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这5大习俗,隐藏着养生大秘密,很多人还不知道!
2023年6月22日 星期四
癸卯年农历五月初五
  仲夏·端午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是“开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

端午节的到来,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在这时节里,高温湿热,天气烦闷,蚊虫滋生,身体难免受侵扰。也正因为如此,民间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端午节成为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起居:夜卧早起,养阳气

端午节前后如何才能养阳?《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 夜卧:十点半之前 〕虽然说睡觉可以晚一些,但不宜太晚。保证十点半以前就寝,对夏季养阳气才有益。

〔 早起:六点左右 〕研究发现,早起者通常醒得更快,而且头脑更清醒,能够快速投入注意力要求较高的活动,也不容易犯困,精力更旺盛。

 午睡:养心 〕午时是人体“合阳”的时候,此时休息也有利于人体阴阳的转化。夏天养生重在“养心”,而午睡是中午养心的最佳方式。

在民间,端午节这一天,家人朋友们相聚在一起品尝美食,感受节日特有的风采,延续祖先们建立的习俗。

但是在端午众多的习俗当中,又有多少被大家所了解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端午习俗,更加深入地了解它吧!

端午习俗里的养生奥秘

这些端午习俗里的养生知识,你了解多少?

挂艾

艾叶和菖蒲一向被视为端午节的“吉祥之草”。在端午节前后,人们一大早便会出门,或采或买,将艾叶、菖蒲悬挂于门前。《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艾叶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有助于驱病、防蚊、辟湿热邪气。有些地方,端午还会用艾叶煎水洗澡,一来避免蚊虫叮咬,二来可以预防湿热类的皮肤病。

做香包

香包即香囊,常用苍术、白芷、藿香、佩兰、香附子等芳香化湿类药物制成,悬挂在屋里或佩戴在身上,借以辟毒祛邪,防病健身。
端午节期间湿热之邪渐盛,湿邪易伤脾,香囊用的药物多为芳香类药,可以醒脾,防止湿邪困脾,影响脾胃功能。

吃粽子

在粽子的诸多花样中,以糯米、赤小豆、大枣为馅料的最常见,再裹以粽叶,蘸蜂蜜食用。
湿热邪气最容易伤脾胃,糯米归脾胃经,健脾;赤小豆健脾、利水,大枣健脾和胃,蜂蜜健脾,合用护脾胃。热邪易伤心,让人心烦不宁、小便发黄,粽叶类似竹叶的功效,可以清心除烦。
整个粽子以健脾为主,兼顾清心除烦、利尿,蕴涵了古人的养生智慧。

煮食新蒜

端午节前后,正值新蒜上市。相比较老蒜,新蒜增加了几许香甜的口感,入食是非常不错的,不用剥皮,直接用它煮鸡蛋或者炖肉,煮熟后,口感绵软,一抿就化,好吃极了。
大蒜的主要药用成分是大蒜素,杀菌的作用特别强,“五毒皆出”之月,煮点新蒜吃,杀菌抗毒正当其时,能很好地预防肠炎、菌痢等肠道类问题。

划龙舟

生命在于运动,端午节,咱们不仅要会吃,会玩,还要运动。端午的天已经很热了,那么不妨去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划划龙舟。
一来怡情养性,二来乘凉避暑。另外,还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好处多多。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怀揣美好生活的愿望,为端午节这项传统节日创造出许许多多富有特色的习俗。
今天,我们这一代人,受益于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必当传承先人的智慧。最后祝愿家人们端午安康,阖家欢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心健脾,端午养生正当时
端午节的8个习俗,暗藏着中医养生智慧!
试解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端午养生术
杏林早报 | 端午这5大习俗,隐藏着养生大秘密,很多人还不知道!
端午暑湿加剧,中医师推荐这两款汤水防暑袪湿!
端午节,养生谨记四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