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小传 · 二】| 求学:从南京到日本

求学:从南京到日本

1898年,鲁迅在他十八岁的时候离开了故乡绍兴,前往南京求学并考入了江南水师学堂。一方面是“去寻找别样的人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鲁迅的远房叔祖父周庆蕃在江南水师学堂教汉文并兼任管轮堂监督。但在此时的中国社会,读书人的正途应是考取功名,封建社会的保守并未被帝国主义侵略所打破,由洋务派建立的水师学堂自是被看不起。进入水师学堂的读书人不愿拿真姓名出去招人耻笑,鲁迅也因此便改名为周树人。 也正是在这一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促使了维新运动的高潮。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公车上书”,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戊戌变法就此展开。这时大量西方著作和宣传新学的书籍出版,鲁迅在这期间阅读和接受了外国学术名著和新学思想,其中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对鲁迅影响最大。另一方面新旧党派斗争加剧,渐已腐朽的水师学堂自是旧学支持者,对于接受新学的鲁迅来说,始终郁郁不得志。下半年,江南陆师学堂内附矿路学堂招考新生,鲁迅去投考,不久后便成功录取。 鲁迅在矿路学堂学习了三年,1902年1月份毕业,周作人在《鲁迅与中学知识》中说:

功课以矿为主,找、造铁路为辅,期限三年毕业。前半期差不多是补习中学功课,算学,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应有尽有……另外还有一门学问使他特别受益,乃是所谓地学……用的教科书是英国赖耶尔的《地质学纲要》的一本译本……说的很得要领,这使他得着些关于古生物学的知识,于帮助他了解进化论很有关系。 1902年3月份,鲁迅前往日本公费留学,他希望寻求不同孔孟之道的文化思想,学习新的知识,来拯救祖国的危亡。鲁迅先是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这时候例如孙中山,章太炎等革命家都流亡日本,时常有集会演讲活动,鲁迅也多次参加,接受了革命思想。

鲁迅到达日本的时候,正是中国深陷帝国主义殖民屈辱的时候,而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成功。当他从一个腐朽没落而又愚昧的封建王朝来到进取奋发而又强大的日本时,巨大反差的对比更使得鲁迅痛感祖国面临着的危机,以及自身对祖国的责任,在这种心情下,他写下这首诗: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902年秋,在日本留学的浙江籍学子共同组织出版杂志《浙江潮》,开始由孙江东,蒋百里主编,后由许寿裳主编,发刊词中写道:“忍将冷眼,睹亡国于生前;剩有雄浑,发大声于海上。”鲁迅在《浙江潮》第五期发表《斯巴达之魂》一文,借斯巴达的故事,来激励民族的尚武精神。《斯巴达之魂》是鲁迅文学活动的开端。 1904年4月,鲁迅在弘文学院毕业,决定去仙台学医,在《呐喊 · 自序》中鲁迅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去学医: 

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九月份,鲁迅到达了仙台并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肄业。在这里他结识了教他解剖学的藤野先生。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回忆道: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鲁迅只在仙台学医一年半,1906年3月便退学了,缘由是幻灯片事件。这件事他在《呐喊 · 自序》和《藤野先生》中都讲过。在《藤野先生》中记录了这件事的始末: 

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麻木的中国留学生倍使鲁迅感受到痛心,也促进了鲁迅决定弃医从文,《呐喊 · 自序》中说道: 

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从仙台退学,便又回东京住在伏见馆,开始大量阅读外国书籍。更加专注于文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1906年夏天,鲁迅被母亲叫回绍兴结婚。在封建社会,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传宗接代,是“孝”的体现。鲁迅也只好无奈回到绍兴,遵从母命,和朱安成婚。但朱安是旧世的女子,而鲁迅是接受新学的人,二者迥然不同,也更无所谓的爱情了。鲁迅在《随感录四十》中,这样写道: 

但在女性一方面,本来也没有罪,现在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我们既然自觉着人类的道德,良心上不肯犯他们少的老的的罪,又不能责备异性,也只好陪着做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

做一世牺牲,是万分可怕的事;但血液究竟干净,声音究竟醒而且真。 婚事办完后,鲁迅又回日本继续他的留学生活,此时周作人也从江南水师学堂毕业,于是九月兄弟俩一起来到日本。来到日本后,鲁迅学习德文,俄文,专心研究文艺,尤其关注被压迫的民族中的作者的作品。另一方面曾计划办杂志《新生》,却因为经费,人员问题最终流产。

《新生》计划虽然流产,鲁迅却也机缘巧合得知河南籍留学生办杂志缺人写稿,鲁迅便把未能在《新生》上说的话在《河南》上发表了。1907年12月,鲁迅在《河南》发表《人间之历史》,介绍了达尔文学说;08年 3月发表《摩罗诗力说》,系统介绍了欧洲文学,其中也讲述了“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这一文学观点。1908年6月发表《科学史教篇》,概要的介绍欧洲科学发展的历史。1908年8月又发表《文化偏至论》和翻译作品《裴彖飞诗论》,提倡尼采哲学并提出“立人”的思想。不久之后,《河南》杂志被清廷要求日本当局查封,刊物便停刊了。

也差不多在这个时候,鲁迅住在伍社有机会从章太炎学习《说文解字》,鲁迅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回忆道:

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

一九〇六年六月出狱,即日东渡,到了东京,不久就主持《民报》。我爱看这《民报》,但并非为了先生的文笔古奥,索解为难,或说佛法,谈“俱分进化”,是为了他和主张保皇的梁启超斗争,和“××”的“×××”斗争,和“以《红楼梦》为成佛之要道”的×××斗争,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往。前去听讲也在这时候,但又并非因为他是学者,却为了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所以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 1909年,鲁迅与周作人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译作《域外小说集》,共两册,收作品16篇。鲁迅翻译了其中三篇,其余十三篇由周作人翻译。得到了银行家蒋抑卮的资助得以顺利出版。1920年上海群益书社出版了增订的《域外小说集》,鲁迅作序介绍了这书出版的始末: 我们在日本留学时候,有一种茫漠的希望:以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因为这意见,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介绍外国新文学这一件事。但做这事业,一要学问,二要同志,三要工夫,四要资本,五要读者。第五样逆料不得,上四样在我们却几乎全无:于是又自然而然的只能小本经营,姑且尝试,这结果便是译印《域外小说集》。 1909年,因经济原因,鲁迅一人回国做事,来资助还在日本留学的周作人。

编者注:本系列《鲁迅小传》为在2021年9月25号鲁迅先生140周年诞辰纪念之作,方便读者熟悉鲁迅的大致生平。原计划只做一篇推文用上千字简要概述,后在写作过程中发现难度远超计划,仅《童年与少年》一文就有一千六百多字,若再去简化无异于词条生平简介,便未进行大修改,发了出去。而在本篇《求学:从南京到日本》字数更是近三千字,而最为关键的是开始对鲁迅的思想进行概述,这一方面着实吃力,从解读鲁迅年轻时的思想到阐述他的思想,实在难以理解,本文已尽力避免去细讲鲁迅先生的思想,但如果到下一篇,便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了,这里无论如何是避不开鲁迅先生的思想。本人不是中文系学生,非专业出身,面对这些较为专业的文学素养问题实在难以把握,不敢妄自评价。所以《鲁迅小传》就此停更了,实属抱歉。

雪野文学社

文学|年轻|创造

雪是纯净的洁白    野是豁达的豪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随笔:鲁迅的都市漫游(上)
鲁迅曾寻找多年的藤野先生,为何后来从教授落魄至乡野村医?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鉴定到三味书屋,原来我们都被鲁迅的勤奋骗了?
是什么让鲁迅弃医从文
你不知道的画界文豪,鲁迅先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