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仲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诗词背景】

宋朝是一个国力相对弱小的朝代。北宋时期,北方是辽国,南宋时期,北方是金国。所以,唐诗里的“玉门关”、“阳关”,都已经不在宋朝疆域范围之内了。

相比于唐诗,宋词里边塞主题的作品就少了很多,不过,好在有范仲淹这位戍卫边塞的词人,可以为我们描绘出当时边塞不一样的风景,尤其是其《渔家傲》一词,算是宋朝边塞词的代表作。

本篇文章,选择两首范仲淹的作品,然后分享一段他戎马西夏的故事。

故事先从西夏说起。

在北宋仁宗朝,活跃于宁夏甘陕一带的党项族日益强大。

最终在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公开称帝,国号大夏,通常被我们称为西夏。

这个名叫李元昊的西夏开国皇帝,是一个很有抱负,却也异常凶残冷血的人。他的功绩是建立了西夏国,创造了西夏文字,引导了西夏文化,并且骁勇善战,接连打败宋朝和辽国两个国家的进攻,最终基本稳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他的凶残在于,亲手毒杀自己的母亲,又杀死了自己的舅舅,此外还杀死了几位失宠的妃子,以及几位亲生的儿子。他的双手沾满亲人的鲜血,可谓铁石心肠,冷酷无情。

而李元昊在建国之初,为了得到宋朝的认可,便开始了进攻宋朝的军事行动,并于三川口大败宋兵(三川口之战),之后集兵于延州城下,准备攻城。

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惊。在西夏咄咄逼人的态势之下,北宋朝廷启用韩琦与范仲淹一起抵御西夏国的进攻。此时的范仲淹,已经是52岁高龄,这位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将军,从此开始了他在西北戍边的经历。

1040年秋天,范仲淹来到西北,当他经过延安城附近,看战争之后,四处萧条,荒野之上,少有人影,沿路城寨,悉数被毁。更苦的是西北的将士,连住宿的帐篷都没有。词人心怀感慨,誓言励精图治,抵御西夏,并将这段感受写到词中,于是便有了这首流传千年的边塞词作《渔家傲》。

【词境还原】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如今临危受命,来此驻守边疆。行走在塞外城下,感觉这深秋,一片萧瑟,风景与其他地方完全不同。一路荒野,城垣破败,四处了无人影,连衡阳的大雁都头也不回的南飞而去,对这凄寒的边塞,毫无留恋!

触目凄凉,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正怅然行走的时候,突然又听见四处传来的边疆号角。

登高西望,千山相连,落日余晖笼罩,一片荒野漫漫。遥远处,可以看到群山中的孤城,正大门紧闭,而孤城之上,有即将落幕的夕阳。夕阳西下,正长烟升起。这塞外的景色壮阔,漫无边际,却又处处充满肃杀之气。

晚饭时候,和将士们一起喝酒。漫天之下的篝火,略有暖意,外加一杯浊酒,一段笑谈,不禁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只是如今,边塞危急,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此戍守,有家而不能回。不破西夏,何以家为?奈何党项人如此彪悍,一直还没有很好的办法擒住他们。漫漫的对峙,听到有人吹起羌管,管声悠悠,如泣如诉,更衬托了这里的荒凉。月亮已经升起,月色之下,大地一片白茫茫,满地白霜。

这样的夜晚,连住宿的帐篷都不完备,有多少将士在这艰苦的环境下无法入睡。归期漫漫,生死难料,多少人白了头发,多少人 暗自心伤!

【故事后续】

范仲淹在驻守西北汴京的时候,采取了诸多文治武功的措施,如:更改军队军队旧制,分部训练,轮流御敌;如:修筑青涧城和鄜城,作为军事基地,节省边境开支;如:加强边防守备,固守郦延,以军威恩信招纳西羌归附;如:修筑承平、永平等要塞,把十二座旧要塞改建为城,以使流亡百姓和羌族回归。

范仲淹驻守边疆,认为应该以防御为主,等待时机成熟,再进攻不迟。但是,在西北边境,仁宗倾向于主动进攻,所以宋朝军队在反攻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仓促进攻,很快就在好水川一带,被西夏军队伏击,并损失任福等16位将领。此后宋朝军队又在定川寨之战中再次败给西夏军队。接连的失败,让仁宗开始反思自己的策略,并开始重视并欣赏范仲淹的军事才能。

后来,西夏虽然三胜,但是毕竟国力薄弱,处于强弩之末,不得不向宋朝称臣议和。

议和之后,韩琦与范仲淹作为立功之臣,双双进京,获得高升,得到朝廷重用。之后,在范仲淹的主导之下,北宋第一次变法“庆历新政”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诗词背景】

由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整顿吏治是改革的核心环节。

范仲淹亲自参与了对地方官员的考察,他调来各路转运使名册逐一翻阅,见庸碌无才者,便一笔勾去其姓名,这种雷厉风行的态度,连后来官至宰相的富弼看后都有些心惊。富弼对范仲淹说:“范公,您这轻轻一笔,哪里知道他要一家痛苦呢?”而范仲淹回答“宁愿让一家人哭,不能让一路人哭”。这位从小立志“不做良相,便做良医”的贫苦出身的贤臣,最终虽然解除了一大批庸碌贪赃的官吏,但是也得罪了很多官僚。后来,在反对派以“朋党之罪”的反扑之下,最终被排挤出京。庆历新政,也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在这之后,范仲淹又到不同的地方从政,却没有再回到权力的中心。而西夏戍边以及立功的记忆,在词人心里,虽然是一段艰苦的记忆,却也是一段幸福的记忆。这份记忆,在词人的笔下,幻化成另外一首词《苏幕遮》。

【词境还原】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里秋高气爽,碧绿的天空,白云朵朵,而地上满是黄叶堆积。满眼都是秋色,连河面上的碧波也是一样,水波轻漾,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雾,水雾映照着山色,一片翠绿。

远山相连,起起伏伏,天边有斜阳,快要下山,水面广阔。远望天水相连,更有落日余晖,湖面洒满,满是波光粼粼。只是这景色,却不能让我高兴起来,岸边的芳草,好像也是情思未断,满心凄凄,让我想起斜阳之外的故乡,也是芳草连连!

如今,独自飘零。怀念自己的故乡,也怀念曾经的军旅生活,除非有时候做了好梦,才可以在梦里沉睡安稳,否则经常惊悸不安,难以安睡。

每逢月圆当空,不想再一个人凭阑远望,那样只会让我心生更多的怀念。不如喝一壶酒吧,把自己灌醉。可是,酒入愁肠,却很快就变成了相思牵挂的泪水!

【故事后续】

庆历新政之后,晚年的范仲淹曾先后在邓州、杭州、颍州为官,其中他在邓州呆的时间最久,并在邓州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并设立花洲书院,闲暇之余到书院讲学,邓州文运大振。

1052年,范仲淹在赴任徐州之时,与世长辞,享年64岁。范仲淹是一代文坛领袖,也曾经是一代政坛领袖。范仲淹死后,被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以“文正”这个尊贵的词为谥号,范公为北宋第一人!

范公文正,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直至如今,还在激励很多人,是很多人一生践行的座右铭。

【韦煜观点】

韦煜认为韵词之美在于:合于音律,工于意境,臻于情感。

范仲淹的词作,成就并不是特别大,往往流传较广的也只有这两首而已。但是他的词,却珍贵的记录了边塞的风景。韵词之美,工于意境,范仲淹的边塞词,描绘了一幅边疆特有的宏大,苍凉的风景。这是他的词作最引人瞩目的地方。

宋词,是一个人的历史,也是一个时代的历史。想一想大汉王朝,收复河西,想一想大唐盛世,幅员辽阔。而甘陕地区,却能成为北宋的边疆。写到这里,我为北宋这个朝代,略生一点同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穿越千年的对话——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语录体赏析
范仲淹眼里的“塞下秋来风景异”
经典宋词:《渔家傲》
四面边声连角起
范仲淹:文武双全的千古第一名相
渔家傲·秋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