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皖东的第五天—被街头小吃拯救

各位会不会因为偶然看到一个地名忍不住想去一探究竟?这就是今天为什么我会来到了一个叫“鲜鱼巷口”的地方。当然没有看到鲜鱼或任何和鲜鱼有关的东西,反而这一片因为有些破旧要被拆掉了。原来一排平房小屋子的店铺招牌还在,卷闸门均已放下,一副不再对外营业的样子。能想象那些人在几平米的方寸地皮之间进行揉面、切葱、炸团、煎饼等操作,弯腰转身、挥洒汗水,常常自嘲“糊个口而已。”

无意间看到“炸元宵”这样的小吃,让我想起小时候吃过的一个和它类似的糍粑饼。味道是小时候品的,做法要靠现在模糊的回忆才能一点点复原,如今已清楚那般美食无法再复刻,世上有很多东西绝版,美食也会绝版。

要想做好糍粑团,几个要素步骤不能省,1.糯米糍粑要靠工具捣,小时候还没有机器可替代,所以只能是人工捣,这样捣出来的糍粑不比机器研磨得非常细腻,实际上细腻等同于是均一。而工具捣出来的会保留输糯米被捣得不精而略有粗粗粒的口感,这其实很微妙,也就是口感会有层次。2.芝麻粉 (或许黄豆粉也可以)捣好的糍粑团裹上微微发黄的芝麻粉摊成饼状 3. 炭火炉 炭火炉上加一个圆形铁丝网,刷一层油,把糍粑饼放在上面,再撒上芝麻粒,白砂糖。 剩下的交给时间,炭火维持一个温度慢慢煨着糍粑,等到芝麻飘香就可以翻面再稍微烤下,形成酥酥的糍粑壳。制作一个糍粑饼的时间不短,可要耐心等候才行。所以那种存在于过去的慢食在商业化的现代是没有办法继续或者拿来维持生活,一些步骤为了要适应现在的节奏不得不改动,于是慢慢变了味。每次看某某店铺始于xxxx年(自诩百年老店),却宛然一个全新的商业化外表,它真的名副其实吗?

从鲜鱼巷口往白云商厦方向走,出门之前就在心里笃定“我一定要吃到米饭!”(已经三天没吃米饭了。。。)但是一路走也没看到米饭的店,都是包子馒头面和饼,真是魔怔了。“吃米饭”的底线一点点在松懈。碰到一家炸串店,门口支棱起一个烧烤架烤面筋,炸串在里面。一奶奶走向烤面筋摊,男人正要给她包起来旁边刚烤好的,可老奶奶偏要从生面筋抽出几根让他现烤,真有意思。反正我很少看到老人光顾烧烤摊的。后来还看到一奶奶接外孙女嘴里一人叼一根冰淇淋,唇边奶油汪汪的。

“那是一把什么肉啊?”“猪肉。”“来一把,umm再来两串娃娃菜,一串土豆,一串蒜薹。”居然有蒜薹,蒜薹也可以炸,倒是想试试。后来真后悔没多点几串。虽然娃娃菜焦干的挺好吃的,但是蒜薹更胜一筹!蒜薹肉有筋不柴不老,经过油炸之后略微缩去一些水分,粉中带甜,口感很特别,如果有下次的话一定还要加!(因为太饿狼吞虎咽下肚都没拍照哈哈)

稍微缓解了一点饥饿感,又继续寻下一顿。大厦角落闪过“鸡丝豆腐脑”几个大字。对豆腐脑倒是不新鲜,但又有点好奇每个地方豆腐脑会不会也有点不一样?“来一份豆腐脑,多少钱啊。”“4.5。”“啊,什么?”有点不太相信自己耳朵似的又问了一遍。“4.5。”不是4块,也不是5块,就是4块5。一个精打精算的价格,再便宜5毛自己不划算 ,再多出5毛又怕别人不买。于是摊面上堆着一堆银色1元硬币和一堆铜色5毛硬币。

瞧这打包技术,我第一次见有人能把勺子卡得如此刚刚好,从来都是勺子放在袋子里面,勺子和袋子一个颜色有时候要找半天还怀疑对方到底有没有给自己勺子。豆腐脑上面盖着薄薄一层鸡丝木耳,红薯粉勾了芡和在一起煮得,糊糊的。下面的豆腐脑舀起一勺就浮出一点碎碎的脑花儿。习惯了内酯豆腐凝在一起的平滑,对于这个冒碎脑花儿的豆腐脑,心里默默安慰起自己,这大概就是零添加吧!等到老了没牙了还要吃这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面炸裂好吃,清爽又开胃,天热就吃它!
大叔卖的“万人迷”小吃,1元一个每天只做200个,去晚就没了
最火街边小吃,烤面筋的详细教程
这4款街头小吃太“暴利”了,成本低利润高,吃货们还在犯迷糊
红油制作大全 夜市小吃制作方法【2】
凉皮做法全攻略找到一个版本全的,先存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