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历史】虎啸马拉塔的南印海盗枭雄
userphoto

2023.07.08 中国香港

关注

马拉塔联盟的创建者贾特拉帕蒂·希瓦吉,起兵时正值莫卧儿帝国的巅峰时代,这就注定了他的艰难。与号称“最后的伟大莫卧儿人”的雄主奥朗则布抗争,希瓦吉虽然在世时能够抵御莫卧儿的兵锋,但去世之后,其子不免遭到莫卧儿强大军队的捕杀。

贾特拉帕蒂·希瓦吉雕像

当奥朗则布终于离开人世,莫卧儿帝国的霸权在中南印度逐渐崩解,马拉塔人才看到曙光。但这时候马拉塔人已经缺乏说一不二的领袖,虽然取得了反抗的胜利,却无法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权。

希瓦吉的孙子沙胡在位期间,因为自己权威不够,设立了佩什瓦制度。佩什瓦的权力相等於现今的总理﹐是为了确保国家在危急关头仍能正常运作而设的。然而,在沙胡死後,国家的管治权逐落入当时的佩什瓦手中,君主则变一个有名无实的元首。马拉地帝国亦从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变成一个由多个地方元首共同管治的国家。

随着莫卧儿霸权的衰微,马拉塔联盟北上,并挟持了莫卧儿君主。如果这扩张的强大势头保持下去,马拉塔未尝不能依靠连续的军事胜利来重新集权。然而,一代天骄人物,阿富汗的艾哈迈德沙·杜兰尼悍然入侵,经过几度拉锯战,终于在公元1761年1月14日的帕尼帕特战役击败了马拉塔联盟的大军。艾哈迈德沙·杜兰尼虽然无法长期占领北印度,但是马拉塔联盟的凝聚力却因为惨败而土崩瓦解,不得不放弃对于德里的控制,退回德干高原。

莫卧儿帝国

纵然在惨败给阿富汗人之后就陷入内争,逐步衰弱,虎踞中印度的马拉塔仍旧不是可以随便拿捏的软柿子。即便英国人在卡纳蒂克战争驱逐了法国人在印度的势力,也只能控制印度的沿海地带。

英国人很快与西南印度的迈索尔人开战,这是因为英国的半殖民地海得拉巴王国遭受新崛起的迈索尔雄主海德·阿里的侵略。英国人的投送能力实在堪忧,又需要分一部分力量维持对于孟加拉、加尔各答、卡纳蒂克等地的控制,结果被海德·阿里发明的康格里夫火箭打得头破血流,迈索尔人一度兵临马德拉斯城下,迫使英国人议和。

随后,海德·阿里与法国、荷兰结盟,主动向英国人进攻,发起第二次迈索尔战争,英军在海战取得优势,陆战仍旧屡战屡败,不得不议和。

这时,内部决策混乱的马拉塔联盟不但没有帮助迈索尔人,反而与英国人联手,进攻迈索尔,真可谓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第三次迈索尔战争爆发,而英国人也成功地仿制了康格里夫火箭(后来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这种印度人发明的火箭打得清军灰头土脸)。海德·阿里这时已经去世,其子铁普苏丹骁勇善战,但仍不敌英国人和马拉塔联盟的联军,而法国、荷兰又远水救不了近火,只能提供资金和教官上的援助。

铁普苏丹战败,损失了一半的领土。随着英国人的继续增兵,终于在第四次迈索尔战争中败亡(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亚瑟·韦尔斯利和理查·韦尔斯利在此战中崭露头角)。花了整整32年,英国人终于拿下了不过9.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分之三个河南省大小)的迈索尔土邦。

唇亡齿寒,下一个自然轮到了虎踞中印度的马拉塔联盟。在迈索尔战争末期,英国人就和马拉塔联盟打了一场,不分胜负。

英国人仍然是使出拉一派打一派的老套路,扶持西北印度的锡克王国,把马拉塔人赶出了旁遮普,挤压马拉塔的生存空间。随后马拉塔陷入内乱,1802年,元首巴吉拉奥二世因内讧而逃出首都浦那,孟加拉总督理查·韦尔斯利派出2.4万英印混编军队扶持巴吉拉奥二世反攻,第二次马拉塔战争打响。

马拉塔王公更认为巴吉拉奥二世是个英国傀儡,停止了互相争斗,一致反对国王。1803年8月6日,英国与王公们和谈破裂,战争正式爆发。马拉塔王公们团结一心,制定了示敌以弱,诱敌深入的战略。

理查·韦尔斯利判断失误,主力追杀马拉塔人的散兵游勇,其弟弟亚瑟·韦尔斯利的7000偏师却一头撞上了马拉塔王公辛迪亚率领的四万二千大军。

如果亚瑟·韦尔斯利的军队在此全军覆没,那么英国内阁必然震动,放弃对马拉塔的征服。可惜亚瑟·韦尔斯利此人是一代军神,未来的威灵顿公爵。

辛迪亚军经过法国军官训练,战术素质可圈可点,而且辛迪亚本人虽然不是什么名将,布置上却也稳妥慎重,利用河流保护自己的军队。

亚瑟·韦尔斯利发现敌军的布阵位于两条河流之间,而两条河流交汇处颇为狭窄。于是通过神一样的机动,威灵顿找到了渡口并急速抢渡,占据了河流交汇处的喇叭口位置。

公元537年的沙苑之战中,宇文泰也选择了类似的战场迎击兵力优势的东魏军,大破高欢。然而威灵顿在敌人的主场,通过机动占据目的战场,这样的操作比起宇文泰又更胜数筹,只能用军神来形容,无怪乎后来折拿破仑于马下。可以说,如果没有威灵顿的话,英国征服印度的事业恐怕又要延后几十年了。

阿萨耶战役

由于以寡击众,虽然占据了优势地形,战斗仍然极为惨烈。马拉塔军步骑炮配合有序,猛攻不止,甚至在被威灵顿设计夺取火炮之后,仍然发动骑兵反冲锋,击溃了右翼的奥拉克上校,几乎使得英军崩溃;威灵顿亲自冲锋救场,坐马两次被打死——一匹被炮弹打翻,一匹被一名马拉塔炮兵用矛戳倒。

最后,威灵顿取得了阿萨耶之战的胜利,歼灭敌军6千人,缴获约100门大炮,敌军阵亡者包括辛迪亚王公的首相加多恩·拉奥,法国上校多桑。英军的损失也是惊人的,战死1584人,其中英国人650人,阵亡比例超过20%。

阿萨耶之战以绝对优势兵力而遭受惨败,使得马拉塔人惊恐万分。他们的指挥开始混乱,但并非毫无亮点。印多尔王公J.R.霍尔卡尔在穆昆多拉隘口打败英军1.2万人,并趁胜攻占了德里和阿格拉,但随即被英军赶出,损失惨重。

威灵顿公爵

经过五个月的大战,马拉塔人最终战败,割地求和,并在1818年的第三次马拉塔战争中彻底灭亡。

即便曾经被阿富汗人严重削弱,被连绵的内战和内耗消耗了力量,又不够重视游击战导致在阵地战中屡次被英军歼灭有生力量,马拉塔人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实际上,以英国人的投送能力,维持近十万的大军与马拉塔人作战半年左右,已经非常吃力了,如果不是因为威灵顿及其兄长理查·韦尔斯利的卓越军事才能,马拉塔人无疑能和英国人周旋更长时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印度列国志】迈索尔王国(二):迈索尔战争1
09皇冠上的宝石(1785-1914)
继续盘点古代印度的外战历史,胜率几乎为零也是醉了,真不知道现在的自信来自哪里(二)
印度最精美雄伟的大皇宫
三百年西方百将传:第二十三集
经典小幽默之外国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