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风湿免疫病,我国人群患病率约0.32 %~0. 36 % ,病程5~10 年者致残率可高达60 %,防治的重点在于早期正确诊断以早期治疗。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仍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分类标准, 完全按该标准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会造成漏诊,因该标准主要为临床指标,不少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症状不典型,这就依赖血清学指标来早期诊断。类风湿因子是最早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的自身抗体,其敏感度高,但特异性差。目前人们已相继发现了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及抗环瓜氨酸肽(CCP) 抗体等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抗CCP抗体所针对的靶抗原是上皮细胞分化的终末阶段的细胞骨架成分Filaggrin上的主要抗原决定簇。目前用EL ISA 检测法检测该抗体,实验中所采用的抗原是人工合成的CCP,它是由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瓜氨酸肽链中的2 个丝氨酸替换为半胱氨酸而合成的。

抗CCP 抗体检测的主要临床意义在于:(1)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高(90. 4%~98%),敏感性也不差(46. 6 %~75. 8 %)。与类风湿因子的诊断敏感性相当,但特异性更高,与抗核周因子抗体的特异性相当,而敏感性更高。虽然抗CCP抗体、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有较高的一致性,但不能相互替代,如果同时检测这4种抗体,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2)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该抗体可先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出现,因此可预测患者从一般关节炎向类风湿关节炎发展。它对类风湿关节炎预测的敏感性为73. 3 %,特异性为92. 6 % ,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 7 %和75. 7 %,优于类风湿因子和抗核周因子抗体。(3)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相关,但这需要大量病例资料研究予以证实。(4)提示预后情况: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抗CCP 抗体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骨破坏比阴性患者更严重,抗CCP抗体的含量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发展有关。浓度的高低可有助于判断预后,浓度高往往提示预后不佳,发生关节侵蚀的危险大。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345040900/blog/141507770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诊断类风湿不能只盯着类风湿因子,还可以看这三个指标
【产品应用】 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区别
【考点速递】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向左走(CCP)向右走(AKA)
抗CCP——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最佳手段
3分钟,告诉你如何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