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韦应物三首淮上诗的“淮上”是指何处?

     韦应物(737年—约793年),京兆长安人,即今天陕西西安人,生活在唐朝经“安史之乱”由盛转中的时代。做过唐滁州、江州、苏州刺史,史称“韦苏州”。

韦应物于782年出为滁州刺史,夏自西京赴滁,一路出洛阳,过大梁,循汴河,又经睢阳、符离经水路而东下。一天傍晚船舟停靠淮水边作《夕次盱眙县》一诗,诗曰:“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波起,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当时淮安这块区域属“淮南道”,758年为“楚州”,辖山阳、盐城、盱眙、宝应、淮阴五县,州治在淮阴。

隋炀帝605年起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运河从洛阳经通济渠,经淮阴、邗沟达扬州。隋唐大运河为众多唐代诗人前往富庶的扬州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诸如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名句。韦应物在游历江淮时写下《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和《淮上遇洛阳李主簿》两诗。在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又写下上述《夕次盱眙县》和《淮上喜会梁川故人》两诗。

2023年2月13日《淮海晚报》刊发《淮上韦应物》一文。文中提到最近《盱眙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诗词品注》,编者在韦应物条目下列四诗:即上述四首诗。文中提出“淮上”究竟是今天淮安一带的“淮上”,还是盱眙一带的“淮上”?该文认为,“淮上”本有山,山当为“钵池山”,“淮上”确是淮阴一带之“淮上”。

韦应物三首“淮上”诗是: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诗曰:

前舟已渺渺,欲度谁向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诗曰: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诗曰: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我们看看相关书籍中古人和今人对韦应物诗中的“淮上”是如何解释的。

198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和1983年12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选了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一诗,在注释“淮上”时两书均解释为今淮阴一带。但流传最广的《唐诗三百首》中也选了《淮上喜会梁川故人》一诗,1980年9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由今人金性尧编的《唐诗三百首新注》解释“淮上”指淮水边。1957年11月中华书局出版的清人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解释“淮上”指淮水之上。上述所涉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一诗中“淮上”的解释有三种:一、今淮阴一带;二、指淮水之上;三、淮水边。

据孙望编著的《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考证《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和《淮上遇洛阳李主簿》两首诗约于774年秋韦应物自广陵(今扬州)北归滞留淮上时所作。诗曰:“秋山起暮钟”“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门前树已秋”。诗中描写的时间是秋天,地点在淮河边渡口茅草房中,听到的是傍晚的钟声,看到的是秋天的美景。《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诗约于783或784年,诗人因事经淮上时所作。诗曰:“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淮上”的秋山,是“钵池山”吗?

从明到清的淮安府志山阳县下均记:“钵池山治西北十五里,冈阜盘旋八九里,形如钵盂。”即钵池山属山阳县且在县治十五里处,此处土堆的小山连绵有八九里。清冒广生编《钵池山志》山水志第一载:“钵池山在楚州。”《钵池山志叙》载:“淮安旧县治曰山阳,以位钵池山南而名焉者也。”古代地方文献记载得清清楚楚。

韦应物还有《登楼》一诗曰:“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诗中也写了秋山。《淮上喜会梁川故人》中写:“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诗人为什么不归去?因为秋光中的满山红树,正是诗人留恋的地方。诗人诗中的秋山不是实指具体的哪座山,所以说“秋山”不是“钵池山”。

在韦应物诗集中有一首《和李二主簿寄淮上綦毋三》,诗曰:“满城怜傲吏,终日赋新诗。请报淮阴客,春帆浪作期。”此诗约作于766年,綦毋三在淮阴作客,诗中将淮阴明确称为“淮上”。从《和李二主簿寄淮上綦毋三》一诗可以确定的三首“淮上”诗“淮上”是指淮阴一带,而不是与山阳县钵池山有关的“淮上”。

关于“淮上”,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雅量第六载: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此处的“淮上”指383年的“淝水之战”。这里的“淮上”在今安徽寿县境内,这里的“淮上”是泛指淮河之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韦应物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看似潇洒,背后却是深深的辛酸无奈
习书唐.韦应物《梁州故人》
第五十一讲 韦应物诗
韦应物诗钞
相见鬓已斑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诗 — 中文阅读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