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氏文献|楚北傅氏简介 暨 谱书编修宗谱史
楚北傅氏简介
其谱书编修史
一、楚北傅氏简介
“楚北傅氏”从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宗谱,付梓成书”到1988年第三次续修都是以“四国公”(国辅、国泰、国选、国纲)为第一世,也称为“楚北傅氏”的“四共祖”,简称为四房:辅房、泰房、选房、纲房。
(详见<楚北傅氏宗谱·光绪谱>影印本P202-207姓源图)
然而,在《楚北傅氏宗谱》中长期都是“三缺一”的局面。
从1369年到2011年的六百多年中,“楚北傅氏”一直都在寻找纲房这支宗亲,而国纲公的后裔(国纲公第五世裔孙应海公和应容公)自1370年前后迁楚北之后就没有能与其他三房取得联系,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近亲,直到2011年10月才在武昌马房山得以“四房团聚”并确定“认亲联谱”。
以下是“楚北傅氏”四共祖的生平简介:
1-1、傅国辅(1334--1372)字承四,原籍江西新淦;1352年举进士,时年十八岁。元末任诚良县令(今属浙江),明洪武二年(1369年)任湖广承天府(今属安陆)京山县(今属荆门)县令,为楚北傅氏“辅房”始迁祖;1372年殁于官署,终年38岁。国辅公夫妇合葬于京山傅二水里薛家庄福丰乡(现址待详),有墓志(今无存)。
国辅公妣赵氏,生二子,长子鼎忠始迁汉川,先居刘家隔(为当时的川邑县城),因苦于水患,后落藉汉川梅城一里沥山(今汉川南河同兴集)。国辅公次子鼎成公守墓落藉京山,遗憾的是鼎成公后裔失去联系,杳无音信,有待查访。
1-2、傅国泰(?--?)字承斋,其壮年为1369年前后;原籍江西永丰,元末进士,明洪武年间授湖广御史,携胞弟国选公同至楚北,为楚北傅氏“泰房”始迁祖;殁于官署(其官暑当在今鄂州,待详查),葬处不详。
国泰公妣张氏,生一子,名鼎仁。鼎仁公落籍沔阳州城(今仙桃沔城镇),辅房鼎忠公第三子钏公过继给泰房鼎仁公为嗣。明朝隆庆年间(1570年)有户部尚书傅颐,南明永历帝(原永明王)时期有兵部尚书傅作霖都出自“泰房”。
1-3、傅国选(?--?)字承乾,生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年至1367年),殁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至1398年),青年时期为1369年前后;原籍江西永丰,明洪武初随胞兄国泰公同至任所,后落籍孝感,为楚北傅氏“选房”始迁祖;也殁于官署,葬处不详。
国选公妣邬氏(传邬氏系江西吉安邬将军之女,享寿九十余岁,殁葬未详),选公生一子,名鼎礼。鼎礼公为孝感陈贡士之女婿,落藉孝感小河溪;夫妇合葬孝感当地。鼎礼公生一子曰霖公;曰霖公长子德本公迁汉川梅城二里(今汉川柴林咀);鼎礼公次子德盛公守祖墓留居孝感小河溪。
德本公与德盛公兄弟及其子孙虽远隔数百里,仍常相往来,但因故断了联络,楚北傅氏“光绪谱”详述:“确止知德盛公后裔有一孙名伟,伟生理,理生淑训,号东勃,(也有书记载:号东波)”,淑训公在明末(1642年至1643年)任户部尚书,依明朝官制户部在六部中为地官,因其享一品服俸,故小河溪傅淑训后裔将其尊称为“傅天官”,称自己是傅天官之后。“傅天官后裔”居孝感、大悟等地,现只有1993年与大悟俨公后裔联修的宗谱一套,堂号为“版筑堂”。
1-4、傅国纲(?--?)字君立,元朝福建邵武府知府,元大德三年(1299年)由江西柑舍迁居江西薛坊,为江西薛坊开基之始祖。
国纲公妣熊氏,生二子,长子元长(中书舍人)和次子元季。
元长公之曾孙应海公(?--?),元末至正乙酉(1345年)举进士,官中宪大夫,因寇祸避乱,于1370年迁居楚北寿昌(南宋设寿昌军,含今鄂州),为楚北傅氏“纲房”始迁祖之一。应海公妣裴氏,生三子:文德、文政、文胜,子孙遍居鄂东。
元季公之曾孙应容公(?--?)也在明初时迁楚北,为楚北傅氏“纲房”始迁祖之二。应容公妣周氏,其后人多居今湖北黄冈。
此外,楚北傅氏以“敬宗收族”为宗旨,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接纳了汉川双凤科公(开基四世,由江西庐陵迁楚北)和桃园仁公(开基七世)两个独立支系单列在“四房”之后,因此,科公和仁公分别为这两个独立支系的始迁祖。2012年,《楚北傅氏宗谱》第四修时又吸纳了蕲杨永泰公世系一支(开基二世,永泰公为始迁祖,明初由江西南昌筷子巷迁楚北。)
总之,“楚北傅氏”的祖地分别在江西新淦、永丰、临江一带和南昌、庐陵等地;以“国”字四公(国辅、国泰、国选、国纲)为第一世,亦称四共祖;主要由八个始迁祖(国辅、国泰、国选和应海、应容、科公、仁公、永泰公)于明朝先后从江西迁往楚北各地,现有人丁约四万之众,遍居湖北十几个县市乃至于全国;是一个“傅氏大家族”,属名门望族。“楚北傅氏”是一个特有的傅氏族群称谓。
(依据《楚北傅氏宗谱·清河堂》1900年版和纲房支谱《傅氏宗谱·版筑堂》1913年版等编撰)
楚北傅氏的谱书编修
及其“大家族”的形成
2-1《楚北傅氏宗谱》老谱版本
2-1-1、“雍正谱”(首修)   “雍正谱”于1988年后轶失,故谱书名是《楚北傅氏宗谱》还是《傅氏宗(族)谱》不得而知(后者可能性较大),堂号为清河(老谱书中载明了“清河傅氏”字样,后人则以“清河”为堂号)。
⑴ 肇修时间: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创修:本滋公(字天培,号笃吾,辅房会支六世祖)
——详见《晴川笃吾祖序》
⑵草谱完稿时间:清康熙庚午年(1690年)  主修:延庆(厚庵)、延美(邵庵) 等人.
——详见仙桃伯寿公下民国谱《与汉川订宗盟记》
⑶重修成书时间:清雍正三年(1725年)
——详见禹封公《晴川傅氏重修谱序》
主编:祖灏公(字禹封,号子振,辅房会支十世祖)
琼宴公(字宾筵,号梅轩,选房杰支十一世祖)
⑷主要内容:编有三房,辅房、泰房、选房(以国字辈“三祖公”分为三房)
附刊有“江西南昌府新建县薛坊”国纲公后七世记载,留待查访。
据此推断:“雍正谱”有“薛坊老谱”为蓝本,但当时的“薛坊老谱”中没有国辅公的详细记录。
⑸记述家史时间:从1369 年到1725年跨越356年(平均12-13代人)
2-1-2、“光绪谱”(二修) 此书尚存 全套共七卷八册 (因所编“卷一”分为二册出书)
谱书名:《楚北傅氏宗谱》,堂号为清河
⑴肇始时间:清光绪丙戌年(1886年)
——详见仙桃伯寿公下民国谱《与汉川订宗盟记》
⑵成书时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⑶总纂:泽铣(字昆田,派名庸道,辅房会支十三世祖)
参阅:泽霖(字雨田,派名达道,辅房会支十三世祖)
位彰(字荫禄,选房杰支十七世)
正鹄(字敬斋,派名钦彰,选房杰支十七世)
⑷主要内容:共编有楚北傅氏“四房”, 分为17支(含科公、仁公两支)
其中:
辅房有介支、秀支、爵支、贵支、龠支、龛支、会支共7支
泰房有颐支、熙支、禹支、诏支共4支(另有钏公和天相公两支未单列)
选房有效支、杰支、修支、侑支共4支
纲房记录至第7世,留待查访
特点:新增“双凤科公”和“桃园仁公”两个独立支系(靠谱纳入)
⑸续记家史时间:从1725年到1900年跨越175年(平均6-7代人)
“光绪谱”封面和扉页(六孔线装)
2-1-3、“八八谱”(三修) 全套共十二卷(12册)
谱书名为《楚北傅氏宗谱·清河傅氏》
⑴编修时间:1988年至1989年
⑵主要编修人员:芹山、百川、烈砚、正斌、烈海、森亭、正春、明汉
主要采访人员:正堂、正洪、桃云
⑶主要内容:编有“四房” (纲房编至第7世) 17支,约二万人丁
*找到失散几百年的云梦辅房企支归谱是最大的成就,但少了龛支。
⑷续记家史时间:从1900年到1988年跨越88年(平均3-4代)
“八八谱”封面和扉页(四孔线装)
《楚北傅氏宗谱·清河傅氏》以上三次修谱都有缺憾:
第1世 “四房”缺纲房;
第2世 “四鼎公”缺鼎成公一脉
2-2“国纲房”支谱老版本
国纲公后裔应海公(纲房始迁祖之一)育有三子:文德、文政、文胜。
因文政公支(二房)先侨寓荆州,复迁江西饶州,后定居黄州,该支在1990年之前单独修谱四次,直到1990年方才与文德(长房)、文胜(三房)两支联谱。
2-2-1、“咸丰谱”(首修)  此次创修宗谱分两套,一套是文德公、文胜公两支于1856年合编的《傅氏宗谱·版筑堂》;另一套则是文政公支于1859年所编的《傅氏宗谱·三命堂》,均已轶失。
⑴文政公支肇始时间: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
⑵文政公支创修谱成书时间: 清咸丰九年(1859年),历时十年。
主修:宏秀(字锦文,号竹轩,纲房文政公支后裔)
⑶文德公、文胜公两支创修谱成书时间:清咸丰六年(1856年)
督修:玉沼学武
编修:升亭青云
特点:《傅氏宗谱·版筑堂》以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江西蔓湖《傅氏宗谱》(主编:思伋;叔清、思伯等作序)为蓝本创修。
2-2-2、《傅氏宗谱·版筑堂》“民国谱”
此谱书尚存卷首上、下两册(有破损)
文德公、文胜公两支二修成书: 民国二年(1913年)
督修:象虚赞枢;
编修:品三、理庵观澜
《傅氏宗谱·版筑堂》
“民国二年谱”
封面和扉页
(四孔线装)
2-2-3《傅氏宗谱·三命堂》文政公支共修谱四次。分别是:
⑴清咸丰九年(1859年)创修;
督修户首: 宏秀,字锦文,号竹轩。
⑵清光绪八年(1882年);
总理:齐彬、光烈、高辅、齐国、高旺、高明、高文。
⑶民国五年(1916年);
总理:德三;监理:品三;
⑷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督修:显谟;
督理:显忠;
监理:高诗。
《傅氏宗谱·三命堂》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谱”
封面、扉页和薛坊宗祠图(四孔线装)
 
 
2-2-4“九零谱”
卷首有5册,人丁谱有31册,共36册。(应海公支系合修谱)
谱书名为《傅氏宗谱》,堂号为版筑堂。
总督修:显旺(字耀卿,号正阶);
总编修:廷河(字碧,号仲谋);
编修:朝和(字显和,号和尚) 廷禄(号松泉), 廷河(字碧,号仲谋),泰君(号德元)。
督理:朝东(号治国) 廷华(号鹏程)。
此次为文德、文政、文胜三分支首度合修。
【纲房应容公一支暂未发现单独修谱】
《傅氏宗谱·版筑堂》
“九零谱”封面和扉页
(四孔线装)
2-3其他旧谱书版本:
2-3-1、楚北傅氏“泰房”天门干驿晴滩支系在“光绪谱”之后(清末民初时期)编有《晴滩傅氏支谱》
堂号为“金玉堂”,现存有手抄本一册。
主要内容:相关谱序;四房前几代人丁;“泰房”晴滩支系全部人丁谱。
2-3-2、国纲房应海支文德祖下傅必堃编有“幼虚笔记”手抄本一册,其中有“傅岩地在豫西北”的说法。
影印在下:
2-3-3、2008年纲房廷华(字鹏程)主编有《傅氏宗谱·版筑堂》一册
主要内容为应海支系文胜祖下“良珍祖二子正庸、正铭”二分支人丁资料。
2-3-4、2011年辅房贵支烈学翻印有《楚北傅氏宗谱》“88谱”全套
其中增加了辅房贵支烈学家族二十多户1988年后的人丁资料。
(未尽及错误之处,待后补述、纠正)
【附录】
《楚北傅氏宗谱》
古籍保护影印本
集成配置清单
序号
书  名
配置
备   注
1
《楚北傅氏宗谱·清河傅氏》1900年版
文化卷影印本
1
总谱第一部
卷一
2
国纲房《傅氏宗谱·版筑堂》1913年版
文德公下、文胜公下文化谱影印本
1
总谱第一部
卷二
3
国纲房《傅氏宗谱·三命堂》1936年版
文政(又名文卿)公下文化谱影印本
待印
总谱第一部
卷三
4
《楚北傅氏宗谱·光绪谱》1900年版
国辅房介支影印本
1
5
《楚北傅氏宗谱·光绪谱》1900年版
国辅房秀支影印本
1
6
《楚北傅氏宗谱·光绪谱》1900年版
国辅房爵支影印本
1
7
《楚北傅氏宗谱·光绪谱》1900年版
国辅房贵支影印本
1
8
《楚北傅氏宗谱·八八谱》1988年版
国辅房企支影印本
1
9
《楚北傅氏宗谱·光绪谱》1900年版
国辅房龠支影印本
1
10
《楚北傅氏宗谱·光绪谱》1900年版
国辅房会支影印本
1
11
《楚北傅氏宗谱·光绪谱》
国泰房影印本
1
暂缺
12
《楚北傅氏宗谱·光绪谱》1900年版
国选房(附刊国纲房七代)影印本
1
13
《楚北傅氏宗谱·光绪谱》1900年版
双凤科公世系影印本
1
14
《楚北傅氏宗谱·光绪谱》1900年版
桃园仁公世系影印本
1
【编撰】傅正浩
【校对】傅乐心、傅庸功、傅廷华、傅泰君等
■编辑:林州傅氏|傅老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志勇|清代国服禁戏与民间违禁演出的冲突及缓释
《师桥沈氏宗谱》1913年版(25) - 百世风雨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清.翁方纲--楷书 《纪懋园墓志》初拓影印本
全国《白氏家谱》资料总目录(2017.5.23)
《(东晋)王羲之草书游目帖唐摹影印本》 放大版 6张
《岭南冼氏宗谱序》——简体版断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