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哲学】笛卡尔究竟在怀疑什么?

欢迎来到【西方哲学】

点击“襄子讲西方”关注我们哟

笛卡尔究竟在怀疑什么?

与霍布斯同时代的欧洲大陆上也出现了一个伟大的人,他就是勒内·笛卡尔,于1596年出生于法国。他被誉为“现代哲学之父”,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通才,在数学上和物理学上也有着巨大的贡献。

01.笛卡尔要干什么?

《第一哲学沉思录》是笛卡尔的集大成之作,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他的科学研究服务的,他的野心很大,要为科学研究奠定哲学或者形而上学的基础,他要抛开一切,从零开始,重新建立这座哲学与科学的大厦。(在当时,科学与哲学的边境其实很模糊,所以,很多时候,科学中有哲学,哲学中又有科学)

什么意思呢?就比如你现在头脑中已经拥有了很多知识,但都是前人的经验与理论,现在开始,请你忘掉它们,自己重新推导一遍。你说,这还不简单,于是拿起纸与笔,先开始建构数学的大厦。你在纸上画出了一条优美的抛物线,说,这就是抛物线,一般方程是巴拉巴拉。你错了,你这样的推导还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的。你得从零开始,从知识的源头开始。

你一脸懵逼地望着我,完全一副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的样子,我跟你说,别看我,看笛卡尔。

在本书的一开篇,笛卡尔就表现出了破除一切旧哲学和旧科学的气魄,他说,我惊讶于自己之前学了那么多错误的东西,如果想要建立稳固的科学,就需要彻底清除之前的一切,从头来看,重新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也就是说,他要从怀疑一切开始。

02.感官经验可靠吗?

笛卡尔认为,感官经常会给我们提供错误的信息,比如海市蜃楼,比如插在水里弯曲的筷子,这些表明了,感官往往是不可靠的。既然不可靠,那我们就有理由将一切感官体验都当作是可能错误的。

但是,我坐在这里敲字,我在描述笛卡尔的怀疑一切,我这样的感觉可是的的确确真实的啊,我的手触碰到键盘,有触觉,我看着屏幕上的字,发现刚刚将“触觉”敲成了“处决”,所以我回头按下了删除键,又重新打上了正确的“触觉”,我听到了键盘被我敲得啪啪作响,我似乎还闻到了主板已经承受不了笛卡尔的思想,开始燃烧起来的味道呢。请问,这些难道是假的吗?

笛卡尔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一切不是在做梦?”

写到这的时候,我真的很想将庄子叫出来,让他去和笛卡尔进行思辨交流,可是,我怎么确定我不是庄周的一场梦呢?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某一个生物做了一场梦,梦里,一个叫余襄子人的在地球的某个地方敲着键盘,想着笛卡尔,想着庄子。如果是这样,请停下这不切实际的梦,让我中个五百万吧,让我身边突然蹦出几个美女吧。不名生物感知到了他梦里的余襄子的欲望,他点点头,说:“好的,余襄子,你也去做一个梦吧,梦里,什么都有。”

可是,既然这是一场梦,为什么我就什么都没有呢?生物自豪地说:“我的梦里,除了你之外,什么都没有,但是,你的梦里,什么都有。”

然后,生物不怀好意地笑了笑,跟我说:“其实,我也是某个人的一场梦,我的梦里,只有你。”

我不要做梦了,我要醒过来,我要醒过来,我用力地睁开了眼睛,打了自己一巴掌,疼痛感瞬间席卷而来,现在,我是醒过来了?还是依旧在做梦?

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分梦境和现实呢?

答案可能很绝望,没有。

不光是我和你,就连笛卡尔也很无奈,原来我们之前信以为真的一切东西都在崩塌,一切都不可信。就包括这个世界上一切客观的物理规律,也有可能是某个神灵在梦中施展的魔法,是用来欺骗我们的。笛卡尔用他“方法论上的怀疑论”将整个世界、整个信念全都敲碎了。我漂浮在某个人的梦境中,大声呼喊:“让我中个五百万吧!”

03.寻找笛卡尔的“阿基米德点”

到了这个地步,笛卡尔说,他要找到一个绝对不容怀疑的东西,就像是阿基米德点一样,要用它来撬动起整个世界和思想。

可是,在经过这么一轮怀疑后,这样的阿基米德点还存在吗?还有这么一个稳固的支点吗?突然,一道亮光穿透了笛卡尔的脑袋,他就像是从梦中清醒过来一样,他为此大为兴奋,他说:“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笛卡尔找到什么了吗?他找到了如何中五百万的秘密了吗?

不!他找到了那个稳固的阿基米德点,他说:“此刻,我在进行思考,我在进行怀疑,我在怀疑一切,只有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我是真实的,我是存在的,如果没有一个‘我’这样的主体存在,那么,思考、怀疑这些东西就没有了依靠,也就不可能进行了。”

你能想象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在思考自己存不存在吗?

这也就是那句著名的“我思故我在”,虽然,笛卡尔在这本书中没有明确写出这句话,但他的文字已经透露除了这样一层意思。那么,这句话的“我”是谁呢?在笛卡尔看来,这个必然存在的“我”,并不是现在坐在电脑前,具有实体形态的我,而只是一个精神主体。

笛卡尔找到了这个绝对正确,不容怀疑的公理。你如果还在死磕这个,还在怀疑这句“我思故我在”的正确性,岂不恰恰证明了这句话吗?有一点需要注意,这里的“思”并局限于思考,一切需要精神活动的动作,比如怀疑、思考、肯定、否定都可以被纳入“思”的范畴。

04.笛卡尔心中的上帝

然后,笛卡尔用这句话来证明了上帝的存在。为什么呢?因为笛卡尔到目前为止,才完成了第一步,他仅仅是证明了精神实体的存在,他必须要想出某种办法,走出这个单纯的精神实体,来确定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也就是说,他接下来要证明我的肉体也是存在的了。

在笛卡尔看来,上帝只是一个中介,连接精神与客观世界的中介。他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必定有一个完美实体——即上帝——的存在来让我们得到这个概念。

这句话听上去很绕,简而言之,上帝如果不存在,那我怎么会来到这个世界呢?这个世界必然会有一个完美的、圆满的开端,上帝是一切因果律的第一因,是一切存在的开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笛卡尔的上帝,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上帝,也不是神学的上帝,而是自然的上帝,是哲学意义上的上帝。

笛卡尔说:“我的心中有一个上帝的观念,这个观念是无限完满的。”

正因为上帝是完满的,所以他是完美的,是至善的,不可能存在缺陷,因此上帝不会欺骗我,因为欺骗本身是恶的,不好的。

05.为什么我们会犯错?

可是,现实却是,上帝一直在欺骗我们啊?不然怎么解释我们会犯下这么多的错误,为什么上帝不让我中五百万呢?

笛卡尔说,那不是上帝的错,而是我们误用了上帝给我们的认知能力,上帝给了我们理性认识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感觉和自由意志,这些东西经常会超出理性的界限,将我们带入错误。

没错,一个理性的人是不会去买彩票的,而你之所以去买彩票,是因为你的原因,这不能让上帝背锅。所以,没有中五百万,不要去怪上帝,先去反思一下你自己。

平心而论,笛卡尔的论证有“循环论证”的痕迹,因为要解释因果律,我们搬出了上帝,我们搬出了上帝,就是为了让他成为第一因。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没有在基督教社会中长大的我来说,我实在是想象不出一个完美的上帝是什么样的,我只能想象出一个五百万是什么样的。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时代在发展,我们也不必去拘泥于宗教上的上帝,因为笛卡尔就被当时的很多人批评是无神论者。

06.心物二元论

除了这些之外,笛卡尔在哲学上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心物二元论”,也就是说心灵和物体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存在,作为精神的“我”在思考,在怀疑,但我们接触到的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东西,比如颜色,气味,温度、长宽高等,请问是我思考出来的吗?

因此,在精神之外,笛卡尔又明确了物质实体,所有的物质实体都具有哲学意义上的广延性,即长宽高。精神实体的本质是“思考”,物质实体的本质是“广延”,从本质上来讲,这两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共同点。但是,如何将这两者连接起来呢?笛卡尔虽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没有系统地讨论过。或许,作为中间商的上帝,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吧。

笛卡尔这本《第一哲学沉思录》出版的时候,正值欧洲三十年战争,因此,当时的社会环境并不宽容,他也被教会视为了敌人。

07.谈谈方法

笛卡尔还有一本哲学上的著作,叫《谈谈方法》,也是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开山之作。在笛卡尔之前,哲学家思考的问题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是大家探讨的话题了,但是,各方争论了很久,始终都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几千年来都在原地转圈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因为探讨“是什么”这类话题永远都没有尽头,笛卡尔似乎是看到了这种困境,他说,在探索世界本质之前,还得先解决“怎么探寻”这个话题。

这就是认知论的问题,如果不把这个问题先搞明白,那么大家就像是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所谓工具用错了,得出来的结论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笛卡尔,将哲学从“本体论”扭转到了“认知论”,将“what”引向了“how”。笛卡尔认为,我们只有运用理性,才能找到真理,亚里士多德若是听到这句话,他肯定会鼓手叫好。

按照哲学的惯例,要用理性认知世界,首先就得先搞明白,理性是什么?用笛卡尔的话说,理性就是正确判断事物,辨别真伪,不仅意味着人能够运用逻辑谨慎思考,也意味着靠推理思维,而不是靠感觉经验去认识。说白了,就是科学中的演绎法,与归纳法相对。

在当时,人们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获取知识,一是上帝,二是经验,三是理性。与笛卡尔隔海相望的弗朗西斯·培根选择了经验,以他为首的哲学家被称为经验主义者;而笛卡尔选择了理性,以他为首的哲学家被称为理性主义者,这两者就像一左一右,在康德手中完成了统一。

和经验比起来,理性为什么更胜一筹呢?笛卡尔举了一个例子,想象现在你家的旧房子需要装修,请问是找几个人重新刷一遍呢,还是全部推倒重来,请一个理性的设计师重新设计一套房子,哪个会让新房子更漂亮呢?答案不用我说,当然是后者啦,因此,笛卡尔认为,理性比经验更靠谱。

虽然笛卡尔彻底抛弃了上帝,但他依旧认为理性来源于完美的上帝,这岂不是矛盾吗?其实一点都不矛盾,我们要知道,像笛卡尔、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虽然在他们的著作中经常会看到上帝,但这个上帝并不是宗教意义的上帝,而是哲学意义的上帝,是自然的上帝。

上帝是理性的来源,但是,上帝不会再人一出生就将最完美的给他,而是给了他自由意志,让他自己去选择。这就好比,人生是一场游戏,上帝是设计师,游戏里面充满了神装和乐趣,但需要你自己去寻找,自己去挖掘。一些记性好的朋友可能会想到,这里面有圣奥古斯丁的影子,没错,你要知道,人类的知识,人类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代代传承的。

有了上面的论证,那么最让人心动的问题也就来了,请问,人应该如何运用理性来认识世界呢?当时最主流的一个工具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英国的培根不知是为了怼亚里士多德,还是在介绍自己新工具的时候顺便怼了一下亚里士多德,总之他认为是实验,是数据,而笛卡尔呢,他的新工具是新逻辑,一共有四个环节,即怀疑、分析、综合和检验。

大部分接受过教育的人都对这四个步骤并不陌生,因为它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血液之中,但在笛卡尔提出这些的那个时代,是很革命性的,也是很新颖的。有人说,没有笛卡尔,就没有现代世界。

08.漩涡论

在天文学上,笛卡尔开创了漩涡说,他认为,世界本来是由无数物质微粒构成的,处于混沌状态之中,后由于微粒彼此冲突、形成旋涡运动、逐步形成上、空气和火一种元素。在旋祸运动中,重的土元素被抛出混沌状态的中心,形成行星;较轻的火元素仍留在中心,形成太阳;而空气则介于两者之间,于是形成太阳系。虽然这个说法被后来的牛顿说是错误的,但在科学与哲学上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09.笛卡尔坐标系

在数学上,笛卡尔开创了解析几何,我们初中常用的直角坐标系就是他发明的,教大家一个装逼的方法,以后当你说道“直角坐标系”的时候,可以直接说“笛卡尔坐标系”,或者来一句“请大家看好了,我要开始画一个笛卡尔坐标系了。”

关于更多笛卡尔的成就,这里也就不多做阐述了。笛卡尔这位奇才,在人生中年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原因是当时的瑞典女王非常喜欢笛卡尔的哲学,便邀请他到瑞典任职。大家都知道的呀,瑞典这地方冷得要死,笛卡尔由于水土不服而感染了肺炎,于54岁就去世了,即1650年。有意思的是,他在生前曾坚定地认为自己能活一百岁,结果才刚过半就去世了,不免让人遗憾。或许,等到他老的时候可以看到他和牛顿的交锋呢。

笛卡尔终身未婚,死后,由于教会的阻止,仅有少数几个好友为其送葬。

笛卡尔去世后,他的著作被教会列入了禁书,直到18世纪才获得了解放。

 【法国革命】法国大革命究竟是怎么了?
 【美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那些事儿
 【浪漫主义诗歌】拜伦、雪莱与济慈
 【西方哲学】康德究竟讲了什么?
 【西方哲学】哲学有什么用?
 【极简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康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主义: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发明数学直角坐标系的哲学家笛卡尔
【笛卡尔哲学的意义】【】【】
“我思故我在”,怀疑一切。(哲学总论9)
笛卡尔的的怀疑论
上帝存在的形而上学证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