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唯一从发达国家被打回原形的大国

编者按:

世界上从来不存在“永延帝祚”和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个国家的兴亡和它是否曾经辉煌没有因果关系。哪怕是发达如美国,作死之心一起,就会迅速衰败下去。

阿根廷,就是上给世界的活生生的一课。

曾经的阿根廷是一个工业扩张明显,经济不断增长,移民数量庞大,国内就业水平也很高的发达国家。那时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也是全拉美人口最多的城市。阿根廷的国民一度活成了最让人羡慕的模样。

然而,一个人的出生,从此改写了这个国家的命运。胡安·多明戈·贝隆(Juan Domingo Perón),1895年10月8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洛博斯市一个农民家庭。他曾经三次担任阿根廷总统。是阿根廷迄今为止任职时间第二长的阿根廷总统,统治阿根廷长达11年。

由于贝隆本人出身贫苦,因此对底层的无产阶级人民一直怀着深厚的感情,一心想要建立一个天下大同,人人有肉吃的阿根廷。毫无疑问,贝隆的初心是极好的。可是,如果违背了市场规律,再美好的设想都可能会把一个国家拉向深渊。

所谓“蠢人的民主胜过贤人的独裁”之类的理想化说法在现实中是很难成立的。蠢人的民主和蠢人的独裁只是自杀和他杀的区别。以盲人引导盲人,二者必皆坠于坑中。”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

从富得流油的发达国家沦落至一蹶不振,这个倒霉的国家,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这个标签象征着富裕、珉主、自油,发达国家的国民也生来就享受着更多的社会福利。

所以,成为发达国家,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只要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除非自身太过于作死,是不会再次堕落为发展中国家的。

但是,有一个国家却是例外。

这个国家曾经资源丰富、经济繁荣、经济实力在全球排行第8;早在100多年前,它的国民收入就已经超过欧洲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法国;在整个南半球,它是数一数二的强国。

而如今,这个曾经的发达国家却沦落到了发展中国家的队伍里。经济倒退、治安恶化、靠卖资源勉强度日……根据2016年的数据显示,它的GDP总量连中国河南省这一个省份都超不过!

这个倒霉的国家,就是南美洲的阿根廷。

阿根廷为何从发达到沦落?它的遭遇能给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前车之鉴?这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一个问题。

1

在上个世纪初,如果一个欧洲人想要移民到美洲,首选的国家除了美国之外,并不是加拿大。而是现在我们看来毫不起眼的阿根廷。

原因无他,那时候的阿根廷,真是一片繁荣的人间乐土。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的南部,幅员辽阔,在整个南美国土面积仅次于巴西。广阔的国土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业和畜牧业条件也十分良好,被称为“世界的粮仓和肉库”。

可以说,在自然条件上,阿根廷是“上帝的宠儿”。

从16世纪起,来自西班牙的殖民者们就发现了阿根廷,并不断对阿根廷进行殖民。这种殖民活动导致白人人口占阿根廷人口的绝大多数,西班牙语也成了阿根廷的官方语言。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会广场

1816年,阿根廷通过起义,正式摆脱了西班牙总督的控制,实现了独立建国的梦想。

在同时期其他弱国还深陷殖民统治泥沼的时候,阿根廷已经实现了独立自主。与当时的大英帝国签订了贸易协定,向英国大量出口本国的矿产和农产品,获得了可观的财富,国民生活得非常滋润。

而阿根廷与智利共同控制的麦哲伦海峡,也给阿根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收益。

美国与欧洲之间进行贸易往来的船只大多数都要经过这里,阿根廷可以借机收取不菲的通行费。

2

此时的阿根廷唯一缺乏的就是完整的工业体系。一个国家如果仅仅依靠农业和矿产资源出口是绝对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的。

然而阿根廷却错过了发展工业体系的大好时机。

主要原因,是20世纪上半叶,国内军事政变频发,不同的军事势力争权夺利,耽误了阿根廷的工业建设。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时的阿根廷富得流油,即使在工业上是个瘸子,也并不至于让阿根廷变成现在这个治安恶化、经济一塌糊涂的局面。到底是什么导致阿根廷堕落成现在这个样子?

其实,阿根廷在上个世纪60年代被彻底踢出发达国家的队伍,和一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人就是贝隆将军。

贝隆

如果要在政治人物中挑选出一个“满怀好心却办了错事”的典型,那么贝隆就是最好的例子。

贝隆出身于农民家庭,是一名职业军人,1946年当选阿根廷总统。

由于出身于社会底层,贝隆对底层的无产阶级人民一直怀着深厚的感情,一心想要建立一个更加平等的阿根廷,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毫无疑问,贝隆的初心是极好的。

可是,如果没有正确的策略,再美好的设想都可能会把一个国家拉向深渊。

3

1946年,贝隆当选阿根廷总统。他觉得施展自己抱负的时刻到来了,开始对阿根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贝隆上台之前的阿根廷,通过自由贸易赚取财富。虽然造成了一定的贫富差距,但总体上阿根廷人过得不错。欧洲人形容一个人有钱就会说“富得像个阿根廷人”。

但是贝隆敌视国内外的资本家。认为他们压榨了工人的血汗,应当对资本家进行驱逐或课以重税,保护工人的利益。

所以,他一上任就强硬支持建立劳工同盟,增强工会的力量,并为工人大幅度提高工资,发放福利。他上任之后不久,阿根廷的工人就得到了一年发放13个月工资的待遇。

工人们自然是高兴了,贝隆想要的社会公平也达到了。然而问题就在于,高福利是要用金钱来支撑的,钱从哪来?

贝隆采用的是杀鸡取卵的做法。

1946年6月4日,总统就职游行,贝隆总统(中)与副总统Juan Hortencio Quijanao(右)和Héctor Campora(左),在国会前合影。

他没收了英美两国在阿根廷的大部分资产,将其收归国有;拒绝偿还阿根廷曾经欠下的外债,进行赖账;对国内的资本家征收重税,用来给工人发放高福利;采取闭关锁国的做法,制造贸易壁垒,征收高额关税。

短期之内,这些做法取悦了工人阶层,为贝隆赢得了更多的支持。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做法都给阿根廷经济带来了致命的伤害。

4

没收外国资产、拒绝偿还外债无疑是在透支国家信用,以后谁还敢轻易到阿根廷投资?

而最为愚蠢的就是高额的关税了。阿根廷原本就是一个非常依赖出口贸易的国家,贝隆政府的高关税政策使阿根廷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毫无优势,出口额迅速下降,国民收入严重缩水。

这些恶果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任凭贝隆把自己关于社会公平的理想说得多么动听,阿根廷的民众能看到的事实却是:国民经济恶化了,自己的收入下降了。

可是民众依然固执地要求继续维持高福利,尽管他们知道这种高福利并不符合当时的经济状况。

为了挽回民众的支持,贝隆竟然选用了一个更加愚蠢的方案:开动印钞机,大量加印钞票。

阿根廷货币比索

稍微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抱薪救火,于事无补。

贝隆怀着一片好心,把阿根廷搞得一塌糊涂。

1955年,贝隆在一场军事政变之后被迫下台,然而他对阿根廷经济所造成的伤害已经无法弥补。

此后的阿根廷,无论是哪个Dang派,想要获得选票都需要讨好选民。因此贝隆时期的高福利高关税政策都得到了保留,关税高达到84%,经济弊端也丝毫没有得到改善。

1989年,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再爆新高,3300%!

阿根廷,从此一蹶不振。

阿根廷经济就像传热病一样,使整个拉美都陷入这种困境。

阿根廷的发展道路,也让经济学家得到一个经济规律:中等国家收入陷阱。

就是指一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经济会停滞不前。

5

如今的阿根廷,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留给世人的普遍印象就是足球和牛肉,早已不是那个曾经让欧洲人羡慕不已的阿根廷。

马拉多纳

前车可鉴。

究其阿根廷背后就是民粹的泛滥。政-府为了迎合自油浪漫的南美人的民意,打压资本,大量的私有为国有,福利待遇远远超过政-府财政所承担的能力。无力解决,便开始通货膨胀,如饮鸩止渴。

阿根廷政-府和民间宣扬极端的民族政策。割裂了自己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失去了工业发展的市场与基础。

实际上,拉美问题已经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全民普选➡左/派胜出➡国/有公营➡冗费冗员➡效率低下➡成本巨高➡通货紧缩➡市场萧条➡矛盾突出➡再度普/选……

如此循环,经济越来越恶劣,社会越来越震荡……

这已经成为南美各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毒咒了。

阿根廷的教训告诉人们一个事实:不作就不会死。为了所谓的民族自尊,违反经济规律,倒行逆施,一手好牌被打成了臭牌。

恶人容易被人识别,最怕的就是好心办坏事。戴着道德和正义的高帽,干着愚蠢的事情,最后别人替他收拾残局。

世界上类似阿根廷由盛到衰的教训比比皆是,南非、委内瑞拉、津巴布韦等等,悲剧的背后都是类似的情节。

无为而治,顺势而为,才是大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唯一一个从发达国家被打回原形的大国,到底经历了什么?
幅员辽阔的阿根廷为什么总是弱不禁风?
曾为世界第七富国,如今变为发展中国家,它经历了什么
贝隆夫人:她的谎言与美丽,让阿根廷哭泣
这个国家,从“全球第三”到濒临崩溃
魔幻阿根廷:从发达国家跌到发展中国家,敢找“五常”立棍单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