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为您解释,人为什么喜欢找借口?

都有借口

心理学原理

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在自己作出选择之后,坚信自己做得没错,总会找出一大堆理由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承诺一致原理”也就是,当你作出一个决定和表态的时候,你后面的言行会不自觉跟你的决定和表态表现一致。

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研究者随机找个人,在他附近铺上沙滩浴巾,助理故意躺在上面听收音机音乐,过一会离开浴巾到海边散步。

研究人员会装成小偷,来拿走浴巾上的收音机。“偷窃”事件上演了20回,旁观者出手阻止的只有4次。

稍加更改,助手在离开浴巾前,请求旁边的人帮忙看着他的东西,旁边人答应了。20回有19回成功阻止了偷窃行为,甚至出手拦住小偷,不让他拎收音机逃跑。

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一般人都不会自找麻烦为别人看护东西,但是你答应了别人的请求,你就会不自觉为别人充当警卫的职责。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承诺一致原理”这种原理是人类的一种机械反应,因为大多情况下我们社会对“言行一致”备受称道,觉得理应如此,否则就会被人看成背信弃义,精神有问题等。

正是这些思想已根深蒂固的植入我们人类的大脑中,“承诺一致原理”已经变成影响人类行为最具有影响力的武器之一。

也正是人有这样的机械反应,总是喜欢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很多借口,以此来证明哪怕不合理的行为都是有道理的。

善于利用“借口”

积极如阳光

一提到“借口”首先就会有不好的感觉,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坏的双面效应,就看每个人如何去应用。

我们要知道,“借口”的前提是他做了一个决定,后面的“借口”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前面的决定是对的。

如果前面的“决定”是正确的,但是你的眼光很少被人接收,此时你找的“借口”越多,越有利于你的信心,坚定你的信念,不会随大流,从而能成就不一般的事业。

在商业营销上,善于洞察消费者的心理,预设出消费者一旦选择,有哪些“借口”能满足他解释购买理由,是创意、价格、品质,还是能满足某种虚荣心等等。

只有提前为消费者找到购买”借口“,才会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假如消费者即使想买,都找不到能支撑他的购买“借口”,这样的商品显然是一个失败的商品。

要明白消费者在很多情况下购买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借口”,这种“借口”能给自己的选择提供合理的解释,满足自己选择的明智,只要这种“借口”充分自然买的开心,卖的也顺心。

鸵鸟心态—找借口

鸵鸟心态

据说鸵鸟当遇到极端危险的时候,喜欢把头埋进沙里或者头尽量贴近地面,身体蜷缩完全不顾外面无法掩盖的身体(据说这样是把自己扮装成灌木丛,掩盖自己)但是在聪明的人类面前,那就是“掩耳盗铃”,根本无法糊弄过去的。

心理学家把现在人遇到困难,如同鸵鸟遇到危险把头埋进沙里,逃避现实的心理,称为“鸵鸟心态”这是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做法。

我们人就是喜欢找借口,为自己的行为或者处境找一个“自己心安理得”的解释,至于别人能否相信不是很重要,但是要自己心理舒服点就好。

当人穷的时候,总会说,有钱人也没那么好过,不是什么都靠钱能买到的,只要幸福就好,那些都是身外之物,但是你在别人看来,有钱你都无法买来,岂不更可怜。

在生活中很多人做了件愚蠢的事,不去检讨自己的过失,更多的人会千方百计的寻找各种“借口”来给自己的愚蠢一个合理的解释。

比如,大家经常听到传销或者邪教组织,外人看似荒唐,但是为什么那么多受害者还是疯狂的拉人,让更多的人受害,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上当了吗?

研究表明,其实这些人当中绝大部分已经知道自己上当了,但是他们已经陷入太深为此付出太多,如果退出更会导致朋友和亲人的嘲笑,无法面对这样的现实,就会找到很多留下来的“借口”。

拉更多的人进来其实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进入的人越多,越能给自己加入找到“正当理由”。

虽然找借口是人的一种本性,但是我们一味的寻找借口,就不会自我深刻反省,总是从外界为自己愚蠢做法找一个“自欺欺人”的理由。

长期以往我们就会习惯于找借口,自己做错都是外界原因导致,我们就会练就找“借口的高手”,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就注定了此生命运也就如此。

成功的人之所以少,就是他们意识到“借口”的危害,打破人性的“舒适”惯性思考,深刻从自己身上找出原因,历练自己,从而不断成长。


成功人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出现问题,你是从自身找原因,还是从外界找原因?

你做错事一般从哪找原因? (单选)
自己身上
外部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交易,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鸵鸟心态”
心理学原理教你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
你知道消费者的这十大心理学吗?
如果有人在背后侮辱你、诋毁你,你会怎么做?
消费者心理学:三个趣味经济学原理
在生活中,也许影响着无数人的8个心理学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