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云口中“最努力、最勤奋”的人,25年商战锦囊首次公开|创·观察

24岁,从负责翻译工作的秘书,他用3年做到了万国证券副总。


29岁,在普华永道破格晋升两次,他成为最年轻的合伙人。


32岁,从代理总裁到正职,他成为世界五百强百安居最年轻总裁。


36岁,与马云义结“光明顶”,担任首席CEO,带领阿里巴巴上市。


41岁,他转身离开,创办嘉御基金,出任董事长,马云、李泽楷为他站台。


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他走完了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经历的职业生涯。他却说:“永远在寻找自己最弱的地方。”


对于事业,他说成功没有捷径,人生需要规划;对于未来,他说想在40岁退休,走上讲坛。


他就是卫哲。


从秘书到最年轻世界五百强总裁

他一路逆袭,超越自我


纵观卫哲整个职业生涯,他只用了9年,就从秘书做到了世界五百强总裁。这种火箭式的上升速度,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然而只有真正了解卫哲的人,才会明白成绩背后,是他不断的努力与挑战。


他是最在乎细节的秘书。199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卫哲,在曾被称为“中国证券之父”的万国证券总经理管金生身边做秘书,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份职业。


身为秘书,卫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老板喝一杯水多长时间,多久换一个打火机,老板看过的报纸,他会剪裁下来,用来引导自己下一步的工作。


对细节的极致要求,让管金生对他身边的这个秘书刮目相看,并逐渐放开手脚,让卫哲做更多的尝试。



卫哲因此得到机会,一路高升,24岁时,他就出任了万国证券资产管理总部的副总经理,也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副总。


他是“四大”最年轻的合伙人。为了弥补自己的财务短板,卫哲选择离开万国证券,加入普华永道,从小小的财务顾问开始做起。


在普华永道的第二年,他便主动要求做纯英国的并购业务,让很多人感到吃惊。由于陌生的商业环境和客户的不信任,卫哲整整半年没有接到一单,许多人对他的选择产生质疑。


但卫哲很清楚,这是他必须迈过的一关。他一边学习财务知识,一边腆着脸面去拜访英国企业,无论大小,挨个拜访,免费为他们做财务工作,赢得企业主信任。就这样坚持了半年,卫哲终于赢得第一单。


此后,卫哲越战越勇,不仅在一年内被破格晋升两次,当上收购及兼并部高级经理,还成为普华永道史上最年轻的合伙人。


他是最年轻的世界五百强总裁。为了弥补自己管理大团队的短板,2000年,卫哲毅然离开普华永道,加盟做建材零售的百安居,在百安居,他也是从小小的财务经理做起。


在百安居,卫哲也是频频请缨,主动要求增加任务,最多的时候,他一个人干了七个人的活,同时分管着9个部门。


2002年,32岁的卫哲以绝对的实力,出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他也是当时最年轻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总裁。



卫哲出任总裁后,百安居在中国的门店由5家扩张到了50多家。三年内,营业收入由不到一千万美元,提升到了10亿美元。


从万国证券到普华永道再到百安居,卫哲每次跳槽都是减薪跳槽,但是每一次减薪以后他都能够在一年内使薪水调整到比以前还要高。


从阿里CEO到嘉御基金总裁

他开启征程,实现自我


胜任百安居的工作以后,卫哲的梦想就是管理一家在全球行业内领先的中国公司。


2006年11月,在马云的盛邀下,卫哲出任阿里CEO,也开启了他新的人生阶段。卫哲所要做的,不是创立这个企业,而是带领它逐渐壮大,走向世界。


卫哲曾说,没有离开百安居的理由,但有很多加入阿里巴巴的理由。


第一,阿里巴巴从事的是电子商务,自己过去的经验是商务,阿里巴巴可以给自己带来没有接触过的“电子”;


第二,百安居的跨国采购经验使自己对买家的需求非常熟悉,可以为阿里巴巴提供买家服务方面的经验;


第三,自己有带领团队从200人增加到13000人的经验,可以帮助阿里巴巴在高速成长中减少成长的烦恼。


在阿里,卫哲负责阿里超过10年的老业务,是电子化水平极低的中介业务。而更重要的是,卫哲加入阿里时,适逢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卫哲不负众望,在他担任CEO期间,阿里的季度营收从5亿元,增长到14.5亿,净利润从1.5亿元,增长至3.66亿元。


营收增加近3倍,利润增加1.44倍。他带领阿里B2B公司,成功完成IPO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011年,卫哲成立了嘉御基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原来的老东家马云和有香港“小超人”之称的李泽楷纷纷入股,为其站台。


“开放,透明,分享,责任”是嘉御基金坚持的四大价值观,这类耳熟能详的四组词语同样是阿里坚持的商业理念。


作为嘉御基金的掌舵人,卫哲始终围绕着互联网、电子商务、零售这三个熟悉的行业进行投资。如今,嘉御基金已经成功投资了几十个项目,并成功退出了包括PPS、91助手等项目。


在卫哲看来,在熟悉的领域,才能对行业判断得准,看项目看得准,帮助别人能帮到位。


历经了CFO、CEO等众多光环的卫哲,认为最快乐和最有意义的事,已不仅仅是运用自己的经验去创业,而是去帮助更多的人领略商业智慧的精髓。


合伙人、营销、招聘、零售

25年商海沉浮,他总能一语直击最本质问题


有人问卫哲:“你怎么升得这么快?”卫哲回答:“我一天工作14-16个小时,三年就相当于别人干五六年,工作六年的人也应该是这个位置了。”


“火箭式急速上升”,是人们对卫哲职业发展的最多评价。但人们似乎忽视了,虽然快,但是他步步为营,做到了最扎实、有效的迭代。


卫哲认为:“火箭式提升是逐级而进,完成前级再进入后级;而跳跃式提升是去越级地跳过很多必须经过的历程。”


9年来,卫哲从最基本的秘书工作,到部门助理,到副科长及科长,到部门副经理及经理,然后是副总监及总监,再到副总裁并最终到总裁,其中没有一个岗位被他跳过。


如果跳过某个岗位,就必然会有业务知识或管理经验的空白点,所以他反对跳跃式发展。“跳跃式提升可能会带来短期的辉煌,但不可能获得持久的成功。”


他谈风口理论:只认风口就是把自己当猪 


很多投资者都关注投资风口,但我最不看好的,是所有人告诉我风口在哪,或者我们下一个窗口在哪。你认风口,就是把自己当猪!猪才要找风口,才能被吹起来。如果你自认为是老鹰的话,即便没有风,自己也能飞。干嘛要窗口?放着门不走,非要跳窗干嘛?



投资不要认风口和窗口,要顺势而为。我们要认清楚后面有哪些“势”。如果谈“势”的话,就不要马上谈行业。我们马上进入95后消费时代,要认清楚人口结构,互联网人口结构。


他谈用人:企业在招聘时最容易犯两个错误。


错误一:下放招聘权。


这往往是一个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灾难的开始。很多中小企业老板,觉得招聘是人事经理的事情,自己最多找几个高管。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


招聘是老板、每个业务部门主管的事情,人力资源最多起到辅助的作用。也就是招聘的决策权,必须是在业务部门。


错误二:总要找精英、专家。


不要总想着去找专家、精英。专家、精英、人才在你公司规模这么小的时候,凭什么加入?


让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形成“人才地级差“。


就好比,如果你这个岗位的预算是月薪1万元,建议不要从现在收入8千元的人群中找,因为你给他1万元,他并不觉得感谢,并不觉得翻身了,他觉得是应该的。


他谈合伙人:中国大量的公司,并不真正理解合伙人制


你觉得给他一个“合伙人”的名号,给他一点股份,好像就是合伙人,其实不是。


合伙人的真正本质是什么?


首先,合伙人是票决制,一人一票,跟你持有的股份无关;其次,合伙人制,跟你的级别无关。


真正意义上的合伙人与伪合伙人的区别就在决策权上,而不是体现在经济利益上。


好的合伙人制度最大的好处是有一个集体决策的机制,防止创始人动力过足,刹车失灵、刹车无效。


他谈新零售:新零售最大的优势在于高效、获客成本低。


新零售一定是对原有零售门店加以利用的,传统门店的优势就能体现出来:传统门店的客流几乎零成本,只是你没有抓住把客流转化为用户经营而已。


而传统零售有两个成本不可避免上升,一是房租成本,第二人工成本。


新零售要解决传统零售两个问题:让传统零售人效,人均产出大幅度上升;让每平米产出大幅度上升。


这也是新零售应该发挥优势,实现到突破的地方。


他谈销售:销售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对KP 。


如果你在阿里巴巴受过训练,就知道阿里销售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对KP(Key Person),也就是关键人、公司的决策者。


为什么他们这么费劲地找KP(Key Person)?2B业务的核心是KP决策,不同公司的决策人不一样。由于你很难用网络去抓,所以使用互联网思维、新零售思维都不对。


这个时候,你应该换一个思维:销售不是经营产品,而是经营人。


创业者、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职场人

为什么所有人都爱听卫哲?


从小秘书到副总再到阿里巴巴CEO,卫哲独一无二的传奇经历,已经成为许多创业者和职场人的学习对象。


如今,百战归来,卫哲兑现了自己40岁后走上讲坛的诺言。


他的经历影响无数的创业者、企业家和求职者。


 in创始人黑羽:“卫哲老师的淡定从容,谦和人生态度一直是我所佩服和敬仰的。尤其看到他平时很多的分享中,虽然平和,但是直切很多商业模式和创业的要点,让你能把握到一个大势的脉搏。所以卫哲老师的课程,我是强烈,强烈推荐的。”


贝贝网CEO张良伦:“听说卫总要开课了,很是期待,卫总是我在阿里巴巴工作时的Boss,那时就经常会听到他富有感染力的分享和精辟深刻的观点,后来创业后有幸与其沟通过几次,每次沟通都让我深受启发,其分享的文章我们也会传阅拜读。”


挖财网董事长李治国:“认同卫总说的没有效率的增长等于是自杀,这两年因为投资环境趋好甚至趋热,导致大家忘了基本功的建设,任何一个团队人员越多,越需要关注效率的管理。”


了解过卫哲经历的人,都会好奇,为何卫哲每次都能快速实现蜕变,从低谷攀上下一座人生高峰?


他说:“个人会遇到的外部客观障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所在行业出现了发展瓶颈,另一种是企业自身不再成长;个人主观上的瓶颈也有两个:一是没有看到自己的短板,二是不敢挑战自己。”



只有清楚认识和深刻分析自身的短板和所遇到的障碍,从而有的放矢,这决定了一个人、一个企业能走多快、走多远。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于刚刚起步的创业者:每年加入创业大军的人无数,但绝大部分的创业公司都活不过2年,什么原因让创业公司走向倒闭?


核心问题在于:许多创业者基本的创业水平不足,不仅抓不住创业的核心要素,连最基本商业模式都不懂。


而最好的商业模式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商业模式的迭代,所依据的不是所谓的风口,而是顺势而为。



风口会过去,窗口会关上,只有懂得顺势的企业才能活得长久。阿里能够取得成功,是每一步都在顺势而为,这是卫哲担任阿里CEO5年来,最深刻的体会。


懂得顺势而为的创始人,不是将精力放在技能培训上,而是做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培训。


于企业家、高管:盈利永远是核心的话题,对于企业而言,最难的是做到长久、持续的盈利。而保持持久盈利的核心就是找到企业的盈利模式。


“你盈利了,不代表你有盈利模式。有盈利模式,不代表你今天能盈利。”在卫哲坚信,一个企业该赚的钱一分也不能少赚,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少花。



作为一个企业家、高管,最忌的就是目光短浅,略有盈利就沾沾自喜。卫哲认为,大公司简单能用钱砸死你的事情是最可怕的。


传统行业从业者:许多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转型的路上,就已经不断受挫、举步维艰。随着人工智能的浪潮逐渐袭来,阿里、腾讯、华为、小米等行业巨头迅速布局人工智能。


这对于许多传统行业从业者而言,是实现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期,然而大多数传统企业,面对人工智能,犹如无头苍蝇,找不到突破口。



卫哲认为,传统企业所犯大忌就是不能从小入手。“不要把人工智能想的多神秘,最早的人工智能其实就是品控,从品控入手,传统企业能迅速成长,在人工智能时代有效圈地。”


于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求职者:走弯路是很多人难以避免的,但又不得不承认这非常可惜。从个人成长来说,应该提倡极速成长,避免少走弯路,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在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是明确的规划和自我总结。每走一步都要自我总结,是否走了弯路,或者说,是否荒废了自己的青春。



卫哲独创了自己极速成长的“三张报表”来规划职业生涯。在40岁以前不要去考虑工资或者拥有金钱的多少,也不要过于在乎职位的高低。争取在职业规划中的前十年,每个岗位力争用两三年的时间去突破。


“很多小公司,你去了以后就给个总监的头衔,但其实也就是个主管的责任;在很多大公司,你可能没有获得总监的岗位,但你承担的责任就是总监的责任。”


他说,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岗位应该履行的责任到底是多少。


完美的职业生涯,极速的成长经历,25年的商场起伏,卫哲总能用最直观的语言,直击最本质的原理,一语道破所面临的问题,并告诉你如何化解。


他不仅让很多创业者、企业家更快地实现突破与转型,也帮助了很多职业经理人、高管、求职者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逆转。


近日,笔记侠联合卫哲团队,围绕其25年的商业实战经历及复盘思考,推出线上音频课程《卫哲商业实战40讲》。


课程围绕效率提升、运营管理、新零售三大模块展开,系统覆盖组织、资产、战略、创新、品牌、绩效、运营、团队、经营等实操领域,力求每一集的知识点都结合详实的案例解析,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更便捷有效的学习。

此次音频课程,经过了系统的提炼和精选,每一个知识点都逻辑清晰、直击要害,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高效的学习。


每周一、三、五,早7:30,晚19:30,定时更新。


独家专享1:每节音频课程,都配有完整的文字稿件,每篇文字稿件都经过了多重的审核和校对,给你最便捷的学习体验。


独家专享2:每一节音频课程,都配有笔记侠独家专享的思维导图,提纲挈领、形象生动,给你有用的学习工具。


(以上所有课程内容,均可永久保存)


▼点击图片,查看清晰思维导图

40堂音频课

附赠:40节音频文稿

&40张笔记侠独家思维导图

每周1、3、5更新

仅需168元

让卫哲做你的商业成长顾问!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点击下方音频

试听卫哲老师商业实战课程☟☟


年底考核季,看阿里怎么考核? 来自创业最前线 06:08


▽点击图片,查看清晰课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房价跌回十年前,国内将大规模调整经济布局!一个全新的创富时代来临!
未来 10 年互联网创业机会在哪?元璟资本吴泳铭透露了这些关键点
又猛又持久!盘点马云背后的10个女人,她们撑起了阿里“半边天”!
AAA95亿美金和张旭豪的十年硝烟 |【经纬低调出品】
张勇时代的阿里巴巴,没有“芝麻开门”
终于知道马云为啥选他接班!原来淘宝那些你知道的厉害玩意儿,都是他搞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