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浔阳晚报数字报

  □ 潘柏金

  庐山西海原名柘林湖,因亚洲第一大水电土坝拦河工程所在地——柘林镇而得名。庐山西海,原称“柘林水力枢纽工程”,始建于1958年,1962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工缓建,1970年复工续建,1972年8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九江集名江名湖名山名海(庐山西海)于一身,自然风光,人文圣境,独领风骚。江、湖、山、海,独独西海人们心里会说,哪能算海?!能与东海南海比吗?有它们的雄浑壮阔、澎湃广大吗?没有,没有,算不得海。然而它却与海有一比:那湛蓝的秀水,那深海扶摇而来的桃花水母,那醉人矄风里丝丝甜甜的负氧离子,那从千里赣江缠绵而来的涟漪,足以与海一角春秋。远远不止于此,那涟漪浪涛折射出修建大坝时的猎猎红旗、列列推车、担担块垒,卷起千堆雪,平地而起百米海潮凝固成雄壮的大坝;那西海波涛声声“东方红”“向前向前”,鼓角争鸣,响如冲锋号;一声高昂一声,一浪超越一浪,涌现出波澜壮阔水利会战的时代缩影,内涵有海般的深邃和波澜,西海能称“海”。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上世纪,鄱阳湖五大水系之修河中游两岸鲫鱼山与猴子岩,炸石炮声震天动地,特别醒目的是两山顶端石灰槽书“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块标语。迎风飘扬着江西柘林水库施工指挥部总指挥帅旗刘(俊秀),九江专署帅旗吴(庭兰)对面响应。国家大规模建设电力先行,省委会同水电部决定:截修河之水于柘林地区,建一座亚洲最大的土坝,截流面积495平方千米,蓄水79 亿立方米,年发电量8亿千瓦时,取值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水产效能为一体。

  战斗打响了。水电部武汉勘察设计院来了,工程总局来了;黄河水利委员会来了,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局来了;省人委调兵遣将10个民工团2.8万千人,指挥总部带领(外流人员)5000余人,汇集工地。工地热火朝天,边勘察、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几路人马争先恐后,导流涵管、一、二、三副坝同时开工。缺乏机械设备,土箕扁担、人力推车挨肩接踵。工程跃进,“消灭肩挑”,“运输车子化,车子轴承化,道路木板化”口号化为行动。千百民工上山伐木砍竹,自办加工厂,大量制作使用木质独轮车和双轮架(板)车,工效明显提高。到1959年3月,主坝坝型和结构正式确定,苏联专家到工地查勘,也发现普遍存在设计标准偏低问题。

  民工们的住所,本着“先治坡,后治窝”的精神,搭建简陋的毛棚,安全性较差。自1958年至1961年初,三年寒暑,民工们千辛万苦、千车万担,干劲冲天,但由于缺少科学求是精神,工程粗放,留下很大隐患。1961年月1月省委为保度汛,劳师万人赴柘林;3月几千人大坝围堰抢险,功亏一篑。至1961年底初建阶段,完成投资6189万元,投资有效值2069.8万元;完成土石方480万立方米,土石方有效量94.5万方。主坝完成设计一半多,一号和三号副坝完成64米以内坝体,导流涵洞、坝基灌浆等完成部分作业,成为一个“半拉子”工程。

  1962年国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5月,省计委下达柘林水电站停工缓建通知。工程经历一起一落。

  1970年9月,柘林水库进入复工阶段,这也是工程的决战阶段。工程任务重,工作面很广。牵涉武宁、修水库区近十万移民。这些原住居民恋恋不舍地告别了那十七万亩世代劳作的耕地,告别了那祖祖辈辈生息的瓦舍篱园,多个兄弟县市竭尽心力安置那浩浩荡荡的“移民大军”。

  复工阶段第一步,编制复工扩大初步设计;组织人马向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全面进军!9月,艳阳高照,第一面战旗——“江西省水利电力建设工程团”插上大坝,接踵而来的南昌、永修、修水、都昌、湖口等地民工团的战旗高高飘扬;总指挥部高音喇叭里播放着省领导的讲话。大坝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红旗猎猎。7.5万大军正按照军事化编制为团(县)营(公社)连(大队),那些团什么营都纷纷竖起他们的旗帜。

  湖口民工团被编为六分团,团指挥李才正在连以上干部大会上传达省革委加速建设柘林水利工程的意见,湖口的主要任务是和一分团浇筑混凝土隧道等。李才并宣布几条纪律,女民工组成一个连集中居住,男同志不能剥削女同胞,衣服要自己洗,不允许单独进女工宿舍。团部并组织监督检查。

  庞大的水利大军在不足三平方千米工地上施展拳脚难免拥挤,便采取三班制昼夜作业。寒冬腊月,民工们光着膀子或者单衣运土上坝,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保证完成进度任务。流泗营教导员周建南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改为抓典型,鼓舞干劲;创特色,带动全盘。东风连民工潘美娇,人如其名,芳龄十六七,两个小辫子特别显眼,水灵灵的大眼睛,人又热心力又大,她的任务是帮助推板车,在那陡坡处,推送一趟又一趟,脸涨红得像苹果。尽管上坡拉的人很吃力,但有了她在后面推,很快就上去了,以致后来不少拉的人凑过来要她推,一天下来,她也累得不行。到了晚上,她还请连长大姐教她识文断字,甚得大家喜欢。在她的影响下,邹丈田、周六员等伤未痊愈,拐着脚就上工;国家招工有机会的杨任田、李水正、周火菊等礼让三先。周教导员抓住流泗营好的精神风貌,动员全营利用担负浇筑配合工作特点,既没有挑土的任务,也没有砍柴的义务,但要比任何营都做得好,做到一等的工作。“上坝一担土,下坝一担柴(即上坝时不空手,人挑一担土上坝;工休时人割一担柴,下坝时挑回交食堂)”。上坝人拥挤时,流泗地让别人先行。副营长(当时营长空缺)骆正华处处事事积极带头,全营拧成一股绳,他也在火线入党。在工地掀起的劳动竞赛中,流泗被评为“高风格营”。全坝涌现出“钢铁营”“硬骨头营”“红旗营”以及“红旗连”“铁姑娘排”“尖刀排”共31家先进单位,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仅是口号,而且是行动。许多民工已三年未回家过年。工程进展神速,一个季度完成副坝填筑;一年完成主坝任务;随后完成封堵导流涵洞,至1972年冬各建筑物相继建成。水库开始蓄水,第一台机组安装发电。大批民工返乡,完成了复工阶段的基本任务。任务完成了,问题也留下不少。主要是主坝黏土心墙施工质量差,汛期被迫控制水位运行。

  1973年10月,水电部提出对主坝进行补强加固的意见。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通过多种方案比较论证,决定在主坝黏土心墙中增建一道混凝土防渗墙(民工称复坝),嵌入基岩三五米,补做帷幕,提高坝基防渗能力。同期对柘林灌区进行施工设计和组织施工。工程自1973年冬至1978年进入补强加固的第三阶段。

  省指挥部挂帅的还是老帅刘。民工虽比上期少了一些,但组织效率高。县民工组织为营,三四个公社并为一个连。湖口民工营中流泗、大垅、凰村三个公社编制为一个连,连长由张永忠担任。一连人不满一百,但出勤率高、效率高。张永忠有一身使不完的劲,常立军令状,率领连队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往往超额完成任务,多次评为先进连队,他本人也被评为1975年全省“工业学大庆”先进个人。参战的下放知青王康等受到艰苦劳动的考验,成长起来。1975年中季,四台机组全部投入发电运营。1978年完成补强加固工程任务。1978年至1983年底完成全部工程项目,包括柘林灌区引水项目灌溉农田32.14万亩。1985年,验收竣工,投入正常运行。

  柘林水库工程见证了江西人民治山治水兴利造福的一贯追求。柘林水库工程从1958至1983跨越25年,凝聚了老一辈水利专家技术人员的智慧和才能,汇集了近十万民工的汗水和热血,他们无私的精神,无畏的勇气,无比的干劲,成为我们汲取的力量源泉,化为西海的底色。印证了“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美”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改革开放揭开新的一页,在这里擘画出新的蓝图,从云居山——柘林湖景区——发展称名“庐山西海风景区”,总把西海比西子,那海中的八千岛屿,犹如八千西子翘首以盼人们的光临。

  (本版图片均由  记者  连国秀  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曾经是深圳水库建设第一副总指挥 | 亲历者说⑪
纪实小说|《不畏浮云遮望眼》----罗隆才口述人民渠七期建设
大隆洞水库
海南省水库
江西廖坊水利枢纽工程
枣庄记忆一一山东省十大水库之一岩马水库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