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皓 | 《无问西东》:礼敬百年学人的“一代芳华”


《无问西东》:礼敬百年学人的“一代芳华”

编辑万芳


石皓

作者介绍

石皓,笔名无忌,中国青年作家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知音集团特聘作家。曾在《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界》《阳光》《华夏散文》《中国文艺报》《解放日报》《广州日报》等刊物发表上百万字,入选十多部文学系列《新概念 盛开》《2015-2016年度散文榜》《中国最美青春散文》等丛书。与辛夷坞、九夜茴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北京书展。被授予“2007年度优秀华语作家”。长年从事文化类编辑、记者工作,现供职于媒体。


电影《无问西东》


电影《无问西东》刚刚上映,就迫不及待去电影院看。这是一阙横跨百年命运的交响曲,四代人,四个故事,相互交联、意味深长,延续的是百年学人风骨铮铮的文脉传承。

 

2012年,北京,张果果。

1962年,清华校园,陈鹏、王敏佳、李想。

1938年,西南边陲,沈光耀。

1923年,北平清华校园,吴岭澜。

 

在无比喧嚣的今天,回望时代感怀的青春天地,似乎有一种久违的况味。时代赋予了他们以正义、良善、抱负以及信仰。四个故事讲述的一条线索就是人生自始而终的内心追问。大学精神传承是时代的初心。在这个阶段上讲的人生,都是一种无悔的选择。相比《芳华》而言,《无问西东》立意表达与取材格局上都是略高一筹。


四个故事中,每一个人都在追问,善文科的清华学生吴岭澜追问何为“初心”。富家子弟的沈光耀,弃文从军,一个真正的英雄,他懂得何为人间疾苦,他在追问何为“大爱”。王敏佳、陈鹏、李想三人之间感情纠葛与选择上,一段可歌可泣的学人悲情经历,让人顿时热泪盈眶,这在追问何为“深情”。在李想以牺牲自我救下张果果的父亲,到张果果不畏世俗救助四胞胎,这一追问何为“良知”。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回望一个时代,那是激情而动人的青春岁月。电影的线索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成立,一所比清华北大还要牛逼的大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保护高校免遭日军的摧毁,很多高校纷纷迁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为首的教育精英,带领数千人为学问而生。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年轻人的身上出发,诠释责任、道德与意义。


清华学生吴岭澜


无问西东,只问“初心”

故事主线1:清华学子吴岭澜与“文理之惑”

 

清华学生吴岭澜一直在寻找自己内心的信心,在“重理轻文”的现实环境下,他同许多的学生一样,也有迷茫与困惑,但是同样也满腔热情,心志坚定。吴岭澜一直在思考为何而活,何为真实。少年得志的吴岭澜的思考,是文人风骨独立精神的体现。

 

在他的求学阶段,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泰戈尔访华。作为一直在思考的吴岭澜,这是一次指点迷津的机会。1924年4月,由梁启超、蔡元培、胡适等人的邀请下,在徐志摩、林微因的陪同下,泰戈尔先后在北京有六次的公开演讲,其中清华演讲最为重要,其间他对学生讲:“人类的文明正等着一个伟大的圆满,等着她的灵魂的纯美的表现。这是你们的责任,你们应得在这个方向里尽你们的贡献。”访华结束后,在华演讲结集出版,题为《在中国的谈话》,其中第三部分“与学生的谈话”主要是他在清华的讲演。在电影中,吴岭澜的开悟,主要是在泰戈尔清华演讲得以表现,镜头中的吴岭澜,可以看到一个眼神坚定,心存志远的清华学人的真实。

校长梅贻琦


另一方面,在“实业救国”的呼声与理想之下,擅长文科的吴岭澜自然内心是很苦闷、沮丧的,他的志向一直是以救国为民为始终,所以,他跑到校长梅贻琦办公室,在文理选择的迷茫下求教、以希能指点迷津。梅贻琦的教诲,让他茅塞顿开。“你想什么,听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恼也不羞耻的喜悦与平和,这就是真实。”

 

在时代的风波之下,10年之后的吴岭澜忠从本心,投身学生运动中,以言传身教的学人精神,在以西南联大外文教授的身份,让一批批学生在困顿中找到希望,此时的吴岭澜早已不是当年的懵懂少年,而是稳重内敛的学儒,日机大肆空袭昆明,他们依然在云南山洞外以立身之心讲课,无畏的胆识体现着一代学人的风骨。电影中,作为吴岭澜教诲之下的学生沈光耀,在困顿中找到了自己“空中飞人”的人生夙愿。

 飞行员沈光耀


无问西东,只问“大爱”

故事主线2:飞行员沈光耀与他的英雄梦

 

富家子第出身的沈光耀投笔从戎,成为了一名航空兵。在他的内心之中,大志总是跟着大爱。他如愿空军梦之后,开着战斗机,从飞机上投掷食物到村庄上去救济孩子。电影中的这一幕,让人感动到流泪。在贫瘠的土地上,双腿残疾的教父带着孩子们一起唱赞美诗,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在看到“晃晃”来的时候,救济的希望就像大地上盛放的鲜花一样,是那么的耀眼。这一刻,沈光耀找到了自己的心,一颗大爱之心,也证明为自己而活的意义,起初的不顾家庭的反对,以及遭受进步学生的排挤,笼罩在自己内心之中的阴霾,顷刻之间都烟消云散。

 

 后来,沈光耀与队友们一起投下糖果与罐头。这是电影中最漂亮的镜头,一个个小小的降落伞、飞机的轰鸣声、光脚奔跑的孩子们、以及添着甜蜜的冰糖等等,这种极其浪漫的举动,他是否是真实与虚构已经不重要,电影的表达与立意已经通过一个镜头得以升华,沈光耀的人物形象也变得传奇。

 

在战乱的年代,面对山河破碎,学校被毁,他的内心焦急万分,身为男儿,保家为国是他家庭教养中最重要的部分,出身优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的沈光耀,他更明白家国天下的道理,沈母虽然一心反对沈光耀决定报考空军决定,但是她更明白教养背后是责任、勇气、以及信仰,这是良好家庭教育中所提倡的学问之道。所以,沈光耀殉国以后,沈母碰着沈光耀留下的家书,痛哭流涕之中,也都缄口不言,一切她都懂。

 

在沈光耀救济的孩子中,电影中的孤儿陈鹏得以活下来。他一生都带着沈光耀大爱的光环,在心中熠熠生辉。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电影中每一次的点题点睛,都是一次时代的呼吁,也是一次警语。

王敏佳

陈鹏


无问西东,只问“深情”

故事主线3:王敏佳、陈鹏、李想的青春选择

 

王敏佳、陈鹏和李想是三个交好的朋友,随着朝夕相处的学生时代,感情渐渐的聚合在一起,爱情里二选一,一直搁在他们情感中,是一个青春的难题。也许是李想教王敏佳针灸穴位的时候他们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陈鹏一直处于他们感情中最为劣势的一方。但是随着王敏佳、陈鹏联名给师母写“警告信”,告长期虐待丈夫,却没有看到他们夫妻的冷暴力,王敏佳因一纸横祸险些丧命。被告发以后,王敏佳连带着政治问题接受审查,以及勾引师母丈夫为名,人生从此跌入命运的深渊之中。李想为保住去支边的事业,一句与反动分子划清界限为由,从此走上不一样的人生。最后,陈鹏带着李想道出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算是为他们青春道别。


陈鹏教王敏佳何为“核”的力量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高材生陈鹏,有情有义,生死抉择、在极端环境下的情感考验下,不悔时代,不悔内心。在陈鹏看来,在这个时代是不问对错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何为背叛、何为忠城、何为道德都无从谈起。人心惶惶,不辨是非是一个时代的过渡。但是陈鹏在心中有明辨的原则,何为大义,何为爱国、何为事业、何为内心。最终,在新中国核弹事业上留下的坚韧的身影。他心中有爱,爱的不偏不倚。

 

李想支边报国的热忱,一直是他心中的追求。在内心中也许还会受到良心的拷问,王敏佳成为他心中的“刺身”,他的选择是终生有悔的。也许在支边,他会把王敏佳事件,作为自己一生的警语督促自己的灵魂。他们每个人的选择与内心的挣扎,也是时代的真实写照与反映。李想最终牺牲在支边,他在支边用自己的生命,救了身为医疗队的张果果父亲。他的奉献与成长一直都留在了支边。

张果果


无问西东,只问“良知”

故事主线4:张果果与救助的“四胞胎”

 

身处尔虞我诈的职场,任职广告公司的张果果无畏无俱。张果果被上司设计,他提出的方案甲方没通过,于是成了替罪羊被辞退,从此从职场抽身出来,故事一转,走上了心灵鸡汤的路线。机缘巧合之下,张果果救济了一家穷人刚生下来的“四胞胎”,人物张震饰演张果果的角色出场,其实是一个内心戏,救济“四胞胎”本出于好心,但是听同事讲要给解决房子、上学、工作等等,又害怕从此被赖上一辈子。

 

有一次,张果果回家吃饭,母亲唠叨,几十年信赖的肉店竟然换质量转差的肉卖给她。张果果连着肉带碗丢入垃圾桶。在张果果看来,他对如今时代人们心中良知的泯灭,心中愤慨,却也无可奈何。有时还考验着他的良知。当代社会的浮躁风气,人们只重视金钱与利益,信仰缺失,道德沦陷,时刻让他心绪难平。

 

还有一次,在车上张果果的父亲对他说,”你为什么看起来不开心?你还年轻,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在这样思考之后,张果果想通了,在金钱与良知面前,他遵从本心,选择的从一而终的救济,为四胞胎询问手术价格,并向其家人承诺在同“亿万奶粉”公司合作后为其争取手术费用、还有给四个孩子奔走取名字等等行为,他选择了原谅与同情,他为前上司保守秘密,不在担忧救济穷人的终生依赖,继续资助四胞胎。他看到了世俗的强大,但仍然不忘初心,坚守着自己的良知,电影中这一段读白,内心一语击中。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
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一代人用自己的生命在传承着学人精神与学问,以其立身为楷模,正直、善良、不畏时代,不悔青春,这才是我们时代需要的主旋律,虽然《不问西东》是清华百年献礼作品,但是其中的文脉传承,却直击当下活着的意义。电影中诠释的责任、道德与意义,也是当下一直在追问的答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问西东:这时代什么也不缺,偏偏真心难觅
《无问西东》何谓西东?
无问西东,献给每一个珍贵的你
【美文共享】《无问西东》:一部让章子怡毁容的电影,却让无数人动容
《无问西东》: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无问西东》这碗鸡汤,我收下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