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雄聊太极拳」弓步与半马步互相变换的进阶练法

弓步与半马步互相变换之进阶练法的必要性

太极拳运动不论是技击攻守抑或是健身养生,都不能离开下盘沉稳坚固的作用。行拳走架也好,推手对练也好,定势下盘用上弓步和半马步的是最多,中间过渡动作是弓步与半马步互相变换的也不少。比如前辈和老练家所说宜熟宜精的“揽雀尾”拳式中的掤势、捋势、挤势、按势、前推势、后推势,都是由弓步与半马步互相变换的。再如定步平圆单推、定步平圆双推、定步和活步四正双推,是由弓步与半马步互相变换的。弓步与半马步互相变换的进阶练法,是北京的“二大爷”老师传授给我的,何谓进阶,是相对于脚蹬地的后坐前弓之简单动作而言,他老人家说把这个练法当作一个基本功去练吧。从我的练功习拳实践得知,把弓步与半马步互相变换作为基本功练细练好,是有必要的。

弓步与半马步互相变换是练啥功夫

正弓步变换侧半马步、侧半马步变换正弓步的沉转练法也好,正弓步变换正半马步、正半马步变换正弓步的松沉守中后坐前弓练法也好,练的是腰腿松沉的功夫和下盘虚实转换的功夫。其中体悟静态的定势重心中线点和动态的下盘重心是守中的核心,只有静态的守中和动态的守中融为一体了,才是真太极的守中。然而真太极的守中是需要站桩功、松胯功、松腰功、吐纳丹田功来支撑的。

拳势看在功底上,功底看在底功上

“拳势看在功底上,功底看在底功上”这句话是一位身怀较高武功的前辈说的。意思是说拳势的优劣和功效取决于基本功的“功底”练得如何,而“功底”的优劣和功效又取决于基本功的“底功”练得如何。“揽雀尾”是拳式,掤势、捋势、挤势、按势、前推势、后推势是“揽雀尾”中的拳势。有太极明师指出:太极拳不是以“拳式”技击,而是以“拳势”技击,“式”、“势”不一样。太极拳是讲究腰腿功夫的,其中松沉功夫较为重要,虚实转换的功夫是关键。半马步与弓步互相变换的功法作为拳势的功底之一,换句话说就是基本功。半马步与弓步互相变换的练法里面含有的松腰转胯、松腰落胯、松腰塌胯、气沉丹田、开胯圆裆等就是功底的底功,倘若没有松腰转胯、松腰落胯、松腰塌胯、松腰扣胯、气沉丹田、开胯圆裆等底功的支撑,就不能练细练好弓步与半马步互相变换的这个功底。

更多精彩手机搜索 和美太极

更多精彩手机搜索 和美太极

为了练细练好半马步与弓步互相变换的功法,需要单练扎实的如下底功:1、腰胯慢转功。2、松腰落胯沉到身前实腿脚跟。3、松腰落胯沉到实脚跟的同时虚腿开胯展膝撑脚。4、松腰塌胯沉到身后实腿脚跟。5、松腰塌胯沉到身后实腿脚跟的同时身前开胯圆裆。6、由5底功转为用前腿松腰落胯逐渐变实带动后腿逐渐变虚成为弓步定势。在练“2、松腰落胯沉到身前实腿脚跟”和“4、松腰塌胯沉到身后实腿脚跟”时,不宜松沉意念过重的压死腰胯或压死脚底,注意体悟松沉到脚跟吃劲最佳时就顺着地面反座弹力站起来,这是借助地心力练功习拳的体现,又是松沉功夫层次的进阶。

弓步与半马步互相变换的下盘中心

有些初学者提问:“弓步变换半马步时,往后沉转或后坐到多少为合适?半马步变换弓步时,向前沉转或腿弓到多少为合适?”除了按练法规矩去练之外,还要搞清楚弓步变换半马步互相变换的下盘中心,明白道理所在,恰到好处的后坐或前弓,就能踏实练功了。哪处是弓步与半马步步互相变换的下盘中心啊?下盘中心亦称身体重心中线点。先要知道步型定势的身体重心中线点在哪里,弓步在前实腿胫骨垂直于地面的定势之下,会阴穴垂直于地面之点就是身体重心中线点;半马步在后实腿臀部垂直线距脚跟一个横拳(各人身高脚长有所差别,大约9至13厘米)的定势之下,会阴穴垂直于地面之点就是身体重心中线点。至于半马步与弓步互相变换的下盘中心,对于动态而言,在弓步定势重心中线点与半马步定势重心中线点之间的合适位置。在此指出:呆板的说准下盘中心位置是不实际的,身体重心的调整应是随跟拳势动作变化而定,会有少许调整。

正弓步变换侧半马步的沉转练法

以初始姿势站正身右弓步为例:1、虚领顶劲,松胸、松肩垂手,身前右脚为实承重大约七成、身后左脚为虚承重大约三成,两脚都是脚跟吃劲大于脚掌。2、松腰、右腿落胯沉到右脚跟的同时左腿塌胯圆膝。3、松开左腿胯根并展膝撑脚,以意引导左脚底接住欲往左沉转之势。4、松腰带动左腿由虚逐渐变实,一点一点的往左缓慢均匀沉转,同时右腿由实逐渐变虚;精准的说,左腿由虚开始变实为先,右腿由实开始变虚跟随为后,是左腿由虚变实带动了右腿由实变虚。5、左脚随着沉转势由三分虚变为六分实、右脚顺着沉转势由七分实变为四分虚的侧身右半马步,左腿临近定势时松腰扣胯,这是一个下沉中带转动的整体动作。沉转过程中始终保持松沉的转动,不宜起伏,定势为最沉,中间没那么沉,是有松沉之意的“坐”着转动。相传我师爷李雅轩先生年青时练拳时非常刻苦,走猫步一走就是几个小时,为防止起伏过大,常请师兄弟帮忙压着,就这样把练太极拳中最重要的下盘腿功练出来了。下沉是垂直向下的,转动是圆向的,所以往左沉转时不能仰身向后。定势时左实腿臀部的垂直线不宜平后脚跟,与脚跟有大约9至13厘米之距为较好。胯骨尖、膝尖、脚尖上下尽量同一方向,不宜超出过多。比如115式大架“揽雀尾”中的左掤势变捋势,就是以上沉转练法。

侧半马步变换正弓步的沉转练法

以初始姿势是站侧身右半马步为例:1、虚领顶劲,松胸、松肩垂手,身前右脚为虚承重大约四成、身后左脚为实承重大约六成,两脚都是脚跟吃劲大于脚掌。2、身后松腰塌胯、身前开胯圆裆。3、右腿扣胯的由虚逐渐变实,松腰的一点一点往右缓慢均匀沉转,同时左腿由实逐渐变虚的跟随往右转动。4、右腿随着沉转势由四分虚变为七分实、左腿顺着沉转势由六分实变为三分虚的正身右弓步,临近定势时松腰沉胯(右腿落胯、左腿塌胯的合称),这是一个下沉中带转动的整体动作。沉转过程中始终沉着转,不宜起伏,定势为最沉,中间没那么沉,是有松沉之意的“坐”着转。下沉是垂直向下的,转动是圆向的,所以往右沉转时不能俯身向前。转到正弓步定势时,右腿胫骨尽量垂直与地面,右腿落胯的同时左腿塌胯往下沉一点。往右沉转和定势时,身后左腿稍有弯屈是正常的过渡动作,待松腰松胯的功夫层次提高之后,才能做到松沉的伸直身后虚腿。比如115式大架“左搂膝右拗步掌”中就有以上边沉边转的练法。

正弓步变换正半马步的松沉守中后坐练法

1、初始姿势是站正身右弓步,虚领顶劲,松肩垂手,身前右脚为实承重大约七成、身后左脚为虚承重大约三成,两脚都是脚跟吃劲大于脚掌。2、松腰落胯沉到右脚跟的同时左腿松开腹股沟带动膝部外展少许,就是虚腿开胯展膝撑脚,意接欲往后坐之势。3、右脚蹬地往后,左脚撑前接住后坐的横向劲力。这是有后必有前的对称性折叠劲练法,目的是立身守中不出重心圈。4、左腿由虚逐渐一点一点的变实,松沉的身势向后缓慢均匀的挪动;同时右腿由实逐渐一点一点的变虚,是左腿由虚变实带动了右腿由实变虚的。5、左脚随着沉转势由三分虚变为六分实、右脚顺着沉转势由七分实变为四分虚的正身半马步,左腿临近定势时松腰塌胯、虚领顶劲。

比如115式大架“揽雀尾”中的挤势变按势、前推势变后推势,就是以上练法。定势时后实腿胯骨尖、膝尖、脚尖上下尽量同一方向,不宜超出过多。左实腿臀部的垂直线不宜平后脚跟,与脚跟有大约9至13厘米之距为较好。为了深化体悟有后必有前的对称性折叠劲练法,在练弓步变换半马步时,叫同门之人顺着自己后坐之势按胸膛推过来,试看后坐之势的下盘在动态变化中是否还稳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练拳常用的松胯练法
细节多样化练法对打拳有好处
三种太极步的练习要领
练“揽雀尾”宜细宜熟宜精
少林长拳图谱
长拳第一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