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中诗话|胡适与旧体诗

胡适与旧体诗

老九

百度一下,胡适的“头衔”不少: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等等。

众所周知,胡适是上世纪初推广白话文运动的主将,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

胡适说:白话的白,是土白的白,故白话即是俗语;白话的白,是黑白的白,白话便是干干净净没有堆砌装饰的话。

胡适认为,艰深晦涩的学究气和贵族气的文言文是死文字,而死文字是不能产生活文学的。因此他主张,中国的文学必须改良。

百年前,胡适对当时通行的文言文如此的深仇大恨,如此的偏激与离经叛道,自然而然地成了旧文化卫道士及复古派的众矢之的。不过,矫弯还真必须过正,在胡适及其同仁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新文学还真就走上了白话之路。

文如此,那么诗呢?

胡适对旧体格律诗一样的深恶痛绝,一样的似乎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胡适大胆提出“作诗如作文”,彻底打破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规范,创立自由体的白话诗,即“新诗”,使之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汉语诗歌的主流形式,开启了中国新诗自己的发展历程。在体式上,彻头彻尾地、面目全非地颠覆了中国流行了数千年的旧体诗的形式模样。

胡适还提出: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所谓“八事”,似乎事事与旧体诗有关。

比如“不作无病呻吟”,今日犹如是说。

比如“去滥调套语”,犹如今天所指“假大空”话。

“不用典”,他的解释是:用典之因在于旧式文人不能自己铸词造句以写眼前之景,乃借用不适切的故事陈言来代替,故皆在摒弃之列,但并不反对那些使用自然、贴切的典故。也就是说能不能用典,应该有所选择。

“不讲对仗”,他认为讲究对仗平仄的“骈文律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所出现的“文学末流”,“今日而言文学改良,当先立乎尤其大者”,不应将精力用在这种微细纤巧的文学末技上。

“不避俗字俗语”,这与今天有人倡导“白话入诗”观点是一致的,他更偏激一点,说“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实际上提出的是白话文学的主张。

“不摹仿古人”,他的实际意思是“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摹仿、因袭古人会扼杀作者的独创性和文学的生动性,这是鼓励文学创新。

综观“八事”,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其观点的偏激片面也是存在的,历史功过当由后人评说,非吾辈所能訾议。

然此“八事”,对于现在喜欢写点旧体诗词的人来说,窃以为尚有借鉴意义。注意,我说的是借鉴,而不是照抄。


据说,胡适1915年夏开始用白话写旧体诗词,同时,他进一步主张废除旧体诗词的格律。

下面举一首他写于2016年的白话旧诗: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有评论说,此诗通过对独自在空中飞着的黄蝴蝶的描写,抒写了诗人远离家人、孤身一人在国外求学的孤独苦闷之情,是因景起兴、有感而发,既内蕴丰厚,又含蓄蕴藉。全诗语言自然、朴素,口语化,尽管留有旧诗的痕迹,但总体上已不用典、不对仗、无平仄,读来明白如话,新鲜活泼。

也有说,这首诗本身艺术水平不高,但从“解放诗体”角度看,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胡适是自由体诗的积极提倡者,也是积极实践者,但是他对于诗歌的贡献,多数人都定位于“但开风气不为师”,因为他的诗歌过于通俗浅白,他的诗歌理念从他的创作和他的诗歌理论中可以看出其局限性。

或许,胡适仅仅想当文学的改革家,而没有想当诗人作家。或许,他仅仅是想破坏一个旧世界,而故意为之,这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殊产物。

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它所追求的主要是“诗体的解放”。胡适说:“我们做白话诗的宗旨,在于提倡诗体的解放。有什么材料,做什么诗;有什么话,说什么话;把从前一切束缚诗的自由枷锁镣铐,统统推翻:这便是诗体的解放。”

读两首胡适的自由诗,看看是什么感觉。

小诗

开的花还不多,

且把这一树嫩黄的新叶,

当作花看罢。

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

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的是,胡适会不会写格律诗?胡适的旧体诗长得怎么样?

终于有一天在胡适的日记中看到了,原来,他的旧体诗比新诗写得好,我感觉!

胡适的旧体诗词

《胡适日记》

一、

岁末杂感一律

客里残年尽,严寒透画簾。

霜浓欺日淡,裘敝苦风尖。

壮志随年逝,乡思逐岁添。

不堪频看镜,颔下已鬑鬑。

(胡适留学日记全编(一)P12)

二、

夜中尤五聊赖。与诸君夜坐,铁如出小影嘱题。铁如为六年前梅溪同学,今年与余同居,极蒙推解之谊。因占一律,即以赠别:

旧雨半零落,犹余郑子珍。

灌夫宜忤俗,鲍叔自怜贫。

往事都陈迹,新图妙入神。

无因一惆怅,送汝大江滨。

  (胡适留学日记全编(一)P32)

三、

填写《沁园春》一阕,题吾邑学子八人合影,录之:

画里园林,眼中人物,何似故乡?但相逢异地,想看一笑,无端回首,清泪淋浪。酿病轻寒,做愁梅雨,岑寂天涯日又长。还携手,倩写生青镜,图我昂藏。

凄凉对此苍茫,都念我尘寰作醒狂。是人家天上,寄愁长统,回肠荡破,赋恨江郎。不朽功名,群贤事业,努力他年惠梓桑。吾衰矣,只旗亭觅句,绮席飞觞。

(胡适留学日记全编(一)P34)

四、

今日有小诗一首

永夜寒如故,朝来岁已更。

层冰埋大道,积雪压孤城。

往事潮心上,奇书照眼明。

可怜逢令节,辛苦尚争名。

(胡适留学日记全编(一)P63)

五、

保民有母丧,以一诗寄之:

雪压孤城寒澈骨,天涯新得故人书。

惊闻孙绰新庐墓,欲令温郎悔绝裾。

秋草残阳何限憾,升堂拜母已成虚。

埋忧幸有逃名策,柘涧山头筑隐居。

(胡适留学日记全编(一)P64)

六、

今日忽甚暖,大有春意,见街头有推小车吹萧卖饧者,占一绝记之:

遥峰积雪全已消,洩漏春光到柳条。

最爱暖风斜照里,一声楼外卖饧箫。

(胡适留学日记全编(一)P87)

七、

苦热不能做事,做诗一篇,写此间景物。兼写吾乡思。

孟夏

孟夏草木长,异国方深春。平芜自怡悦,一绿真无垠。

柳眼复何有?长条千丝纶。青枫亦怒茁,叶叶相铺陈。

小草不知名,含葩吐奇芬。昨日此经过,但见樱花繁。

今来对汝叹,一一随风翻。西方之美人,蹀躞行花间。

飘飖白练裾,颤颤冰嶙峋。明朝日杲杲,大暑真如焚。

还顾念旧乡,桑麻遍郊原。桃李想已谢,杂花满篱樊。

旧燕早归来,喃喃语清晨。念兹亦何为?令我心烦冤。

安得双仙凫,飞飞返故园。

(胡适留学日记全编(一)P96)


的确,一斑可窥全豹矣!

最意想不到的是,

胡适的旧诗比新诗写得好。

看得出胡适会写旧体诗,但却反对人写。现在回过头看,白话文已经充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它已经与现代中国人亲密接触高度融合。想想,如果我们现在的中学生读的是文言文的数理化教科书,那是一种如何尴尬的感觉。呜呼,幸哉,感谢白话文!

末了,调侃一首:

胡适与旧体诗

死心推白话,出口恶文言。

仿古该当弃,标新最可尊。

遣词无范例,俗语著诗魂。

不意先生笔,精于格律门。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样推动近体诗改革,让它成为流行诗体?
新诗的愤怒与彷惶
现代汉诗怎样走出自身面对的危机
陈卫 | 新诗百年的三个问题
现代文学 | 第六章 新诗 (一)
新诗语言诗学传统及其当代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