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鲍勃·迪伦:一块滚石的刀锋时刻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13日下午一点,瑞典学院宣布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现年75岁的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在过滤掉重名的第一反应后,人们终于愿意相信同时释放惊讶,一个歌手“竟然”赢过了那么多或陪跑多年或呼声极高的“学院派作家”。然而,为什么是“竟然”?作为民谣诗人的鲍勃·迪伦的一生,完全值得那句授奖词:“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

日本当前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伊坂幸太郎是鲍勃·迪伦的粉丝,他曾经以《摩登时代》(鲍勃·迪伦发行于2006年的专辑)为名写了一部厚重的小说,内容描绘一个被电子信息“监控”的世界下,集体陷入“被操控”的生活;他也曾把《Blowing in the wind》(鲍勃·迪伦最广为传唱的歌曲之一)贯穿在他那本探讨信仰的小说《家鸭与野鸭的投币式寄物柜》。相信这只是这个世界上无数鲍勃·迪伦“迷弟”中的一员,那些经典的语句被不同领域的人反复援引、重新演绎,在一个又一个场合产生意义。而这也是人们对鲍勃·迪伦的初印象——一个关心世界与时事的“战争大师”式好青年。

(说起来,《Blowing in the wind》反而是被美国人气最高的民歌组合——Peter,Paul and Mary唱红的;同年8月,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知名演说《I have a dream》表达平权思想。正是在那样的场合下,鲍勃·迪伦现身,与众多知名歌手一起演绎这首金曲,从此它被永恒赋予了特殊、不可磨灭的意义。)

<qqmusic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musicid="108583981" mid="004OzHMd2Gm0jy" albumurl="/9/6/004DVHXf429k96.jpg" audiourl="http://ws.stream.qqmusic.qq.com/C100004OzHMd2Gm0jy.m4a?fromtag=46" music_name="Blowin"  in the wind'="" commentid="3535650215" singer="Bob Dylan - Blowing in the Wind" play_length="166000" src="/cgi-bin/readtemplate?t=tmpl/qqmusic_tmpl&singer=Bob%20Dylan%20-%20Blowing%20in%20the%20Wind&music_name=Blowin%27%20In%20The%20Wind">鲍勃·迪伦的第一首“抗议”歌曲。1957年,越战爆发,美国介入了这场战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还派遣子弟兵远渡重洋,前往越南战场,造成了惨重的伤亡,因此当时社会掀起了一股反战的热潮。在这同时,民歌也开始在全美各地校园流行起来,许多知识青年不仅利用他们所创作的民歌发表抗议的声音,更积极地加入示威的群众运动。广为人知的版本是,鲍勃·迪伦与朋友言谈间愤然离席,隔天就带回了写好的歌词。

于1962年发行首张同名专辑以来,直至去年的《Shadows in the night》,鲍勃·迪伦已发行了超过35张专辑。2006年收录于《Modern times》的这首《Ain't talkin'》近9分钟,同样立足于他对普通美国民众生活现状的观照。(2001-2006年,正是国际恐怖主义大爆发的时候。)

“今晚在神秘花园散步/枝蔓上有摇曳的残花/我路过闪着银光的喷泉/身后突然被人打了一下/默默不语,前步徐徐/从这无精打采的灾难世界踩过/燃烧私欲,怀揣憧憬/世上不会有人知道我的下落。”

“整个世界被心怀叵测掩埋/人们都承认了世界狂野的本质/他们不仅会把你的思想掏空/终了还会对你落井下石。”

……

“首首是诗,美得锐利。”是网易云音乐里头一则热评的描述,恰如其分。

当然,仅有关注时事的政治觉悟并不足以让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作家。鲍勃·迪伦的歌词写得像诗,他也确实在诗歌领域颇有钻研和造诣。退学来到文艺圣地——纽约格林威治村寻梦的鲍勃·迪伦当年才20出头,因为尤其迷恋英国诗人迪伦·托马斯,甚至将本名罗伯特·齐曼默改掉,仿写了一个艺名。

“踏平多少坷坎才成就一名男子汉

跨越多少波澜

才是白鸽安息的沙滩

飞过多少炮弹才能再也不见硝烟

朋友 你看答案

就在风中飘散

伫立多久的山峦

可印证沧海桑田变迁

坚持多久的期盼

才能摆脱枷锁的牵绊

多少次你可调头

对现实视而不见

朋友 你听答案

就在风中飘散

还要多少次翘首

才能看到蓝天

还要多少次附耳

才能听清哭喊

还要有多少牺牲

才能传达现实的悲惨

朋友 你的答案

就在风中飘散……”即便是有“抗议运动代言歌”一般的title加诸其上,《Blowing in the wind》也大可不必仅以“反战”主题解读。细看歌词,可以感受到全篇的意境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你或许能看到一个历经千帆的旅人终于蓦然回首,或者一个已值垂暮的老人仍在为了什么而呼号奋战,它的意义正如字里行间的诗性,是普世的。

事实上,到了近年的后几张专辑,鲍勃·迪伦已不再专注于揭露这个世界的真相,提醒世人以良善对待它们并警戒邪恶,而开始更多地趋于一种内省的创作。可以说,他曾写过最伟大的歌曲,让最多的人受其启发开始独立思考,却也是这样的鲍勃·迪伦“打脸”了自己的过去:“成天看报纸拿那些‘二手’新闻浸淫自己吗?我只对我的亲身体验感兴趣了。”享受恋情、精力充沛、顽皮,写“生活”的歌而非“有意义”的歌,要拥有怡然自得,其实是需要经过努力的。他所表达过的昂扬和不安,构成了他的总和。

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编年史》正是如此记录了鲍勃·迪伦生命中种种非凡过而后在追忆中成为了日常的时时刻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路对面有个穿皮夹克的家伙正在给一辆积满雪的黑色水星蒙克莱尔车铲去冰霜。他后面,一位身着紫色袍子的牧师穿过敞开的大门,快步走过教堂的院子,赶着去履行神职。不远处,一个穿着靴子的光头女子使劲背一个大洗衣袋往街上走着。每天纽约都发生着一百万个故事,只要你愿意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身上。这些故事一直都在你的眼前,混合在一起,但你得把它们分开,使其具有某种意义。”

“民谣是难以琢磨的——是生活的真相,而生活多多少少是个谎言,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样子。如果民谣是另外一种样子,我们并不会感到舒服。一首民谣有超过一千张脸,而如果你想演奏这首歌,就必须认识所有这一千多张脸。一首民谣会有不同的意义,而且每一刻都会不同。这取决于谁在演奏和谁在聆听。”

“一首歌就像是一个梦,你努力想将其变为现实。它们像是你必须要进入的陌生国度。”1991年格莱美终身成就奖、2000年及隔年夺得奥斯卡及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2008年普利策奖特别荣誉奖、继2008年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时隔8年摘下……鲍勃·迪伦的跨界人生步步令人惊奇。而就像国内同样有“民谣诗人”之称的钟立风在接受采访中说的:“所有艺术家、文学家,那些过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们的作品一定也是具有节奏和音乐性的。反过来说,不管什么样的艺术表达,最后也要落实到诗性的人文内涵上。”

西西弗斯推动巨石,他去否定了否定他的,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滚动的巨石也好像有了延续不断的生命。正如《Like a rolling stone》(《像一块滚石一样》,一译《像个流浪汉》,是滚石乐队名字的由来),做石头就做滚动的石头,一块永不停歇的石头,即便在被洪流推着走的世间,也从不放弃个体生命迸发光彩更多的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鲍勃·迪伦:真正的偶像不会被听者绑架
像一块滚石 鲍勃·迪伦回忆录与简介
鲍勃·迪伦必听的几首歌
【金沐通胜】听说诺贝尔文学奖给了Bob Dylan!
鲍勃迪伦:他从来都不跟着时代走
你都不听迪伦的歌,他得诺奖跟你有几毛钱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