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暑大暑,当心中暑!但99%的人都不知道不是只有高温才会中暑!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此时节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晴朗时,经常骄阳似火,酷热难耐;阴雨时,则闷得让人难受。民间有”“大暑前后,热死泥鳅”、“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等谚语。

“高温炙烤”模式下,由中暑诱发的问题值得大家关注。那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什么是中暑?


中  暑

■  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病。

■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这三类。

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

除以上表现外,轻度中暑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

重度中暑除轻度中暑表现外,还有痉挛、腹痛、高热晕厥、昏迷、虚脱或休克,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人能够中暑,一般有5个原因。

1.产热增加
在炎热高温季节或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下劳动,防暑降温措施不足等;在公共场所,人群拥挤,产热较为集中,散热困难诱发中暑。

2.出汗过多
中暑衰竭可因过多出汗,导致失盐失水均较严重,破坏了机体本身的水平衡,陷入缺水的状态,这时候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及盐分,就会导致中暑。

3.冷热交替
离开了有空调冷气的环境后,行走在烈日中,由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从而引起周围血管过度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生虚脱,休克。

4.体质虚弱
慢性疾病、肥胖、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孕产妇、过度疲劳、缺少体育锻炼、睡眠不足、饮酒、脱水等均可干扰机体热适应。

5.机体散热减少
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穿紧身或透气不良衣裤、先天性汗腺缺乏症、服用抗胆碱药、抗组胺药、抗抑郁药、以及脱水、休克、心力衰竭等循环功能不全,均可导致散热障碍。

知道了什么是中暑,以及中暑的原因,相信大家就会有一些防备了。

那么如何预防中暑?
1. 出门防晒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中午是阳光最大的时候,尽量减少外出,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

此外,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2. 及时补充水分
一般来说,人体每天要摄入两升水,但如果出汗多时就要适当地增加,必要时可以补充一些淡盐水或含矿物质的水,还可以喝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消暑解暑作用的茶或者水果。但喝水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不要一次饮用过多的水。

3. 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老话说“心静自然凉”,暴怒或者情绪波动容易引发中暑,所以要保持情绪的温度。另外,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4. 合理饮食
夏季脾胃功能容易损伤,饮食适合于清淡、易消化。但夏季体力消耗又较大,可以适量多吃应季果蔬,如西瓜、哈密瓜、青瓜、苦瓜等,不仅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还能起到解暑降温的作用。
如果一不小心还是中暑了,那就需要一定的抢救措施了。

一般来说,轻症中暑或者先兆中暑都不会出现晕厥的情况,大部分情况会出现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小症状。此时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到阴凉地方休息就能够缓解。

如果走着走着道,或者说着说着话,突然,啪的一下子倒了,那就需要注意了,这中暑可能就比较严重了,需要我们冷静的处理一下。

首先,我们应该迅速将中暑的人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其次,最好可以物理降温,可在头部敷冷毛巾,可用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子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但要注意一点,不要快速降低中暑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紧接着就要补水了,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

上面说的是意识清醒的情况,要是已失去知觉,非专业人员请立即拨打120,必须立即送到医院诊治,人都已经晕了,就算想要试试平时学的内容,但咱也得有个轻重缓急,还是交给专业人员才比较放心。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也要警惕阴暑

这种天气里,人们往往喜欢纳凉,跑到特别大的宅子里,或者地下室里,喜欢喝凉东西,然后扇子不断地扇。本来天气热,你毛孔开张了,如果突然来寒凉了,这个寒湿会进入体内,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些寒湿为患的表现,古人给它起名,因为它也是热天得的病,但身体又是寒症,所以叫阴暑。


中了阴暑,不妨用藿香正气丸或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里全是温热的药,如果感受寒湿的时候,脾胃受伤上吐下泻,有点儿恶心、发烧,这时候用藿香正气效果会特别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请“趁热”查收,这份防暑降温小妙招!
热化了!防暑神器藿香正气水,你可能一直都用错了……专家告诉你真相
○科普: 三伏天到底怎么算?
中暑需要用药吗?如何快速缓解中暑症状?
【生活常识】这些“坑”踩不得!一图读懂高温防暑补水攻略
老年人中暑的防治与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