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体上热下寒该怎么调理?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二十六。】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谷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

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我们先看原文:“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讲《金匮真言论》,上节课讲的是“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今天讲的是“南方赤色,入通于心”这一段。南方就是东西南北中的南,代表的是赤色,也就是红色。对应的五行是火。火对应的内脏是心。“开窍于耳”有争议,我们都知道,按照中医学基础理论来讲是“肾开窍于耳”。(今日头条)为什么在《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篇第四》里会讲“心开窍于耳”?历史上的医学家,或者是中医学家对它有各自不同的认识。当然了,这种认识每个人都进行了一番论述,并且论述非常多。我今天就不在这里跟大家一一展开了。

比较有代表性的第一个是王冰,他认为:“舌为心之官,当言于舌,舌用非窍,故云耳也。《缪刺论》曰:手少阴之络会于耳中。义取此也。”王冰认为按照经络学来讲,手少阴心经与络脉会一而终,所以“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耳”这种说法也成立。马莳在《素问注证发微》里注解为:“《阴阳应象大论第五》,心在窍为舌,肾在窍为耳。(今日头条)而此又以耳为心之窍,可见心之为窍,不但在舌,而又在耳也。”《缪刺论》曰“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则耳信为心之窍也。”马莳认为,耳不仅是心之窍,也是肾之窍。同时又是很多经络所会汇聚的地方。所以他认为这个地方,不要特别的去完全否定说的不对,或者说耳朵应该是属于肾,不应该属于心,其实不是。

我们读到后面的《阴阳应象大论》《缪刺论》里都会解释,所以关于这一段的注解,还有《素问》提出的注解,以及张介宾的注解,总结下来都差不多,意思就是手少阴心经的络脉会一而终,所以,耳则为心窍,总结下来就是这种见解。(今日头条)第二,耳既是心之窍,又是肾之窍,所以按照《黄帝内经》的五脏九窍理论,有一窍为二脏所主,这个窍就是心,就是心和肾共同主耳,所以说有一脏主二窍者,就是心又主耳又主舌;肾兼主耳、二阴。也就是说耳朵对应两个脏,一个是心脏,一个是肾脏。心兼对应两个脏,一个是通于耳,一个是通于舌。肾也是兼两个窍,一个是通于耳,一个是通于二阴。后面我们会讲到二阴问题,所以,心和肾都是少阴经。

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一个是手少阴,一个是足少阴。这两个少阴心经的气通常都是贯通的,所以,一个是水在下焦,一个是火在上焦。水火是可以互相转化,叫做水火既济。同时,水火还可以互根互用。水火就代表阴阳,所以说中医学基础理论有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阴阳是互根互用,既是相互之根,又能相互为用。(今日头条)阴能上升变成阳,阳能下降变成阴。它两个是水火既济。水火既济就代表着阴阳可以互根互用,为什么?因为先天之气从虚无中来,先天之气是一个混元的状态,它没有分阴阳,一旦分出阴阳来之后,轻清上浮者为天,重浊下沉者为地。天地就分开了,阴阳二者就分开。一个是天,一个是地,一个上,一个下,天地之间有没有交泰,有没有既济?是有的。

天之气,云气往下沉变成雨,地之气往上蒸变成云。云雨其实就是天地之间气象的一种变化。对应到人身上,讲的就是人的清气上升,就清扬;浊阴下降。一个升一个降这是正常的次序。人体要是得病,就会出现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什么状态呢?就是本来清气上升,结果清气上升不了,清气升不上去,清气泄下就变成腹泻。(今日头条)肚子,小腹,肚脐周围都是发凉,两条腿发凉,这叫下寒。清气升不上去,浊阴降不下来。浊阴主火,在上焦。火下不来就变成眼睛红,耳朵聋,头发白,整个上焦都堵塞了,头昏昏沉沉的,火都在上头。还有的人牙疼,鼻子流血,耳朵流脓等等的这些情况。心烦睡不着觉,脚特别凉,一去医院说:大夫,我这又怕冷又怕热,脚怕冷,肚子怕冷,吃点凉东西就泻;哪里怕热呢?眼睛、头还怕热。稍微一吃点上火,一吃点补充营养的,或者上火的热性的食物就上火。一吃点寒凉的还拉稀,这种情况就是上热下寒,这种是最多见。

上热下寒就代表水火不相交,中间无法既济。这个问题在临床上是最多见。上热下寒,尤其是中老年人,失眠,牙疼,舌苔黄,口干舌燥,同时脚还凉,还没劲儿,这就是上热下寒。上热下寒怎么治?其实中医学和道家分不开,传统文化和中医学也分不开。道家有句话叫做:赤儿姹女,黄婆为媒。赤代表火,儿代表是阳性,就是小男孩。赤儿就代表心火;姹女,姹代表黑色,女代表女孩,代表阴,代表水。赤儿姹女,说的是一个心火、一个肾水。(今日头条)心火和肾水,要想交济,水火既济需要黄婆,道家里边有很多词,都是隐喻,黄婆是代表脾胃。脾胃中土的颜色是黄色,所以说赤儿姹女,黄婆为媒,媒就是媒介,就是接引、介绍,通过中土脾胃,中土就是黄色,就是黄婆的牵引。赤儿下来了,姹女升上去了,就水火既济了。水火一既济后,这人就健康。所以关键问题在哪里?是黄婆。黄婆就是脾胃。为什么很多人上热下寒?就是因为什么中焦脾胃堵住了。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二十六。(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肾开窍于耳还是二阴*星星论道
耳鸣看不好?看国医大师干祖望“泻离填坎”法论治耳鸣
肾开窍于耳与二阴的争议中医“肾开窍于耳”...
“心肾相交”的关键是什么?
心开窍于舌,还是心开窍于耳?
肾开窍于耳,耳为心之客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