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唯一的女性专属,火遍小红书
userphoto

2023.07.21 中国香港

关注

女书,顾名思义,是女性专用的汉语方言音节表音文字。发源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的女书,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2005年,女书以“全世界最具性别特征文字”被收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次年,女书习俗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女书的起源,当地的说法不一,但不同的故事版本都围绕着女性为了规避父系社会对她们使用文字的控制,以及想要表达内心情感、与他人交流这两个起点。在这两个大背景下,女书应运而生。

女书起源的江永县,处于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这里是多民族聚居地,瑶族、壮族、土家族等均在此定居。

为什么偏偏是江永县诞生了女书这种文字?

这个问题,尚未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但或许可以认为,在父系社会里,女性声音被掩盖、被抑制后,出现了这种“女性专用的秘密文字”。

关于女书这种秘密文字,有太多的未知尚未被揭开。新周刊记者和江永女书第四代传承人胡欣聊了聊。

作者 | 张文曦
编辑 | 花花菜
题图 | 纪录片《密语者》

女性之间的密语

许多人第一次见到女书时,会用“被风吹起的杨柳”“在跳舞的女性”来形容这种字体。与表意文字的汉字不同,女书是表音文字,只有四个笔画,用点、竖、斜、弧的不同搭配形成独特字体。

和庞大的汉字体系不同,女书一字多义的特点决定了它总共只有约500个常用字的数量。比如“江永县”的“江”在女书里面的写法,同时也是“中”“章”“宫”“恭”等十几个字的写法,这些字在江永县的方言中的发音相同,因此共享相同的女书文字。

想要知道某个女书文字具体表达什么意思,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七律·答友人》(毛泽东)的女书书法作品。(图/受访者胡欣提供)

女书的文字特点,对它的使用方式甚至使用者产生了影响。美国语言学者萨丕尔和伍尔夫所提出的“语言相对论”认为,人的思维模式会受到所使用语言的影响。

曾经有研究者试图证明这个说法。同样是描述蓝色,英语只会用“blue”,但对拥有爱琴海与圣托里尼岛蓝色屋顶的希腊人来说,他们会区分得更加细致,较浅的蓝色会被称作“ghalazio”,深些的蓝则是“ble”。

在一次实验中,英国威尔士班戈大学认知神经学家纪尧姆·蒂埃里的研究团队分析测试者看到不同蓝色时的神经活动。结果发现,对比英语被试者,希腊语被试者的视觉系统对不同蓝色色块的反应更加明显。

在江永女书第四代传承人胡欣看来,女书的文字主要以日常表达为主,所传递的内容也比较感性。

“女书会记录很多歌曲,例如《哭嫁歌》《女子成长歌》。我们当地还有一个习俗,新娘出嫁的第三天回娘家时,她的姐妹会用手工写上一本线装的三朝书,里面会写很多对姐妹婚姻的祝福,还有姐妹之间的思念之情。”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图/受访者胡欣提供)

女书的“传女不传男”,很大程度上是源自当地女性使用女书的隐蔽性。

在清朝末年以前,只有男性拥有进入学堂学习汉字的权利。对女性来说,汉字就是某种形式上的“男书”,她们为了表达自我,创造出了专属文字。

胡欣的女书老师胡美月的奶奶,是女书自然传承人高银仙。按照高老的说法,以前他们家的男性外出做农活时,几个姐妹就会在家里用女书来写文字。男性成员回来后,她们立刻把纸张收起来,以免被发现。

“我们的文字本身又像字又像画,哪怕被人看到了,别人也不知道你是在写字还是在画画。”胡欣家离高银仙老人的家很近,在没被专家发现之前,包括胡欣的父亲在内的所有男性成员,都没有发现女书的存在。

此外,女书之所以能保证只在女性之间流通,还和它的流传、使用范围狭窄有关。在江永当地,女书流通的地域范围往往不过方圆百里,流通的人群范围也只限于这个农耕社区内的妇女。

哪怕到了现在,仍有一些对女书感兴趣的男性会专程来到江永县,想要学习女书的写法,但女书传承人们遵循“传女不传男”的传统,规定男性只能旁听,不能获得课程的结业证书。

诞生于旧时代的文字,
走进互联网时代

女书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是近几年的事,社交平台上关于女书的讨论和分享变多,女书的一些周边产品也开始在电商平台上露出。

这些宣传成果,实际上是几代女书传承人与爱好者不断推广的结果。

除了“传女不传男”外,女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死书焚”——当使用者去世后,她的女书作品通常会跟着主人一同被焚化,这就直接导致了流传下来的女书文字作品数量极为稀少。

胡欣记得,女书曾经申报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但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流传下来的原件太少,流传区域太狭窄。

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有学者注意到“女书”并予以初步报告研究。但直到1983年,武汉大学教授宫哲兵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第一篇女书学术论文《关于一种特殊文字的调查报告》,才逐渐揭开女书的神秘面纱。由此,“女书才正式算是被抢救了回来”。

之后,上海世博会、高校的专项研讨会、各类艺术作品里,开始出现这种菱形文字。

胡欣在写女书作品。(图/受访者提供)

为了推广女书,胡欣在社交媒体上开设了个人账号“女书胡欣”。视频中,胡欣教授了诸如“劳动节快乐”“知足常乐”“好久不见”等词语的女书写法。

今年3月25日,胡欣发布了一篇笔记,她用江永女书写了“耀眼的他”四个字。比起之前并无多少回应的互动,这篇笔记突然有了近百条评论。不少网友质问:“为什么要用女书写'耀眼的他’?”

诞生于旧时代的女书走进互联网时代,意味着要经受更多审视的目光。胡欣在这篇笔记下面评论:“他和她是同一个女书文字。”
 
关于女书中的TA,网友们有不同的声音。(图/“女书胡欣”小红书截图)

很多网友对这句解释并不买账,认为女书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跟上社会发展。在胡欣看来,这些质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女书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女书的文字依托于江永当地的方言。想要学习女书,必须先学习江永土话。作为表音文字,江永方言中“他”和“她”的发音是相同的,因此才会共享同一个女书文字。

面对“女书应该随着时代发展,将两种性别的TA区分开来”的说法,胡欣没有思索太多,很快地回答道:“没有必要。因为这个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东西,改了就失去了它的本真性。”相比于汉字用“他”指代所有人,女书里的TA更像是一个去性别化的表达。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女性受制于传统封建礼教的旧社会,女书的文字作品里不乏对女性的规训。在一篇名为《训女词》的吟诵中,第一句便是“女人第一要守贞”。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正是这类记载着旧时代旧思想的女书文字,反映了过去女性所遭受的禁锢和束缚。
 
(图/《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

这些和现代社会脱节的内容,不被现代女性买账。胡欣所在的永州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售卖写着女书内容的扇子、茶壶等物品,她发现,写着《训女词》的商品销售量明显不如其他物品的。她说:

“现在的女书应该尽量避免宣扬女子三从四德的思想。”

女书火了吗?还远远不够

今年1月底,女书曾以#世界上唯一女性文字#的词条登上过微博热搜。但实际上,它的非遗传承之路走得并不太顺利。“外界以为女书很火,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胡欣说。

从2012年开始,每到暑假,胡欣工作的永州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都会开设女书园暑期培训班,每期50个学员里有一半以上是江永本地人,但几乎没有村子里的青少年或年轻人。胡欣把女书的传承困境归结为两个原因:交通不便、人才流失。

永州市是距离江永最近的城市,两地距离近200公里。江永县附近没有高铁,游客只能选择自驾或搭乘火车,不走高速的话,从永州出发到江永要花费3个多小时。而江永离省会长沙距离近500公里,车程6小时。
 
(图/纪录片《密语者》剧照)

35岁的胡欣,被称作“最年轻的女书传承人”,她一直想在90后、00后中找年轻的传承人,但一直没有找到。

和很多乡村一样,江永县也面临着青壮年人口流失的问题,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在村子和县城里的劳动力微薄。“之前我们招过一些年轻的小姑娘,但做了一阵子就走了。留不住人。”

胡欣说,永州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月工资只有一两千块,而且收入要和售出的门票挂钩,这样的薪酬显然无法长久地将年轻人留住。

在采访中,胡欣举了一个例子,她一年会做几十套写着女书文字的茶具,但在当地一两年都卖不掉。与此同时,在电商平台上,采用女书元素的文身贴、钥匙扣等商品有着可观的销量。

女书的传承,也面临诸多困境。一些女书爱好者在网上自发组织、发布推广内容,试图触达更年轻的群体。不同年龄的人特地前来了解和学习女书,上至已经退休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青少年,有即将步入大学的江永本地人,也有想要将女书元素融入艺术创作的舞蹈老师。

胡欣说,女书作为一种“过去的产物”,想要获得传承,当务之急是找到它对现代人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价值。

(图/纪录片《密语者》剧照)

2022年,一部名为《密语者》(Hidden Letters)的电影在美国上映。影片中,包括胡欣在内的两名现代女性在“女书”这个符号体系下寻找着自我。影片有一幕,胡欣和“最后的女书自然传承人”何艳新坐在一起,同看一幅女书作品。新旧之间,女书连接。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曾揶揄说“女性并不存在”,女性似乎被剔除在语言系统之外。女书的存在,穿越遥远的时空,给这句话一个有力的回击。

开班教授女书、开发文创产品、创作艺术作品,这些都是女书传承人和爱好者在做的事情。女书始于传统,它的传承显然不是简单地保留文字或者曲调,而是要真正地活在当代人的生活中。专属女性的密语,开始被人吟诵与铭记。

校对:邹蔚昀

1.Scientists Probe an Enduring Question: Can Language Shape Perception?
2.ELLE《女书传承人胡欣:路或许窄,但总要走下去》
3.传奇女书-清华大学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http://www.thurcacca.org/booksearch.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唯一女性文字遭遇传承困局
女书传人:拯救女性世界古老语言的“花木兰” 书界新闻
传奇女书
女书 【精品书籍】
千古密文:只传女不传男的文字|女书|湖南
女书“我们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