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啤酒武士(上)
userphoto

2023.08.24 中国香港

关注
本期介绍
「啤酒武士」村桥久成的一生。

明治25年,也就是1892年的9月25日,日本神户的一位巡警发现有个倒在街上的男子,他衣不蔽体,奄奄一息,身无分文。警察立刻上前问他的身份,试图将他带到救助站接受治疗。流浪汉一开始想用假名糊弄过去,当再次被问起时,他气若游丝地说:

我是鹿儿岛的村桥久成,家在鹿儿岛县大隅国日当山33番地,妻子名叫秀,长子叫定太郎。如果我有什么事,请联系老家的这些亲戚。

3天后,流浪汉在神户的救助站病死,死因是肺结核和急性心脏病。

黑田清隆,第二代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萨摩藩武士出身

神户警方随即联系了鹿儿岛方面,希望死者的亲属可以前来料理后事,但始终没有找到联系人,便在报纸上刊登了通告,希望有知情者可以提供协助。不久之后,他们却迎来了一个意外的客人——前任总理大臣黑田清隆派人来,要将这个流浪汉的尸体运到东京,并且亲自为他主持葬礼。

这个村桥久成,是倒幕战争时就跟随黑田出生入死的战友,也是维新时代开发北海道的心腹部下。村桥是日本啤酒产业的奠基者,被后人称为「啤酒武」,而关于他的晚年,则是一片不为人知的迷雾。

1

天保13年,也就是1842年,村桥久成出生在日本南部的鹿儿岛,村桥家是萨摩藩主岛津一族的分家,在当地的武士阶层中属于名门显贵。彼时日本仍在江户幕府治下,但时代已经在孕育着变化。

萨摩藩位于日本四岛最西,在江户时代,其领地控有萨摩国、大隅国和部分日向国。

那是一个充满破坏和创造的时代。和村桥久成一起出生在天保年间的年轻武士,有大久保利通、吉田松阴、山县有朋、木户孝允、坂本龙马、井上馨、板垣退助、大隈重信、高杉晋作、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他们是活跃于倒幕维新时代的风云儿。

其中有些人尚未见证维新来临就英年早逝,如果他们能活到明治新政府诞生的1868年,届时吉田松阴38岁,坂本龙马33岁,高杉晋作只有28岁;其他在倒幕战争幸存下来的人物,大久保利通和吉田同岁,后来成为内阁总理大臣的伊藤博文比高杉小一岁,当时只有27岁,在第二次伊藤内阁担任外务大臣的陆奥宗光则为24岁。他们后来都成为了明治新政府的核心人物,为日本的近代化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

推翻幕府和实现维新的,就是这些二三十岁的末代武士。

萨英战争,鹿儿岛城与英国海军舰艇互相炮击

1863年,英国军舰炮击了鹿儿岛,萨摩藩损失惨重。这场冲突彻底打醒了萨摩藩,让骄傲的南国武士们意识到了与西方列强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以及学习现代技术的必要性。

两年后,萨摩藩选拔了15位年轻人去英国留学,其中就包括时年23岁的村桥久成。当时幕府实施严格的锁国政策,擅自出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为了蒙蔽江户幕府的耳目,萨摩藩让他们使用假名,并对外报告说这些人是去琉球执行公务,之后再秘密安排外国商船将他们辗转送到伦敦。

留学生合影,后排左二为村桥久成

漂洋过海的年轻人立刻被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震撼了。人口超过300万的伦敦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没有之一,街道上有煤气灯,地下跑着地铁,泰晤士河两岸有用钢铁和玻璃建造的庞大建筑——这是当时的日本人从未见过的景象。

村桥久成进入了伦敦大学,研究海军学和陆军学,但巨大的文化冲击使他一直无法适应英国的生活。同此后留学伦敦的同胞夏目漱石一样,村桥患上了神经衰弱,次年就提前退学返回日本。

2

村桥回国两年后,历史再次发生重大转折。

幕末尊王攘夷运动的发展

1866年,萨摩藩、长州藩等强藩组成倒幕联盟,主张废除幕府

英萨战争后,萨摩藩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攘夷的不现实,只有打倒幕府,拥抱现代化的技术与制度,才能救亡图存。1868年,日本的年号由庆应改为明治,戊辰战争爆发,以萨摩藩、长州藩为代表的倒幕派与旧幕府军开展了一系列战斗。村桥久成作为一名炮兵军官,率领着一支250人左右的队伍,跟随着同乡黑田清隆的部队,在日本东北征战。在很多相关战记中,都有关于村桥的记载。黑田比村桥大两岁,出身在萨摩藩一个下级武士家庭,此后他将成为给村桥的一生带来巨大影响的男人。

1869年5月,明治政府军向负隅顽抗的旧幕府军的最后据点,虾夷地的箱馆,也就是现在北海道函馆市,发起了总攻。黑田清隆时任陆军参谋,村桥在他手下担任一名军监。敌方总指挥榎本武扬是幕府时代的海军名将,曾在荷兰留学,对国际海事法颇有研究。黑田相当仰慕榎本,认为如此人才白白在内战中牺牲是国家的损失,因此一边围城攻坚,一边派人劝降。而执行和平谈判任务的,就是村桥。

箱馆之战,明治新政府军和旧幕府军之间的最后一战

经历数日斗争后,榎本武扬最终带领旧幕府军残党开城投降,黑田也践行诺言,为榎本争取了宽大处理。这是戊辰战争的最后一战,至此旧幕府势力的武装抵抗完全结束。

另外插一句,新选组副长土方岁三在这场战役中被流弹击中阵亡,遗体不知所踪。充满传奇色彩的新选组的故事也在北海道的暮春迎来最终篇章——相信对日本动漫、游戏或文艺作品有所涉猎的朋友应该对新选组并不陌生。他们极具争议,作为旧时代剑侠色彩浓重的反动派一直很有人气,但在本节目中就不具体展开了。

于是,这位来自日本西南鹿儿岛的青年村桥久成,一路来到了东北的北海道,并从此与这片土地结下深厚的羁绊。武士们卸下佩刀,迎接新时代的未知变化。

3

既然提到了北海道和啤酒,应该有些听众朋友已经猜到这一集要说的是札幌啤酒。札幌啤酒的前身叫做开拓使麦酒酿造所,但在聊它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当时的札幌是什么情况,以及开拓使到底是什么东西。

开拓使船舰旗章。五角星是开拓使的标志,也是日后札幌啤酒五角星LOGO的来源。

箱馆战争结束后,明治政府将这片长期被称为「虾夷地」的北方岛屿更名为「北海道」,同年7月建立了名为「开拓使」的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北海道及当时仍属于日本控制下的库页岛等北方领土的拓殖和开发。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明治时代的经济特区。

此前,箱馆是连接本州北部和北海道的重要军港和堡垒,也是北海道岛上最大的城市和产业中心。但开拓使考虑到其地理位置过于偏南,因此决定在北海道岛中部规划建设全新的城市——札幌,作为开拓使的本厅,也就是总部所在地。当时札幌市中心地区的人口记录为「2户7人」,包括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阿伊努居民在内,人口总共大约100人左右。这里是一片白雪覆盖的荒野,河川丰沛川流不息,茂密的原始森林一望无际,鹿、熊和野狼在其中肆意漫游。

最初的大友堀和今天的创成川

札幌的建设规划以渡岛通为东西轴,并以大友堀(创成川)为南北轴

1871年,村桥的老领导黑田清隆就任开拓次官,实际上兼任总负责人。他在前任长官的基础上继续拓建札幌本府,基本奠定了创成川两岸如今札幌市中心的格局。此外,开拓使还以「劝农」「劝业」为口号,在札幌建设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工厂,包括木工、机械、马具、造纸、罐头、榨油、味噌酱油酿造和纺织厂等。按照现代的说法,这是一个集合了当时最先进技术的「札幌高新科技产业园区」。

这一年年底,29岁的村桥也受到长官黑田的邀请,在开拓使任职。他并没有直接去北海道,而是留在了东京的开拓使驻京办,负责建设和经营东京官园。官是官方的官,园是花园的园。东京官园坐落在现在的东京青山,类似于开拓使在东京的一块实验田,目的是从欧美引进和选育适合北海道寒带气候的农作物和牲畜,研究西方农业技术,等到实验成功后再移植到北海道。除了东京,开拓使还在北海道的七重、札幌和根室设有三座官园。和村桥一起工作的还有很多外国技术专家,都是开拓使重金聘请来的。

4

为了向更先进的西方学习,明治政府确实是下了不少血本。

岩仓使节团部分成员。

左起:木户孝允、山口尚芳、岩仓具视、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

1871年12月,一支由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伊藤博文等重臣率领的规模庞大的考察团离开日本,出使欧美各国。使团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与列强沟通,尝试修改江户末年幕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团直到1873年9月才回到日本,在超过20个月的旅程中,来自明治政府工、农、矿、金融、文教、军事、治安部门的数十名官员考察了15个欧美国家。尽管在外交上没有取得实质上的成果,但大开眼界的使团成员们意识到当时的日本不但需要引进新技术,更要引进新的组织和思维方式,才能将日本改造为现代国家。回国之后,归国派们很快发动政变,迫使留守政府下野,夺取了军政大权。

在访问英国时,使团参观了当地的啤酒酿造厂,机器生产的酿酒车间与日本传统的手工作坊在观感上还是很不一样的。品尝了英国啤酒之后,日本使团觉得这种酒精度不高的饮料味道独特、有益健康、有助于提升国民幸福感,当然这其中可能是被英国人灌了些迷魂汤,但有一点是没错的——啤酒会是一个赚钱的好生意。虽然优先级比不上富国强兵之类的大事,考察团回国之后,生产日本人自己酿的啤酒,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870年,日本第一家啤酒厂Spring Valley Brewery落成在刚刚开港的横滨。

严格意义上来说,札幌啤酒的前身开拓使麦酒酿造所并不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啤酒厂。1870年,挪威裔的美国人William Copeland已经在横滨建立了一家名为春谷啤酒厂 (Spring Valley Brewery)的小型酒厂,就是面向在日外侨销售啤酒,如今这家历史悠久的酒厂成为了麒麟啤酒的一部分。

开拓使雇佣的美国化学家、工程师托马斯·安蒂赛尔,在北海道发现了野生蛇麻

1871年,开拓使的外籍顾问在北海道调查本地物种时,发现了当地的野生蛇麻。蛇麻是啤酒花的近亲,因此建设啤酒酿造厂的项目也就由开拓使负责。黑田原本的计划是将酿酒厂建在东京官园附近,因为这里更加靠近啤酒的消费市场——东京有很多外商和国外的外交官员,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相对西化,他们会是啤酒的主要消费人群。

黑田此举也有些政治作秀的意味,相比起穷山恶水的北海道,直接邀请皇亲贵族、政府高官和社会名流去东京郊外参观啤酒厂,显然更加方便展示开拓使的政绩。

然而,村桥久成却不领会领导的小心思。他上书直言,北海道的物产和气候也适合啤酒生产。开拓使的使命就是促进北海道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新兴产业在北海道落地,创造工作岗位吸引移民,为北海道注入活力。酿酒厂直接建在北海道,还可以带动本地农业、包材、物流等上下游行业,虽然这是一条困难的道路,但长期来看效益远比开在东京要大。

5

这些mision and vision黑田不是不懂,但这还不足以说服他。在官场谈长期主义是一件有些天真的事情,自己忙活半天被后人摘果子出政绩,这种事情对于政坛老油条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黑田仍在犹豫时,意外收到了一封来自日本驻德国公使青木周蔵的信件。

青木周蔵是长州藩人,出生在现在山口县的一个医生家庭。自明治元年时他就在德意志帝国留学,此后进入外务省,一直在德国、奥匈帝国等德语国家担任外交官员,还迎娶了来自普鲁士的贵族小姐为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德国通。

青木非常熟悉德国的啤酒产业,并且在信中支持了村桥的观点,指出按照德国的啤酒酿造工艺,北海道是更合适建酿酒厂的地方。如今并没有证据显示村桥和青木有什么交往,更遑论二人之间就此进行过何种协商,因此青木很有可能只是从专业角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中川清兵卫,日本「啤酒之父」,第一位日本啤酒酿酒师

更重要的是,青木向开拓使推荐了一位年轻人,名叫中川清兵卫

中川出生于1848年,比村桥久成小6岁,来自越后国(也就是现在新潟县)的一个商人家庭。1865年,在横滨打工的少年中川搭上了一条外国商船,冒着被幕府处刑的风险秘密偷渡海外,那一年他17岁,目的地也是村桥曾经留学过的英国。

关于中川在英国的经历并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他在1872年迁居到了德国,并结识了青木周蔵。在青木的介绍下,中川清兵卫进入了当时柏林最大的啤酒企业——柏林啤酒厂担任学徒,学习啤酒酿造技术。1875年,经过两年多的培训和工作,中川获得了一份由柏林啤酒厂主席、厂长和技术主任共同签署的证书,表彰他在学徒期间的出色表现。德国人写道:

他怀着旺盛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啤酒酿造和制作麦芽的研究,广泛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实现了他来到欧洲的目标。培养出一位如此有才干且勤奋的外国青年,是本厂巨大的荣幸。

这份充斥着溢美之词,装饰也相当华丽的羊皮纸文件,至今仍保存在札幌啤酒博物馆中。

未完待续……



👂🏻

撰文:钱老板
排版:邓逸轩
后期制作:孙称 | 节目运营:小米粒
Logo设计:Jessi、蛋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北海道的开发
UC头条:日本投资了10年的北海道,说贱卖就贱卖,日本天皇还同意了
北海道自由行(八)札幌篇
徐昕:札幌印象(北海道游记之一)
日本行(下)
日本是怎么控制北海道岛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