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安石四次游金山
王安石四次游金山
□ 乔长富
  王安石 像

  北宋王安石(1021-1086)对润州金山情有所钟。据笔者对《王安石全集》所作诗文的统计,他一生之中至少曾七次经过润州(有一次仅经过属于润州丹徒县的瓜洲),其中就有四次游访过金山。在他经过润州题咏的十多篇诗歌中,就有五题共七篇是作于游金山时。与之相对照的是,在他的文集中居然没有找到一篇题咏北固山和焦山的诗作。这里,拟根据他的有关诗篇,并参考清代蔡上翔的《王荆公年谱考略》等,对王安石四次游金山的情况作一简略介绍。

  初游金山。《金山寺》:“忆昨狼狈初,只见石与土。荣华一朝尽,土埂空俯偻。”《化城阁》:“忽忆年少时,孤屿坐题诗。”(并见《王安石全集》卷36。以下只举卷数)这里所写都是王安石回忆自己“狼狈初”

  “ 年少时”初游金山的时况。“狼狈初”,意为当初穷困之时,当是王安石自称庆历二年(1042)考中进士获得官职以前的情况。王安石是在景祐四年(1037)十七岁时,因父亲王益到江宁(今南京)做官而随从至江宁;十九岁时,因父亲在江宁去世,就在江宁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后,他在庆历元年入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进士试,次年及第。由此看来,王安石初至润州并游金山,当在宝元元年(1038)他18岁前后。当时他正是“狼狈”“年少”之时,他的父亲尚在世(参王安石庆历七年作《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十年亲友半零落”句,不详述)。

  《王安石全集》有《金山三首》(卷33)和《金山》(卷34)。《金山三首》是:“北楫南樯泊四垂,共怜金碧烂参差。孤根万丈沧波底,除却蛟龙世不知。”“波澜荡沃乾坤大,气象包藏水石间。只有此中宜旷望,谁令天作海门山。”“天日苍茫海气深,空来高处一登临。丹楼碧阁皆时事,只有江山古到今。”《金山》是:“怪秘阴灵与护持,重丹复碧焕参差。 沧江见底应无日,万丈孤根世不知。”这些诗所写与《化城阁》回忆当初“孤屿坐题诗”的情景和心境相吻合,表明它们当是王安石“年少”时初游金山所作。从中可以看到王安石以“孤根”金山自居、包藏“气象”、俯仰古今的气度和襟怀。

  再游金山。王安石在庆历二年进士及第后,签书淮南判官,到扬州就任。庆历四年三月,他由扬州回临川(今江西抚州)省亲。他的《再至京口寄漕使郎中》诗说:“漂流曾落此江边,忆与诗翁赋浩然(按:浩然,堂名)。乡国去身犹万里,驿亭分首已三年。北城红出高枝靓,南浦春回老树圆。还似昔时风露好,只疑谈笑在君前。”诗作于“春回”即春天。“乡国去身犹万里”是说离家乡临川尚远,表明作者在归乡途中曾再到润州。

  《王安石全集》卷15《金山寺》诗称:“重经高处寺,一与白云亲。树木有春意,江山如故人。幽轩含气象,偏影落风尘。日暮临归去,徘徊欲损神。”诗称“重经”,时令在春天,当是庆历四年三月由扬州归临川途经润州再游金山时作。诗人对金山的“故人”深情流于笔端。

  三游金山。治平四年(1067)九月,王安石由知江宁府被召为翰林学士。在由江宁往汴京途中,他又曾游访金山。后来,他在《赠宝觉并序》中回忆说:“予始与宝觉相识于京师,因与俱东。后以翰林学士召,会宿金山一夕。”(卷36)这次访游,对于他后来写作《泊船瓜洲》名篇有很大关系。

  四游金山。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罢相,为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辞免判江宁府以后,以集禧观使居江宁。从此以后,直到元祐元年(1086)去世,他始终退居江宁,不再出仕。

  王安石退居江宁以后,宝觉从润州金山来拜访。他在《赠宝觉并序》中接着“会宿金山一夕”后说:“今复见之,闻化城阁甚壮丽,可登眺,思往游焉。”化城阁在金山(《至顺镇江志》卷九“龙游寺”)。宝觉元丰元年(1078)仍在金山为住持(宝觉《润州甘露寺重瘞舍利塔记录文》)。后来,他又曾至江宁与王安石“复见”于龙华院,上距治平四年与王安石“会宿”于金山已在“十年”以后(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由此可知,《赠宝觉并序》也当作于元丰年间(1078-1085)王安石退居江宁时。当时他还只是“思往游”金山化城阁。而他的五古《化城阁》和《金山寺》(卷36)两诗则表明他后来又曾往润州游金山。

  《化城阁》全诗为:“曾(层)宫凭风回[迥],两岸闻钟声。凿翠开户牖,构云有高营。化城若化出,仰攀日月行。俯视大江奔,茫茫与天平。大江蟠嵌根,回波自成浪。却略罗翠屏,秀色各异状。楞伽海中山,杳出霄汉上。中有不死药,天龙尽回向。惜哉不得往,侧坐渺难望。登兹翻百忧,意欲铲叠嶂。忽忆年少时,孤屿坐题诗。空怀焉能果?唯有故人知。”首6句写化城阁的高崇壮丽。“俯视”6句写登阁所见。“楞伽”6句表示对楞伽山的向往。最后6句俯今思昔,抒写“欲铲叠嶂”而不能的“百忧”,感慨“年少时”的壮志难酬,反映了作者晚年对熙宁变法失利的沉痛心情。《金山寺》全诗共40句,诗中有“高阁切星辰”句,“高阁”当指化城阁。此诗当与《化城阁》同时作于元丰年间游金山时,诗中抒写的“幽愤”也与《化城阁》诗相一致。

  王安石退居江宁以后,逐渐沉迷于佛教。虽然他在此期间很少有前往外地的情况,但他在“闻化城阁甚壮丽,可登眺”以后就“思往游焉”。而《化城阁》《金山寺》两诗表明他果真“往游”金山登化城阁。这对于退居江宁的王安石来说,实在是罕见之举。所以,一般介绍王安石的传记中都不见叙及。也许,吸引他“往游”的,是他从18岁前后就开始与金山结下的那种40多年的难以割舍的情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谱 • 王安石 | 即使背负千万骂名,这位拗相公大概也毫不在乎
【高考热素材】苏轼没什么可写了?别忘了还有他和王安石的相爱相杀哪!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七百二十五卷
中国悲情城市,被改名70多次
作文:梦回江南 2019
江西人王安石为何选择终老江宁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