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类风湿关节炎病理改变

  类风湿结节多见于经常受压或磨擦部位的皮下、肌腱或骨膜上,亦可见于肺、心包、心肌或硬脑膜等内脏深层。

  类风湿血管炎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台皮肤血管炎、小静脉炎、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neulocytoclasticchange)、末端动脉内膜增生和纤维化。表现为皮肤溃疡、指(趾)动脉缺血或血栓病变或雷诺现象,指(趾)坏疽以及急性小动脉炎,如肺小动脉炎、神经鞘内小动脉炎、心肌、骨骼肌小动脉炎等;甚至出现广泛而严重的坏死性动脉炎,与结节性动脉炎难以鉴别。

  类风湿结节与类风湿血管炎是RA关节外主要病理改变,可出现在全身各组织与器官,引致复杂的临床表现,是病情严重的指征。常见于RF阳性,低补体血症及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

  RA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关节炎,类风湿结节和类风湿血管炎。

类风湿关节炎病理改变' width='400' height='300'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610/20161012104231586.jpg' />

  滑膜关节炎是RA最重要的病变。疾病早期,滑膜充血水肿;间质中有单核细胞、多形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浆细胞较少;有时可见小区浅表糜烂及坏死,上覆纤维素样沉积物。

  经3-6月,渐渐转变成RA典型的慢性滑膜炎,滑膜增生呈绒毛状突入滑膜腔;滑膜细胞大量增生,局灶性或节段性小血管炎,小静脉扩张,毛细血管阻塞或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出血;免疫活性细胞大量增殖浸润,侵入的单个核细胞集聚在一起形成淋巴样滤泡,少数发展成生发中心;在小血管周围的滤泡内、浆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共同形成结节状血管翳(Pannus)。

  在血管翳内有丰富的CD细胞(辅助性T细胞)。CD细胞与滑膜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紧密接触,接受它们递呈的抗原刺激。CD细胞数量相对较少。生发中心的浆细胞有合成免疫球蛋白和RF的能力。血管翳持续增长扩张,覆盖于关节软骨面,阻断软骨与滑液的接触,影响其营养摄取。血管翳中免疫活性细胞释放出许多炎性介质及蛋白水解酶、胶原酶等,对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肌腱等组织进行侵蚀,引致关节软骨破坏、软骨下骨溶解、关节囊破坏松弛、关节错位、关节融合,以致骨化,使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湿类关节炎病理改变
骨关节炎(OA)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区别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招募
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断和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同步练习 真题回顾(33):类风湿性关节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