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特定穴临床实用精解(六):厉兑穴、内庭穴

厉兑穴

【定位】

在足趾,第2趾末节外侧,指甲根角侧后方0.1寸

【主治】

(1)穴性主治:面肿,鼻衄,齿痛,咽喉肿痛;热病(井穴能泻热)。

(2)其他主治(特殊作用):多梦,癫狂。

【操作】

直刺01~0.2寸,临床以泻法为常 用;也常以点刺放血为用。不宜灸。

【临床运用及发挥】

本穴为井穴,经穴的共同特性具有醒神开窍作用,本穴也具有这一基本特性,能治疗胃火上攻所致的清窍心神疾患,如癫狂,心神不安,精神分裂症,多梦等,如《医宗金鉴》言:“合隐白同针,治梦魇不宁。”“梦魇”则指噩梦连连,一般治疗对此尚无效法,这一对穴合用,临床确有实效。

厉兑为足阳明之井金穴,根据五行子母生克补泻法,厉兑是本经之子穴,根据实则泻其子的理论,用本穴清泻胃火。其功效和内庭基本相近。两穴常同时运用,治疗胃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证,临床常以点刺放血为用。本穴以刺血、泻法常用,故一般不用灸法。

内庭穴

【定位】

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

(1)部位主治(近治作用):趾关节痛,足背肿痛。

(2)穴性主治(特殊作用):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热病

(3)脏腑主治(远治作用):胃病吐,腹泻,痢疾,便秘。

【操作】

直刺或斜刺 0.3~0.5寸,临床以泻法为常用。不宜灸。

【临床运用及发挥】

本穴名取用是据临床所用而言,“庭”,指堂前空地。本穴的主治多不在穴位之近处,而在头脑心腹者居多,是其功用关于内也。于体则庭,于用则内,故名为内庭。

内庭为足阳明胃经之荥水穴,《难经·六十八难》言:“荥主身热。”荥穴能泻本经之热,本穴五行中属水,克火的作用更强,所以有较强的清泻胃火之效。根据补母泻子法的运用,“泻井当泻荥”的运用原理,胃经的子穴则为厉兑,所以根据其变换理论,胃经泻当取内庭,故内庭最主要的特点是清胃泻火,既可以清阳明经之热,又能泄阳明腑热,一切胃火上炎之疾皆能用本穴清之。如胃肠积热所致的风疹,常配曲池、血海治疗;鼻衄牙龈出血常配上星;配中脘、足三里治疗口臭;湿热痢疾、便秘常配天枢上巨虚、曲池;齿龈肿痛常配合谷、下关。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牙龈为胃之络,所以牙龈出血、肿痛首选本穴。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故对上牙痛最具特效。尤其对胃火循经而致的牙痛疗效颇佳《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就有“内庭:口歪齿龋痛”的记载。《灵枢·经脉》言:“气盛,则身以前皆热,气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这所描写的是关于胃热而出现的相关症状,会表现为身体前面发热,消化强而容易饥饿,小便颜色黄等症状表现,这些症状均是内庭的适应证。如一些肥胖患者,就是特别的能吃,善食易饥,此时非内庭而不能解。临床每用非常灵验,如笔者所治疗一患者,善食易饥的症状非常明显,治疗1次后,第2日复诊时食欲亢进的症状即已明显缓解,饮食量已减,患者从此对针灸深信不疑。由此可见,本穴所用主要抓住以清阳明之热为核心即能达到灵活运用。

本穴是清胃火之穴,胃多实、多热,宜泻不宜补,故一般不用灸法。本穴以刺血、泻法常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牙龈肿是胃火还是肝火
牙龈肿痛
『清热剂』清胃散
用于牙痛的8种中成药!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了命!6个治疗牙疼的...
春季上火,吃点泻火中成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