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娘子关因何得名?一块石碑引出命名悬疑



姤神碑

落在太原市繁华地段的山西省艺术博物馆,是真正的藏而不露。在外人看来,它深处闹市,却有着自我的“芬芳”,默默独处;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山西博物馆的前身,里面的镇馆之宝可真不少。今天,咱的主角是一块名为“姤神碑”。姤这个字念啥,我查了一下,是多音字,发dù的音时,它在古代同“妒”一个意思。这块碑就是为纪念一位叫“妒神”而设立的。在不少人看来,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碑,聊表大众对于“妒神”的尊重,但没想到引发了一场对于“娘子关”这个地方命名的探讨。
  
省艺术博物馆在成立之初,全省各地的文博单位曾竞相献宝,“姤神碑”就是上世纪50年代,这么着从阳泉来到太原的。石碑体量很大,建于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距今有1240年的历史。当初我听到“妒神”这个名字时,心里不停地打鼓,“谁是妒神?还有人叫这名?妒难道不是个贬义词?”
  
传说中,“妒神”指的是介子推的妹妹——介山氏。石碑上是这么写的:春秋时,晋文公重耳返国,邀请介子推出山,可他却隐于绵山不参与国政,晋文公为逼迫介子推下山,只好放火烧山,没想到倔强的介子推竟然抱树而死。于是,晋文公为了哀悼介子推,下令在全国将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农历)设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著名的节日“寒食节”。然而介子推的妹妹,却认为介子推“要挟”晋文公,并以之为耻,冬至后便天天砍柴积攒,到寒食节这天“积薪自焚”。不过究竟为什么人们会称其为“妒女”,史料并无记载,而且也没有人能说出原因来,这也为今日的一切留下了遗憾。不过在当时,当地乡人为纪念介山氏,修建了“妒女祠”,后衍称为“娘娘庙”,而这块石碑就是建“妒女祠”时立起来的。
  
原本,这块碑是讲述“妒女”的由来,但后来有一天,艺术博物馆迎来了一群学者,他们仔细盯着这块碑左看右看,并且依据县志、史料等为佐证,认为娘子关就是因为“妒女”而得名的。一时间,这倒让艺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有些吃惊,虽说这块石碑是从阳泉平定处转至省城的,但是在乾隆、光绪两版的《平定州志》中,明明写的是娘子关因平阳公主驻兵而得名啊。
  
问题来了,平阳公主是李渊的三女儿,当年为了助父王夺天下,曾经和夫君一起揭竿而起,招募精兵强将7万余人,号称“娘子军”,所向披靡。之后,为了帮李渊稳定天下,三公主就主动请缨镇守当时被称为“苇泽关”的地方,因为古州平定是太行的重要阵地,一经失守无疑为敌军打开了通向晋阳的大门。因为驻守有功,又在战乱中保护了一方生灵平安,人们视平阳公主为“神”,久而久之苇泽关就被改成了“娘子关”。
  
不过要说“娘子关”因“妒神”得名,也不是没有道理,为啥呢?因为在明《永乐大典》和清乾隆、光绪两版的《山西通志》等史料中均有相关记载。《永乐大典》中记载:“承天镇,在平定州东北九十里,古妒女祠在焉,故俗谓娘子关。”明末地理学家顾祖禹写了本《读史方舆纪要》,里面说:凡妇人服靓妆过妒女祠,必兴雷电。可见妒女之“妒”给历史还是留下很深的威力印记的。
  
一个“娘子关”,两段不寻常女子的故事,虽说以二人为基准命名的典籍都有佐证,但究竟孰是孰非,谁又能跨越千年一探究竟呢?现在唯一可以证实的,平阳公主与“妒女”各有千秋,无论是哪一位女子,都带给了大众对于历史的无尽遐想,也为“娘子关”这一方水土,带来很多厚重的人文气息。


文字:山西晚报记者 孙轶琼

编辑:小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娘子关的娘子指的是谁?里面有什么故事?
我国长城最著名的八大关之五【娘子关】
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到底有着怎样的巾帼味道?
娘子关得名的两个传说:祭祀春秋名士介子推妹妹,唐朝娘子军驻扎
你知道娘子关的来历吗?那个“娘子”到底是谁?
京畿藩屏--娘子关(绝品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