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创造力之二:大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大学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而人才的本质特征在于创造。21世纪,创新性人才将是最为核心的需求。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将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素质的人才,是中国乃至世界大学共同的神圣职责。

  目前,我国大学缺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因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匮乏是我国大学生面临的突出问题。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的教育体制和国外的教育体制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施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分数论英雄,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进一步将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扼杀于摇篮;第三,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授课教师教学缺乏宽松活跃的氛围,不能给学生展示智慧和才华的机会,传统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发挥;第四,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惯性学习方式束缚了其“求知”能力的养成。

  以上这些都与“着重于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探索未知世界铺路架桥”的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人才模式大相径庭。

  那么,我们的大学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大学教育应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大学生,必须在教育教学的相关环节进行全面改善,即弱化应试教育错误引导,取消文理分科,培养塑造富有创造力的教师。在打破应试教育壁垒方面,南方科技大学(深圳)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做出了勇敢尝试,虽然单靠一所大学似乎还改变不了应试教育的整体环境,但这毕竟是一个改变的开始。而取消文理分科也成为湖南、山东等省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尝试。与此同时,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切实改变“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只强调结果,而不注意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只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知识的创新”等弊病。

  注重引导大学生开展创造实践 。早在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就提出大学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科学研究,这实质上是将教学作为培养和进行创造力实践的过程。而实践活动本身也是创造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应该鼓励和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乡野实践活动,一方面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新事物,获得书本上无法获得的新知识,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重视大学生“五商”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智商和情商,而财商、科商和艺商则是其创造能力养成的保障。“智商”(IQ),是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简称,反映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EQ),是情绪智力商数(Emotional Quotient)的简称,是一个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各种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财商”(FQ),在英文中译作“金融”,本意是“金融智商”,而在大学生而言更是规划、运筹能力的体现。“科商”(SQ),是科学商数(Scientific Quotient)的简称,简单而言就是科学管理的能力。“艺商”(AQ),是艺术智力商数(Artistic Quotient)的简称,是人们用艺术的方式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判断世界的方式。艺商是一种艺术感知力、鉴赏力,也是创造力的基础。通过“五商”的综合养成,可以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力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衡量新时期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21世纪是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期待中国的大学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为创新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介绍:卜希霆,中国传媒大学社会服务与发展办公室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秘书长。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学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逆商: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的七种人才
一个初中生求职压倒10余本科生发人深省
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
中国孩子为什么缺少创造力
通识教育的3大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