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情商高的人,从来不讲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道理,而是一颗愿意接纳自己的心。

01

那些道理很好,但我只是想吐槽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位好朋友遇到了事,心情很低落,于是一边跟我倾诉,一边问我该怎么办。

接下来我便一条一条地开导她,每一条都非常认真地在帮她解决问题,朋友点了点头,但似乎并没有因此开心起来,反而又去找别人吐槽了。

生活中,你是否也遭遇过这样的尴尬?

明明是在用心帮助对方,对方非但不领情,甚至可能被你说得更郁闷。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在《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关于自己朋友的故事:

他的朋友也是心理学出身,有一回某群的一个妈妈在吐槽,说孩子不回家好好写作业,每天都磨蹭到晚上十一点,问大家有没有什么办法。

群里当爸妈的立刻响应。

“一样一样,我们家娃每天都拖到半夜,被我吼得一边哭一边写。等他哭完睡了,我再哭。”

“关键是现在小学布置的作业太多了,难度还大,很多题目我们大人都做不来。”

“干嘛学习的事都是你来管,你老公呢?”

大家聊得不亦乐乎,但没有一个人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学心理的朋友了解情况后,立刻在头脑中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解。比如,关注即强化——越是关注孩子不写作业的行为,越是会强化他的这个行为等等。

于是,他编辑了一大段文字,把道理好好讲了一遍。

结果那位妈妈的回复是:“感谢!很专业。”还配上了鲜花、笑脸之类的表情。

表面上看是接受了建议,但这个原先跟别人互动得热情洋溢的妈妈,却做了这样一个礼貌和敷衍的回复。

朋友不解:这个妈妈是来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为什么对群里那些然并卵的建议纷纷响应,却对自己从专业角度给出的建议视若无睹?

李松蔚解释,在他的心理咨询中,有一类人属于“游客”,他们过来,只是找人聊聊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聊完了,就走了。

至于要不要改变,那是他们的事。

不是因为我们的说辞不给力,也可能是因为人家并没有那么愿意向前走。

生活中的我们也一样,有时候只是需要抱怨能被听见,有时候需要让人看到自己的辛苦,有时候仅仅只是确认自己不是世界上最惨的那一个。

别人的道理很不错,但对于我们来讲,真正重要的是跟人一起,得到认可和支持。

大多数人需要的,还是先保留一段自己的节奏,和周围的人一起吐吐槽。

02

你的好心指点,就算有理,也可能适得其反

前段时间,我报了一个心理学课程,学员全部加到一个微信群里,老师在群里发语音讲课。

上了7天的课之后,紧接着后面还有其他课程。

如果想听,需要重新报名,如果不想听,就面临着是重开一个群,还是让少数不想听的人先退群的问题。

然而,退群就意味着,群里老师讲课的语音和课后解答的聊天记录全都没有了。

有些因为工作太忙,无法在短时间内听完所有语音的人纷纷提议,另开一个群,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消化消化。

结果有一位学员自告奋勇出来安抚,说不要心急,就算解散也没那么快,大家现在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把没有学习的课程赶紧补上,该做笔记的做笔记。

末了,还补一句:很多时候,希望只能寄托在自己身上。

看字面意思,她这番话并无恶意,也确实有道理。

但却惹得一些人不高兴了,觉得不了解自己时间安排的人,没资格在旁边指指点点。

其实,他们不高兴的点,并非别人的建议没道理、不靠谱。

而是,这些出于善意的建议,其实也是在暗示:在时间管理这件事上,我比你更专业,你只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

但是,这种暗示似乎有一点儿越界了

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不了解我的工作,就没有权利对我说:“对于你的工作,你工作上的时间安排,我比你更专业。”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的词条《478:逆反》中提到:

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拥有决定自己行为的自由,如果结论不是自己下的,而是被别人强加的,无论对方的观点是否正确,都会本能地要找回这种自由,以体现自身的自由意志。

还有研究发现,教条式的语言,会让我们感觉备受威胁,“你需要做的是……”“你必须……”就属于这样的语言,容易激起逆反,引发矛盾。

如果群里的那位学员换一种表达方式,说:“有没有办法每天早起一小时,争取一点时间呢?”

把这种疑问表达出来,或许就会有一场关于时间管理的愉快讨论。

就像李松蔚说的,这就创造了一个纯粹留给对方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他是自由的,只有真实的反馈需要面对,而没有谁规定他必须“怎么做”。

03

对于向你倒苦水的人,可能需要适度的冷淡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事。

有人找你倒苦水,除了安抚,我们还会本能地帮他想办法,甚至是解决问题。

于是,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他真的好过分,这样欺负我!”

“是真的过分!就不能跟他讲道理吗?”

“讲过啊,没用……”

“那就跟他撕啊!要不要我帮忙?”

“算了,同事一场,以后还要相处,关心不要弄得太僵了……”

或者是老人跟子女抱怨,家务活做得腰酸背痛。

你说要不去做个按摩,他说没事休息休息就好。

你说要不请个保姆,他又说不用,交给保姆不放心。

总之,他提出问题,你热心解决,最后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原点,问题还摆在那,什么也没有改变。

实际上,别人在向我们倒苦水的时候,并不是真的要我们帮忙,只是想找个人,找个地方倾诉一下。

这时候,你往往只需要在情感上认同对方,继续听他们倾诉就好。

具体来说,就是这样一种对话模式:

“你知道他有多过分吗?……”

“真的好过分!”

“更过分的是,他竟然……”

“唉,太过分了。”

“对啊,你知道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有多惨吗?”

“真的,你好惨哦。”

这样的对话可能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太冷血。

但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让对方尽情地表达委屈,何尝不是一种尊重呢?

理解对方的痛苦,但不建议他们改变,也是对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尊重。

就像一位心理学家所说的,有时候,冷淡的相处自有一种温柔的善意

那意味着:哪怕你不断强调你的痛苦,我仍然相信你有为自己做主的能力

盲目讲道理,才是自私的表现。

很多时候,矛盾发生,或是别人带着情绪抛出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试图通过讲道理来化解。

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其实缺乏了一个对情绪接纳的过程

当一个人被负性情绪包围的时候,通常也是内心及其脆弱无助的时候。

喋喋不休地讲道理,别人根本听不进去,甚至会觉得你不理解他,心中更多了委屈,负性情绪进一步扩大,还有可能引发新的矛盾。

大道理谁都懂,但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道理,而是一颗愿意接纳自己的心:

我希望你了解到,此时的我是不开心的。

因为我信任你,所以希望此时无助与虚弱的我,能够在你这里得到短暂的停靠与休息。

愿你我都能遇到一个不问对错,并无条件接纳自己的人生知己。

↓怎样不知不觉,构建你的知识体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李松蔚:如何正确安慰一个倒苦水的人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对你倒苦水,你对我讲道理
爱讲道理的人,情商都很低
动不动就讲道理的人,情商是有多低?
多少人败在不会说话上!6大核心、24个技巧,教你学会高情商说话
提升情商的关键是什么?(EQ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