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阳杂感
■文/张晓波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儿时听到“九九那个艳阳天,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总以为是重阳节的事儿。后来,偶听一位老者说,那是“寒冬最后一九”,已开春。可不是吗?再听下去:“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说的全是春天的大好风景啊,这时节与重阳隔了大半年呢,我不禁哑然失笑。

  又经“百度”得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沿袭至今。古时,九月初九“踏秋”与三月初三的“踏春”皆是全家出动,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这些诗意的举动,当下已不多见。如今庆祝节日,更多地表现为群发短信。“变味的节日”,暗中偷笑的是商家。 

  重阳诗作,精彩各有不同,但在“王孟”这两位田园诗人笔下,都是情入肺腑,动人肝肠。

  先说孟浩然,一生布衣疏狂,诗风清淡简朴,却淡而有味。“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古人访友一般集中在两季:深秋和寒冬。果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就这一句,不知羡煞多少宦海沉浮之士。好的诗句、深的情谊都有这样一种魅力:虽隔千秋,读之,感同身受;念之,欣如晤面。

  再说王维,一直深爱之。他的禅意诗自不必说,干净磊落,不染俗尘。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之后一直入选蒙童课本,凡识字的中国人,都能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安史之乱”平息后,王维因被安禄山俘虏而受审查时,其弟王缙恳求皇帝免除自己官职,为兄长赎罪,使王维得到从宽处理。兄弟深情故事,不仅存于诗中千年,更流传万代。

  重阳之意,实为秋意:明净阔朗、美好清嘉。秋季至此,如一有修为的中年绅士,温和、沉静、睿智,让人愿意亲近。所以,在重阳前后,世人的眼睛、双足和心灵,都各有理想的停驻之处。秋风,像远方凯旋的将士,身披锦旗,在田野驻足,在林间徘徊,大地以万千落叶,为他们泡一壶酽酽的浓茶;菊花,一枚深秋闲章,盖在江南阡陌之上,刻下“朴素、静美、隐逸”印记;满山芒草白,满滩芦苇白,有风轻摇,无风时沉默,列阵而过的大雁,以为窥见了大地的白发。

  是啊,2013号时光列车,经翠绿到苍黄,由喧嚣到肃静,从春意盎然到秋风瑟瑟,驶进“重阳”的小站。

  重阳,是我国的老年节。那一日,我泪水肆意,只因听到一段话:我的妈妈没有痴呆,她只是忘了那些故事,我可以一遍一遍讲给她听……我的妈妈没有痴呆,她只是忘记了如何吃饭……我的妈妈没有痴呆,她只是忘记了如何说话……

  看,前边是龙钟老者,满头清霜,须发如雪;后排是娇憨小儿女,活泼伶俐,不晓世事。而我恰好中年,在两者之间过渡,是承重社会的梁柱。我,期待一个灿烂的重阳,让天地更加明亮;期待一个有爱心的重阳,那样,俗世也是天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菊花:重阳节,我就是最靓的仔
重阳节的意义
古人的重阳节12小时,原来这么精彩!
什么是节日和亲人?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可以不登高,可以不插茱萸,但不能不知这一首诗、一首词!
九日茱萸插何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