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土博士与海归博士究竟有什么差别?

对于博士生来说,进入高校就职是十分普遍的一条职业道路。那么“海外经历”成为他们绕不开的话题,甚至是一个必选项,不少岗位要求会写着“有海外学习或留学经历者优先”。但我认为科研成果才是“硬核”,不应该设置这样的要求。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到底差在哪儿?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高校的快速发展,本土博士与海归博士之间的差别,已经不是那么大了。许多高校在招聘的时候,已将必须具有两年以上的海外留学经历,改为了具有两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所谓优先,指的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

那么所谓的同等条件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博士就业过程中所谓的同等条件主要指的两个方面:一是毕业的学校;二是博士期间所发的学术论文。

首先来看毕业院校,可以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比较。一般来说,毕业院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上位于前200名的话,都是属于各个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的优先考虑对象。就国内高校而言,清华北大能够稳居前100,剩下的能够进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前200的,其实也就中科大、浙大、复旦、南大、上交,也就是坊间所说的华东五校。此外,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也会适当考虑本硕的毕业院校,也就是俗称的学历查三代。

高校招聘人才的时候,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学术圈的硬通货都是论文。如能在Nature Science及其子刊上发表一两篇学术论文。不管是土博还是海归,想要在国内高校谋求一个职位都是相当容易的。在以前的话,比较看重发表论文的数量,但近些年部分高校在人才引进的时候都采取了代表作模式,需要申请者提交3篇或5篇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学术论文,供择优录取。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国内的科研环境大为改善,且科研氛围比较功利。功利是一把双刃剑,坏的方面自然是不容易静下心来做一些真正基础性,原创性的成果。但是对于博士生来说,如果5年时间都去做一些基础的东西,未必能够取得好的成果。若是发表不了好的论文,是很难继续在学术圈走下去的。在国内念博士的话,大环境是强迫着博士发表论文。在这种功利环境的推动下。国内的博士往往能发表多篇高质量的论文。与之相比,在欧美一些院校,博士毕业对论文的要求不是很高,反倒不利于在国内高校的求职。

总之,不管是国内的博士还是海归,毕业以后如果不再继续做学术,那还无所谓。如果是要继续走学术这条路的话,在博士期间多出论文,出好论文,都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直接关系到自己学术生命的延续。能够悠哉游哉,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研究,这可能要到工作以后,自己建立课题组才能实现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教师招聘中提出了海外学术经历的要求,有的甚至明确要求在海外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很多人会奇怪,到底海归博士比本土博士好在哪里呢?

我个人在高校从事教师招聘工作近10年,遇到过几百个博士,有本土985、211的博士,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归博士。从面试和入职后表现来看,海归博士与从未出过国的本土博士相比,确实有一定的优势,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还是国际化的问题。国际化并不是大家想的崇洋媚外,外国的东西就是好,国际化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无国界的开放交流。海归博士在学术视野上普遍更开阔一些,一个在美国上学的博士,也会常常和欧洲、亚洲等高校的学者交流,参加国际会议的频次也远高于本土博士。总的来看,国内高校在国际化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间,当然,因为一些限制,也不可能提升到欧美那种程度。这也是我们要不断把人才送出去交流的原因。

第二是学术沉淀的问题。前些年,国内高校有一阵论文热,论文数也达到了世界第一,很多本土博士的论文数,特别是sci论文数也是飙涨。但与之相反的是,海外博士的论文数普遍不多(博士毕业生基本上都是个位数,博后会多一些)。我同事的老公在美国念的博士,学术水平很不错,但就是论文太少,来学校应聘时比较吃亏。而实际上,他的导师是两个二区期刊的主编(机械学科,二区已经很高了,还是主编),但他的导师不让他们随便发论文,更不会随便让学生在他主编的期刊上发论文,因为导师更在乎名誉。所以,最后能发表的论文,都是经过长期沉淀的高水平论文。

第三是学术圈子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算是上面两个问题的综合。目前,除了一些关乎国家战略的核心领域,大部分科技领域仍然是以欧美为主导的,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在国际上都不太有发言权。而学术评价,有掌握在这些有发言权的专家手中,就像上面说的那位。作为他们的学生,自然是占据着学术的制高点,做着最前沿的研究,做出来的成果也更容易得到认可。

不过总的来说,这些年可以看到,国内博士的水平也在提高,一方面是国内的导师开始进入国际舞台,另一方面也是国内导师在人才培养上有的一定改善,国内的科研条件也有明显提升,很多都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国内优秀博士的科研表现也完全不输海归博士,像清华的万蕊雪,纯本土博士,三年发了5篇science。只要土壤合适了,人才就会自然生长。

说到这里,其实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大家忽略的重要原因:欧美国家名校的数量是我们远远不能比的,世界前一百名里中国也就两三所,而美国能占到一半,假设一下,送一百个学生去美国,分别读美国前一百的学校。再送另一百个人在国内,分别读国内前一百的学校,那么,美国博士中至少有50个人拥有一流名校教育背景,而国内博士中只有2、3个能与之抗衡。而我们送出去深造的博士实际上比这个比例更高地集中于国际一流名校,而且他们原本就是国内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因此,拿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这两个群体来比较,本身就是不是很公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102年了,本土博士还不如海归博士?
学硕、全日制纷纷停招!中国研究生,迎来重大变革!
博士入学年龄越大,延期毕业的可能性越高?
不唯学术论文是对博士培养的更高要求
学位论文的含义
《学术与社会》总目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