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渊明的四次辞官

    陶渊明早年没有做官,二十九岁时,因为家道贫困的缘故,他出仕做祭酒,由于不能忍受官场的腐败和黑暗,没过几天便辞职不干了。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也是“辞不就”,在老家柴桑过起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七年之后,陶渊明又出任桓玄镇军的参军。母亲去世后,他辞官奔丧,守制两年。

    有一次,他对亲戚朋友说:“我想过恬淡的生活,现在我出去做官,为隐居积攒一些衣食之资,可以吗?”当权者听说后,马上派他去做彭泽县令。县里拨给他几亩公田,他全部用来种植酿酒用的秫谷,说:“能让我每天有酒喝就够了。”妻子不同意他这么做,于是他便匀出一半的土地种植稻米,另一半仍种植秫谷。

    陶渊明当上彭泽县令没多长时间,有一天,浔阳郡郡守派一个督邮到县里视察,县吏告诉他:“你应该穿好官服,束好衣带去迎接拜见。”陶渊明听到后,叹了口气说:“我岂能为了五斗米,就向那些乡里小儿卑躬屈膝?”当天便辞去了彭泽县令这个职务,回归故乡。

    陶渊明只当了八十五天的彭泽县令,从此就没有再做官,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四次辞官,最终选择归隐,这一方面是他爱好自然的天性所驱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让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他从小就喜爱自然,向往美好的田园生活,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等诗句。可见,陶渊明在正式辞官归隐之前,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强烈地呼唤他“归去来”。当他由于公事奔波忙碌时,这个声音在呼唤;当他沉思冥想时,这个声音也在呼唤。最后,他终于实现了归隐田园的夙愿。

    然而,在那个充满了阴谋、屠杀、战争的乱世中,他隐居起来,只能算是一种无奈和逃避,也只能在他隐居的狭小的生活内,暂时找到心灵的安宁,根本无法真正地超脱世俗之外,以致后来,陶渊明由于贫病交加而死去。但他的这种对金钱的淡然,对权势的漠然,对田园的欣然态度却是值得我们久久深思品味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渊明的故事4
陶渊明辞官
“五柳先生”陶渊明名句赏析
陶渊明:中国第一个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秘诗人之宗
陶渊明:世人都羡我淡泊归田园,哪个真懂我满腹的悲欢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