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诗词丨知识丨背诗丨感悟

点击蓝字古诗词赏析,免费订阅天天学诗


今天,读一首描写湘江秋雨的七律。

作者谭用之,生平不详,只知他善写诗,而宦途不顺。

身处太平盛世,尚有成千上万的仕子怀才不遇,更何况是生在动荡不安年代的谭用之呢。

秋天,总与忧伤紧密相连。旅途中的游子,心上一旦有了秋,便也装满了愁。

此刻,若再来一场撩人的秋雨,那种抹不开的浓愁必定用诗方能派遣一二。




秋宿湘江遇雨

作者

唐五代: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

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

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

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

长笛一声归岛门。




“秋宿湘江遇雨”,如上文所说,标题已占了几个愁的因素:秋—愁、宿湘江—游子乡愁、遇雨—处境凄凉。


诗在一片阴云中展开,而那种压抑、沉闷之感也尽在其中,所以诗人用了一个“锁”字。更可悲的是,这阴云不仅锁住了诗人的体魄,还将他的灵魂禁锢起来,以致他不能梦中回乡——“锁梦魂”。


首句起得沉郁,而次句却接得壮阔。


诗人面对滔滔江水,突然想起了深夜闻鸡起舞的刘琨(与祖逖),于是,精神为之一振,心胸为之一阔。他放眼湘江两岸,但见秋风过处,千里万里的芙蓉花摇曳生姿,秋雨笼罩之中,更有千村万村的薜荔。


“芙蓉”即木芙蓉,晚秋开花,花大而色丽,可谓占得深秋风情,因而又有“拒霜花”的美称。可以想象,万里之地,皆植芙蓉,那景象是何等的壮美!大概因此句,湖南就有了“芙蓉国”的雅称。


“薜荔”也叫木莲,属攀援性灌木,多生长在乡野间,其枝叶繁茂,在秋雨的冲刷下,越发的青葱可人。“薜荔村”已见薜荔之多,加之“千家”的渲染,更显壮丽美好。


颈联突然转入抒情,家国之思、身世之叹都蕴含其中。


“乡思不堪悲橘柚”句,初读让人费解:作者想家就想家吧,为何要“悲橘柚”呢?其实,“悲橘柚”不是为橘柚而悲,而是因橘柚而悲。



古人认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湘江一带,正是橘柚之乡,它们也算适得其所,而诗人自己却不能像橘柚那样生活在原本属于自己的地方,这是其一;身不由己还生不逢时,这是其二。故用“悲”字一语概括。


下句“旅游谁肯重王孙”不难理解,这里用了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之典,本用来表达渴望隐者(贤士)早日归还的急切心情。实际上,这里的王孙是作者的自称,他就像被遗弃在山野的贤士一样,亟待朝廷的重视和接纳,只可惜,现实是“旅游谁肯重王孙”。


这时,作者又想起了历史上同样遭遇的屈原。当年,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尚有渔父可与之交谈,而诗人也碰到了渔父,谁料却是“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的结局。他满腹的心事无人能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描写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治愈舒缓解压轻音乐: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古典诗词鉴赏: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赏析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干支易象面授学员余庆学习总结
秋天的古诗《秋宿湘江遇雨》
夜山闻秋雨,空阶滴到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