配合抱持,奶瓶喂养也可以是母亲抱着孩子拿着奶瓶喂,但这个时候奶嘴要常换,一开始孔径要小,吸大了就换一个。


还有定时喂养的问题。跟奶瓶喂养正相反,定时喂养容易在满足时过慢了。比如孩子饿了,可奶水迟迟不来,因为妈妈在等钟点,那这个路途就太远了,也是不行的。不是说不能定时喂养,是定时喂养容易出现路途太远的问题。这可能会造成后来孩子不能及时断奶的现象,以至于本能的满足一直延续到三、四岁,也会导致后续的问题。


上述两个例子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本质是母亲和环境如何呈现客体的问题。我们把现实的客体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速度、什么样的时机呈现给孩子,这是更重要的,而不是这个客体本身有多重要。奶水和馒头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呈现它们的那个方式、那个路途、那个时机是否是合适的。


关于呈现客体和满足的方式,温尼科特在此谈到了两种类型的满足。一种叫本我满足或本能需求满足,另一种是自我满足。


本能需求满足涉及到的是本我关联,它能产生婴儿个人化的体验,但对客体位置的变化没有多大作用。也就是说,母亲总是即刻地、不留空隙地去喂婴儿,婴儿就容易停留在主观性世界那个位置上。所以那些从小娇生惯养,要什么给什么的孩子,长大之后,他想要个媳妇,他看见一个漂亮姑娘,觉得“你就是我媳妇”,他在主观性世界里边就即刻完成了,然后去问人家说“咱们处朋友吧”,人家说“谁看上你了?”现实的拒绝让他一下就精神崩溃了。这就是主观个人体验还没有发展到客观性位置上所导致的精神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快速或过度满足了本能。比方说奶瓶喂养,孩子快速吃饱了之后,结果奶瓶就没了,奶瓶就被拿走了,相当于本能被彻底满足之后客体就消失了,这对婴儿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客体消失之后,他在内心世界里就形成不了客体的意象。所以快速的奶瓶喂养让孩子在内心里边形成不了乳房和母亲的意象,因为他被快速彻底满足了之后客体就没了。而那个在途中正在到来的母亲(客体),让孩子想吃奶时有一些适度的等待,他就有时间在心中形成乳房和母亲的意象。你会看到,被本能过度满足养大的孩子,到最后发现其实是被过度满足的喂养所欺骗了。临床上,好多孩子恨他们的父母,觉得他们是骗子——你们说什么事情都好办,什么事情都会来,你们都是这样告诉我的,可是当我长大之后发现生活却是那么困难,我写论文有困难,找女朋友有困难,我跟人谈话也有困难,等等。


温尼科特举了一个案例,他说他给一个精神分裂样成年病人做治疗的时候,就不能使劲满足他,如果在本能上满足了他,客体就被消除了。所以这个病人不能躺在躺椅上治疗,因为当他一躺下,一退行的时候,他早年被过度满足的情境就重现了,那个时候客体就消失了,治疗师也不存在了,病人就会崩溃。对有些真正严重的病人、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治疗时就要注意这一点,比如这个病人,温尼科特没有让他躺在躺椅上,而是让他坐起来面对面做治疗。这个病人,可能在早年他的物质喂养是过度满足的,而他的自我关联和自我需求则没有被关注到,因此是非常匮乏的。


在此,温尼科特还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母亲会为孩子提供过度的本能满足?


我举两种提供过度本能满足的方式,一种是过度的给吃的,另一种是不分床、不分房睡。第一种是在食欲上的过度满足,第二种是在力比多驱力(性欲)上的过度满足。为什么母亲会提供过度满足?因为在母亲内心里有一个幻想,某种幻想性的恐惧,导致了她的喂养焦虑。这个幻想就是:如果我不满足这个婴儿,我将要被他毁灭,或者我将要受到攻击。换句话说,如果我使劲满足了他,他就不找我麻烦了,他就会睡去了,他就不饿了,至少在几小时之内他没有危险了,同时我也不用去惦记他了;但同时,婴儿就失去了母亲客体的贯注。所以说,恐惧被婴儿吞噬掉和剥削的母亲,往往会提供更多的物质满足。这样的母亲,在早年她们自己也是没有被喂养好的,她们根本就没有精力和兴趣来跟孩子逗着玩,或者给孩子提供创造性的机会。这就是过度的本能满足造成的问题。

结束


时间关系,今天的分享只能先告一段落了,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这篇文献的一个背景。在这个基础上,下一次我们的研讨会继续讲“自我满足”,以及后面“沟通的理论”,还有“沟通对立面的研究”。我们下一次再见,谢谢大家!



下期解读:

沟通与非沟通导致的某些对立面的研究(二)





讨 预

第26期文献研讨会

《你受理范围内的精神疾病》(第二部分)

The Mentally ill in Your Caseload

主讲:刘阳

时间:2018年6月30日(周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献解读|温尼科特《亲子关系理论》之三:母性养育
温尼科特理论精华之“过渡现象”||那张毛毯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观
创伤的必然与复原的限度——对心理创伤进行复原的思考
一个孩子的自卑,是如何养成的?
母婴关系:只有完美的客体才值得攻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