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辙救苏东坡出狱,当着苏东坡的面就干了一件事

因为性格的原因,苏轼仕途很不顺,当时正是王安石变法期间,他是旧党人员,虽然已经被贬在外,可是他名气太大了,新党想除掉他。元丰二年,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说苏轼到湖州上任谢恩的表中,用语暗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宋神宗勃然大怒,立刻派人抓捕苏轼。

此时,苏轼的一个好友驸马王诜,听到这个消息,赶紧派人去给在南京做官的苏辙送信,苏辙立刻派人去告诉苏轼,朝廷派出的钦差皇甫遵也同时出发,但苏辙的人先到,苏轼知道消息,立即请假,由通判祖无颇权摄州事。

皇甫遵到时,太守官衙的人慌做一团,不知会有什么事发生。苏轼不敢出来,与通判商量,通判说:“事已至此,无可奈何,需出见之。”苏轼一听,就准备出去。祖无颇连忙提示:“衣服,衣服。”苏轼说:“既有罪,不可穿朝服。”祖无颇提醒道:“未知罪名,仍当以朝服相见”。

于是苏轼穿上官衣官靴,面见钦差皇甫遵。苏轼首先说话:“苏轼自来疏于口舌笔墨,着恼朝廷甚多,今日必是赐死。死固不敢辞,乞归与家人诀别。”

皇甫遵淡然道:“不至于此。”命士兵打开公文一看,是份普通公文,不过是以苏轼以诗文讪谤朝廷,传唤进京而已。要苏轼立即启程。

苏轼途经扬州江面和太湖时,想跳水自杀。因不知道要判什么罪,并且怕他的案子会牵连好多朋友。等再一想,真跳了水,又会给弟弟招致麻烦。家里烧了他大部分与友人的通信和手稿,后来苏轼发现自己的手稿残存者不过三分之一,这是文坛多么的损失啊!

苏轼七月二十八日被逮捕,八月十八日送进御史台的监狱。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皇甫遵”。

苏辙也因受牵连日子难过,但他不仅未有丝毫怨言,还将哥哥的家小接到自己家中安顿,并一再上奏神宗皇帝,奏章写的那叫一个恳切,简直就是一边哭一边求,还说愿免一身官职为兄赎罪,实在不行愿意替哥哥去死,可见感情之深。

在狱中的苏轼与送饭的长子苏迈约定:如风声不妙,便送来一条鱼。某日,苏迈出城,托人送饭;那人不明就里,特地送了几条熏鱼。苏轼一见,惊出一身冷汗:“完了,完了,我死定了!”一阵伤心。

这个时刻苏轼想到了弟弟苏辙,悲痛绝望之意,写了“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的绝命诗,叮嘱狱卒转交苏辙。然后陶出藏在胸口的青金丹想自杀,但是想起和弟弟小时候的事情,情绪又稳定了一些,又没心没肺地感觉饿了,他是个豁达之人,把饭菜吃个精光。

精神振作起来,他想:“即使要死,死前也可能跟子由见上一面。反正在劫难逃,他们要杀便杀,要剐便剐,悉听尊便!”随手将青金丹扔掉。有了目标之后,从此该吃就吃吃饱就睡,不住开导自己要活下去。

终于,在各方的营救下,“乌台诗案”结案,苏轼死罪赦免活罪难逃,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辙也受到牵连被贬为筠州监酒。《蓼花洲闲录》记载, 苏轼出狱时,苏辙来接他,他们没有抱头痛哭,苏辙特地朝苏轼捂了捂自己的嘴巴,提醒他对这次“口舌之祸”引以为戒。苏轼赶紧点了点头。

随后,苏辙请大哥吃顿好的,来到江边客栈要了一桌好吃的,苏辙看着有些苍老的苏轼,怎么也吃不下,苏轼不管这个,那叫狼吞虎咽吃得香,吃完后高兴地大喊“好,好”。苏辙吓坏了,赶紧看了看四周,又把手捂住自己的嘴,暗示苏轼千万注意,苏轼知道有很多人盯着他们,赶紧闭嘴。

吃完饭后,相互开始上路,分别到被贬的地方,苏轼先走,苏辙带着家小几十口人,送苏轼好远,然后站在郊外远远地望着他,苏轼这次哭了,怕弟弟看见伤心,马飞奔起来,消失在远方。

读史到这里,我也哭了,这就是兄弟,不要说也不说,心中有个信念,只要你好我愿去死。

此文为看点(历史任意谈)原创内容,特此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差点被处死,有“敌人”王安石求情才获救
苏轼“乌台诗案”案发前,多亏他通风报信,不然苏轼结局难以预料
苏东坡也有凡人的一面,面对飞来横祸也曾恐惧,甚至自尽未遂
乌台诗案(2)
人生下半场,最难是“放过”
身陷文字狱,差点让苏东坡丧命的“乌台诗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