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亚次大陆的决战:奥朗则布与莫卧儿王位继承战争

一、帝国历史

莫卧尔帝国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巴布尔创立的,巴布尔是帖木儿的六世孙,父亲为奥马尔·沙伊赫·米尔扎,母亲是中亚费尔干那的统治者。这里原是帖木尔帝国的一个藩国,帖木尔死后,帝国为他的子孙分割,费尔干那独立。1483214日,巴布尔出生于费尔干那,11岁时其父卒,他成功挫败了来自四方的吞并阴谋,在中亚锡尔河上游称王,成为费尔干那的统治者。巴布尔野心勃勃,立志仿效先辈帖木尔、成吉思汗,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1494年,巴布尔继费尔干纳王位后,与其他几位帖木儿王朝的王公发起喜萨尔围攻战,试图夺取阿富汗北部,但遭到挫败。1497年他夺取了帖木尔帝国的首都撒马尔罕,但因费尔干纳故地发生叛乱,使其进退失据,被迫流浪于撒马尔罕与安集延之间。这时,锡尔河东北的乌兹别克人,乘帖木尔后裔因内争互相削弱之机,在昔班尼汗的率领下,南取河中地区(即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地区)。巴布尔与乌兹别克人酋长昔班尼汗发生冲突。巴布尔屡战屡败,1501年昔班尼汗在萨尔普勒之战和阿克西之战两次战役中,打败了年青的巴布尔,将其驱逐出中亚。1504年,巴布尔在其余众的支持下南进占领喀布尔,1507年占领坎大哈。但不久又被乌兹别克人打败,151012月,昔班尼汗南下波斯的霍拉桑一带,准备配合兴起于亚洲西部地区的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东西夹击新兴的波斯萨法维帝国,但在梅尔夫会战(谋夫战役)兵败阵亡。巴布尔趁机向波斯人赠送礼物,要求与伊斯玛仪一世的红头军结盟,复以恢复在中亚的势力。波斯人同意了他的要求,并将被昔班尼汗霸占去的妹妹归还给他。巴布尔十分感激。借助波斯军的援助他于151110月收复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但由于巴布尔屈服于波斯的什叶派,得不到逊尼派的河中人民的拥护,不久在1512年的加兹德万战役被反攻的乌兹别克人打败。巴布尔再退往喀布尔。这样他就成了一个流浪者。动荡不定的战争生活,锻炼了巴布尔的军事才能,使他特别富于冒险精神。巴布尔在同波斯军联合时学会了使用火器,又在同乌兹别克人的作战中学会运用侧翼进攻的战术。他组织了一支受过高度训练的骑兵部队和弓箭队,他本人就是一个出色的射手。这些条件,是他在后来征服北印度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主要原因。在中亚地区的不断失败,使巴布尔放弃了在那里建立统治的企图,转而征服南亚。
  


 

巴布尔
 
 
巴布尔曾尝试在中亚扩展自己的疆土,受挫后就把目光投向南方人心涣散、四分五裂的德里苏丹国。恰在这时巴布尔有了一个方便的借口:旁遮普省总督邀请他出兵把他从其领主苏丹的手中解救出来。于是,他向南方进行了圣战1525年,在第一次帕尼帕特之战中大败印度王公联军,开始确立印度的统治。尽管一度遭遇挫折,但随后在其和子孙的持续征伐中,终于到了1555年,巴布尔的儿子胡马雍重征印度平原,占领德里和阿格拉,彻底确立了莫卧儿帝国在印度的统治。这位帝王早年曾经流亡伊朗,在这期间他受到伊朗文化的影响,由逊尼派信徒改奉什叶派,并带回了对莫卧儿帝国有深远影响的伊朗文化。莫卧儿帝国帝国强盛时,疆域除了次大陆极南端和马拉塔王国以外,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等地。
 

莫卧儿时期的巴布尔帝国
 

二、莫卧尔帝国军队

莫卧儿帝国作为最后一个君临整个南亚次大陆的波斯-印度帝国,这个由外来者建立的帝国至今仍然饱受印度人民的眷恋。帝国由成吉思汗的子孙、中亚察合台汗国的王子巴布尔建立,再经阿克巴大帝奠基,最后在奥朗则布统治的时代鼎盛。在巴布尔从中亚入侵,到奥朗则布深入德干高原的扩张中,莫卧儿帝国从一个一名不文的游牧势力变成一个声名赫赫的超级帝国,无疑依靠了一支强大高效的军队。通常,莫卧儿人的军队由四大部分组成:轻步兵+战象+炮兵+骑兵
  


 
莫卧儿帝国骑兵。骑兵在英国入侵之前的印度战场上占统治地位,在第一、第二、第三次帕尼特尼战役中,骑兵都作为决定性力量改写了印度历史。食邑骑兵、封邑骑兵和御林军骑士组成了莫卧儿军队的骑兵,前两者是地方提供的部队,后者则是用国库供养的精锐战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16世纪晚期莫卧儿人接连丧失在阿富汗的领地,帝国再也不能像巴布尔时代那样招募到大量中亚突厥战士了,印度北部的印度教臣民拉杰普特人成了莫卧儿骑兵的主要来源。拉杰普特骑兵在骁勇善战方面毫不逊色于中亚同行,为了笼络他们曾令阿克巴大自15世纪末欧洲火器传入印度,大口径的长管前镗加农炮在印度战场上的作用愈发重要。但大炮又是如此昂贵,制作炮身需要大量铜和铁,为使其能运输到战场又需炮架和充足的驮畜,最后还得为大炮可以发射发挥它的作用则需要配置火药和熟练炮手。帝国唯一有能力设立大型军工厂制作大炮,并为大炮提供其他附属物品和人员的只有皇室,莫卧儿皇帝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大炮的生产和运输。皇帝费尽心思。
 
古代印度素来不是步兵强国,虽然他们的农业人口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构成莫卧儿步兵部队的是一些轻步兵射手,使用火绳枪的或者使用传统弓箭的射手,由城镇或农村的定居居民中招募征发而来。使用土耳其式的重型火绳枪和葡萄牙式的常规火绳枪的轻步兵通常被认为是有效的,他们能比弓箭手提供更强大的火力,在第一次帕尼特尼战役中巴布尔的波斯-突厥火枪手就曾依托过阵地连续打退了多次德里苏丹国战象+轻步兵(弓箭手和其他冷兵器部队)的攻击。



  
战象这一兵种的有效性争议颇多,认为战象有效的支持者指出战象具有破坏能力强、震慑能力强等优点,持否定意见的反对者认为战象毫无作用,指出战象有维护成本高、容易受惊践踏友军制造混乱等缺点。不论如何,本人从客观事实的角度出发认为战象是有效的,因为同样拥有强力骑兵并曾击败过战象的莫卧儿仍然发展出自己的战象部队,在莫卧儿帝国盛鼎时期皇室蓄养了一千多头皇家大象,在平时用作大型表演、运输重物等用途,战时则投入战场。

 


莫卧儿的战术。和其他国家的军队一样,莫卧儿人的军队在战场上被主要划分成三个部分:左翼+中军+右翼。下图1反映的是中军的队列,前排是莫卧儿人的轻步兵,他们的作用是保护己方战象并打击对方战象。第二排是战象,他们的作用无需多言,巨大的象蹄和强壮的象鼻都是大杀器;最后一排是精锐的重骑兵。当莫卧儿中军发动进攻时,前排的轻步兵就会分散在第二排战象的前后左右向敌人一起压去,当己方战象轻步兵的混合部队成功突破敌人战线时,最后一排的重骑兵才会启动给予敌人最后致命一击。下图3反映的是莫卧儿军队侧翼的布置:轻步兵+骑兵。骑兵部署在侧翼的优点和作用无需本人累赘反复叙述,我这里要提的是轻步兵在侧翼的作用。如上文所述,骑兵在印度战场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印度人也想出了许多有效打击地方骑兵策略的,比如用轻骑兵射手骚扰。众多周知,利用轻骑兵射手的骚扰打败了敌方重骑兵的例子数不胜数,轻骑兵射手的弓箭和标枪或许无法直接杀伤身披重铠的骑士本身,但却能对骑士胯下防护不全或根本没有防护的战马进行有效杀伤,骑士失去战马即失去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冲击力。为了有效应对敌方轻骑兵射手的骚扰,莫卧儿人别出心裁地给己方侧翼骑兵配置了足量的轻步兵射手,这些轻步兵射手能有效压制敌方轻骑兵射手。
 

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 此战充分体现了莫卧儿军队的中亚式战术
 
  
三、雄主争霸

到了17世纪,统治莫卧儿帝国的是沙贾汗,沙贾汗(Shah Jahan)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第五位皇帝。·贾汗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世界的统治者。他是一位令人敬仰又恐惧的帝王,他的父亲为贾汉吉尔,贾汉基尔原名萨利姆,贾汉基尔有世界征服者的意思,贾汉基尔是他登基以后才用的名字。贾汉吉尔是一个爱好艺术文化的皇帝。在他的任内,莫卧儿帝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愈发灿烂,还继承了其父亲对国家行政的出色管理。贾汗吉尔还是一位从小就对艺术,科学和建筑十分着迷的君主。在他整个任期内,他都致力于推广波斯文化。莫卧儿绘画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除了他在这些方面的业绩闻名于世外,他的情史也颇为有名。他和莫卧儿交际女安娜卡莉的关系也经常在印度的电影和文学作品中出现。1627年,贾汗吉尔驾崩,其子沙贾汗即位。
 

细密画中的贾汉吉尔
  
 
沙贾汗在储君的时代就显露出国人的军事水平,他以穆加尔的名义东征西讨。当他的父亲于1627年去世时,这位年轻的储君因其赫赫战功得到了国内贵族的一直认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帝国新的统治者。而他的父亲。帝国的皇帝贾汉基尔更像他的祖父,残酷易暴,贪图享乐。有时又和蔼可亲,拥有才干,并且有幽默感,对酒和鸦片有很大的兴趣,他在他的《回忆录》中告诉我们从最早的普通酒到后来的亚力酒(一种蒸馏两次的烈酒),不到30岁时,每天就要饮20瓶加鸦片的亚力酒,同时,又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从《回忆录》中,就能了解到他对艺术和自然有着很大的兴趣。
 
 



沙贾汗早年在宫廷受到良好的宗教和文化教育,通晓武略。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信仰虔诚。原协助其父统领军队。1622年曾起兵企图夺取其父的王位,兵败后颠沛流离达7年之久。1628年其父死后,在阿格拉称帝。他统治时期,加强中央集权,扩建军队,平定了德干各公国的叛乱,任命其子奥朗则布为德干总督。1631年,曾命孟加拉总督镇压在该地的葡萄牙人。1636年吞并艾哈迈德纳格尔,迫使戈尔孔达和比杰伊布尔地区统治者称臣纳贡。长期与波斯萨法维帝国战争,争夺阿富汗。1638年派重兵迫使波斯坎大哈总督阿里·马尔丹汗投降。1646年占领巴达赫尚和巴尔赫。
 
他挚爱的妻子穆姆塔兹于1631年去世,为这对夫妇的第14个孩子生下了孩子。在接下来的16年里,沙贾汗(Shah Jahan)花了一笔巨款修建了一座辉煌的陵墓,称为泰姬陵,以纪念已故妻子并减轻他的痛苦。悲伤。当他忙于征服远离自己首都阿格拉的领土时,沙贾汉的四个有力儿子,也在长年累月的战争中成为了具有很高威望的军事贵族,这也让他们雄心勃勃,虎视眈眈的盯着父亲的宝座。
  


 
1630年代对波斯人取得军事成功之后,波斯人夺回了他们在1640年代末和1650年代初输给莫卧儿帝国的领土。沙贾汗发现他已经无力应对来自西部的威胁,只能在1648年将首都从阿格拉撤回了德里。这段时间里,这位皇帝翻修并重建了城市的外墙,帝国林林总总的宫殿和住宅。并留下了包括著名的阿格拉红堡(Red Fort)和贾米清真寺(Jami Masjid)等文化瑰宝,为印度历史留下了绚烂多彩的文化遗产,为人们研究莫卧尔帝国时期建筑和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参考价值。
 
这位皇帝崇尚奢靡和豪华,他认为只有珠宝才是炫耀真正财富的方式。受其影响,这段时间帝国的城市和宫殿的装修包括墙壁上装饰着艳丽的宝石。他从前代皇帝那里继承的大量财富仍然无法满足他炫耀宝石和财富的贪婪,他委托都城内著名的工匠设计的孔雀王座,这是一副华丽的椅子,上面镶有数百颗钻石,绿宝石,珍珠和红宝石。孔雀宝座所在的房间有金银拱门,皇帝用丝绸地毯和美丽的挂毯环绕其中。彰显着帝国强大的财力和繁荣的文化。
 

泰姬陵
 
 
四、四子夺嫡  

随着这种无休止的征战杀伐和奢靡挥霍,帝国很快走上了衰落的道路。晚年的沙贾汗负担不起付给他的部队和将军的费用。 皇帝于1657年病重。他的四个儿子意识到了机会,因此有机会统治整个莫卧儿帝国,并拥有全部财产。父亲生病时,他们担任着帝国各地的最高长官。手中的军队让他们决定赌一把。16579月沙贾汗病重,达拉舒科代行政务,只有极少数得到达拉舒科许可的人才能探望沙贾汗,沙贾汗已经驾崩的谣言在帝国之内流传,尽管诸皇子在宫廷中的代理人写信称沙贾汗只是生病,但四皇子穆拉德声称沙贾汗已经去世,是达拉舒科控制代理人们让他们写信哄骗三位皇子。即使沙贾汗病情好转后在宫殿阳台露面,反意已决的皇子也拒不承认露面的是他们的父亲,而认为那只是一个容貌与他们父亲相似的奴隶。
  
 



沙贾汗偏爱他的儿子达拉·舒科,这让其他三个兄弟大为恼火。与其他长子自动成为王位继承人的君主制不同,莫卧儿皇帝基于军事实力上台。这也是沙贾汗在他的青年时期就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军事战略家并且登上皇位的原因。
 
奥朗则布是沙贾汗儿子中政治上最精明的人,奥朗则卜在其父执政时,曾率军同乌兹别克人和波斯人作战,虽然失去了喀布尔,但他在败军中显示了一定才干。1636年任德干副王,努力扩大自己在军中的势力。成长于莫卧儿帝国的盛世时代的他,自幼受到宫廷良好教育,学识渊博,通晓经训和伊斯兰教法,足智多谋,尤精于武略。曾被赞誉为帝位之荣缀。他眼见父亲在病重中被兄弟舒科控制。担心父亲一旦驾崩,舒科登基会对自己带来不利。因此决定联合其他兄弟共同对付舒科。
 
 


 
16579月沙贾汗病重,达拉舒科代行政务,只有极少数得到达拉舒科许可的人才能探望沙贾汗,沙贾汗已经驾崩的谣言在帝国之内流传,尽管诸皇子在宫廷中的代理人写信称沙贾汗只是生病,但四皇子穆拉德声称沙贾汗已经去世,是达拉舒科控制代理人们让他们写信哄骗三位皇子。即使沙贾汗病情好转后在宫殿阳台露面,反意已决的皇子也拒不承认露面的是他们的父亲,而认为那只是一个容貌与他们父亲相似的奴隶。
 
10月,奥朗则布开始和时任古吉拉特总督的四皇子穆拉德以及时任孟加拉总督的二皇子舒贾频繁通信,奥朗则布和穆拉德约定了一份密约,约定夺得皇位后,由穆拉德统治帝国西部的三分之一,奥朗则布统治帝国另外的三分之二。11月初穆拉德组织士兵劫掠苏拉特向当地商人勒索钱财充当军费,随后他在125日自行加冕,并开始向北进军。在此期间,奥朗则布在与比贾布尔人周旋无果后最终放弃了使比贾布尔人完全履行协议上的条件的愿望,开始撤军返回奥兰加巴德,在他的同伴米尔朱姆拉也返回奥兰加巴德后,于1658125日开始北上准备夺取皇位。
 
舒贾在沙贾汗病重后随即在孟加拉自行加冕,并在16581月底向西进军。而在三位皇子向首都进军前,达拉舒科便已派出军队去对抗三位皇子。2月舒贾在恒河边上的巴尔杜尔普尔(在贝拿勒斯附近)扎营。前来攻击舒贾的是达拉舒科的长子苏莱曼·舒科和贾伊·辛格王公,他们在舒贾营地约三公里外扎营,舒贾却对近在咫尺的敌人毫不在意。214日,苏莱曼·舒科用计袭击舒贾军营,舒贾军士卒毫无防备,舒贾在将军们的保护下狼狈地乘船逃往巴特那,在那他召集了一些士兵。为躲避苏莱曼·舒科的追击,他逃到巴特那向东一百八十公里的蒙格埃尔,在那里他修建了防御工事成功地抵御了苏莱曼·舒科的进攻。
 
另一边,413日奥朗则布和穆拉德在乌贾因附近会师并向乌贾因前进。在那里等待他们是舒科的拉杰普特盟友贾斯万特·辛格王公。415日,奥朗则布和穆拉德的军队与贾斯万特·辛格王公对阵于乌贾因附近的达尔玛特。贾斯万特王公不希望真的和两位皇子开战,他只希望通过个人威望迫使两位皇子放弃以武力解决王位继承问题,结果两位皇子却拒绝了他的请求,双方只得兵戎相见,但沙贾汗在他出征时嘱托他不要伤害两位皇子,这使得贾斯万特辛格王公的处境十分尴尬。贾斯万特辛格王公贫乏的军事才能、他在尴尬的处境中的犹豫、被奥朗则布提前贿赂的穆斯林将军、奥朗则布和穆拉德军高昂的士气,这些因素使得奥朗则布和穆拉德获得了达尔玛特之战的胜利。此战之后奥朗则布名声大震,收获了极高的声望,还处于观望态度的贵族们从此明白了谁才是真正的天命之主。420日奥朗则布和穆拉德继续向北进军。425日达拉舒科听闻贾斯万特·辛格王公在达尔玛特战败的消息后,立刻招募士兵尝试组建一支新军队以防御奥朗则布,并要求苏莱曼·舒科和舒贾签订合约迅速回援。
 
 

5月初,苏莱曼·舒科收到了达拉舒克的命令,他很快和舒贾签订合约,并带兵返回阿格拉。并且在62日,苏莱曼·舒科在路上收到了达拉舒科在萨穆加尔之战中被击败的消息,军中人心惶惶,贾伊辛格王公在建议苏莱曼·舒科要么去德里和达拉舒科会合要么回阿拉哈巴德后,便和迪里尔汗一起带兵投奔奥朗则布去了。苏莱曼·舒科在长久的思考后决定顺亚穆尔河北岸行军去和他的父亲会合。当他面前行军至赫尔德瓦尔,奥朗则布派来抓捕他的军队将他的东西南三面包围住了,军队分崩离析,留在苏莱曼身边的军队根本不能和抓捕他的军队对抗,于是他冒险向北进入外喜马拉雅山脉的群山之中,沿山脉向西走,克什米尔地区的斯利那加王公收留了他,奥朗则布派使者索要苏莱曼·舒科,但斯利那加王公拒绝违背待客之道。直到1660年,奥朗则布在解决了所有对手后,严厉地要求斯利那加王公交出苏莱曼·舒科,否则将对他开战。老王公依旧拒绝违背传统道德,而他年轻的儿子则直接把苏莱曼·舒科抓住交了出去。这是后话了,59日,达拉舒科派一部分部队先行在昌巴尔河防守。
 
521日,奥朗则布和穆拉德到达瓜廖尔附近,昌巴尔河对岸的达拉舒科军队已经做好了严密的防守工事,他们不敢贸然进攻。当地一个小领主指引他们沿小路行走从河东面一处隐秘的浅滩渡河。过了几日,达拉舒克才收到奥朗则布和穆拉德已经渡过昌巴尔河的情报,匆忙放弃阵地带兵返回阿格拉。布置防御528日,奥朗则布和穆拉德到达阿格拉附近的萨穆加尔,并于与达拉舒科在此对峙。达拉舒科并没有把握主场作战和人数上的优势立刻进攻,而是希望奥朗则布和穆拉德先行进攻。但奥朗则布当天安排士兵休整
 

莫卧儿军队


1658529日,大战的时刻到了,这场战争结果将决定帝国皇位的归属权。久居宫室的达拉舒科天真地将胜算都压在他那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上,而在外征战多年的奥朗则布不仅拥有一支忠于他的强悍的军队,他还拥有敌军中穆斯林贵族的帮助。当达拉舒科进攻的一刻起,他的败局就已经注定了。达拉舒科试图通过冲击敌军薄弱处对奥朗则布进行斩首行动,但奥朗则布的军队不仅抵抗住了达拉舒科军队的冲击,还利用炮兵大量杀伤了达拉舒科的军队。达拉舒科在战斗中愚蠢地发动冲锋阻挡了自己炮兵的射击,这使得他的炮兵不能开火射击。当达拉舒科想起来指挥炮兵变换位置时,他的炮兵已经被炎热的天气折磨得无力战斗了。奥朗则布的炮火疯狂地倾泻在达拉舒克的军队,当达拉舒科被迫从大象上撤退以免成为火力的目标时,他手下的将军们已经开始逃跑了,于是达拉舒科也逃跑了。当沙贾汗在城内收到达拉舒克战败的消息时,他召达拉舒科来与他见面,但达拉舒科自觉没有脸面再见他拒绝了他,沙贾汗只好派人送出金银帮助达拉舒科逃亡到德里。
 
63日,奥朗则布进入阿格拉,但沙贾汗所在的城堡没有向他投降。沙贾汗派遣使者要求奥朗则布面见沙贾汗,奥朗则布的将军提醒这可能是谋害奥朗则布的阴谋,于是奥朗则布拒绝了沙贾汗。65日夜里奥朗则布派兵围困阿格拉城堡并切断了城堡的水源。三天后,沙贾汗因缺水向奥朗则布投降。随后奥朗则布将他的父亲软禁了起来。
 

沙贾汗
 

610日,奥朗则布召开议事大会接见投靠他的诸多官员、进行人事任命,俨然是新皇帝的样子。当奥朗则布在阿格拉享受新君的待遇时,穆拉德却因为受伤留在城外修养,奥朗则布的宫殿里贵族们进进出出,自己却无人问津。穆拉德担心起自己的地位和性命,在近臣的撺掇下开始招募士兵、拉拢奥朗则布的反对者准备对抗奥朗则布。此时奥朗则布正准备带兵前往德里抓捕达拉舒科,当奥朗则布了解到穆拉德的想法后,先是送礼安抚他,接着邀请他来自己营中赴宴。当穆拉德在奥朗则布的营帐中休息时,被奥朗则布买通的女奴偷偷拿走了穆拉德的武器,奥朗则布的士兵进入营帐中逮捕了穆拉德,他的家人也随即遭到逮捕。

 

奥朗则布戎装
 

达拉舒科从阿格拉逃跑后于65日到达德里,并为对抗奥朗则布做准备。他得知奥朗则布已经完全控制阿格拉、随时可以来抓捕他后,决定继续逃跑,由于对抗舒贾的长子苏莱曼·舒科目前驻扎于阿拉哈巴德不可能与自己马上会合,所以达拉舒科决定逃往拉合尔,并要求他的长子带兵来和他会合。73日达拉舒科到达拉合尔。奥朗则布在逮捕穆拉德后再也不掩饰自己对皇位的渴望,721日在德里匆忙登基。尊号阿拉姆吉尔随后向西前往拉合尔抓捕达拉·舒科。
 
814日,奥朗则布到达拉合尔附近,他一面准备渡河,一面开始使用阴谋。他写信拉拢达拉舒科军队中的将军并离间了达拉·舒科和他最忠诚的支持者多德·汗(一位穆斯林贵族)。随着奥朗则布的靠近,恐惧在达拉舒科的军队中肆意蔓延,达拉舒科和他的士卒都崩溃了。

818日,达拉舒科带领家人向木尔坦逃跑。奥朗则布得知达拉舒科逃跑的消息后,占领了拉合尔并在休整军队后亲自带兵追击达拉舒科。930日,奥朗则布得知舒贾意图夺取阿格拉便先行返回阿格拉,安排他人继续追赶达拉舒科。
 
165912日,奥朗则布到达科拉附近的哈吉瓦,他的先锋部队已经将舒贾堵截在此。15日,不甘心被奥朗则布击败但被迫效力于奥朗则布军的贾斯万特辛格王公,派遣使者要求舒贾和他内外合击奥朗则布,并在当天夜里洗劫了奥朗则布长子穆罕默德苏尔坦的大营。但舒贾被奥朗则布先前的手段迷惑认为贾斯万特辛格的请求是奥朗则布的计谋,便没有行动。贾斯万特辛格没能等到舒贾的回应,只能离开。奥朗则布没有理睬贾斯万特辛格的离去,重整了被扰乱的军队秩序。尽管贾斯万特辛格的离开和因混乱逃跑的士卒造成了军队的减员,但此时奥朗则布的兵力仍是舒贾的两倍。
  
 


 
16日,舒贾的军队尽管人数较少,却对奥朗则布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甚至有士兵冲到了奥朗则布的近前。但奥朗则布的军队依旧抵挡住了敌军的冲击,在舒贾的军队疲惫后,便是萨穆加尔之战的情景再现,奥朗则布军开始反击并成功摧毁了舒贾的左翼,接着开始了全面的进攻。舒贾军开始溃逃,舒贾呼喊着却无力让他的士兵重整旗鼓,最终他也加入了逃跑的队伍。在战胜舒贾后不久,奥朗则布便离开了。他命令米尔朱木拉和他的儿子穆罕穆德苏尔坦去追击舒贾。追击途中,穆罕穆德苏尔坦忍受不了米尔朱木拉,同时舒贾以支持穆默德苏尔坦成为皇帝和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作为诱饵引诱他叛变,于是穆罕默德苏尔坦离开军队到了舒贾一方。尽管战斗中有惊险的情况,但米尔朱木拉通过和援军的配合仍然将舒贾打败了。166028日,穆罕穆德苏尔坦离开舒贾回到皇帝的军队,旋即被抓捕送进监狱。1660520日,败局已定的舒贾逃出帝国前往阿拉干,在此之后他的事迹不详,《奥朗则布传》的作者认为他到达阿拉干后不久便被阿拉干国王所杀。
 
 
19日,憎恶自己女婿的奥朗则布的岳父兼新任古吉拉特长官沙·纳瓦兹汗在艾哈迈达巴德迎接了逃跑中的达拉舒科,并为他提供金钱和士兵。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达拉舒科招兵买马准备再战。在此期间达拉舒科听信了奥朗则布在哈吉瓦之战中被舒贾击败的谣言,于是在214日带兵向阿格拉前进准备解救自己的父亲。出发不久,达拉舒科便得知了哈吉瓦之战真正结果,幸运的是贾斯万特辛格王公已经返回了拉贾斯坦并写信给达拉舒科表示愿意支持他希望他到阿杰梅尔来。就在达拉舒科向阿杰梅尔前进的同时,奥朗则布解决了舒贾的威胁后,决意清算贾斯万特辛格的背叛行为,他软硬兼施,迅速地使贾斯万特辛格重新臣服于他。当达拉舒科到达阿杰梅尔时,贾斯万特辛格王公已经躲在焦特普尔乞求奥朗则布的原谅了。无可奈何的达拉舒科只能在阿杰梅尔附近的峡谷中布防抵御奥朗则布迫近的军队。战斗在312日打响,两军相互炮击持续两天,其中奥朗则布军不断试探进攻,但不顺利。第三天,奥朗则布尝试让工兵在火炮掩护下破坏敌军工事,仍不成功。第四天,奥朗则布军决定集中优势兵力猛击敌人左翼。这次进攻,奥朗则布军确实对敌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但己方也伤亡惨重,一旦士兵撤退将前功尽弃,为此谢赫·米尔骑在大象上号召士兵冲锋,很快达拉舒科军的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奥朗则布军的另一位将军迪里尔汗右手中箭也坚持战斗。奥朗则布军终于突破了达拉舒科军左翼的防线,一枚炮弹发射出去,正击中沙·纳瓦兹汗,沙·纳瓦兹汗被炸个粉碎。达拉舒科军的许多将军也在此战中阵亡。面对如此惨烈的场景,尽管达拉舒科的右翼还未遭到袭击,但达拉舒科已经支撑不住、又逃跑了。
 
 



奥朗则布整顿好士卒后,派贾伊辛格王公去追击达拉舒科。贾伊辛格王公向梅瓦尔、古吉拉特、卡奇、信德的统治者发出信件,要求拒绝接纳达拉舒科。达拉舒科向南逃往艾哈迈达巴德,当地的贵族收到了贾伊辛格王公的信推翻了达拉舒科代理人并拒绝放达拉舒科入城。达拉舒科只能向西逃窜,他渡过印度河经过塞赫万再到达锡比,进入阿富汗。达拉舒科有恩于当地一位头领,希望借他之手穿越山脉到达还在为他抵挡奥朗则布军队的珀格尔要塞。头领热情地迎接了他,69日,达拉舒科开始动身前往珀格尔要塞,头领忘恩负义地把他抓了起来。并向追捕达拉舒科的贾伊辛格王公送去信件。因追捕达拉舒科在受够了苦头的贾伊辛格王公只得从塞赫万再前往珀格尔带走达拉舒科。829日,达拉舒科在德里被游街示众。达拉舒科动用各种力量试图让他的弟弟原谅他,但他夺走了弟弟的父爱;他扰乱奥朗则布的计划,还在朝廷中诽谤他;在奥朗则布担任木尔坦和德干总督时,沙贾汗冷淡的态度和不应有的指责,是因为他在沙贾汗的王座背后施加秘密影响;他还公然与比贾布尔和戈尔康达人勾结,在战争中反对奥朗则布;奥朗则布所有的敌人都能找到一个现成的守护神,那就是他;他的下属以下犯上、侮辱、诽谤奥朗则布,却没有受到主人的任何惩罚;他的儿子垄断了沙贾汗的所有恩惠,让奥朗则布的儿子备受冷落。奥朗则布终于有机会报仇了,他不可能放过这次机会。第二天晚上,达拉舒科和他的次子被杀死在监狱里。而他的长子苏莱曼·舒科在1661115日被送到德里,16625月死在监狱中。至于奥朗则布的另一个兄弟穆拉德,则在被关进监狱后,因在起兵前杀死了一位帝国官员被判处死刑,于1661124日被杀死在监狱中。
 
 
尽管奥朗则布在参与到王位继承战争中时宣称达拉舒科是伊斯兰教的叛教者,试图通过圣战的名义,强调自己对抗达拉舒科的正当性,并试图由此获得穆斯林的支持,但贵族们并不仅仅因此而支持奥朗则布和他的盟友们,更多的依旧是权力和金钱上的诱惑。同样奥朗则布在外常年征战与诸多军事贵族之间存有交情,这一点是被被沙贾汗放在首都的温室里长大的达拉舒科不能与之相比的。尽管达拉舒科并不被人认为是一位正统的穆斯林,但这不意味他就是一位印度教徒,同样达拉舒科的支持者不仅仅是信仰印度教的拉杰普特王公,一些穆斯林贵族在起初也支持着达拉舒科。真正使得穆斯林抛弃达拉舒科的原因是达拉舒科过于吹捧他的拉杰普特盟友,并且他认为图兰人和波斯人(即一些外来的穆斯林贵族)在军队中操纵阴谋,这伤害了那些支持他的穆斯林贵族的感情,致使他们最终倒向了早已向他们抛出橄榄枝的奥朗则布。
 


 

五、新君登基 

嗣位危机恢复了帝国的统一和获胜的莫卧儿君主的权威。嗣统之争是高度公众化的戏剧,军队的调动、联盟、战斗、论争、皇帝的健康、逃亡以及最后的处决一所有这些都能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表明了这个帝国在多大程度上已被连接成一个统一的社会体系。战争使一个军事化国家和社会的财富变得很紧张。这场危机耗费了包括行省和中央金库以及贵族和官吏的个人财产在内的巨大的帝国储备财富的很大一部分。地方军需花销出现了飙升。暂时逆转了收入流向和储备积累。在战争期间正常税收流几乎干涸了。

虽然,没有出现引人瞩目或波及广泛的柴明达尔(地主包税人)和农民起义。但是,战争引起的破坏和混乱,加上从1658年开始的数年的干旱。使的整个印度北部和中部,许多地区出现了饥荒。一些地方的饥民从附近的乡村涌进了每座城市。皇帝和埃米尔们被迫在每座城市都开设免费食堂,在这些城市,物资匮乏和储备货币的大量抛人把物价推高到了饥荒时的水平继位冲突确实造成了公开的严重的政治和宗教分立。胜利的奥朗则布给帝国的政治文化蒙上了一层狭隘的伊斯兰教色彩。他对伊斯兰排外主义的坚持,塑造了接下去半个世纪的帝国政策
 
奥朗则布在位长达48年,他的统治伴随着17世纪的结束,一直活到了88岁时的他依然大权在握,他是位有才能的政治家,但并不像阿克巴和沙贾汗令人敬畏,他令人感到恐惧,据说他的儿子接到他的信时总是双手颤抖。奥朗则布在位时,帝国领土延伸到了次大陆的最南端。从1681起,也是在他的晚年的时候亲自率领军队来到德干地区,灭掉了最后两个独立王国。莫卧儿军队首先进攻比贾普尔王国,围困比贾普尔长达18个月,这座在德干最先进、最开放的城市最终被攻破,不过现在的比贾普尔文物建筑大多保存的很好。仅6个星期后,奥朗则布又把目标对准了最后一个在德干的独立王国高康达,莫卧儿军队首先占领了以富饶和奢华而闻名古印度的海德拉巴,之后又围困住了印度南部最坚固的堡垒城市高康达,围困了9个月,使用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攻破这座城市,奥朗则布最终采取反间计,从内部攻破了这座城市,高康达最终也停止反抗,这次战争使整个南印度归顺了帝国,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鼎盛,到1687年,帝国的版图西起波斯,东至孟加拉,北达克什米尔,南至科佛里河。南亚次大陆及阿富汗几乎全部统一在莫卧儿帝国政权之下,帝国发展到了极盛。
 
 



奥朗则布登基后,采用招抚为主、武力为辅的手段,将莫卧儿帝国的版图扩大到除最南端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并在英国-莫卧儿战争中保护了孟加拉地区的贸易权。但他舍弃了阿克巴大帝以来的宗教宽容国策,对国内的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并把他们从官僚机构中驱逐出去,从而激化了国内矛盾。奥朗则布破坏了阿克巴在位时的宗教自由政策,执行反印度教政策:1665年,他颁布了一道法令,规定对穆斯林商人的关税率是2.5%,印度教商人是5%1667年,废除了对穆斯林的关税,但对印度教徒仍然不变。1669年,他向各省省长发出通令,“拆毁异教徒所有的学校和寺院”。在1671年颁布的法令中规定,书记和会计员必须是穆斯林,但是当发觉没有印度教徒的帮助就不能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时,又下令规定“比什卡尔”(税务机关的书记官)必须一半是印度教徒,一半是穆斯林。阿克巴时期废除的人头税于16794月再度开征,“以护张伊斯兰教,革除异教。”在其他的税收里,印度教徒所交的税是穆斯林的两倍。1695年,除了拉其普特人,所有的印度教徒都被禁止坐轿、骑象和骑纯种马、携带武器。这些举措无疑遭到了印度教臣民的憎恨,失去了全印各地印度教徒臣民的同情。除此之外,他于1675年以煽动暴乱罪处死锡克教第九代领袖得格·巴哈杜尔,遭到锡克教徒的激烈反抗;他对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信徒也持排斥态度,使布赫拉人和科查人受到迫害。面对奥朗则布的极端宗教政策,查特人、班德勒人、马拉塔人、拉其普特人甚至阿罗阇弗人纷纷揭竿而起,反对他的统治。
 

晚年的奥朗则布
 
 
1655年起,出身马拉塔贵族的西瓦吉率领一支由印度教徒组成的队伍,发动起义,反抗奥朗则布对印度教徒的迫害,不断向北方的莫卧儿王国和南方的比贾普尔与高康达穆斯林苏丹国发动攻势,成为日后著名的马拉塔联盟的雏形。1674年夏,西瓦吉定都拉其加尔城,加冕为“查特拉帕蒂”(即独立的君王),并通过由8名大臣组成的内阁进行统治,直至168043日去世。马拉塔联盟脱离莫卧儿帝国独立,这一系列的战争史称德干战争,在历时二十多年的德干战争中,在奥朗则布亲自率领下的莫卧儿军队始终未能完全击灭采取山地游击战术的马拉塔游击队,反而深陷战争泥潭,耗尽了国力。莫卧儿军队长期在干旱的沙漠里对付马拉塔人的游击战,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奥朗则布在处死了西瓦吉的继承者桑布以后,仍然遇到了马拉塔人出乎意料出乎意外的长期有组织的抵抗。奥朗则布反而因长久留在南部,还导致了帝国北部的政治腐败,部分人开始拥兵自立,大贵族也都纷纷巩固自己的地位。帝国的离心力日趋发展。1707年,奥朗则布在从德干北返的途中死于阿马德纳加尔,享年89岁。他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并被马拉塔人、锡克人强大势力包围的莫卧儿帝国。局势已十分危险。莫卧儿帝国在他死后很快就分崩离析,在英国人的紧逼下一步步走向灭亡。
 

奥朗则布时代的莫卧儿帝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受邀参加家庭聚会,却枯坐门口:印度莫卧儿帝国皇位竞争中的算计
莫卧儿帝国的黄金时代:沙贾汗和他的建筑梦
莫卧儿王朝的华丽与残忍
印度历史上战斗力最可怕的皇帝,用一只拖鞋“征服”了十七个国家
莫卧儿帝国明明有数十万万雄兵 也有大量火炮 为何会被几千英军征服
第六章:莫卧耳王朝的大帝们 泰姬陵 西瓦吉 欧洲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