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加桂汤治疗胃神经官能症

胃神经官能症,或称胃神经症,是以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紊乱,而无器质性病变的综合征,临床表现纷杂,主要包括三关,即神经性暧气、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呕吐,还可以出现由于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诸多症状,西医治疗主耍是对症处理,如镇静,抗抑郁,解痉镇痛等,但易产生信赖型。

从本病的发病从临床特征分析,本病属于中医“郁症”、“脏躁”、“百合病”等范畴,但亦有表现为“奔豚气病”样发作,用桂枝加桂汤治疗取得明显疗效,举例如下:

姚某某,男,45岁,农民,山四繁峙县人,住院日期,1999年1月14 B.病历号10137,诉1978年 12月,因去县城开会,睡木板床而受凉,感上腹部蹩胀不适,午后为甚,腹胀前后感下肢酸凉,即由下腹部开始,向上顶病,至上腹部及咽喉,发作时痛苦不堪,四肢发凉出汗,不会动,但意识尚清楚,1-2小 时后即好转,食欲下降,身体明显消瘦,在县城内曾服中药多剂未效。住院后体检未见异常,消化道造影: 胃及十二指肠,小肠各组织未见异常,部分回肠显示平滑,回盲部未见异常,肝功能化验GPT40u, TTT6u 以下,TFT (-),诊断为:胃神经官能症.据腹胀气上冲,喜温喜热食,苔白腻,舌体胖有齿痕,脉沉细, 辩证为肾气不固上冲而发寒性奔豚,治以助阳降逆,方用桂枝加桂汤。

桂枝12g、甘草9g、生姜三片、大枣七枚、白芍12g、肉桂6g (6剂后肉桂改为9克)

上药服9剂,自觉脐下凉感减轻,脐上冲感消失,住院15日治愈出院。

本方证之病机是心肾阳虚,阴寒上冲,缘于“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重汗伤阳,寒邪乘之,汗为心液, 心阳因汗而虚,则下焦肝肾阴寒之气上冲,复因“针处被寒”,外寒引动内寒而发为奔豚,治以艾柱外灸其核,温复阴寒,内服桂枝加桂汤意在温经散寒,下暖肝肾,降逆平冲,以治奔豚之气,本证内外两法同治,共奏温阳散寒,降逆干冲,调和营卫之作用。

方中用桂枝,温通心阳,平冲逆之气,芍药、甘草缓急而止痛,生姜、大枣和胃,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源,诸药相协,温阳驱寒、调和荣卫,平冲降逆。

本方中关于加桂问题,后世医家争论颇多,有的主张加大桂枝用量,认为桂枝可振奋心阳,护卫固表, 平降冲逆,有的主张加肉桂,认为肉桂味厚下行,善驱下焦之积寒,纳气归肾。吾师余无言以加肉桂治愈两例奔豚症(见《金匮新义》曹颖甫也曾以加肉桂、半夏治愈一例气从少腹上冲而吐清水者。(见《经方实验录》九观《外台》治奔豚方,皆用桂心,认为降逆之力,肉桂优于桂枝,故以加肉桂为好。本人认为是否加用肉桂可根据病证,病机的不同,本例因下肢酸冷,喜温喜热食,脉来沉细,辨证为肾气不固上冲而发的寒性奔豚,故加肉桂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杨丽萍. 桂枝加桂汤治疗胃神经官能症[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06:1.

注:中药使用请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组成
只在桂枝汤中加了一味中药,却能调理神经官能症导致的心腹疼痛!
7.1 宵琢如醫案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三、留饮(神经官能症)
桂枝加桂汤方
张琼林五十年临证验方---【主治阴寒胃痛】(虚寒型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重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