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换种方式讲西汉45|七国之乱的序幕

虽说当时吴王刘濞是诸侯王中最具有实力的一位,可若想跟中央一对一的单挑,那也还是痴人说梦了。以刘濞的智慧,当然不会不明白,自己还需要同盟。一匹狼是不足以击败老虎,刘濞需要一个狼群,所以刘濞准备多选择几位同盟。

 

背景:七国之乱形势


然而造反这种事,比结了婚出轨还要提心吊胆,所以刘濞一定要瞄准极有可能被说服的诸侯王才行。否则一个不成功,事情泄露出去,皇帝就算不先发制人,也会做起防备,到时若要把造反变成“清君侧”,那可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先让我们看看刘濞都拉拢了谁。

 

事实证明,刘濞是个枭雄,并且是个极具眼光的枭雄。刘濞最想拉拢过来的,就是胶西王刘卬。刘濞选择刘卬有很多原因,首先刘卬本身就是个很“野”的人,平时争强好胜那是出了名,反正造反这种事他胶西王是绝对敢做的。其次就是胶西王在当时齐地诸侯国中隐约成为了领头羊,当年齐悼惠王刘肥的后裔里,属刘卬最有威望。所以,如果能拉这位胶西王下水,那自己就相当于拉了齐地的大部分力量。

 

刘濞派了自己的中大夫应高作为说客,前去说服胶西王加入自己的阵营。果然,刘濞不愧是有识人之才。应高此番前行,实实在在的为刘濞立了一功。开始时,胶西王还并不想谋反,多亏了应高这一张嘴。

 

从一个细节上,就能看出刘濞对应高的信任,以及应高作为说客的水平。刘濞此番派应高作说客,并未给应高带上自己的手信,而是让应高随机应变。要知道,拉人家一起谋反这种事,连个吴王的书信都没有,是很难让人信服的,那么刘濞敢断定胶西王会听从应高,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应高和刘濞关系之亲密,是天下人皆知的;另一个可能就是,刘濞相信,放眼天下,没有应高忽悠不了的人。


胶西国

 

应高见到胶西王刘卬后,开口就道:“吴王不肖,日夜担忧,不敢拿自己作为您的外人,所以派我前来让大王您明白他的好意。”开口便勾起胶西王的好奇心,牵着刘卬听,而不是推着刘卬听,也可见其纵横才能之一斑。


胶西王不明就里,便开口问道:“不知有何指教?”

 

应高回答说:“现今皇帝任用奸臣,被奸佞蒙蔽,追求小利,擅自更改法令,侵夺诸侯封地,剥夺诸侯国的领土越来越多,错杀良善之人,日以益甚。俗话道‘吃完米糠就会吃米’,吴王和胶西王都是当今有名的诸侯王,一旦被皇上注意到,恐怕就不会安宁平静了。吴王身患內疾,不能朝见皇帝已经二十多年,曾担心被猜疑,又没办法解释,纵然如今已是胁肩累足,却还是不能释然。我听说大王曾因为擅自出售爵位之事而被削减封地,纵然大王有罪,也罪不至此(皇帝明摆着要整你)。恐怕接下来皇帝不会就这么放过您,那时或许就不是削地那么简单了。”

 

  此时的胶西王还不敢确定应高的来意,只能继续问道:“的确如此,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应高又回答道:“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如今吴王觉得自己与大王有相同的忧虑,愿因时循理,牺牲个人为天下除害,不知大王您怎么想?”


  听完应高的话后,刘卬终于确定了,应高是来拉自己谋反的!此时的刘卬如同当年的胡亥,还保持了一些良知,回答说:“我哪敢造反啊?虽然皇帝现在步步紧逼,不过我本就是身负死罪之人。怎么能再不拥戴皇帝呢?”

 

  应高此时一听,便假装义愤填膺地说道:“御史大夫晁错,迷惑当今天子,侵夺诸侯封国,蔽塞忠良之臣,朝廷之臣也都有对其咬牙切齿,诸侯也都有反叛之意,人臣之事已做到了极点。”顿了顿,应高又话锋急转,说道:“现在彗星出现,虫灾不断,此乃(上天的警告)万世一时。况且愁劳圣人之所以起也!所以吴王想对内以讨伐晁错为理由,在外追随大王车后,驰聘天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倘若大王您愿意与吴王合作,那么吴王就会率领楚王攻下函谷关,守住敖仓的粮食抵御汉兵,等待大王您的到来。如果大王到时真的会来,那么天下就可以并吞,两君分治天下,岂不妙哉?”

 

不与吴王合作,朝廷或许还会加害自己;与吴王合作,自己就可能君临天下。一弊一利,胶西王终于决定与吴王一道,拉起反叛的大旗。

 

当应高把说服了胶西王的消息带回给刘濞后,刘濞也很重视的亲自来到胶西国,与胶西王刘卬立下盟约。

 

作为齐地诸侯国中的老大,胶西王又为刘濞带来了一票小弟。刘卬派了使者前往齐国、灾川国、胶东国、济南国和济北国,劝诸侯国与自己一同东进诛杀晁错。五国无一例外,全都答应了。当然,嘴上答应,不代表实际上也会有所行动,这就是后话了。

 

搞定了齐地诸国之外,吴王刘濞还瞄准了楚王刘戊和赵王刘遂。

 

  


刘戊这个人,单说他无能都算是嘴下留情,刘濞不会不知,但刘濞觉得,多一个盟友,就少一个敌人,就算你啥都不会,光带着人在那喊两嗓子都管用。刘濞选择刘戊作为自己的盟友,第一是因为刘戊和当今皇帝的关系离得实在是远。刘戊的爷爷就是当年刘邦那个小弟弟刘交,这都分开了三代,平时见面又少,自然是没什么感情可言。之前也说过楚王刘戊是个性欲狂魔,在薄太后服丧期间还犯了私奸罪被皇帝削了东海郡。所以刘濞断定,只要自己愿意,楚王刘戊是一忽悠一个准。果然,没费什么功夫,楚王刘戊就成为了刘濞坚定的盟友。

 

  至于赵王刘遂,因为晁错也曾借口削了赵国一个常山郡,所以刘濞也打算在刘遂身上赌一把。没想到,刘濞这一赌还真赌对了,因为刘遂是个节操碎了一地,扫都扫不起来的人。七国之乱中,谁最可恨?不是吴王刘濞,而是赵王刘遂。像刘濞造反,拉的大多是自己刘氏家族的人,虽然也派人忽悠东瓯跟自己一同攻打汉朝朝廷,但那些南方小国都是不足以对整个汉朝造成威胁的,事成之后哪怕自己翻脸不认人,说要搞定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可刘遂不一样,刘遂直接拉来了匈奴助阵。

 


汉武帝继位时的疆域图,仅供参考

 

匈奴与那几个南方小国不同,在当时,即便是团结的汉朝,想与匈奴争锋恐怕也要处在劣势,更不用说内乱之后的汉朝。好在是后来周亚夫、灌婴等汉朝将领给力,不用太久就平定了叛乱,让匈奴还未来得及介入,否则刘遂此举便将汉朝几十年韬光养晦的成果毁于一旦。

 

  刘濞选择的刘氏盟友,都是与文帝这一支有过节的,比如齐地诸国。在当年平定诸吕时,“齐国三兄弟”是刘氏家族中出力最大的,最后却让刘恒当了皇帝。若是没有刘恒,保不齐他们那几个诸侯王中谁就是皇帝了。

 

  除此了齐国外,淮南三国也都跟文帝这一支有着相似的隔阂,当年淮南王刘长,就是被刘恒流放最终死在了路上,所以刘濞也准备在淮南三国身上赌一赌。不过既然是赌,那就有赢有赔,这次刘濞可真是赔了。

 

  先说淮南三国中的庐江国,当吴国说客来了之后,人家庐江王理都不理,让吴国使者吃瘪难堪了,刘濞赔了一手。

 

  让刘濞割肉的是衡山国,衡山王一听刘濞要反叛朝廷,当下表示,“老子跟你拼了”,然后做足了准备随时防御吴国军队。在后来的七国之乱时,衡山王率军坚守阵地,打死都不投降,为中央的平叛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唯有在淮南三国中的淮南国身上,刘濞看到了回本的希望。本来淮南王都答应好了与吴王一起发兵,结果朝廷作弊,中央派往淮南国的丞相骗走了淮南国的军权,在七国之乱时坚守城池,这倒也暂时挽救了淮南王刘安的命。为什么是暂时?后来的事以后说。

 

中原一打架,南方的小国就必定有人会露头。而中原也必有一方想要拉拢这些南方小国。刘濞此时便是如此。刘濞开始拉拢了闽越,却遭到了闽越无情的拒绝。之后又拉拢了东瓯,实际上刘濞并不指望东瓯能为自己的“清君侧”工作作出多大贡献,只要别在自己西进时放火烧了吴国的后花园,刘濞也就心满意足了。东瓯一想自己不用出力,还能拿到好处,自然也就同意了。

 

  最后刘濞将自己能拉拢人都拉拢了过来,就开始做起了最后的准备。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此时的晁错还不知自己未来的命运;此时的晁错还在得意于自己的改革;此时的晁错思考着如何智斗政敌;此时的晁错还认为自己的明天是晴天。殊不知,自己早就被全世界所否定,这个全世界,就包含了晁错的父亲。

 

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


晁错的父亲并不是第一个跳出来否定晁错的人,却是第一个给晁错带来伤痛的人。在晁错一连修改三十余条法令,大削诸侯封地时。晁错就已经背上了恶名,诸侯怨恨,百姓议论。作为一个时刻关注着儿子的父亲,晁父又怎会没有听到这些对晁错攻击的话语。终于有一天,晁父从颍川赶到了长安,找到了自己的儿子。

 

  父子相见,没有寒暄。晁父对晁错说道:“皇上刚刚即位,你执掌政权,侵害了诸侯王的利益,疏远了帝王家的骨肉亲情,人们都在责怪怨恨你,你又何苦如此呢?”

 

  晁错不以为然,回答道:“当然。倘若我不这样做,天子不会尊贵,国家将不得安宁。”

 

  晁父听罢悲痛的摇了摇头,说道:“刘家的天下安宁了,而晁家却危险了,我要走了。”晁父的最后一句话,晁错没有听懂,可随后便懂了。

 

晁父言罢便服毒而死,临死前只留下了一句话:“我不忍看到大祸连累自己。”话虽如此,晁父又岂是此意?晁父不过是想用自己的死,让晁错停下自己的脚步,得以保全性命罢了。

 

  可惜的是,晁父的死并没有能让晁错回头。或许晁父没有晁错好学,但晁父一定比晁错聪敏。正如晁父所料,仅仅十多天后,以吴楚为首的七个诸侯国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誓要诛杀晁错。

 

  吴王这里,不缺的东西有两样,一是人二是钱。先是在吴国境内发了一道征兵令,“我年纪六十二岁,亲自统帅军队。小儿子今年十四岁,也同样身先士卒。所以凡是年长者和我相同年龄的,年轻者和我小儿子相同年龄的,就都要出征。”换言之,整个吴国境内,下到十四岁的少年,上至六十二岁的老人,都要跟随刘濞此次西征,征到的士卒达二十万。刘濞说了自己全家老少都奔赴沙场,却没说这场仗只是为刘濞一家而战。

 

刘濞明白,此次西征,不成功便成仁,若是西征失败,朝廷也不会让自己有机会退守吴国偏居一隅了。“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个道理刘濞不是不知,只是刘濞知道。若是自己撑不过这场战争,也甭指望有明年了;相反若是刘濞胜利了,那自己拥有的将是整片海洋。
 

接着,刘濞又向天下传了一纸檄文:“吴王刘濞敬问胶西王、胶东王、灾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故长沙王子:‘愿得诸位指教。因有奸臣在朝,无功天下,却侵夺诸侯土地,派酷吏弹劾惩治诸侯,专以侮辱诸侯为能事,不以诸侯王之礼仪对待刘氏骨肉,抛弃先帝功臣,任用奸邪,惑乱天下,欲要危害国家。皇帝体弱多病,精神失常,不能明察政情。所以我要起兵讨伐奸邪,敬请诸位指教。我国虽小,土地也有方圆三千里;人口虽稀,精兵亦五十万。本人一向侍奉南越国三十余年,他们的君主也不拒绝派遣士兵跟随我进兵,又可以得到三十万人。本人虽不才,愿亲自追随各路诸侯王。越国和长沙接壤,他们可追随长沙王平定长沙王以北,然后迅速向西进攻蜀汉派人告诉东越王(东瓯王)、楚王和淮南王,和我一起向西进攻;齐地诸侯王与赵王平定河间、河内后,有的进入临津关,有的和我在洛阳会和;燕王、赵王本来与匈奴王有盟约,燕王在北方平定代郡、云中郡,然后统领匈奴军队入萧关,直取长安,纠正天子的错误,来安定高祖庙。希望诸侯能努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楚元王的儿子、淮南的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各自以专注此时十多年,怨恨已久,一直希望有所行动。只是我不知诸侯王心意,不敢听命。现在诸位王候如果能站出来一起维护这个即将灭亡的国家,锄强扶弱,来安定刘氏江山,那就是宗庙社稷所希望的了。

 

以上这段只不过是檄文的上半段,可以说刘濞这檄文写的十分贼。先将晁错抹黑成一个乱世奸臣,又将汉景帝描述成一个不贤昏君。不但如此,还在文中各种吹牛……

 

刘濞表示,赵佗没有反对协助自己,可实际上人家赵佗也没有答应要帮他啊。事实证明,赵佗对文帝确实是感恩的,最终也的确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去与文帝的儿子争夺江山。当然,此时的赵佗也已经老了。


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原为秦朝将领,

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


再者,刘濞硬说人家楚王刘戊和淮南三王早就想着造反已经十多年了,明摆着是要把这四位爷往自己的阵营逼,可事实上淮南三国的情况刚才也说过了。

 

再说说那个躺着中枪的燕王,当时的燕王叫刘定国,人家压根就没心思陪你刘濞反叛,因为这个叫刘定国的一辈子就热衷于一件事,“乱伦”,要说这人是整个西汉最变态的诸侯王那都不为过,可以直接略过。

 

至于兵力虚假,那倒没什么可说,毕竟不管古今中外,打架之前虚报人数都是必然的。

 

此前半段檄文的言外之意,更是有点威胁的味道。我刘濞是看这么多诸侯王都决心要打入长安,我才起兵的,所以你如果反对我,就是反对天下人,反对天下大势,是没好果子吃的。

 

总之,刘濞这檄文的上半段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整个关东几乎都是要造反的,诛杀晁错打进长安那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大家不要犹豫,赶快穿好衣服加入我刘濞的阵营吧。

  

  至于檄文的下半段,就是表达了自己多么土豪,谁如果立了功,会得到多么丰厚的奖励。“我国虽然贫穷!但寡人节衣食之用,积攒钱财,储备粮食,日夜努力已有三十多年了。为的就是今天!希望诸侯王努力利用这些条件。能逮捕杀死大将军的,赏赐黄金五千斤,封万户侯;逮捕杀死将军的,赏赐黄金三千斤,封邑五千户;逮捕杀死副将的,赏赐黄金二千斤,封邑二千户;逮捕杀死二千石级别官吏的,赏赐黄金一千斤,封邑一千户;逮捕杀死一千石官吏的,赏赐黄金五百斤,封邑五百户,以上有功的都可被封为列侯。除此之外,带着军队或者城邑来投降的,士兵有万人者,或城中有万户的,与逮捕杀死大将军的一个待遇;士兵或者户口人数有五千的,与逮捕杀死将军的一个待遇;三千的,与逮捕杀死副将一个待遇;一千的,与逮捕杀死二千石官吏的一个待遇;那些前来投降的汉朝官吏,也可以根据官职大小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赏赐。其他立了功的,也都比汉朝规定的奖励多一倍。那些原来有爵位和封邑的人,投降过来也只增不减。希望诸侯王可以明确的告诉士大夫们,我不会骗他们。我的金钱遍布天下,不一定非要到吴国来取,就算诸王日夜使用,也不会让我破产。如果谁应当受到赏赐,也可以派人告诉我,我会亲自派人将钱财送到他那里。敬告诸王。

 

  这才叫有钱!兄弟们可劲了花,怎么花本王都不会破产!想到了一直流传的那句话,“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似乎的确如此。

 

看着刘濞的一纸檄文,似乎推倒现在的皇帝和诛杀晁错是天下大势,这场战争的胜利似乎注定属于七国联军,还有看的让人眼晕的丰厚奖赏。就算你的良心道德过意不去,刘濞也为你找好了借口,加入七国军队攻打朝廷是因为奸臣乱政,皇帝昏庸,而不是你贪图钱财,贪图权力。已经如此了,还有什么理由让你拒绝?有吗?

 

  废话,傻子才会只看看刘濞的檄文就做出决定!看着马路边有重金求子的小广告难道正常人还真会去给人家打电话?那不是傻子么!所以刘濞这一纸檄文并没有骗到多少人,许多人都保持着观望状态。当然,还有更多的人,都坚定地站在了朝廷的这一边。因为文帝二十多年的执政,让世人愿意相信这个政府,也愿意相信文帝为这个国家选择的接班人,不会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

 

  有些人,即使他不在了,可影响力却依然存在。

 

  细心的看官们会发现,刚才说刘濞拉拢的刘姓诸侯国绝不止七个,可是为什么真正起兵的只有七个?这就是中央分派给各地的二千石官吏们起作用了,这些官员们坚定的站在了朝廷的一边。齐国、淮南国、济北国起兵失败。

 

  先说齐国。其实齐王刘将闾本人是持观望态度的,毕竟叛军看起来无比强大,齐悼惠王这一支又都反了,所以开始齐王的确想要跟着反了,可齐国的那些大臣们是坚决反对的,这就让齐王犹豫不决了。

 

  淮南国的话,之前也说过了。至于济北国,和淮南国差不多。济北国的大臣就凶残的很了,郎中令直接强行劫持了济北王,使济北王不能发兵。所以本该是“十国之乱”,却因为各国大臣们的介入而变成了“七国之乱”。

 

  其实不止是此三国有大臣出来阻止,七国之乱中的主力四国吴国、楚国、赵国和胶西国也都有大臣出来阻止,却并没有成功。至于济南国、灾川国和胶东国因为没有正史记载,我也就不作推测了。

 

  先说阻止吴王反叛的那两个人,一个叫枚乘,另一个叫邹阳。

 

  枚乘,字叔,是淮阴县人。刘濞喜欢招纳贤才,在不知何年何月的时候就招来了枚乘,从此枚乘便在刘濞手下做了郎中。我为什么要先说枚乘呢而不先说邹阳呢?因为枚乘这个人,是个非常失败的说客,充其量也就是个文人。

 

  当年吴太子被汉景帝打死没多久,枚乘就知道了吴王刘濞欲要筹划起兵之事,便开始了劝谏,“我听说有万全之策就会发迹兴旺,失去万全之策,就全彻底灭亡。舜无立锥之地,以有;禹无十户之聚,却能称王于诸侯。商汤、周武王的封地不过百里,而德政和平,上感天象,日月星辰运行不乱,下施恩惠,不让百姓失望,这是因为他们有圣王之术。所以,父子之情,发自天性……”

 

  基本上枚乘的劝谏就是这么回事,我都懒得写,打出来都觉得像是在凑字数。说服别人又不是小学生写作文,好词佳句多写点还能加分。一个说客适当的使用修辞可以更加吸引听者,可像枚乘这样十句话里前九句都是为了引出最后一句话,有时还说不到点子上,那就很让人烦了。枚乘的劝谏就是如此,所以后来的枚乘很不受刘濞待见。枚乘也不想自讨没趣,就去梁国拜梁王的码头了。


 

邹阳的谏书


  接着说邹阳,一听这姓,在当时八成是齐地人,就算不是土生土长的,也是老家齐地人。邹阳和枚乘是好朋友,当时还有个叫严忌的,这仨人都是善于写文章和辩论,都很有才。邹阳劝谏吴王的时候,也是引经据典,善于修辞,但不同的是邹阳会为你分析利弊,而不是一个劲的教育你还教育不到点上。

 

  邹阳的劝谏基本就是在提醒刘濞,“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刘濞要与朝廷公然对抗,或许会引来外敌,然后又举出了之前造反的诸侯王是怎样的下场。虽然邹阳的劝谏看起来比枚乘的更能让人接受,可当时的刘濞失去爱子不久,根本不会听从任何人的劝谏。所以后来邹阳随着枚乘一起去拜了梁王的码头。

 

  除了这两位才子曾经劝谏过吴王外,也有人劝过楚王,但下场可比枚乘跟邹阳惨多了。刘濞再怎么说还是个爱才之人,可刘戊就不管你那一套了。既然你这么烦,那我就让你永远说不出话来吧。

 

  最初起兵的谋划阶段,就有两位楚国的老臣申公和白生规劝楚王,结果这一劝,刘戊就生气了,让两位老臣戴上刑具去舂米。

 

  后来楚王响应刘濞正式起兵,楚国的太傅赵夷吾和国相张尚也来劝楚王不要跟着吴王瞎闹腾,然后就真的被刘戊给杀了。

 

  不过说到楚国的两位老臣申公和白生,就不得不提一个人,这人很逗,叫穆生。穆生曾经与申公和白生一起,从楚元王刘交开始就辅佐着楚国三代国王。到了刘戊即位一段时间后,穆生就离刘戊而去了,原因很简单,“刘戊没有给穆生甜酒喝。”

 

  穆生的事无关主线剧情,讲了单纯就觉得有意思罢了。

 

  穆生这个人可能跟我一样,平时酒量不好,所以就不爱喝酒。所以从楚元王刘交开始就每次在酒宴上都特意为穆生准备了甜酒喝,这仿佛成了楚国燕饮时一条默认的习惯了。这个习惯直到刘戊在位时被改变了。

 

  刘戊刚继位时,也是每每燕饮都会特意为穆生单独准备甜酒。后来渐渐地,刘戊就不以为然了,也就把这事给忘了。就这么着,穆生不愿意了。穆生退出宴席后就说:“我可以走了。甜酒不给我上,大王轻慢了我。如果再不离开,楚人就该用钳子夹着我推到街市上了。”从此称病卧床不起。

 

  穆生的两位朋友申公和白生听了这理由之后,觉得你穆生实在是矫情,便强迫他继续回去辅佐刘戊,并说道:“你难道就不想想当年先王的恩德吗?今天大王不过是一时失了小礼,你又何必如此?”

 

  穆生听罢,却摇了摇头,说道:“《易经》称‘知幾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幾而作,不俟终日’。先王之所以对我们三人以礼相待,是为了让道存在;如今大王怠慢了我,是忘了道了。忘了道的人,怎么还可以与他长久相处呢?我难道只是为了区区小礼吗?”

 

  虽然穆生的话似乎很有道理,但总觉得哪里不对……还是觉得矫情。

 

  同样把劝谏者杀掉的还有赵王刘遂,杀掉了自己的相国建德和內史王悍。

 

  而胶西王刘卬则比较宽容,胶西国群臣表示:“侍奉一个皇帝是轻松的。现在大王和吴王要西进,倘若事情成功,两主定会有分歧,灾难就要从此开始了。诸侯的土地不足朝廷各郡的十分之二,而背叛朝廷也会使太后担忧,这不是长远大计啊!”尽管如此,可刘卬已经下定决心,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就与吴王一起搏上一搏吧!

 

  好了,到了这个时候,我又忍不住再夸一下汉文帝刘恒了。汉文帝时期就有意无意的“削藩”在此时就起了大作用。

 

  当年汉文帝的怀柔政策,将赵国一分为二,分给了刘遂和他的弟弟,让赵国的力量大幅削弱。以及将齐国分成六国,淮南国分成三国,都在此时间接地减轻了朝廷的压力。

 

PS:真的真的8000字了


上一期:换种方式讲西汉44|七国之乱是谁的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景帝】三、都是借口
《削藩策》是救世还是误国?被腰斩族诛,谁该为晁错的悲剧负责?
一位汉朝大臣的座右铭:身已许国,再难许家
皇帝削藩,七国叛乱│273
一盘棋引发的血案,竟埋下七国之乱的祸根,晁错成了可怜的替罪羊
吴楚七国之乱——刘邦的绞刑架工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